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大學化學》
關注()【基本信息】
《大學化學(第2版)》根據教育部2000年以來規定的總學時數,針對生命科學、材料、醫學、藥學類等理工科四年及七年制本科生對化學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方法的需求和學時分配,整合了原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的相關知識編寫而成。本教材在教學內容的編寫上力求達到先進性、基礎性和科學性等各方面的統一,在保證化學基本原理、基本技術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注意化學與生命科學和技術、醫學、藥學、材料的緊密聯系,介紹化學在這些學科中的應用。本教材的主要內容包括物質的聚集態、分散體系、化學反應的基本規律、溶液中的四大平衡及相關分析方法、物質結構、元素化合物、儀器分析方法。目的是讓讀者在較少的學時內對化學的知識體系和進展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投稿須知】
1.來稿要求文字精煉、語句通順、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標點清楚。每篇論文不超過 6000 字,簡報不超過 3000 字(均包括圖、表、摘要及參考文獻)。來稿須用 A4 頁面排版,用電子郵件發送到本刊信箱。
2.來稿首頁注腳應注明課題來源及課題名稱,獲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以 “ 基金項目: ” 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并附第 1 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 -),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3. 論文必須包括題名(不超過 20 個漢字)、作者姓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以逗號 “ , ”隔開,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數字序號)、作者工作單位(寫明地址、郵政編碼和聯系電話,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各工作單位之間連排并以分號 “ ; ” 隔開)、中文摘要( 100-200 字)、關鍵詞( 3-5 個)、中圖分類號、英文題目、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及英譯作者單位、英文摘要及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4. 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以 “ 參考文獻: ” (左頂格)作為標識。各類參考文獻條目的編排格式如下:
4.1 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 主要責任者 . 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起止頁碼 .
4.2 期刊文章: [ 序號 ] 主要責任者 . 文獻題名 [J] . 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本站已成功發表的論文:
1. 復雜化學體系的分子模擬研究———2013 年諾貝爾化學獎淺析高毅勤3-7
2. 刺激響應性剛柔嵌段共聚物的自組裝張金龍 張潔 宛新華8-15
3. 國內外化學專業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與探索———高等化學教育咨詢評議項目系列之二張樹永 王玉枝 苑世領16-21
4. 高等農業院校應用化學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初探———以東北農業大學為例付穎 葉非22-24
5. 無機化學和物理化學課程整合與優化初步探討———以環境工程專業為例王小兵 盧文貫 任健敏25-27
6. 工科基礎無機化學的互動教學探索賴雪飛 謝川28-30
7. 儀器分析實驗多媒體教學軟件的研制胡萬群 邵偉31-35
8. 雜絡合———手性識別的新方式胡曉允 單自興 周忠強36-39
9. 硫化氫熒光探針李思吾 李暉40-45
10. L-S 耦合法確定多電子組態原子光譜項的計算機實現王慧峰 陸維敏46-48
11. 黏度法測聚乙二醇相對分子質量的幾種情況討論何明 朱金 羅振揚49-55
12. 胸腺五肽的固相合成———化學生物學教學實驗設計實例王昱佳 劉欣宇 陳永湘56-60
13. 對消法測定原電池電動勢實驗中電極制備的改進李苞 張虎成 張樹霞 等61-65
14. 微量儀器非水滴定法測定硫酸銨張海波 謝音 丁瓊66-69
15. 聚合物負載的有機硒樹脂的功能基含量測定———介紹一個本科生的研究性開放實驗徐偉明 費燕 常雨薇 等70-73
16. 關于平衡態熱力學常見過程的定義郭余年 程鐵欣74-79
相關論文范文:案例教學在二維數字動畫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摘要:二維數字動畫是指在電腦上進行的傳統二維無紙動畫,而二維無紙動畫的主要表現平臺就是FLASH軟件。本文提及的二維數字動畫教學其實就是FLASH軟件教學。軟件教學通常具有枯燥、趣味性低的特點,案例教學法是能夠緩解軟件教學這兩大缺陷的重要方式。本文就二維數字動畫教學分七個章節闡述案例教學法的具體運用,并分析案例教學法在每個章節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通過七個章節的案例教學,讓學生熟悉FLASH軟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用FLASH軟件進行動畫創作。
