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青海社會科學
關注()《青海社會科學》辦刊宗旨: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學術導向,遵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既重視基礎理論、歷史問題、全國性問題的研究,更重視應用理論、現實問題、青海問題的研究,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青海社會科學》雜志1992年被列為全國綜合類社會科學重要期刊和民族學類核心期刊;2002年、2007年連續兩次獲青海省社科期刊編校質量一等獎;2009年被評為中國北方十佳期刊;2012年進入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行列,成為青海省唯一一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榮獲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3年獲青海省漢文社科類期刊編校質量一等獎。
青海社會科學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特稿、哲學政治、經濟生態、民主法治、文學藝術、社會民生、民族宗教、歷史文化、神話與民俗、青海研究、評價與爭鳴
青海社會科學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閱讀推薦:河南社會科學
《河南社會科學》(月刊)創刊于1993年,是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現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河南省一級期刊。本刊立足學術前沿,以應用理論為主,兼顧基礎理論研究,密切關注社會科學方面的前沿性、應用性成果,注重原創性、互動性和應用性。
青海社會科學最新期刊目錄
三江源環保合力建構路徑——基于民間環保志愿者的話語表達、行為動機及作用分析————作者:徐君;楊辛玥;
摘要:廣泛參與、多元共治,是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環境治理良好格局的關鍵。為深入探討生態文明建設中多元合力建構路徑,特嘗試從民眾參與端——民間環保志愿者的話語表達、行為動機及作用意義角度展開分析,即呈現環保志愿者向他者講述自己的環保行為、環保理念,使更多的人產生環保意愿并參與環保實踐的具體情形,分析其作用機制,揭示民眾個體如何參與生態文明建設過程。選取在青藏高原長江源開展環保實踐的民間環保組織L組織的志愿者...
《青海社會科學》2025年重點選題方向
摘要:<正>《青海社會科學》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為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入選CSSCI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等。本刊選文注重理論性、現實性和地域性,突出問題導向和現實關切,發文范圍涵蓋政治學、經濟學、民族學、社會學、歷史學、法學、文學等學科,各學科注重以專題形式組織刊發稿件,專題研究欄目包括“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生態文明...
兄弟會的婚姻:對《江格爾》史詩《洪古爾娶親》一部的人類學分析————作者:滿都拉;張亞輝;
摘要:以人類學理論分析《江格爾》史詩《洪古爾娶親》一部中游牧兄弟會包含婚姻的方式。卡爾梅克奧布萊演唱版本具有特殊性,說明了洪古爾第一次娶親的必然失敗是因為他沒有完全去除本身的狂暴性而貿然進入到婚姻關系中,離開兄弟會的個體英雄缺乏兄弟會武士法的約束,而且暴力潔凈化過程中等級衰降的“癩頭乞兒”沒有資格締結婚約,這與他本身的社會功能相關,而只有合體的兄弟會整體才能成為一個婚姻的有效締結者
法庭審判中的專家證人:維度、張力及化解————作者:張云昊;滿琳珊;
摘要:基于司法實踐中涉及各類專門知識問題的逐漸復雜化,專家證人在法官與陪審團進行事實認定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專業輔助角色。專家證人制度涵蓋了三大核心維度:證言的可信度、科學證據的關聯性以及證據的證明力。這三個維度不僅構成了評估專家證人的綜合框架,還揭示了證據客觀性與社會嵌入性矛盾、科學準則與法庭標準差異、專業知識與司法認知失衡等內在張力,這些張力影響著對專家證詞的評價。為了確保庭審中專家證言的客觀性與...
論“接受側”研究與史學的結構完形————作者:高玉;
摘要:中國當代史學主要集中在對歷史學家、歷史文本以及歷史資料的研究上,而對歷史文本的讀者接受也即消費的研究則是缺失的,只研究“生產側”,而不研究“接受側”,是殘缺的“史學”。從文本構成來說,歷史文本和文學文本沒有實質性區別,歷史文本也具有審美性、消遣性和娛樂性。從閱讀的角度來說,區別文學文本和歷史文本意義不大。讀者對歷史文本的接受并不是被動的,而是具有主動創造性。歷史文本的價值和意義并不是自動實現的,而...
