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江西水利科技》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江西水利科技》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江西水利科技》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江西水利科技》宣傳黨的水利水電方針政策,報導省內外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成就,交流省內外水利水電規劃、設計、施工、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技術成果和經驗,介紹國內外水利水電行業的先進技術。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本刊為江西省優秀期刊,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全文收錄;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被編入《中國工程科技期刊文獻總庫》(B輯)。本刊為“中國期刊網”和“萬方數據一數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網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試驗與研究、設計與施工、工程管理、水環境、水土保持、工程監理、工程地質、防洪。
本站成功發表的論文:
風雨歷程五十年科學發展譜新篇 楊修祖,黃洪,YANG Xiu-zu,HUANG Hong
大力弘揚文化建設促進企業繁榮發展 肖煥新,XIAO Huan-xin
加快信息化進程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羅勇,劉欣,LUO Yong,LIU Xin
堅持科學發展觀開拓創新求發展 楊柳英,YANG Liu-ying
峰山應急水源土壩的加固設計 幸江云,XING Jiang-yun
峽山水電站進水口外置式攔污柵布置設計 劉頌波,卓勝,LIU Song-bo,ZHUO Sheng
某高層建筑物施工期抗浮設防水位的確定 楊仁生,張流趁,YANG Ren-sheng,ZHANG Liu-chen
長龍水庫溢洪道的加固設計 彭小云,PENG Xiao-yun
淺談金錢面水庫除險加固設計 王建平,WANG Jian-ping
走馬垅水庫溢洪道加固設計 賴蘇婷,陳杰,LAI Su-ting,CHEN Jie
三都水電站施工導流設計 郭龍飛,GUO Long-fei
贛州市地表水功能區劃及其特點 栗圓圓,陳曉華,LI Yuan-yuan,CHEN Xiao-hua
尋烏縣城區供水水源工程規劃與分析 吳鵬,WU Peng
贛州市水資源配置方案研究 邱熠晨,栗圓圓,QIU Yi-chen,LI Yuan-yuan
對贛州市中小型灌區管理幾個主要共性問題的探討 張文綺,ZHANG Wen-qi
談長龍灌區渠道整治措施 周蓉,鄧子風,ZHOU Rong,DENG Zi-feng
新都攔河壩水位確定與壩型選擇 周蓉,賴蘇婷,ZHOU Rong,LAI Su-ting
特種粘土固化漿液在軍山水庫除險加固中的應用 楊志霞,陳小山,YANG Zhi-xia,CHEN Xiao-shan
談白蘭水庫壩址地質測繪方法 楊仁生,張流趁,YANG Ren-sheng,ZHANG Liu-chen
核心論文期刊:水利改革發展對水資源規劃與管理需求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中國水利發展轉型的必要性以及國家現代化建設對水利發展提出了新的需求進行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論文期刊,水利改革,水資源規劃,管理需求
一、中國水利發展轉型的必要性
1、中國的水問題正經歷著全面而深刻的變化
從中國水問題的現狀特征及未來發展態勢的角度出發,新形勢下,水利發展將不可避免地面臨如下挑戰。
江西水利科技最新期刊目錄
紅崗新河整治工程中水工混凝土干、濕路徑影響下力學劣化效應研究————作者:徐衡;
摘要:為探討紅崗新河整治工程中水工混凝土干、濕作用下力學特性劣化效應,設計了干燥、浸濕不同時間下混凝土試樣力學宏、細觀試驗。試驗數據分析表明:干燥時間因素對試樣應變特征影響效應高于浸濕時間,而圍壓對試樣應變特征影響作用也高于浸濕時間。干燥時間或浸濕時間愈長,試樣應力水平愈低,但干燥時間產生的應力劣化效應高于浸濕時間。干燥時間不同,試樣破壞面孔隙聚集于顆粒結構內部,而浸濕時間主要會影響顆粒接觸面孔隙特征。...
贛南地區水土流失風險評估分析————作者:賴桂林;聶小飛;
摘要:在地理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預判生態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危險程度成為可能。文章在遙感信息數據源提取影響水土流失的自然因子和土地利用類型的基礎上,結合偏最小二乘回歸分析識別的主要社會經濟影響因子,采用層次分析法建立水土流失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并基于ArcGIS對水土流失風險等級進行空間分析。結果表明:贛南地區水土流失風險等級呈現出西南向東北增強的趨勢,無風險區、低風險區、中風險區、高風險區、極高風...
