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電子信息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信息安全
關注()《中國信息安全》電子信息期刊征稿,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中國信息安全雜志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中國信息安全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中國信息安全雜志社要求
1、《中國信息安全》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中國信息安全》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中國信息安全》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閱讀推薦:信息與電腦
《信息與電腦》北京電子信息雜志,創刊于1989年,由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主辦。本刊面向流通領域信息化,目標讀者為商場、超市、連鎖專賣店、餐飲酒樓、賓館的信息化決策者、部門主管、宣傳信息化手段如何在上述領域的應用,如何提高經營水平等。
中國信息安全最新期刊目錄
加強漏洞人才培養,鑄就網絡安全之盾————作者:本刊采編中心;
摘要:<正>在數字化時代,網絡空間已成為大國博弈的關鍵戰場,而網絡安全漏洞人才則是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的核心力量。漏洞不僅是網絡安全的薄弱環節,更是基礎性戰略資源。面對網絡威脅的日益復雜,培養高素質的網絡安全漏洞研究人才已成為提升國家網絡安全防御能力、保障網絡強國建設的迫切需求。網絡安全漏洞人才培養需要匯聚各方力量,從頂級專家的引領到專才的激勵,從政府、科研機構到企業的深度合作,通過創新獎勵機制、競賽活動和...
筑牢網絡安全漏洞人才基石,打造漏洞治理新范式————作者:彭濤;
摘要:<正>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網絡空間面臨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戰。網絡安全漏洞作為網絡空間的核心資源,正成為各國經略網絡空間、升級網絡防御的戰略焦點,打造系統、高效的漏洞治理新范式也成為筑牢網絡安全防線的關鍵舉措。網絡攻防核心在于漏洞,漏洞治理核心在于人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就“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做出了明確部署。在建設網絡強國的關鍵期,在實現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攻堅期,加強網絡...
網絡安全實戰人才培養的難點和對策————作者:王作為;魏浩;
摘要:<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空間已成為國家安全與發展的重要領域。網絡安全威脅呈現出復雜多變和全方位的特點,傳統防御手段面臨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培養具備實戰能力的網絡安全實戰人才,成為應對日益頻發且技術日益高超的網絡攻擊的關鍵所在。雖然我國在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課程設置不合理等問題,導致能夠勝任實際需求的實戰型人才供不應求。因此,強化實踐教學、優化課程...
以CTF學科競賽為抓手的漏洞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作者:趙磊;鄢煒;文貝西;
摘要:<正>在我國深入推進網絡強國戰略的進程中,網絡安全人才的短缺已成為制約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尤其是實戰型人才的匱乏。據統計,高達92%的企業信息部門和安全部門負責人認為其團隊“缺乏攻防實戰能力”。漏洞的挖掘、分析、利用與修復是攻防實戰能力的核心組成部分。依據洛克希德·馬丁提出的網絡攻防殺傷鏈模型,網絡攻擊通常包括偵察、武器化、投遞、利用、安裝、命令與控制及行動等環節。其中,“武器化”和“...
實戰化漏洞安全人才培養 為新質生產力保駕護航————作者:徐一;
摘要:<正>隨著數字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各類信息系統和數字資產的大規模建設與廣泛應用,帶來了日益增多的漏洞安全風險。當前,網絡安全形勢日趨嚴峻,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對各類系統應用的安全構成了持續威脅。漏洞作為攻擊入侵的重要突破口,同時也是網絡安全防護工作的基礎,而人才作為這一基礎的核心要素,如何培養并打造具備實戰化能力的漏洞安全人才,已成為網絡安全防護領域的重要課題
知攻善防,內外兼修,網絡安全實戰人才培養的實踐之道————作者:楊坤;余慧英;袁勝;
摘要:<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面對當前日益嚴峻的網絡空間安全態勢,高水平高質量的專業網絡安全人才隊伍,將是捍衛我國網絡空間安全的中堅力量。其中,一線的網絡安全攻防實戰人才尤為稀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網絡安全的本質在對抗,對抗的本質在攻防兩端能力較量”。有效的網絡安全防御需要高水平實戰攻防人才的關鍵支撐,加快培養專業的網絡安全攻防人才隊伍,已刻不容緩
聚焦漏洞技術研究 探索實戰型網安人才培養的實踐路徑————作者:毛麗艷;李躍忠;
摘要:<正>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在享受著數字化帶來的便捷與高效。然而,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制約數字化進程的一大瓶頸。漏洞挖掘作為網絡安全領域的核心技術,對于及時發現并修復潛在的系統隱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效運用這一技術可以顯著提升網絡系統的安全性,為構建堅不可摧的網絡防線奠定堅實基礎。鑒于當前網絡安全形勢的嚴峻性和復雜性,培養一支熟練掌握漏洞挖掘技術、具備強大實戰能力的高素質網絡安...
網絡安全白帽人才運營及創新實踐————作者:曾裕智;
摘要:<正>在當今數字化時代,網絡安全已成為關乎國家安全、企業發展和個人隱私的關鍵領域。白帽人才作為專業的網絡安全人員,通過對評測目標的網絡和系統進行授權滲透測試,發現安全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使網絡和系統免受惡意攻擊,是網絡安全實戰人才的核心力量
美國網絡安全政策發展回顧及未來展望————作者:王天禪;
摘要:經過四年精心構建與調整,拜登政府的網絡安全政策已綱舉目張。在其任內,拜登不僅通過關鍵基礎設施和供應鏈安全政策提升了國內網絡安全的水平,還構建了以聯盟體系為核心的外部安全保障框架。其調整過程深受美國網絡安全文化的影響,由政府部門主導,涵蓋公私合作深化、外部威脅定位及國際持續合作等方面。隨著大國競爭因素對網絡安全政策走向的影響日益顯著,未來,特朗普政府將會繼續推進網絡安全能力建設、深化公私合作模式,并...
