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科研管理》
關注()【雜志簡介】
《科研管理》雜志創刊于1980年,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性刊物,雜志的辦刊宗旨是:堅持綜合性、科學性、文獻性、宣傳我國 科技體制改革和發展科技事業的方針政策,推動國內外管理工作的交流,增進社會各界在管理工作方面的相互了解,溝通國內與國外的聯系,促進國際交流。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本刊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遴選和認定為管理科學A級重要期刊。還加入了清華大學主辦的《中國學術期刊專題文獻數據庫》,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主辦的《萬方數據網絡中心》。同時《科研管理》期刊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全文收錄,編號:(Q)G098;入選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CAJCED),編號:(Z)S0099;被國家科技部收錄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認定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收錄為源期刊;被“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精品數據庫”入選,編號:(S)0346。被收錄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欄目設置】
現設欄目有:管理理論與方法;技術創新研究;企業技術進步研究;知識產權研究;人才管理;項目管理;研究所管理;成果管理;農業科研;地方科技與教育;高校科技與管理;預測與分析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排污費制度驅動綠色技術創新的空間計量檢驗——以29個省域制造業為例 李婉紅,Li Wanhong
基于馬爾可夫鏈的專利產業化概率模型:專利引證的視角 許琦,顧新建,Xu Qi,Gu Xinjian
供應商網絡與買方企業新產品開發績效的研究 謝恩,陳昕,Xie En,Chen Xin
合作創新網絡結構演化特征的復雜網絡分析 高霞,陳凱華,Gao Xia,Chen Kaihua
知識共享行為、創新和復雜產品研發績效 王娟茹,羅嶺,Wang Juanru,Luo Ling
企業研發投資稅收優惠政策效應研究 江希和,王水娟,Jiang Xihe,Wang Shuijuan
產業集群共性技術創新模式:企業貢獻的視角 趙驊,李江,魏宏竹,Zhao Hua,Li Jiang,Wei Hongzhu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對城市旅游邊緣區發展影響研究:基于旅游企業空間區位選擇視角 卞顯紅,Bian Xianhong
知識溢出與集群創新績效:競爭程度調節效應 楊皎平,侯楠,徐雷,Yang Jiaoping,Hou Nan,Xu Lei
政府資金在R&D鏈條各階段的投入比例研究 王博雅,熊柴,盧曉榆,Wang Boya,Xiong Chai,Lu Xiaoyu
碳稅政策下基于供應鏈視角的最優減排與定價策略及協調 程永宏,熊中楷,Cheng Yonghong,Xiong Zhongkai
自然科學基金促進人才成長的對策與績效研究 郭嘉,羅玲玲,邢懷濱,Guo Jia,Luo lingling,Xing Huaibin
新企業投機導向對知識獲取的影響研究 尹苗苗,畢新華,Yin Miaomiao,Bi Xinhua
國內綠色技術創新文獻特色及前沿探究 李丹,楊建君,Li Dan,Yang Jianjun
專利特征對藥品專利法律質量評估的實證研究 劉立春,漆蘇,Liu Lichun,Qi Su
德國科技計劃管理機制與組織模式研究 葛春雷,裴瑞敏,Ge Chunlei,Pei Ruimin
工業期刊論文:浮法玻璃生產自動化控制的應用
摘要:隨著我國玻璃工業不斷發展,玻璃產業已開始走向國際化,在生產過程中對電氣自動化產品和技術也相應的提出了國際化的要求,致使我國浮法生產技術和裝備水準的不斷得到提高,而且在生產管理過程中對電氣自動化設備控制精度、可靠性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圍繞浮法玻璃生產自動化控制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分析,并針對浮法玻璃生產自動化控制的應用提高了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玻璃,浮法玻璃,自動化,技術應用