高密度電法在圍堰防滲墻檢測中的應用————作者:邱峰;李焱;陳良捷;
摘要:為了確保贛江下游尾閭工程主支臨時圍堰安全穩定運行,采用高密度電阻率法實時監測技術對圍堰壩體進行無損檢測,查明防滲墻連續性情況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試驗結果表明:整個圍堰內部分層明顯,垂向上基巖界面和橫向界面清晰,圍堰防滲墻連續性較好,達到了設計施工要求,同時也說明了高密度電阻率法能夠較好地反映壩體內部的電性結構
水資源取水計量復核技術探索與實踐————作者:顧閩;金鵬濤;徐文俊;陳建楠;
摘要:針對南京市取水戶上報的當季取水量與年內平均取水量或往年相應季度平均取水量存在偏差的問題,研發了南京市水資源取水計量統計復核技術系統,該系統通過攝像機實時采集流量計讀數,經圖像處理和模板匹配實現流量數據識別,再通過對比取水戶上報數據,實現取水數據的校核。實踐應用表明:系統能實現監督取水戶數據,統計取用水量功能,可為水資源監管提供技術保障
基于GM(1,1)模型的江西省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預測————作者:張靜文;李港;劉章君;牛嬌;彭寧彥;成靜清;
摘要: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是衡量灌溉系統效率的重要指標。基于灰色系統理論,以江西省及其五個農業區為對象,分析江西省2011—2022年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時空變化特征,通過灰色預測模型預測江西省2024—2035年的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結果表明:2011—2022年江西省及五個農業區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贛南區增幅最大而鄱陽湖區增幅最小,江西省與全國平均水平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
蓮花水文站流量間測分析————作者:袁翔;張星球;
摘要:為提高基層水文測站的測驗效率,根據《水文巡測規范》(SL 195-2015)要求,文章選取了蓮花水文站2020—2024年水文資料進行間測分析研究。通過對蓮花水文站測驗設施設備,斷面穩定性,定線誤差及年、時段、次洪量分析,發現水位23.00 m以上可定綜合線且各誤差均符合規范要求,可停2-5年測1年;水位23.00 m以下每年施測3-5次,定出低枯水臨時曲線;超過27.30 m按超標預案開展測驗。...
基于室內雙向振動試驗的堆石料動力特性研究————作者:黃志雄;
摘要:堆石料動力特性對土石壩抗震設計至關重要,但目前的研究大多基于單向循環的振動三軸試驗,忽略徑向振動對土體的影響,這與實際的地震作用有明顯區別。文章通過室內試驗研究雙向振動下堆石料動模量和阻尼比的變化規律,揭示單、雙向振動作用下堆石料動力特性差異。結果表明:單、雙向振動下堆石料的動模量和阻尼比的變化規律一致,隨圍壓增大,動模量增大,阻尼比減小,相同條件下,雙向振動的動模量較單向振動更小,阻尼比略大。雙...
信江流域水沙情勢演變及其對降雨和人類活動的響應————作者:危文廣;羅志雄;諶祖安;周波;余強;
摘要:探究信江流域水沙情勢及其驅動因素,可為信江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和水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基于信江流域弋陽站降雨資料和梅港站1956—2019年的徑流和輸沙量數據,采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研究了流域水沙動態及其對降雨和人類活動的響應。結果表明:信江流域年降雨量和年徑流量在1956—2019年呈現輕微的遞增趨勢,但二者并無明顯的拐點;年輸沙量表現出顯著的遞減趨勢,且在1999年存在突變,突變年份后...
某電站埋藏式鋼岔管水壓試驗應力變形監測及分析————作者:王光旭;姜勝先;譚新;
摘要:鋼岔管作為電站廠房引水管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穩定可靠的運行是整個引水管道乃至電站正常運行的關鍵。應力與變形是鋼岔管水壓試驗過程監測的重點,同時是判定試驗是否終止的重要依據。文章以某抽水蓄能電站埋藏式鋼岔管水壓試驗為例,對兩次水壓試驗過程進行了應力和變形監測,并對監測數據進行了對比分析。測試數據表明:大部分測點應力與變形監測值與試驗壓力呈良好的線性正相關關系,N10測點在升壓階段出現了應力下降的異常...
南昌市智慧水利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作者:劉菁;劉初;
摘要:近年來,南昌市積極探索開展智慧水利建設,在水旱災害防御、水政執法等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取得了顯著成效。文章從南昌市智慧水利建設取得的成果為切入點,全面梳理了南昌市智慧水利建設在監控感知系統應用、無人機巡河常態化、信息平臺建設逐步推進、水利工程智能化改造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深入剖析了當前存在的數據整合標準不統一及共享機制不完善、技術更新滯后及創新應用不足、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及后續維護資金缺乏、復合型人...
外源性有機碳對紅砂巖侵蝕劣地植被恢復及土壤改良的影響研究————作者:尚敏敏;湯崇軍;張杰;奚同行;胡優;
摘要:紅砂巖具有物理風化強烈、遇水軟化及崩解碎裂等特殊地質力學性質,導致其易侵蝕難恢復,易形成侵蝕劣地。為了更好地解決紅砂巖侵蝕劣地治理實踐薄弱等問題,本研究通過盆栽定位試驗,分析添加不同外源性有機碳后土壤理化性質和植物生長的變化特征,篩選出綜合改良效果最優的外源性有機碳,比較其添加方式、添加濃度等對土壤的改良差異,提出有效改善紅砂巖侵蝕劣地的外源性有機碳恢復措施。結果表明:基于常見的7種外源性有機碳添...
