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臨床口腔醫學雜志》
關注()【雜志簡介】
1985年2月,由武漢市第五醫院口腔科主任周復興與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李輝奉教授共同發起,并在口腔醫學界專家及同仁的支持下,《臨床口腔醫學雜志》如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帶著希望和夢想誕生了。該雜志初為季刊,以面向臨床、為臨床口腔醫學服務為宗旨,強調理論密切結合臨床實踐為特點,突出臨床醫學和口腔粘膜病兩大特色,結合口腔醫學各專業特點,相對應地開辟了各專業欄目,刊發的文章既有反應國內外口腔醫學發展水平的各類科學基金資助的科研課題的論文,又有廣大臨床第一線口腔醫務工作者的臨床經驗總結和臨床科研成果,深受全國廣大口腔醫學領域科、教、研、醫各類人員的喜愛。本刊貫徹“注重臨床,為臨床第一級服務”的辦刊宗旨,確保“五湖四海”的辦刊思想,主要報道與臨床相結合的科研成果,技術革新和學術動態等。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1992年該刊被評為口腔科學類核心期刊,2000年被確定為國家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版塊欄目:論著、臨床研究、基礎研究、口腔內科、口腔粘膜病、領面外科、修復正畸、經驗介紹、影像診斷、中西結合、臨床病理、臨床麻醉、調查報告、綜述、講座、專題討論、個案報告、小革新、爭鳴、書評、產品介紹、人物述林。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第一磨牙先天缺失1例 高媛,劉大軍,趙紅梅
沖洗液對環氧樹脂基根管糊劑材料聚合影響的體外研究 石鑫,張智星,毛靖,龔士強,SHI Xin,ZHANG Zhi-xing,MAO Jing,GONG Shi-qiang
IPS-Empress2玻璃陶瓷復層結構亞臨界裂紋擴展研究 張志升,姚江武,蘇劍生,劉偉才,ZHANG Zhi-sheng,YAO Jiang-wu,SU Jian-sheng,LIU Wei-cai
上頜第一前磨牙根管錐度的研究 石祥,朱友家
不飽和聚磷酸酯對MC3T3-E1成骨細胞的毒性研究 張智星,馮祥禮,毛靖,肖建中,邱進俊,劉承美,ZHANG Zhi-xing,FENG Xiang-li,MAO Jing,XIAO Jian-zhong,QIU Jin-jun,LIU Cheng-mei
鹽霉素對頭頸部鱗狀細胞癌Fadu細胞增殖和侵襲的影響 劉顏彬,許海平,李金忠,蘇明,韓正學,LIU Yan-bin,XU Hai-ping,LI Jin-zhong,SU Ming,HAN Zheng-xue
Id-1和Ki67在TSCC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郝曉鳴,楊大江,梁海,王曉毅,HAO Xiao-ming,YANG Da-jiang,LIANG Hai,WANG Xiao-yi
正畸大鼠血清孕酮水平與牙槽骨改建的相關性研究 原工杰,肖萌,肖云鶴,YUAN Gong-jie,XIAO Meng,XIAO Yun-he
目標miRNAs在口腔白斑癌變患者唾液中的表達研究 李月秀,楊婭,肖長杰,高德安,高靜,LI Yue-xiu,YANG Ya,XIAO Chang-jie,GAO De-an,GAO Jing
MMP-9在涎腺腫瘤和炎癥中的表達及意義 代婧,雷志敏,DAI Jing,LEI Zhi-min
2015年度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暨口腔新技術研討會通知
不同結扎方式對舌側托槽靜摩擦力的影響 鄧莉華,張錚,DENG Li-hua,ZHANG Zheng
下頜第二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態學研究 謝霓,王九龍,朱友家,XIE Ni,WANG Jiu-long,ZHU You-jia
陜西中醫藥大學學報投稿:介入栓塞治療肝血管瘤57例臨床研究
【摘要】 目的 分析和探討平陽霉素碘化油乳劑(PLE)超選擇肝段動脈栓塞在肝血管瘤介入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 57例肝血管瘤患者進行超選擇動脈栓塞治療, 其中41例運用 PLE聯合聚乙烯醇顆粒進行栓塞治療作為B組, 16例選用超液態碘化油(LE)、適量造影劑聯合聚乙烯醇顆粒制成乳劑進行栓塞作為A組, 術后 3~12個月觀察碘油沉積、腫瘤大小變化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 所有患者術前肝動脈造影顯示供血動脈輕度增粗, 瘤體較大時可有受壓移位征象。動脈早期血竇顯影, 血竇染色常維持到肝實質后期, 持續不退, 為“早出晚歸”表現。栓塞后腫瘤內碘油沉積良好, 造影復查血管瘤染色缺如, 供血血管消失。兩組患者第1次栓塞后 12 個月復查療效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平陽霉素碘化油乳劑聯合聚乙烯醇顆粒動脈栓塞治療肝血管瘤是一種療效肯定、安全理想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 肝血管瘤,平陽霉素,栓塞,碘化油
