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書法
關注()《中國書法》(月刊)創刊于1985年,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刊。品質至上、讀者至上。Z愛刊物的經典性中增加親和力,在學術高端與學術的前沿中增加可讀性。《中國書法家》為中國文聯系統十佳報刊之一。作為一本權威學術期刊,《中國書法》雜志將以全新的辦刊思路與精神面貌展示給廣大讀者,為構建和諧、繁榮的當代書壇作出積極的學術反應和闡釋。
《中國書法》為適應形勢飛速發展和廣大讀者的需要,繼2004年大幅度改版擴容以后,從2005年第一期起,《中國書法》將改為國際大開本出版發行。其中彩頁仍為16面,128克銅版紙;單雙色仍為96,用105克銅版紙及輕型紙印刷,定價不變,每期定價為16.50元;出版日期仍為每月中旬。相信其豐厚的內容、密集的信息、精美的印制及高雅的風格,定會贏得廣大中外讀者的喜愛。這本著力開拓新局面、以弘揚民族精神、古今并重、圖文并茂、學術見長的雜志在當今書刊叢林中異峰突起、獨樹一幟、煥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奪目光輝。
中國書法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萬方數據庫收錄
1、南大核心期刊:CSSCI(2014-2015)來源期刊
2、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029;總被引頻次:52
3、中國書法雜志榮譽:
2007年度南京大學CSSCI來源期刊
中國書法欄目設置
經典、人文、學術、創作、關注、論壇、爭鳴、教育。
閱讀推薦:中國鋼筆書法
中國鋼筆書法雜志社是共青團浙江省委直屬的事業單位,雜志創辦于1985年,是全國硬筆書法界唯一的公開發行刊物,總發行量已突破1500萬份,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美譽。其權威性、藝術性深受業內專家的認可。
中國書法最新期刊目錄
清·八大山人書法研究特輯
摘要:<正>編者按:在傳統書畫藝術領域,八大山人的藝術成就蜚聲內外,宗室后裔、高僧大德、隱逸名士等多重身份給這位遺民書畫家添具了傳奇色彩。本刊曾兩度策劃相關專題:二〇一二年九期以書法本體研究為主策劃過“八大山人書法特輯”、二〇一八年九期從“清代四僧”的視角出發策劃了“清·八大山人、石濤特輯”
釋惠洪書學思想探析————作者:李楷凡;
摘要:惠洪是北宋末期影響較大的一位禪僧,惠洪的書學思想既保留了鮮明的禪宗色彩,又汲取了蘇軾、黃庭堅等人觀念中與之理路相近的內容。他以“游戲翰墨,作大佛事”為基礎,圍繞論書兼論平生、書以韻勝、自然而妙的觀點展開,透露了宋時禪僧對于書法的態度和見解
明 方以智 墨石圖冊
摘要:<正>~
明 方以智 行書臨褚河南虞永興冊
摘要:<正>~
行書桃花源記卷(部分)
摘要:<正>~
鐘以敬
摘要:<正>編者按:鐘以敬(一八六六—一九一六),字讓先,號矞申、矞聲、月聲、越生,別號煙蘿、窳龕、似鷗等,室名今是盦。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為西泠印社早期社員,輯有《窳龕留痕》《印儲》,著有《篆刻約言》。鐘以敬名列西泠印社創社之初僅有的十三位同志錄中,《西泠印社志稿》卷二《志人》記載,鐘以敬“少嗜金石,摩挲不倦,善篆刻,精整雋秀,法浙派,當時推為巨擘”,可見其在當時印壇的影響力
東漢高平石工與祠堂題記的書刻————作者:張佳;
摘要:祠堂題記作為漢代墓葬功能性書刻,為此時期民間工匠所作,其中,山東高平石工留下了不少篇幅完整的題記遺跡。本文從地域歷史文化入手,分析東漢祠堂題記的文體特點以及高平石工書刻的藝術風格,從而探究中國書法藝術演變的文化脈絡
《中國書法》合集郵購廣告
摘要:<正>為回饋廣大讀者長期以來對《中國書法》的關注與支持,結合正在進行的全國第五屆隸書作品展征稿活動,本社推出相關專題的合集,希望助力書法作者,調整創作、提升學術。簡牘帛書書法合集原價:590元折后:531元2013年6期居延漢簡特輯(上)2013年7期居延漢簡特輯(下)2014年5期長沙東吳簡牘書法、長沙東牌樓東漢簡牘書法2014年10期長沙東吳簡牘書法特輯(續)2016年5期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
當代“碑學”的合力共振和自我尋繹————作者:王超;
摘要:當下對于“碑學”不乏很多的誤讀,有關當代“碑學”存在眾多聚訟紛紜的問題。當代“碑學”既存在合力共振,因為身處一個極力追求個性的時代,更主要的是自我尋繹。當代書家身份的轉變,正是碑學受到重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書法與當代藝術形式的交匯————作者:丹尼爾;
摘要:<正>“WRITE-中國新書法形式:當代文化的鏡像”是一個由歐洲研究委員會(ERC)“地平線二〇二〇研究與創新計劃”資助的起步基金項目,由阿德里亞娜·伊齊(Adriana lezzi)教授領導,她來自博洛尼亞大學(Alma Mater Studiorum-University of Bologna)的翻譯與口譯系(Department of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
清 八大山人 桃花源記卷
摘要:<正>~
清 八大山人 山水魚鳥冊·書世說詩
摘要:<正>~
清 八大山人 雙鸚詩畫冊
摘要:<正>~
南昌八大山人紀念館藏作品選
摘要:<正>~
明 方以智 行草書五言詩軸
摘要:<正>~
“書如其人”中的“回避本體”現象————作者:黃琦;
摘要:古人通過“本體回避”的話語表達實現“本體超越”。借助對主體“人”之價值取向的依附,本體“書”將書寫者、后世評論者、主體所處時代的精神內涵共同構筑,進而承載古人層累的精神世界
清 八大山人 魚鳥圖軸
摘要:<正>~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八大山人作品綜論————作者:江藍天;
摘要: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有豐富、多元的八大山人書畫作品,特別是八大山人成熟時期的精品力作。本文追溯梳理了弗利爾美術館八大山人作品的入藏過程及存藏現狀,并對其進行了筆墨、空間與隱喻的三重解析,揭示了八大山人作品的跨文化屬性與當代啟示
活動
摘要:<正>二月十九日,中國書協二〇二五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徐永軍、李昕、孫曉云、王丹、毛國典、葉培貴、代躍、劉月卯、張繼、張建會、張勝偉、顧亞龍、鄢福初、潘善助、楊偉華、李有來及各團體會員駐會負責同志、職業道德與行風建設委員會委員、中國書協機關處室負責同志、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會議由張瀟羽主持。徐永軍、孫曉云先后致辭
當代草書取法的幾個觀念問題————作者:蘇海東;
摘要:本文從學理規律、歷史經驗與現實反思的三重維度出發,探究當代草書取法觀念問題。從傳統的“取法乎上”的理念,到“碑學入草”的歷史性與現實性,都可以作為推動當代草書發展的契機。在從“集古字”到“自成家”的取法過程中,草書家要不斷完成對自我風格的升華與超越,使其蘊含更深刻的價值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