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清華金融評論
關注()《清華金融評論》Tsinghua Financial Review(月刊)2013年創刊,是金融期刊。本刊以分析研究經濟金融形勢、解讀評論經濟金融政策、建言獻策經濟金融實踐為辦刊內容。內容要求具有深刻性、思想性、前瞻性和實踐性。與國際經濟金融組織、國外經濟金融監管機構、國內經濟金融政策制定部門、國內外商業性金融機構以及經濟金融學術科研機構建立廣泛聯系,依托于清華大學、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以及國家金融研究院的強大科研資源,利用雜志自行采編、政策制定者提供、科研機構供稿、專家學者投稿等渠道獲得的稿件,通過深入研究、精心策劃、嚴密組織,形成獨特的內容特色。
《清華金融評論》在深入、全面、客觀地分析、解讀、評論重大經濟金融政策的基礎上,希望為經濟金融政策的制定者提供智囊服務,為商業性金融機構等經濟組織的決策者提供咨詢服務,為經濟金融類院校和研究院所等科研機構的教學研究者搭建交流平臺,最終達到實現“推動金融變革、引領金融實踐”之目的。
清華金融評論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清華金融評論欄目設置
宏觀經濟、央行與貨幣、銀行與信貸、資本市場、財富管理、國際、互聯網金融等。
清華金融評論編輯部/雜志社投稿須知
1.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清華金融評論》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閱讀推薦:金融服務法評論
《金融服務法評論》Financial Services Law Review(半年刊)2010年創刊,內容包括:法與金融學,新自由主義、金融危機與監管改革,金融結構變遷與法律回應——基于法與金融學的視角,金融商品與金融服務法,金融商品的橫向規制趨勢與中國金融法制之階段性選擇,銀行理財產品中的金融衍生交易法律問題研究——以“KODA血洗大陸富豪”事件為標本,金融衍生品交易監管探析,霧里看花:掛鉤型理財產品的本質探究。
清華金融評論最新期刊目錄
金融穩定視角下我國金融立法走向————作者:伏軍;范星辰;
摘要:<正>金融立法的目標既要追求效率,又要維護系統安全、保護公共利益。在我國金融市場進一步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金融立法不僅是防范金融風險、維護經濟穩定的重要工具,更是引導資源配置、促進創新發展的關鍵引擎。未來金融立法將以金融基本法為主線、多部法律協同的路徑展開,強化風險識別與處置機制,以包容審慎的態度應對新興金融業態,為金融穩定與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者:歐陽衛民;
摘要:<正>房地產發展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住房和房地產工作。2024年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2024年12月11日—12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這為未來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國現行房地產發展模式自20世紀90年代來逐步...
前瞻
摘要:<正>財政部:2025年財政政策是非常積極的 1月10日,財政部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發布會,介紹財政高質量發展成效。財政部表示,2025年,財政部門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打好政策“組合拳”。2025年財政政策方向是清晰明確的,充分考慮了加大逆周期調節的需要,是非常積極的
回顧
摘要:<正>中國人民銀行自2025年1月起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中國人民銀行網站1月10日發布公告稱,決定于2025年1月起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后續將視國債市場供求狀況擇機恢復
精彩觀點
摘要:<正>習近平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1月16日出版的2025年第2期《求是》雜志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幾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文章強調,突出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重點,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堅決破除影響和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堅決打通影響和制約全面創新的卡點堵點
2024年12月中國金融市場:政策助推股市復蘇,其他市場迎發展契機————作者:田軒;張鏵兮;
摘要:<正>2024年12月,國內金融市場情緒明顯回暖后出現短暫回調。股市表現出色,市場信心逐步恢復。宏觀杠桿市場保持穩定,社融規模持續擴大,貸款利率保持低位,企業融資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貨幣與同業市場維持寬松態勢,短期利率保持穩定。債市方面,10年期國債利率大幅下降,多種債券利率創下歷史新低。非傳統銀行金融和影子銀行市場在監管引導下保持穩定。盡管銀行與信貸市場整體增長穩健,但企業中長期貸款需求仍顯低迷。...
