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華武術》雜志發表,雜志于1982年創刊,由中國體育報業總社出版。
《中華武術》實用型與權威性并重,民間武術與競技武術并舉,除設有名師出山、世傳功夫、武林秘籍、搏擊擂臺、競技看臺、少兒演武廳、百年養生、西洋景(重點報道自由搏擊、泰拳、跆拳、拳擊等國外搏擊類項目)等實用性欄目之外,還隆重推出精心采寫的武壇熱點、名人(各界名人)說武、武迷情感錄、李小龍網站、名師傳記、猛龍過江(重點介紹到海外發展的武術界名人的往日輝煌和最新動態)等獨家專欄。在世紀之交,該刊向讀者奉獻的新千年禮物――大型彩色經典掛圖和4開彩色《中華武術特刊》專版深受廣大讀者歡迎。
《中華武術》雜志在任何時候都力求引導武術新潮流。針對中國武術協會近期舉辦的“散打王”賽事,本刊特設專欄,以獨特的視角進行全面、深入、詳盡的系列報道。通過本欄目,讀者不僅了解此項賽事場內外的方方面面,了解業內外人士對賽事的看法,還將系統了解中國武術走向市場的艱難歷程。同時,該刊將配合賽事推出“有獎競猜”等一系列讀者參與的活動。
中華武術雜志欄目設置
《中華武術》雜志在任何時候都力求引導武術新潮流。《中華武術》是覆蓋海內外武林界,主導武術技術、理論和新聞的權威期刊。
閱讀推薦:少林與太極
《少林與太極》雜志于1982年創刊于開封,曾四易其名,始稱《汴梁武術》,繼為《中州武術》、《少林武術》,1989年更名為《少林與太極》,側重于少林武藝、太極拳術及地方拳種的介紹。雜志誕生于中華武術兩大門派——少林、太極之鄉。立足于如此豐厚傳統文化土壤之中的《少林與太極》雜志,以發掘、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為人類健身和精神文明做貢獻為宗旨。二十余年來,無論在內容還是質量上均日臻成熟,其足跡遍及美國、意大利、日本、新加坡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同時深受國內讀者好評。
中華武術最新期刊目錄
巴赫訪談之感想————作者:王友唐;
摘要:<正>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高端訪談”欄目記者鄒韻(原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英語中心)采訪了IOC(國際奧委會英文縮寫)主席巴赫先生。1976年巴赫在蒙特利爾奧運會上獲得了擊劍冠軍,次年又榮獲了布宜諾斯艾利斯世界錦標賽擊劍金牌。退役后巴赫開始從事律師工作,但依然熱愛體育,2013年9月在六位候選人的競爭之中,他脫穎而出,當選第九任IOC主席,開創了國際奧委會歷史上第一位金牌選手當選主席的先例
太極萬里云和月——記趙幼斌先生太極萬里行————作者:張強;
摘要:<正>2021年清明節,在永年廣府鎮舉行的“紀念趙斌先師誕辰115周年”的活動上,楊氏太極拳第五代親族傳人趙幼斌先生攜眾弟子吹響了“太極萬里行”的號角,揚起了“萬里太極始于足下”的風帆。一、太極萬里行,足跡遍神州2021年4月至2023年12月,從具有象征意義的第一站——廣府鎮開始,趙幼斌先生率領萬里行團隊,克服疫情的影響,走過了河北邯鄲、保定,云南昆明、麗江、西雙版納,陜西榆林、寶雞、渭南、漢中...
太極傳承 榜上有名
摘要:<正>2024年,為響應中央“健康中國、全民運動、共享太極”的號召,河南省太極拳協會面向全國太極拳界展開“太極拳名家”評選活動,旨在挖掘和表彰辛勤耕耘于太極拳領域,為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做出努力的新一代傳承者。本刊推出系列報道,介紹這些太極拳名家的武術生平、傳播理念及對太極拳文化的獨到見解。希望通過他們的故事,讓廣大讀者了解太極拳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激發更多武術愛好者的熱情,共同承擔起傳承武術、...