1當前我國浮法玻璃的特點
(1)建設快。玻璃原材料經過嚴格的科學制備、電子稱量、材料混合、熔窯熔化、錫槽浮法成型、退火窯退火等程序后,然后通過輸送到冷端切割并進行包裝,從而完成玻璃生產過程。(2)投資省。生產成本只需相同規模的雙面連續磨光玻璃線的一半。要是與機械磨光玻璃相比則會低得更多,在成本制造上可以說基本與普通窗玻璃接近。(3)質量好。由于生產技術過關,所生產的浮法玻璃憑借著平整度、平行度、透光度等優質特點,在實際應用中完全可與機械磨光玻璃相媲美,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質量,其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等相對機械磨光玻璃要更為優秀。(4)產量高。在生產過程中,決定玻璃產量的產量因素,基本上都是取決于熔窯的熔化量和玻璃帶成型的拉引速度。國外浮法玻璃生產線的熔窯熔化量為400~900t/d,而我國的一般為200~700t/d。(5)品種多。在生產過程中由于用浮法可以生產0.55~25mm的優質平板玻璃;這與其他生產產品相比較,可以說那絕對是過關的優質玻璃。
科研管理最新期刊目錄
數字化跨境并購對企業高質量技術創新的影響——來自零售業上市公司的證據————作者:鐘小浜;趙志強;王健俊;
摘要:隨著數字經濟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在“雙循環”格局以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以數字化跨境并購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對外投資合作,為我國企業尋求數字手段來提升創新能力進而打造競爭新優勢提供了有效途徑。以數字化跨境并購最為活躍的零售業為研究對象,利用2011-2022年A股上市零售企業數據,通過識別技術專利引證量與知識寬度以刻畫創新質量,實證檢驗了數字化跨境并購對企業高質量技術創新的影響效應與作用機制。研...
戰略性新興產業突破性創新實現機理研究——基于制度邏輯與創新生態系統的三維共演————作者:王宏起;張琳峰;楊仲基;
摘要:戰略性新興產業突破性創新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途徑。立足于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戰略背景,基于制度邏輯和創新生態系統理論構建“制度—結構—行為”三維共演分析框架,運用探索性縱向單案例研究方法,以中國半導體存儲產業為例,揭示戰略性新興產業突破性創新實現機理。研究發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突破性創新實現過程包括技術市場化探索、核心技術路線培育和自主創新生態突破三個戰略階段;各階段依次采用聯動創新模式、重組創...
外商準入提升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的機制研究——以北斗導航技術為例————作者:毛雁冰;葉清清;劉奎;
摘要:我國技術創新的模式已經進入了從模仿創新到自主創新、從技術跟隨者到并行者和領跑者轉變的關鍵轉型階段,在這一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市場機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為高新技術企業進行技術更新迭代實現自主創新的內生動力。本文以北斗導航技術企業為例,以2012年12月27日我國公布信號接口控制文件、允許國外廠商進入這一政策作為典型事例,利用2000-2022年北斗導航技術企業面板數據,構建斷點回歸模型,探...
員工-AI合作對創新行為的非線性影響研究————作者:韓明燕;趙靜幽;
摘要:在“AI+”背景下,探討員工-AI合作對員工創新行為的影響成為組織管理領域的重點議題。本研究基于激活理論,揭示了員工-AI合作對創新行為的非線性影響及其作用機制。通過三階段問卷調查收集了301份樣本數據,運用回歸分析方法對數據進行檢驗,發現:(1)員工-AI合作與創新行為呈倒U型關系,說明適度水平的合作最有利于激發創新;(2)認知靈活性在二者之間發揮曲線中介作用,表現為員工-AI合作通過誘發認知靈...
重大工程的協同創新機制研究——以中國高鐵為例————作者:栗小懿;唐方成;劉傳宇;
摘要:在中美科技脫鉤現狀下,如何破解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困境,成為重大工程建設亟須解決的問題。本文基于創新生態系統視角,運用縱向單案例研究的方法,力圖通過追溯中國高鐵產業技術趕超歷程,揭示重大工程協同創新的運行機理。研究結果表明:核心平臺的演變推動了重大工程創新生態系統的形成和演進;在創新生態系統形成和演進的不同階段,參與主體之間的協同模式和協同創新機制也在不斷演化;制度-組織-知識協同三者互為支撐,...