空間位移·詩文羅列·抄案勸世——長篇宣講小說的游歷敘事————作者:楊宗紅;
摘要:晚清長篇宣講小說主要通過不同人物的不同形式的游歷,見證各種案件和賞罰,并抄錄案證以勸世。游歷成為線索貫穿不同場景、牽連不同人物,呈現大量的勸善詩文。游歷敘事中,各色人物都成為說教者。每一次游歷,都是游歷者與相關人物闡釋“圣諭”,演繹五倫八德的表演。清代勸善運動中勸善詩文的流行,小說文備眾體的特性、宣講者對宣講功德、宣講效果的重視,是形成游歷型宣講小說在空間位移中羅列詩文、抄案勸世的重要原因
文本中的遠古記憶——古象雄瓊隆銀城歷史鉤沉————作者:才讓太;才讓央宗;
摘要:瓊隆銀城是象雄古國的都城,不僅在敦煌藏文歷史文書有相關記載,而且在后世的苯教歷史文獻中也有更加明確的記述,其大致地理方位基本清楚。但其在當今西藏的具體地理位置就有不同的學術觀點。本文在梳理傳統文獻的基礎上,結合新近出版的文獻資料和數次實地考察,以及對卡爾東和曲龍兩個遺址的歷史記憶和文獻記載進行縝密的梳理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阿里地區噶爾縣的卡爾東遺址就是古象雄都城瓊隆銀城的學術觀點
青海與義烏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經驗互鑒研究————作者:穆赤·云登嘉措;周柬言;
摘要:青海是多民族雜居共處、多宗教同傳并存的地區,義烏是東南沿海較為典型的輸入型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之一。以有感、有形、有效的形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各地區實踐的方向。通過田野調研、實證分析、比較研究的方法,在分別梳理了青海和義烏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和現狀基礎上,深入探討了兩地在社會互嵌、文化互嵌、心理互嵌、經濟互嵌四個方面的實踐經驗,進而提出兩地互相借鑒的路徑。青海...
青海色科寺敏珠爾呼圖克圖在地方治理及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中的作用————作者:靳艷娥;陳瑋;
摘要:敏珠爾呼圖克圖是青海藏傳佛教格魯派著名寺院色科寺活佛,為清代駐京呼圖克圖之一,在清至民國時期,中央政府都給予其崇高的待遇。敏珠爾呼圖克圖以格魯派名僧身份參與清政府制衡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及達賴喇嘛對漠南蒙古地區的影響,積極協助清政府對漠南、青海蒙古諸部實施有效治理,密切清政府與蒙古諸部的聯系。他為清政府治理甘青藏傳佛教事務提供幫助,引導甘青藏傳佛教寺院增強其心向中央政府的凝聚力,維護了民族地區社會穩...
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藏傳佛教中國化的歷史邏輯:一種詮釋學范式的可能————作者:虎文瓊;昂青才讓;
摘要: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語境下,藏傳佛教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亟待突破“文化涵化論”與“政治整合論”的二元對立,構建更具解釋力的理論范式。以詮釋學為核心方法論,提出“歷史邏輯”的雙重自覺——既是對藏傳佛教本土化歷史脈絡的客觀梳理,亦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義生產機制的反思性考察。現代詮釋學肯定了人文學科領域詮釋者具有的真理合法性,這為佛教在“西藏境遇”下的發展提供了學理依據。基于此,用詮釋學范式探...
象雄文明視域下苯教文獻中的生態倫理思想——以《十萬魯經》中的神話故事為例————作者:才讓當周;
摘要:生態倫理作為一種調節人與自然關系的倫理思想,在特定文化中起到規范人類行為、維持生態秩序和保護居住環境的積極作用。主張敬畏自然、提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藏族生態倫理思想與民間魯神信仰密切相關,而以魯神崇拜為核心的苯教經典《十萬魯經》為探究藏族古老的生態倫理脈絡提供了珍貴的文獻資料和研究視角。《十萬魯經》記載了諸多發生于人類與魯神之間的生動神話故事,這些故事蘊含的本土生態知識和傳統經驗智慧,在一定程度上...
敦煌藏文文獻IOL Tib J 1375所載“北方象雄”考————作者:諾日才讓;尕本加;
摘要:文章討論英藏敦煌古藏文文獻IOL Tib J 1375中的“北方象雄”(byang gi zhang zhung)一詞。其一,通過比對傳世藏文文獻里的“象雄”與IOL Tib J 1375中的“北方象雄”及其關聯信息,判定二者分屬不同政權。其二,比較“北方象雄”核心地帶朵有(to yo)與吐蕃葉茹中的咄堯(lto yo),分析“北方象雄”“葉茹”“小羊同”在地理位置、文化區域特征以及氏族部落勢力分...