舊指與新用:體用視角下中國武術的功能轉向————作者:劉洪;王吉亮;王公鑫;
摘要:近年來,人們對于傳統武術打之功能的質疑引發了學界對于武術功能的新思考。本文運用歷史文獻、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以“體用”為視角,圍繞近代社會武術在舊指與新用之間對武術功能與場域的重述與重構,展開對武術新功能主義與時代發展的討論。研究認為:1)武術的體用觀念經歷了“重體輕用、中體西用、以用為主”的歷史轉變,重塑了武術的本體與功能;2)新功能主義評價標準解構了武術“技擊”中心的觀念,在新時代與新場域聚合...
馬氏通備武學傳承模式研究:以健公書院的創新實踐為中心————作者:賴鴻;馮進勇;
摘要:馬氏通備武學作為中國傳統武學的優秀代表,其傳承模式和發展經驗值得深入研究。健公書院作為傳承和弘揚馬氏通備武學的重要機構,自成立以來,積極探索傳統武學與現代社會相融合的路徑,其創新實踐為傳統武學的復興帶來了新的希望。我們通過文化傳承視角,采用文獻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較研究法,對馬氏通備武學的傳承模式進行深入分析,旨在為理解傳統武術在當代社會的發展提供寶貴借鑒
內家拳傳承現狀和可持續發展研究————作者:皇甫賢昌;
摘要:內家拳是寧波的地方拳種。內家拳自2004年始重新挖掘整理、傳承推廣至今已二十年,取得了顯著的發展,贏得了武術界和社會的廣泛贊譽。文章對當代內家拳理論體系、拳法風格、傳承內容、傳承方式等做了系統梳理,以期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優秀傳統武術瑰寶的內家拳能夠更好地發展
傳統武術教學與現代體育科學方法的融合路徑研究————作者:王杰兵;
摘要:本論文深入探討傳統武術教學與現代體育科學方法融合的必要性及具體路徑,通過分析傳統武術教學的現狀與特點,結合現代體育科學的理論與實踐成果,闡述了融合對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傳統武術傳承發展以及滿足現代社會人才需求的重要意義。同時,詳細闡述了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到教學評價等多方面的融合策略,旨在為傳統武術教學的創新與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中華體育精神融入四川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價值意蘊及路徑研究————作者:田鑫;陳愛蛟;
摘要:中華體育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思政資源。在四川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中融入中華體育精神,不僅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也是增強教學實效性的有效路徑。本文運用文獻研究法、歷史分析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旨在探討中華體育精神融入四川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價值意蘊,并提出相應的實施策略,以期為相關教育實踐提供參考
身心合一:武術在大學生審美異化中的解構與重構————作者:溫琪琪;陳曦;
摘要:本研究探討武術的身心合一理論對大學生審美能力的影響,旨在重構大學生審美異化現象。通過文獻綜述、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等方法,分析武術在文化審美中的價值。研究結果顯示,武術身心合一理論有助于優化審美選擇,引導正向轉變,重塑大學生的審美觀念,構建健康的審美價值觀
國家戰略引領 文化筑基鑄魂 全民健身賦能 以武強國、以武惠民、以武通世界————作者:王濤;
摘要:<正>3月11日,2025年全國兩會完成各項議程,圓滿落下帷幕。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在這一重要年份召開的全國兩會,對于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具有重要意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武術”這一承載中華文明千年智慧的文化符號,正以多元姿態融入國家戰略與社會發展的脈絡。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圍繞...
致公養生說————作者:楊珊;
摘要:<正>~
數字技術應用于高職院校民族傳統體育教育研究————作者:秦晨晨;于沖;
摘要:文章分析了民族傳統體育教育的現狀與挑戰,指出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探討了數字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如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在線學習平臺的搭建、虛擬現實技術的實踐等。通過案例分析,揭示了數字技術帶來的積極影響,例如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興趣、促進文化傳承與創新。然而,應用中也存在挑戰,如技術應用局限性、教師數字素養提升需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等。文章提出優化策略,包括加強數字教學資源開發整合、提...
奧運效應下民族傳統體育助推大學生體質健康研究————作者:朱靈光;
摘要:在奧運效應影響下,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作為高校來說,應借助奧運帶來的積極影響,大力發展高校內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祖國文化的理解和熱愛,進而形成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面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本文在分析民族傳統體育特點與優勢的基礎上,闡述了奧運效應的內涵和作用機制,并分別從設置多樣化的民...
