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減災
關注()《中國減災》DisasterReductionInChina(半月刊)1991年創刊,是減災工作刊物。旨在宣傳黨和國家減災工作方針,指導全國減災工作,進行減災學術研究,提供國內外減災信息,普及減災知識,提高全民減災意識,宣傳我國減災工作成績,進行國際交流。
《中國減災》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中國減災欄目設置學術論壇、災情信息。
中國減災收錄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1、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2、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3、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154;總被引頻次:269
閱讀推薦:四川黨的建設
《四川黨的建設:農村版》(月刊)1993年創刊,是四川省農村發行量最大、影響最大、最為普及的黨員教育讀物,由中共四川省委主管主辦,是省委委員的輿論喉舌和聯系群眾的橋梁,是省委對全省農村基層黨組織和農村黨員、干部、入黨極積分子進行教育指導的有力工具。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中國減災最新期刊目錄
準確把握救災工作屬性 以救災工作高質量發展助推中國式現代化————作者:左貴州;
摘要:<正>當前,我國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多趨強,災害事故影響疊加,救災救助任務艱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積極適應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要求,做好救災工作意義重大。本文提出要深刻認識救災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把握救災工作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公共服務屬性、開放屬性,堅持黨對救災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緊貼受災群眾需求開展工作,堅持以公開規范求公平公正,注重強化政社協同、...
北京朝陽:科學統籌 積極探索 持續推進應急避難場所建設————作者:馮春鵬;李澤宇;高令軍;楊林;
摘要:<正>應急避難場所建設關乎城鄉安全,是提升基層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關鍵之舉。北京市朝陽區是首都功能的主要承載地區之一,也是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關鍵地區,為了增強城市抵御災害風險的能力和韌性,朝陽區合理規劃、科學統籌、積極探索,以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為抓手,在推進各項建設的同時,研究應急避難場所管理新思路,為打造韌性城市提供安全助力
青山長卷 防火為墨 繪就歲歲安瀾的林野底色——福建、廣西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側記————作者:楊曉彤;
摘要:<正>曾經,人們用古老的銅鑼和山歌傳遞著火情預警。如今,借助科技的力量,可以實現熱成像設備精準監測、無人機高空巡查、大數據分析火險趨勢……從傳統到現代,從人力到科技,總有人始終堅守在森林防滅火的第一線。森林防滅火,不僅是一場戰斗,更是一份責任,一份對自然的敬畏,一份對未來的承諾。3月24—29日,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管理部于福建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開展“森林草原防滅火媒體行”主題采訪活動,...
動態
摘要:<正>王祥喜在應急管理部黨委會暨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上強調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更加優良作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3月17日,應急管理部黨委書記、部長王祥喜主持召開部黨委會暨部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傳達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精神和中央辦公廳有關通知要求,研究部署部系統學習教育工作
北京市精細化開展應急避難場所現狀調查評估工作————作者:高令軍;楊林;王曼曼;張清葉;
摘要:<正>對已建應急避難場所開展調查評估工作,有助于摸清規劃、建設、管理現狀,進一步掌握應急避難場所的安置能力,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提升及維護管理。在2022、2023年,北京市合理化構建了應急避難場所調查評估指標體系。在調查評估過程中,通過制定詳盡實施方案與選擇專業機構隊伍相結合,試點先行、總結經驗與加強一線人員業務培訓相結合,嚴格把控內部實施流程與加強專家成果審核論證相結合等一系列舉措,扎實推進,保...
觀點3則
摘要:<正>我國洪澇災害多發頻發,提升城市承洪韌性勢在必行。針對雨洪調節供給與需求計算的尺度差異性顯著、水文模擬與風險評估的復雜性突出、評估結果與空間規劃的銜接性不足等問題,引入社會生態系統和“流空間”理論,提出支持跨尺度分析的系統協調理論范式;運用多元水文水力模型、神經網絡等智慧技術,建立“供需智慧測算—跨尺度比較—關鍵區劃定”的雨洪安全格局重構路徑和“單元識別—圖斑提取—格局優化”規劃轉譯方法
緊繃春防之弦 守護綠色安寧————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暖陽輕灑,萬物生長。當微風拂過大地、喚醒草木、為世間重染新綠時,春天翩遷而至。然而,這個處處美好、充滿生機季節的到來,卻也意味著森林火災高發的警報已然拉響,森林草原的安全又一次面臨嚴峻挑戰。森林與草原不僅是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所在,更是我們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生態根基
安全首都·應急方舟——聚焦北京市應急避難場所建設————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是現代化城市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重要實踐。在氣候變化加劇、極端天氣頻發、城市風險疊加的背景下,應急避難場所作為城市公共安全體系的重要要素,不僅承載著發生災害時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重大使命,更是檢驗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尺
北京市應急避難場所規劃編制體系探索————作者:李翔;張浩;高令軍;楊林;
摘要:<正>北京市作為我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其應急管理工作關系著首都經濟社會總體穩定和“四個中心”功能定位的長遠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是做好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北京市率先開展了應急避難場所規劃的編制并予以印發實施,為推進城市應急避難保障體系建設提供了全方位的規劃指引和實施路徑
以標準化促進首都應急避難場所高質量發展————作者:周倩;張浩;任娜;付侃;
摘要:<正>應急避難場所是防災減災救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這項工作,是踐行以人為本,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體現。作為超大城市,北京面臨的災害種類多樣且復雜。近年來,北京市結合實際,主動謀劃、率先探索,制定與實施了一系列地方標準,并通過標準指引、標準先行、標準助力、標準宣貫,破解應急避難場所建管難題、引領專項規劃編制、推動潛在資源共建共用、形成全社會共識……構建起了一套科學的應急避難場所標準...