《青海社會科學》投稿規約
摘要:<正>《青海社會科學》是青海省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的綜合性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雙月刊,1980年創刊。現為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入選CSSCI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等目錄。發文范圍涵蓋政治學、經濟學、民族學、社會學、歷史學、法學、文學等學科,各學科注重以專題形式組織刊發稿件,注重理論性、現實性和地域性,突出問題導向和現實關切。熱忱歡迎廣大專家學者惠賜佳作,...
昆侖文化及其時代價值————作者:韓子勇;
摘要:“昆侖文化”作為中華文化核心標識之一,從史前先民天崇拜到彰顯“天下”“天命”“大一統”等復合內容的龐然大象,有一個由虛到實、由天到山、由東到西,不斷吸納、層累和演變的過程,與中華玉文化、創世神話、河源崇拜、儒釋道、大一統政治理念等同構混一,成為中華文化的共相。近代以來,特別是中國共產黨人作為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帶領各族人民革命、建設、改革開放、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輝煌歷程和精神足跡,賦予了昆侖文化嶄新...
昆侖原型及其日月元素的形成————作者:吳曉東;
摘要:昆侖有一個由神話昆侖轉化為現實昆侖的過程,所以神話昆侖存在一個原型為何的問題。通過對“昆侖”含義的梳理,發現“昆侖”與日月的關系緊密。古人將日月視為天的眼,“眼”的古音再分化出“日”“月”名稱,這一發生期當十分久遠,遠超出漢語的形成期。日月的神話化造就了昆侖神話的形成,日月是昆侖的原型,因此昆侖神話具有日月兩條演變路線,保留有諸多日月的元素。西王母、懸圃、不死藥等元素為月亮路線的演變結果,而黃帝、...
依托新質生產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實挑戰及有效突破————作者:吳明永;周琳;
摘要: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國各族人民在意識層面對“中華民族”是一個“共同體”的認同,這一意識歸根到底建立在中華民族共同體這一民族實體基礎上,并受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影響。新質生產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依托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僅能有效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基礎,而且能增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紐帶、鞏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環境根基。在具體實踐中,傳統陳舊發展觀念的...
人民獲得感理念下國家公園管理政策績效評價——以三江源國家公園為例————作者:代辛;王靜怡;
摘要:國家公園生態管護政策績效評價是實現國家公園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過程管理辦法。已有評價辦法在主觀與客觀指標結合方面存在不足。中國提出“人民獲得感”理念,強調以人為本,涵蓋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將人民獲得感引入政策績效評價中,選取“滿意度”“工作效率”“職責履行”“生態意識提升”和“感知生態變化”作為獲得感的構成指標,構建包括過程績效和結果績效的綜合評價體系,并以三江源國家公園為例,評價生態管護政策公共績效...
藏傳佛教寺院景點旅游可持續發展中多元利益訴求與沖突因素分析————作者:官卻尖措;索端智;傅利平;
摘要: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不僅關涉經濟利益,還需要強調生態保護、社會利益與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青海涉藏地區藏傳佛教寺院景點旅游可持續發展,不僅是區域性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青海旅游質量管理提升的關鍵問題之一。本文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深入探討了藏傳佛教寺院旅游可持續發展中的影響因素。通過識別和分析政府部門、旅游企業、僧人、旅游者,揭示各集團的角色定位、利益訴求以及要素之間的矛盾,進而提出針對性的...
產業政策多維協同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邏輯與對策————作者:周靜;潘文軒;
摘要:產業政策協同對于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具有重要意義。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要求產業政策繼續演進,協同組合政策相比于單一政策可以更好地實現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目標。產業政策協同根據內容不同可以分為產業政策主體協同、目標協同和方式協同,三者統稱多維協同。產業政策主體協同通過打破市場分割壁壘,加速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奠定基礎;產業政策目標協同通過加強跨區域產業協作,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動力源;產...
西方人類學“人觀”研究述評————作者:央金拉姆;
摘要:“人觀”(personhood)作為人類學研究的經典主題,受到西方學界的廣泛關注。圍繞獨立個體與可分之人這對概念展開的考察與分析,經歷了長期、深入的討論與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成果。梳理這些研究的學理脈絡,不僅有助于理解人類社會的多樣性與復雜性,也能進一步揭示“個體—可分之人”的解釋框架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反思過往研究的局限,可以發現,象征獨立、自主的個體人觀與附著于關系、集體的可分人觀并不直接反映...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