制度邏輯視角下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過程研究————作者:賀錦江;楊大鵬;戴維奇;
摘要:產業實踐中涌現出互聯網平臺企業和龍頭企業兩類為主體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路徑,兩種路徑差異化明顯。本文采用雙案例研究方法,以阿里巴巴構建淘工廠、臥龍集團構建舜云互聯為例,分析兩類主體構建平臺的具體過程,識別其構建過程的差異,研究發現:(1)互聯網平臺企業和龍頭企業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過程存在差異,前者關注行業中的小企業,通過平臺賦能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后者從大企業出發,通過價值共創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
高價值專利驅動的技術搜索對國際創業高質量發展影響研究————作者:彭華濤;潘月怡;
摘要:高價值專利驅動的技術搜索促進國際創業企業的知識獲取與技術創新,對于國際創業高質量發展有重要意義。現有研究無法解決國際創業企業在有限資源的約束下利用技術搜索策略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問題,且忽略了制度距離對其的影響。本文基于重組搜索理論和制度理論,以中國具有高價值專利的國際創業企業為樣本,選取其2008—2022年間的面板數據,探究技術搜索廣度、技術搜索深度對于國際創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以及正式制度距離...
基于TOPSIS方法的碳中和路徑評估————作者:閆瑾;閆昊本;劉蘭翠;
摘要:與已達峰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碳排放總量大,實現碳中和目標時間緊任務重,而我國能源安全供給形勢嚴峻,且仍屬于發展中國家,高質量發展是首要問題,因此迫切需要評估碳中和路徑是否符合我國國情和發展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種能夠考慮我國特有國情、綜合可行性與合意性維度的定量評估方法。結合我國能源安全、發展要求和碳排放等國情,本文構建了中國碳減排路徑與中國發展需求適合度的指標體系,采用引入時間維度的TOPSIS方法...
工程機械制造企業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形成機制研究——基于徐工集團技術標準與知識產權協同視角————作者:王舉鐸;王黎螢;陳勁;馬蕾;
摘要:企業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培育是我國以全面創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其中知識產權作為互補性資產賦能技術標準升級為主導設計,是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形成關鍵舉措,但二者協同影響企業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形成機制尚不明晰。為此本研究以工程機械制造領軍企業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為例開展縱向單案例研究,探索技術標準與知識產權協同推進企業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形成機制。研究發現:(1)企業科技自立自強能力由六維能力要素...
人工智能應用驅動企業新質生產力涌現——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微觀證據————作者:陳凱鳴;黃慶華;時培豪;
摘要: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在于科技創新,重點在于產業升級,而當前由人工智能催生和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為我國經濟持續增長注入新動能。本文基于2009—2022年中國上市公司微觀數據,構建了企業新質生產力指標體系,并運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從“創新”和“產業”兩條路徑實證檢驗人工智能應用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發現:(1)人工智能應用從多維“新質生產要素”賦能并顯著提升企業新質生產...
《科研管理》期刊投稿須知
摘要:<正>1.思想新穎、觀點明確、論據可靠、圖表清晰、數據準確、公式正確。稿件內容不得泄露國家機密。2.期刊不刊登本科及以下學歷文章;碩士研究生不能作為第一及通信作者(文責自負)。3.稿件內容盡量控制在14000字以內(自2023年起),并有中、英文標題;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圖分類號;小數點后保留兩位有效數字。采用三級標題“1,1.1,1.1.1”。標題序號按層次分別用:一級用“1”,二級...
新質生產力三維生成機制:以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作者:曾憲聚;施青;
摘要:創新起主導作用的新質生產力具有獨特的生成機制。本文聚焦創新主導所面臨的技術路線發散性、產業鏈創新鏈復雜性、未來需求及創新收益的高度不確定性,以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為案例研究對象,從創新實踐出發挖掘新質生產力的內在生成機制,基于復雜系統的獨特視角構建了“階段-動力-結構”三維分析框架,對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孕育-生成-擴散動態過程進行系統梳理和理論考察。研究發現,以自主“產品開發”促使企業掌握新產品概念...
中國開放式創新生態系統效能提升研究————作者:武文靜;
摘要:在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的政策指引下,如何提升創新生態系統效能受到學界關注。本文從共同進化觀視角揭示開放式創新生態系統效能提升的宏微觀層面共同進化機制,在此基礎上,采用質性研究方法闡釋中國情境下開放式創新生態系統效能提升的核心驅動機制,并對系統效能提升的有效路徑展開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中國開放式創新生態系統效能提升的核心驅動機制在于微觀層面異質性參與者涌現...