關鍵詞:二維數字動畫,FLASH,軟件教學
二維動畫是指在形式上采用平面的表現手法,在形象繪制上采用勾線填色的工藝制作的動畫。二維動畫有近百年的發展歷史,動畫制作方式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變化更新。最早的動畫制作方式是先把動畫畫在賽璐璐膠片上再拍攝的方法制作出來的。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以及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動畫的藝術面貌和觀念有了極大的更新,出現了無紙動畫這一新的動畫制作方式。無紙動畫相對傳統動畫而言,是指全程采用計算機數字技術制作的動畫——動畫人員將原有的人物設計、原畫、動畫、背景設計、色指定、特效等全部轉入電腦中來完成。而這種無紙動畫則可稱為二維數字動畫。
大學化學最新期刊目錄
有機磷化學與化學教學————作者:王豐曉;苗志偉;袁耀鋒;
摘要:有機磷化合物作為元素有機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材料科學、農藥和有機合成等諸多領域均有著廣泛的應用,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磷元素作為化學元素家族中的一種重要主族元素,高中階段對其簡單性質就已進行了學習,在大學本科階段磷化學的學習主要集中在更有深度的無機磷化學知識的介紹,而對于有機磷化學的知識介紹卻鮮有涉及。本文介紹了近年來有機磷化學的研究熱點,并探討在本科教學中引入有機磷化學相關知識的幾點思考...
基于知識圖譜的分析化學智慧教學探索————作者:朱佩佩;汪莉;陳莉莉;廖勛凡;陳義旺;
摘要:本文以分析化學課程為例,探討了基于知識圖譜的教學資源構建與智慧教學路徑的探索與實踐。研究表明,知識圖譜可根據學生學習數據提供定制化學習路徑和資源推薦,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并通過實時反饋支持教師精準干預,優化教學內容。可視化知識圖譜優化了知識整合與教學設計,支持數據驅動的自適應學習,為教學改革提供新思路
化學反應工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作者:廖文波;朝潔;鄭少娜;趙莉麗;傅小波;
摘要:化學反應工程課程內容具有邏輯性強、專業化程度高、理論知識抽象等特點,與涉及哲學、政治、社會、倫理等多層次思政元素的融合具有一定的挑戰。課程教學團隊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OBE)和工程教育理念及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要求,在知識傳授過程中深入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將偉大科學家艱苦奮斗、科技自立自強的事跡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輔以工程案例分析和真實產品生產一線體驗,結合前沿科技文獻學習分享,探索形成課程...
二氧化碳的前世今生————作者:李驍龍;仲詩淇;魏香鳳;劉志強;占盼;劉節華;
摘要:本文全面闡述了CO2的歷史、現狀及其多方面的影響,深入探討了CO2的物理和化學利用方式,重點梳理了CO2化學的發展歷程,包括關鍵的CO2化學反應機理。同時,從不同視角詳細描述了人類為推進“雙碳”目標所付出的努力,旨在為讀者呈現CO2在地球演變、科學研究以及社會發展中的重要角色,以及人類應對...
智能反應優化:深度學習與優化算法驅動的乙酰水楊酸合成————作者:鄭健強;黃泳斌;明文燦;劉英菊;
摘要:在本科實驗設計中,需要經過大量的試錯實驗來尋找最優的反應條件,這一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成本。為了簡化復雜的實驗設計過程,同時激發學生對先進技術和跨學科領域的興趣,培養多學科交叉的創新型人才,本研究創新性地提出了智能反應優化的模型框架以預測最優產率下的反應條件組合,并將這一模塊加入到本科有機實驗乙酰水楊酸的合成中。本研究收集了1054個符合這一反應機理的反應數據作為模型的訓練數據,主要包括了產物...
真實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在分析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作者:張渝陽;張雨晴;毛全興;陳梓萱;熊英;
摘要:“分析化學”是化學相關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程,將為學生后續課程學習及實踐工作奠定基礎。真實問題是來自于社會現實中真實發生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真實問題創設一種真實情境,與課程學習相融合,增強理論與現實之間的聯系。本文以“誤差分析”“酸堿滴定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內容為例,設計了基于真實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不但掌握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培養了嚴謹的科學態度,更能夠增強未來在科學研究和生產...