拜登政府時期美國網絡戰領域情況分析————作者:許文琪;張睿健;
摘要:面對快速演變的網絡威脅環境和對手技術的快速創新,拜登政府不斷豐富完善網絡空間威懾理論,擴建網絡空間作戰部隊,提升作戰裝備能力,并積極開展實戰任務,努力保持網絡空間優勢。通過從作戰理念創新、組織機構與作戰力量建設、裝備技術升級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梳理拜登政府任期內網絡戰領域的重大變革與調整。深入掌握拜登時期網絡戰領域的最新動態,對于推動網絡戰能力建設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拜登政府時期美國國際數據政策評析————作者:孫榕澤;
摘要:拜登政府聚焦美國數字發展及安全利益,目標是重塑全球數字主導地位。其策略包括打造以歐洲為中心、印太為前沿并向發展中國家拓展的國際“數據同盟圈”;塑造符合美國利益的國際數據規則,推動由美國主導的數據跨境流動和全球隱私保護規則,構建強勢的跨境執法數據調取體系;并以獲取國家間數據競爭優勢為根本,將數據視為大國科技博弈的關鍵,出臺新的數據跨境流動管制新規,擴大涉數據安全審查工具,推動對華“數據脫鉤”
美國政企數據合作:機制、舉措與特點————作者:唐乾琛;
摘要:美國通過系統性的制度設計和實踐探索,構建了較完備的政企數據合作體系。從機制建設角度看,相關政策和法規對美國政企數據合作發揮了保障作用。在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商業化流動、數據分析與運用、安全保障等方面,美國推出了政企深度合作的具體舉措,呈現四個特點:市場化導向明顯,數據交易市場蓬勃發展;技術創新驅動顯著,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廣泛應用;多方協同治理成效顯著,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參與機制建立;安全與發展...
美國國家人工智能研發戰略的演變與啟示————作者:張晶;楊兆青;
摘要:研究美國國家人工智能戰略規劃的主要內容和重要事項變遷,有助于預判未來美國人工智能戰略的發展方向。本文結合文本分析和比較研究方法,以美國三份國家人工智能研發戰略文件為主要依據,總結奧巴馬政府到拜登政府期間國家人工智能戰略的主要變化及演變特點。研究發現,美國人工智能戰略規劃對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規劃具有啟示作用,主要體現在統籌全局、優先投資、完善制度、培養人才和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可以為我國國...
以網制恐:美國依托“五張網絡”獲取涉恐信息————作者:劉建偉;王英;
摘要:<正>及時高效獲取涉恐信息是防范和打擊恐怖主義的關鍵和難點。美國被視為全球反恐領域的重要風向標,反恐實力雄厚、地位重要,其根源在于美國的軍事、經濟和科技力量,一個關鍵原因在于擁有強大的涉恐信息獲取能力。美國的涉恐信息獲取模式特征鮮明,強調系統思維,重視以網制恐。此處的“網”對應英文中的“network”,指的是以點和線為基礎組成的系統架構。信息獲取網絡存在有形和無形、公開和隱蔽、國內和國際之分,是...
論網絡安全新質戰斗力的構建與提升————作者:郭啟全;
摘要:<正>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1月31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以創新為主導,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和生產力發展路徑,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內涵,以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為核心標志,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質量管理在信息技術產品CC測評中的實踐與啟示————作者:高金萍;謝仕華;
摘要:<正>基于ISO/IEC 15408(CC標準)對信息技術產品開展安全測評,在全球范圍內,尤其是美國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已經發展了三十余年,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技術標準體系和規范化的實驗室質量管理流程。在技術與管理兩個層面,各國通過不斷完善和創新標準和測評技術,旨在實現CC標準測評實驗室在公正性、可靠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方面的質量管理目標,并順應信息技術更新迭代速度快、專業性要求高的特點。這些經驗和實...
對6G安全治理需求的思考————作者:張濱;
摘要:<正>作為新一代數字信息基礎設施,6G將成為連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梁,助力實現從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的跨越。6G網絡空間的安全既是6G自身發展與價值充分體現的重要前提,更是未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穩定運行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然而,6G網絡的開放性、能力的多元化以及業務的日益復雜化,帶來了新的安全風險和挑戰。現有以防護為主的被動安全模式在適用性上存在不足,因此,需要從發展的角度出發,以全局、開放...
國外網絡威脅信息共享的實踐與啟示————作者:榮志剛;劉靜;
摘要:<正>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網絡空間的復雜性與日俱增,網絡安全威脅已演變為全球性的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網絡威脅信息共享作為加強網絡安全、有效防范各類威脅以及提升應對能力的重要舉措。美國、歐盟等主要國家和地區在網絡威脅信息共享方面多方布局,聯合開展威脅信息防御工作。我國亦需進一步加強威脅信息共享能力建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推動建立統一的安全共享標準,加快技術應用與開發,并積極拓展國際合作伙伴...
山高人為峰 網安才為盾————作者:鐘信安;
摘要:<正>網絡攻防,漏洞為王。作為網絡攻擊者的主要突破口,漏洞已成為網絡安全的核心問題。無論是“零日漏洞”還是“在野漏洞”,都將對網絡安全構成巨大威脅。漏洞人才是網絡安全的守護者,是抵御網絡攻擊的關鍵力量。美國從早期的黑客文化發源起步,至今已在政策、法規等方面構建了國家層面的網絡安全漏洞利用機制。其軍政機構和互聯網企業通過高額賞金計劃,聚集了全球頂尖精英黑客團隊和技術人才,把控著優質漏洞資源,并開發出...
封面————作者:鞠鵬;
摘要:<正>10月29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相關電子信息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