中國科研儀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選擇————作者:韓鳳芹;姚繼晴;陳亞平;
摘要:科研儀器是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不可或缺的利器,先進的科研儀器本身也是重要的科技創新成果,其發展和創新是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要素。本文以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和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成功培育的6個科研儀器項目為研究對象,從產業創新系統視角對科研儀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突破路徑進行了研究探討。研究發現:科研儀器產業高質量發展是知識與技術、多主體創新網絡和制度多種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擁有國際水平且自主可控的...
投資組合規模對技術創新的溢出效應研究——基于公司創投的企共生視角————作者:孫穎;
摘要:如何引導金融資本服務實體企業創新發展,是中國當前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戰略問題。已有研究普遍從公司創業投資的“單一主體”、母公司與創業企業的“競爭關系”展開,忽視了公司創投驅動的多主體(母公司、公司創投機構、創業企業),尤其是母公司與創業企業的價值共享。本文以1998年至2022年間獲得公司創投扶持并成功上市的A股公司為研究對象,通過計算每個公司創投機構排除個體特征和外部環境限制后的超額投資組合規模,討...
業績反饋模糊性對綠色創新的影響研究————作者:李鑫;王旭;
摘要:業績反饋是組織開展創新變革的重要決策參照點。異質性業績產生的模糊性反饋,是管理層制定戰略決策時面臨的常態,其對企業創新戰略的影響值得深入研究�;谥袊髽I綠色發展背景,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綠色專利數據,建構了由財務業績與研發業績形成的二元業績反饋情境,探討了業績反饋模糊性對企業綠色創新的決策參照作用以及產權制度對模糊性條件下企業綠色創新決策的影響。研究發現:業績反饋的模糊性對下一期的綠色創新績效具有顯...
基于LDA2Vec模型的國際區域合作標準化政策擴散研究————作者:方放;趙羅衣;
摘要:標準是國際區域合作實現互聯互通的堅實技術支撐和重要機制保障,標準化政策提供了標準化工作的規劃部署與制度支持。本研究基于政策擴散理論,運用LDA 2Vec模型對國家和省級層面的“一帶一路”標準化政策文本進行深度挖掘,系統揭示我國國際區域合作標準化政策擴散的內在邏輯和具有特色的政策模式和特征。研究發現:(1)針對層級政策導向維度,國家政策呈現綜合性特點,而地區政策逐級傳遞、因地制宜,地域異質性明顯。(...
供應鏈數字化對企業商業信用風險的影響研究——基于供應鏈敏捷性視角————作者:韓民春;饒玉蕾;
摘要:商業信用風險的不確定性是制約供應鏈金融規范發展的關鍵因素,供應鏈數字化能否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基于供應鏈敏捷性視角,將2018年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作為供應鏈數字化的準自然實驗,基于上市公司2014-2022年數據研究了供應鏈數字化對企業商業信用風險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發現:供應鏈數字化顯著抑制了企業商業信用風險,表現為在商業信貸中降低使用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等高風險的商業信用模式...
企業戰略激進度對綠色創新的影響研究————作者:周海煒;楊婧怡;王騰;
摘要:戰略選擇是企業綠色創新決策的起點和基礎,而戰略激進度作為企業戰略選擇的重要內容,其對企業綠色創新具有何種影響尚缺乏探討。本研究基于2013-2022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樣本,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實證檢驗了企業戰略激進度對綠色創新的影響。研究發現:(1)企業的戰略激進度對綠色創新有積極影響,該結論在通過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2)調節效應分析表明,戰略激進度對綠色創新的積極影響分別受到環境規制的正向調...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中文名:《創新與發展政策(英文)》)征稿啟事
摘要:<正>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簡稱“IDP”,中文名:《創新與發展政策(英文)》,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共同主辦,國內外發行(ISSN:2096-5141,CN:10-1513/D)的英文國際期刊。目前期刊每年出版兩期。已發表論文在期刊網站可以自由獲取,http://idp-journal.casis...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