江西省水權水市場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作者:朱穎;鄧坤;鄭勇;梁秀;甘建軍;
摘要:開展水權水市場建設,充分發揮市場對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用,促進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是落實國家節水行動方案的必然要求。通過分析江西省水權水市場現狀、交易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江西省典型水權交易主要形式,提出了新階段江西省水權水市場的發展方向及建議,為全省探索推進水權水市場改革工作提供了方向引領,同時為今后南方豐水地區的改革提供重要參考
基于自學習高斯過程回歸模型的土石壩非飽和滲流穩定概率分析————作者:朱國星;
摘要:針對目前非飽和土石壩滲流穩定概率分析研究中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種結合自學習策略與高斯過程回歸模型(GPR)的土石壩滲流穩定概率分析方法。通過考慮土石壩兩種材料參數的變異性,利用GPR模型構建土石壩隨機輸入變量與最小安全系數(FSmin)之間的關系,并采用主動學習策略確定最優訓練樣本數量,從而有效提高計算效率。通過某土石壩驗證可知,該方法與傳統蒙特卡洛模擬(MCS)相比,計算效率提升約125倍。該方...
銳意改革 創新競進 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貢獻更大水利力量——在2025年全省水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作者:羅傳彬;
摘要:<正>同志們: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以及全國水利工作會議、省委十五屆六次和七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兩會部署,總結2024年全省水利工作,分析當前形勢,謀劃安排2025年...
點“水”成“金”——關于江西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思考————作者:巫娟;肖勝生;鄭勇;涂安國;盛菲;鄭海金;
摘要: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對踐行“兩山”理念等具有深遠意義。文章在簡要介紹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究進展的基礎上,深入剖析了江西省在用水權市場化交易、“節水貸”金融服務、水生態補償、水土保持碳匯交易以及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市場交易等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方面的的積極探索,指出在水生態產品權屬、價值核算體系、產品種類與路徑豐富性、交易市場培育以及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存在不足。提出應在強化政府統籌引領、加大科技支撐力度、強...
基于混沌識別SVM組合模型的水庫徑流預測分析————作者:楊發軍;
摘要:針對傳統徑流預測方法適應性差、準確度低的問題,本文提出基于混沌識別SVM組合模型的徑流預測方法。以店下水庫為例,構建混沌識別支持向量機組合預報模型,利用本方法與最大Lyapunov指數的混沌預測模型、ANN、AR模型三種模型進行對比分析,檢驗組合模型的應用效果。四種模型的評價指標結果依次為:平均相對誤差12.3%<14.6%<17.8%<21.2%;確定性系數0.85、0.53、0.59、0.72...
江西水利網絡安全的實踐與探索————作者:史赟;盛亞雄;邵華;李茂全;
摘要:水利行業是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重點行業之一。近年來,面對嚴峻的全球網絡安全形勢和智慧水利、數字孿生水利飛速發展趨勢,水利網絡安全的重要性逐漸凸顯。江西水利部門針對現狀,提出符合江西水利實際的“一個中心,三重體系,多元情報”的構建思路,建立了與智慧水利、數字孿生水利發展相協調、以風險為驅動的全面、系統、主動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顯著提升了防護能力,為江西智慧水利和數字孿生水利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對行業...
江西省“生態云”大數據平臺項目設計思路與理念————作者:陳靜;
摘要:針對生態文明綜合治理集約化程度不高、數據共享能力不足的問題,江西省相關部門推動實施了“生態云”大數據平臺項目,該項目以有效打通各部門的生態文明信息孤島、實現全省生態文明數據的互聯互通開放共享為目標,按照“一朵云、一個中心、一批應用”的總體框架進行搭建,該平臺可對接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水利等多部門的“涉生態”數據,通過統一的生態文明數據庫、可視化展示平臺和多樣化業務應用,實現生態文明業務的全領域覆蓋...
農田灌溉發展規劃編制的思路與實踐——以江西省為例————作者:黃韜;伊廷欣;汪國斌;
摘要:江西是農業大省,水資源稟賦優良,編制《江西省農田灌溉發展規劃》對促進農業現代化、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在系統分析全省灌溉發展現狀和面臨形勢的基礎上,全面分析水土資源狀況和灌溉發展潛力,研究提出了未來全省灌溉發展總體布局、發展目標、建設和管理主要任務,可為未來一定時期內的全省灌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指導
1970—2019年江西省極端降水時空演變規律分析————作者:洪美玲;夏辰;王訥敏;陳瑋瑤;顧愛輝;
摘要: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包括極端降水在內的各類極端氣象水文事件在世界各地呈現頻發狀態,不僅對自然生態系統構成威脅,也對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挑戰。江西省因其多山多丘的地形特征,極易受極端降水事件的影響,研究基于1970—2019年日降水數據,采用趨勢、突變、周期以及空間模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江西省極端降水的時程演變、空間分布以及空間演變特征進行定量識別與分析。結果表明:1970—2019年江西省多...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