以低空經濟為紐帶,推動世界冠軍進校園——田蘇輝率中亞投資集團一行赴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調研
摘要:<正>3月10日,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中國國家武術散打隊總領隊、中亞投資集團代表田蘇輝及世界冠軍、國家散打隊隊員李想一行前往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調研。田蘇輝感謝了學院的熱情接待,他說,通過調研可以深刻感受到西北工業大學的深厚底蘊以及“航空報國”的深邃精神,并對學校為國家航空工業、國防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致以敬意。他談到,“冠軍進校園”活動以及推動中哈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合作,都是對國家戰略的積極響應,助...
深化合作 共育英才 強強聯合 共筑武術教育新輝煌 少林友誼學校舉行河南大學武術學院優質生源基地、本科生實習基地揭牌儀式
摘要:<正>2025年3月7日上午,河南大學武術學院優質生源基地、本科生實習基地揭牌儀式在少林友誼學校隆重舉行。河南大學武術學院院長洪浩、副院長張治國,少林友誼學校校長劉在遠、教育局派駐黨建指導員李占松、督學閆振輝,以及副校長劉懷遠、駱愿誠等常務班子成員及學生代表共同出席,見證了兩校合作的新里程碑。儀式由督學閆振輝主持
國際武聯名譽主席于再清獲頒奧林匹克勛章 巴赫主席致詞
摘要:<正>北京時間3月20日,在國際奧委會第144次全會上,國際奧委會委員、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國際武聯名譽主席于再清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名譽委員。在3月21日的會議上,巴赫向于再清頒發了奧林匹克勛章。以下是授獎儀式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致詞原文。朋友們,于先生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深遠影響,體現在他堅定不移的理念,以及近25年來通過體育在不同文化間搭建溝通橋梁的不懈努力
京城奏響太極樂章 亞洲共赴健康之約 “健康人生,太極同行”第一屆“亞洲太極拳日”太極拳展演活動在京隆重舉行
摘要:<正>2025年3月21日上午,由亞洲群眾體育協會、亞洲武術聯合會、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指導,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武術協會、北京市體育局聯合主辦,北京市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北京市豐臺區體育局、北京市武術運動協會承辦,北京市豐臺區武術協會、北京市石景山區武術協會、北京市海淀區武術協會、華奧星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協辦的“健康人生,太極同行”第一屆“亞洲太極拳日”太極拳展演...
春水初生,解碼“尋武之旅”文化雙基因 潮起運河,見證非遺活態傳承新范式————作者:王濤;
摘要:<正>2月22日,全國頂級武術專家與來自四面八方的武術同仁及媒體朋友相聚在美麗的湖州,共同開啟“大運河尋武之旅”的精彩篇章。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武術九段吳彬,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專家、全國十大武術教授、中國武術九段王培錕,中國武術九段、國家級裁判、上海體育大學教授曾美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武術九段、大運河武術文化聯盟主席陳順安,《中華武術》...
2025首屆亞洲太極拳日 承太極正脈 筑健康之夢
摘要:<正>3月18日,由由大同市體育總會、大同市老年體育協會、大同市武術協會共同主辦的“健康人生,太極同行2025首屆亞洲太極拳日”活動舉行啟動儀式。啟動儀式設立山西大同分會場和大同云岡區兩個分會場。以拳為媒、以武會友,參與人數近千人,向世人展示了一場文化與健康的盛宴。溫煦的春風里,拳風與劍影交相輝映,不僅是對傳統武術的深情禮贊,更是落實國家促進全民健康國策的生動實踐
讓世界聽到青藏高原的太極心跳——記西藏自治區武術協會主席、楊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達瓊————作者:王悅;
摘要:<正>達瓊,楊式太極拳第六代傳承人,國家級太極拳社會體育指導員。2017年退休于中國石油西藏銷售拉薩公司,時任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現任西藏自治區武術協會主席、太極拳總教練,西藏自治區老年人體育協會副主席。太極緣起:感受武術內涵達瓊一開始接觸太極拳是在1995年前后。從自己的二哥那里,他得到了一盤太極拳教學磁帶,漢語講解夾雜著電流的雜音,點燃了他的好奇心。這盤只有聲音的磁帶就像在他心里種下了一粒...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