研究型儀器分析綜合實驗課程的案例與實踐————作者:吳倩;呂遠霞;郭紫旋;趙治皓;張志敏;盧紅梅;
摘要:本文設計了一個以科學研究為背景,結合多種儀器分析方法的綜合儀器分析實驗。此實驗以代謝組學為背景,由氣相色譜-質譜與液相色譜-質譜聯合表征血漿中小分子。一個實驗掌握三種分析儀器的原理和操作,解決課程缺乏知識關聯性的問題。通過儀器結構的深度講解和開放實驗參數設置的方式提高實驗探索性,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基航空航天專業特色,建新質無機化學教學模式————作者:鹿現永;胡濤;
摘要:基于航空航天專業育人特色,打通無機化學原理和無機元素課程建設的知識體系融合通道,利用STEM教學理念打造內涵式新質無機化學教學體系,解決目前存在的無機化學教學難點和痛點,提高課程的兩性一度,為新時代化學人才的培養提供課程支撐
大學課堂的色彩-探索過渡元素的美————作者:周宇恒;
摘要:色彩不僅是日常生活中的核心元素,而且它承載著豐富的意義和情感。在化學中,色彩的形成依賴于各種化學物質,如納米顆粒、有機染料和金屬復合物,盡管它們可能呈現視覺上的相似色彩,其生成色彩的化學原理卻大相徑庭。本研究通過精確的化學實驗,合成了三種不同的無機顏料:鈷藍、鐵紅和鈷黃,并對其進行了紫外-可見光譜和色度的詳細分析。通過這些實驗,本文旨在提供一個實踐的橋梁,幫助本科學生直觀理解通常感覺枯燥和抽象的化...
結構化學可視化教學提升學生理解力的思考與實踐————作者:楊麗君;
摘要:結構化學課程是學生從微觀角度理解分子的電子結構和空間結構以及化學反應本質的重要途徑。本文通過使用GaussView軟件,對原子和分子軌道的對稱性、電子排布及其能量特性進行了直觀動態的分析,并深入探討了分子軌道對稱守恒原理。這些方法不僅有效降低了抽象概念的理解難度,還進一步豐富了課程內容,顯著提升了教學效果
pH試紙及pH計使用操作規范建議————作者:趙發瓊;邱曉航;任艷平;宋娟娟;劉冬成;曾秀瓊;章文偉;石梅;胡敏;李婉;范永仙;王翊如;王秀云;李維紅;范勇;張劍榮;張樹永;
摘要:在化學合成、分析測定實驗過程中,溶液pH是影響實驗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熟練掌握測定溶液pH的方法,是高校化學類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實驗技能。本文主要介紹了pH試紙及其他試紙和pH計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并對測定過程中的具體操作提出規范建議
高等學校化學類專業化學實驗課程思政建設建議————作者:劉永梅;張樹永;宦雙燕;強根榮;張霞;焦桓;李建剛;劉占祥;姚奇志;樊紅霞;
摘要: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及“化學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指南”本科化學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本文分析了化學實驗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內容和設計,明確了實驗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重點,提出了相關建議,展示了如何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意識,對推進化學類專業實驗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具有參考價值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在CO2催化轉化中的應用——落實“雙碳”行動,建設美麗中國————作者:康曉敏;焦傳寶;
摘要:教學內容中融入科學前沿成果,以國家科技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迫切需求、社會責任感等內容為主線貫穿全課程,不僅豐富了學生專業知識儲備,拓寬了學生的學術視野,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科學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知識應用能力,極大地激發學生對科研的好奇心和探索熱情。配合物作為本科教學中無機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豐富的種類、廣泛的性質與應用,一直被認為是無機化學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近年來,配合物因其獨特的結構特征...