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作者:周茗一;
摘要:<正>房地產發展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住房和房地產工作。2024年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2024年12月11—12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這為未來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關于發展房屋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的觀察與思考————作者:周延禮;
摘要:<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保險業與建筑業逐步融合,保險在建筑施工全周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了居民住宅的快速發展。然而,居民房屋保險投保率低,建設工程質量風險等問題仍存在。借鑒國際經驗,發展房屋保險是提升建筑質量、保障居民安居的重要舉措。我國已在多地試點推行工程質量保險等險種,取得良好成效,未來需進一步擴大保險覆蓋面,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助力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政策引導下的房地產市場回穩預期與未來展望————作者:盛松成;
摘要:<正>2024年12月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穩住樓市”,這反映了中央更加堅定的穩樓市態度。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明確要“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并且強調“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這為未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可以預見未來樓市將圍繞“穩”字發力
繼續扎實推進保障房建設,以“商辦改保障”盤存量、增供給————作者:孟曉蘇;
摘要:<正>202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穩住樓市股市,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在此背景下,本文建議繼續扎實推進保障房建設,并以優化存量空置商辦樓宇處置政策為突破口,“商辦改保障”,推進處置存量商品房工作,同時增加保障房市場供給
房地產新模式:轉型動因、重要方向及制度變革————作者:張其光;蔡真;王瑞民;
摘要:<正>長租公寓、服務型養老公寓、旅居公寓等以租為主的三種公寓是房地產新模式重要的發展方向與具體載體。要使轉型順利推進,必須對模式運行的底層邏輯進行大刀闊斧的制度改革,通過富有彈性的土地規劃與出讓制度、取消增值稅和所得稅預征,以及進一步優化房地產REITs制度,重塑行業相關主體的激勵、行為及其互動方式
重塑供需均衡: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關鍵————作者:魏晨陽;郭翔宇;雷童;
摘要:<正>在當前房地產新舊模式轉換的關鍵時期,推動市場止跌回穩、建立高質量發展長效機制、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已成為核心任務。重塑供需平衡是關鍵所在,這需要從全面修復預期、多元性結構優化、全周期的資本循環三個方面協同發力
REITs構建商業不動產發展新模式研究————作者:李澤正;柳陽;
摘要:<正>近年來,存量盤活工作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認可與支持。我國商業不動產規模龐大、盤活潛力豐富。相對于其他方式,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在商業地產存量盤活中作用更為突出。本文探討了未來如何通過REITs構建商業不動產發展新模式
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最新進展與趨勢展望————作者:陳杰;
摘要:<正>2024年是中國房地產業發展歷史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伴隨住房供應體系、要素聯動機制、商品住房銷售制度、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和房地產全過程監管五方面改革完善所取得的重要進展,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開始端倪呈現。總體而言,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構建的核心是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的轉換和“強市場+強保障”雙輪驅動住房供應體系的形成
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需要四方面制度變革————作者:張宇;
摘要:<正>現階段從政策端進一步加強引導房地產發展模式從舊模式向新模式轉換至關重要,考慮到房地產市場涉及的領域較為廣泛,我們認為新模式應至少包括住房、土地、財稅、金融四方面的制度變革。完成這些改革既能實現房地產市場的供需平衡、穩定發展,也能改善地方財政和金融體系的穩定性與可持續性
從七普數據看我國住房市場————作者: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課題組;
摘要:<正>住房市場“長期看人口”。本文基于全國人口第七次普查數據展望我國住房市場需求。指出,在人口總量持續負增長態勢下,未來我國住房總需求將面臨穩中放緩甚至下行壓力。同時,規模巨大的人口流動導致我國人口區域分布格局持續發生變化。此外,老齡化和改善型需求的增加也對住房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為制定金融法匯聚法治協同合力————作者:張雯;
摘要: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制定金融法”,這標志著我國金融法治建設進入新階段。制定金融法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在金融領域重大決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在金融領域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必然...
推進金融立法的思考————作者:楊赫;
摘要:<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制定金融法”。本文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對制定金融法予以探討。本文指出,制定金融法需要回應金融治理、金融安全、金融開放等重要課題,建立內核穩定的邏輯框架;制定金融法也應該積極借鑒他國經驗;制定金融法須處理好幾組重要關系
“制定金融法”的一階問題與現實進路————作者:劉燕;楊騏瑋;
摘要:<正>我國的“金融法”是最高層關于金融法治格局的頂層設計在法律制度上的具體落實。它應當以金融監管基本法為定位,全面界定監管范圍,在集中統一領導、縱向央地分權、橫向部際協同等方面完善體制構建。就具體立法路徑而言,基于《金融穩定法》與“金融法”防范化解系統性風險的共同目標,將前者并入后者的立法軌道并作為后者的改造基礎,不失為一種可行的立法選擇
金融穩定的私法展開:以金融法的制定為背景————作者:王湘淳;
摘要:<正>金融市場穩定對國家繁榮與安全意義重大,不僅關乎市場健康發展,更是保障民生和社會穩定的關鍵。在此背景下,金融法的制定極為重要,它是確保金融市場穩定運行的基石,能夠為金融穩定提供基礎性制度框架。本文旨在探討在金融法制定背景下,如何通過完善私法規范進一步增強金融市場穩定性。從四個方面分析金融法應如何完善金融私法規范,助力金融穩定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