室內應急避難場所資源的安全評估與研究——以北京市門頭溝等9個區為例————作者:王曼曼;張浩;高令軍;楊林;
摘要:<正>室內應急避難場所是指利用室內公共建筑場所空間建設的、兼具室內和室外功能的應急避難場所。由于人口眾多、居住相對集中,北京市應急避難場所建設面臨著室內應急避難場所、鄉村應急避難資源不足等問題。本文介紹了四類能夠被篩選作為潛在室內應急避難場所資源的公共設施對象,以及包含了調查指標體系構建、安全評估指標體系構建、安全評估方法在內的研究思路框架,并以門頭溝等9個區為例,對調查與評估成果應用的進行研究,...
北京平谷:貫徹“平急兩用”理念 推動應急避難場所建設————作者:于廣宇;馬秀錦;高令軍;楊林;
摘要:<正>“平急兩用”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注重盤活城市低效和閑置資源,同時依法依規、因地制宜、按需新建相關設施。近年來,“平急兩用”理念在北京市平谷區得到充分的應用和體現。目前已建成全國首家“平急兩用”酒店萬達錦華,全國首個“平急兩用”新型鄉村社區南獨樂河鎮南山村。這些項目的建成,不僅豐富了平谷區“平急兩用”基礎設施的應用場景,也提升了平谷區應對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能力
我國自然災害事件整改落實情況評估方式探索————作者:焦心怡;苗壯;倪慧薈;
摘要:<正>完善災害相關工作監督檢查,評估整改措施落實情況,已成為提升自然災害防范應對能力的必要環節。開展自然災害調查評估工作,不僅要針對應急處置過程中暴露的短板弱項提出優化改進措施,還需要通過開展整改落實情況評估工作督促相關措施落地見效,才能形成自然災害防范應對全過程閉環管理機制。本文介紹了開展整改落實情況評估工作的背景,探索研究了以PDCA循環改進管理方法為思想基礎和方法依據的自然災害事件整改落實情...
安徽黃山徽州:轉移安置“555”工作機制為安全度汛保駕護航————作者:吳誠志;
摘要:<正>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必須強化源頭治理,從“被動預防”向“主動防控”轉變。災害風險隱患信息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切實將災害風險隱患控制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可為防范應對自然災害贏得時間、贏得主動。近年來,全國各地各級應急管理部門采取有力措施,創新機制,扎實有效開展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和防控工作,讓更多身邊的災害風險隱患被及時發現并妥善處置,減少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新形勢下軍工科研單位消防安全標準化現狀與發展對策的探討————作者:焦會超;武穎;
摘要:<正>軍工科研單位消防安全標準化工作是規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行為、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當前,軍工科研單位消防安全管理面臨諸多潛在不足,如存在著消防管理標準體系不健全、消防監督檢查機制不完善、消防設施設備功能滯后等問題亟待解決。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完善消防安全標準體系、優化消防監督檢查機制、提升消防設施設備功能性能等幾點對策要求,為軍工科研單位及相關領域開展消防安全標準化工作提供參考
城市防火監督與應急救援一體化管理模式實施策略————作者:王銳;
摘要:<正>城市防火監督與應急救援一體化管理是現代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有效的一體化管理模式能夠進一步提升消防力量的響應速度、資源利用效率和公眾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本文淺析城市防火監督與應急救援一體化管理模式實施的必要性,并提出相應的城市防火監督與應急救援一體化管理模式構建策略,以期為讀者提供參考
防火監督執法規范化建設的路徑研究————作者:韓玉平;
摘要:<正>防火監督執法規范化建設是一項集統一執法思想、規范執法主體、完善執法制度、規范執法行為、強化執法監督等內容的系統工程,應從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推進信息化建設等多方面綜合施策,才能夠有效提升防火監督執法水平,切實保障公共安全。防火監督執法事關公共安全,其規范化建設至關重要
基于多災種耦合的城市防火與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協同技術體系及機制構建策略————作者:張琳;
摘要:<正>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異常性、頻發性、極端性加重,突發性、群發性復合鏈生災害多發,尤其是城市火災與其他災害多災種耦合現象突出,災害風險形勢復雜,現有協同技術體系和協同機制也面臨嚴峻挑戰。本文總結了城市火災及多災種耦合特征,分析城市防火與綜合防災減災救災技術體系及城市防火與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協同機制構建策略,以期進一步提升城市應對各類復雜災害的能力,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保障人民...
甘肅蘭州中川機場五次凍霧過程分析————作者:張萌;李彥輝;
摘要:<正>霧是影響航空安全的重要天氣之一。中川機場位于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由于所在地區氣候、地勢、地形影響,易形成凍霧。2023年2月8—16日,中川機場連續八天出現五次凍霧,導致大面積航班延誤,給管制部門、航司及旅客帶來了嚴重影響。本文結合中川機場氣候背景與大霧天氣歷史統計情況,分析了此輪五次凍霧過程的氣象要素并進行了總結,以期為凍霧天氣防范提供支撐
基于應急演練循環優化模型的檢驗性應急演練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作者:李黎;王琛弘;陳妍坤;姚遠;
摘要:<正>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是提升應急意識和應急響應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存在準備不充分、執行不嚴格、評估不準確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提升和改進。本文在總結以往應急演練經驗的基礎上,以國家電網系統為例,介紹了其創新構建的基于應急演練循環優化模型的檢驗性應急演練模式,包括“計劃—實施—評估—改進提升”的模型搭建過程,并闡述了基于模型開展的檢驗性應急演練模式實踐及研究成效,以期進一步強化應急演練...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