教育數字化賦能應用化學綜合實驗——以氯化氫催化氧化及反應動力學綜合實驗為例————作者:吳淋琳;周永華;李中北;鄧留;劉又年;陳立妙;黃健涵;
摘要:在數字化推動下,將有安全風險且耗時長的科研課題“氯化氫催化氧化及反應動力學研究”以虛擬仿真的形式設計為應用化學綜合實驗,使難以開展現場教學的科研課題實現課堂化,內容從微觀化學結構到宏觀化工工藝,契合新工科建設理念和要求。實驗內容涉及了催化劑的制備、催化劑的表征、晶體結構分析、化學反應機理預測、催化反應動力學測試等多項內容,以數字化虛擬仿真的形式展開,確保了實驗安全,提高了實驗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
知識邏輯的構建及推理下的發現:活潑金屬與氧氣反應的規律總結————作者:陳萬平;
摘要:無機化學因其內容的廣泛性和規律的隱蔽性,給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均帶來顯著挑戰。構建簡潔的知識邏輯體系是應對這一挑戰的重要舉措。本文以堿金屬教學為例,構建無機化學中元素化學的知識框架模板、提煉堿金屬章節知識要點、梳理知識點間的本質邏輯關系。明確提出“活潑金屬與氧氣反應時首先形成超氧化物”的學術見解,進而提出反應在微觀上分三步進行的反應機理,依此從本質特征上構建堿金屬與氧氣反應的全新知識邏輯,顯著提...
Matteson反應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基礎到前沿————作者:肖巖松;黃熠;馬星星;宋秋玲;
摘要:Matteson反應近年來備受關注,是有機硼化合物合成的核心技術之一,且在復雜分子構建與藥物開發等領域展現出巨大應用價值。本綜述聚焦Matteson反應,先闡述了其反應原理與基本機理,為理解后續進展奠定基礎。進而深入分析該反應在實際應用中的拓展,包括作為關鍵步驟助力復雜天然產物等的全合成以及用于生產藥物關鍵中間體等
基于師范類專業認證理念的物理化學課程建設與實踐探索————作者:楊晶;陳思靜;
摘要:基于師范生“踐行師德、學會教學、學會育人、學會發展”的畢業要求,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及學生學情,物理化學課程建設突出成果導向,以學生為中心對課程目標、課程體系、教學模式、課程評價等進行了持續的教學改革與實踐,取得了一系列的顯著成果,可為本科師范院校化學類一流課程建設及課程目標達成提供有效參考
碘量法測銅實驗中“異常現象”的探究————作者:陳藍蒼鴻;余行泰;趙天磊;姚奇志;
摘要:“碘量法測定銅合金中銅含量”是大學分析化學實驗中重要的實驗內容之一,某學生在進行該實驗時,錯將20% KSCN溶液當作HAc-NaAc緩沖溶液進行實驗。盡管其最終沉淀仍為CuSCN,但滴定結果存在顯著差異。針對這一異常現象,筆者通過文獻調研,提出了幾點可能的解釋,并設計相應實驗進行探究和驗證。通過對實驗中間產物的系統分析,證實了相關的反應過程和機制,闡明了異常現象產生的原因。這不僅培養了學生分析和...
掃描電鏡在高校教學科研中的關鍵角色:教育創新和科研合作————作者:劉清朝;劉春梅;盧有彩;張宗培;李朝輝;
摘要:本文闡述了大型儀器掃描電鏡在高校實驗教學以及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并就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方法和管理模式。通過線上預習和線下授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及儀器設備共享平臺的開放共享機制,提高了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和科學素養,激發了科研創新熱情,提高了掃描電鏡的利用率。這種模式在提高了實驗教學質量的同時,又促進了教學和科研的互動發展
無機化學實驗的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作者:尹霞;楊鵬;許峰;趙艷;宦雙燕;趙敬哲;葉龔蘭;吳英鵬;
摘要:為了深化無機化學實驗與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合,依托構建的實驗課程信息化資源平臺,通過實驗室安全知識教育、基礎實驗規范操作、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情景教學、虛擬仿真實驗等多種教學活動的實施,以及實驗全過程的多維考核評價,不僅致力于提升學生在實驗技能、安全環保意識、團結協作能力、科學思維和創新精神等方面的綜合素養,還著眼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他們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動力,為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奠定...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