臨床口腔醫學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低濃度ROS對尖端細胞分化的影響及其機制探究————作者:劉方勇;張時菡;郭亞茹;鄧旭亮;
摘要:目的:探究低濃度ROS對尖端細胞分化的影響并解析其潛在機制。方法:通過CCK-8實驗探究各濃度H2O2對臍靜脈內皮細胞(hUVECs)血管內皮細胞的影響并篩選出最佳濃度;通過CD34細胞免疫熒光染色和定量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分析尖端細胞標志物表達,采用流式細胞術分析CD34+細胞比例,結合細胞球出芽實驗系統探究低濃度H2 中國人群上頜第二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態的CBCT研究————作者:劉元元;喬尚;劉生波; 摘要:目的:通過CBCT研究中國人群上頜第二磨牙的牙根及根管形態。方法:在武漢大學口腔醫院中心院區放射科拍攝的CBCT中,選取符合納入標準的上頜第二磨牙,對其影像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和分析。結果:上頜第二磨牙牙根數目1~5個,3個牙根發生率最高,81.13%。女性1個牙根和融合牙根發生率均高于男性(P<0.05)。上頜第二磨牙3個根管發生率最高,72.02%。女性單根管及融合根管發生率均大于男性(P<0.... 高效護理配合對顳下頜關節盤移位的治療效果的回顧性研究————作者:何苗;劉志明;劉嫦;譚高詩;徐榮;梅育萍;董瑾;張虹; 摘要:目的:探討高效的護理配合對顳下頜關節盤移位的治療效果影響。方法:選定2022年8月~2023年3月在湖北省人民醫院口腔科就診,診斷為顳下頜關節盤移位的40例患者,實施保守治療結合患者自身情況加入高效的護理配合,并采用漢密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 HAMA)評估測量患者焦慮值;記錄患者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兒童替牙期下頜中切牙含牙囊腫開窗減壓治療2例————作者:劉燕;趙大勇;劉向暉;朱婷婷;杜德獎; 摘要:<正>含牙囊腫是一種常見的頜骨牙源性囊腫,占頜骨囊腫的20%~24%[1]。通常發生于牙齒萌出前,牙冠或牙根形成后,縮余釉上皮與牙冠之間出現液體積聚而形成。多見于青少年時期,尤其好發于混合牙列,通常累及下頜前磨牙、上頜尖牙及上頜切牙,可能與這些部位容易發生齲壞或外傷有關[2],而發生于下頜切牙的含牙囊腫相對少見。本文報道2例發生于替牙期下頜中切牙的含牙囊... 親環素B在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的研究進展————作者:王薛藤;聶敏海;劉旭倩; 摘要:親環素B(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 B,PPIB),又稱CypB,是親環素家族重要的成員之一,具有親環素蛋白多有的肽酰-脯氨酸順反異構酶(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 PPIase)活性,能參與蛋白質的精確折疊,充當分子伴侶,參與調控轉錄、蛋白分泌、免疫應答和誘導細胞凋亡等。近年來有學者發現CypB與惡性腫瘤... 齲病與神經系統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作者:蔣哲軒;余飛燕; 摘要:齲病是在以細菌為主的多種因素影響下,發生于牙體硬組織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破壞性疾病。隨著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關系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齲病和神經系統疾病存在密切關系,但其機制尚不清楚。本文將關注齲病對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腦癱等多種神經系統疾病的影響,探討齲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的相互關系,以期為口腔醫師和其他專科醫師提供參考 間歇性禁食通過NF-κB通路減輕牙周炎小鼠牙槽骨吸收————作者:任杰;楊凱; 摘要:目的:研究間歇性禁食能否減輕牙周炎小鼠牙槽骨吸收,并探索可能的分子機制。方法:使用口內植菌法構建牙周炎小鼠動物模型,后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小鼠自由進食;實驗組小鼠接受間歇性禁食。8周后,獲取小鼠上頜骨進行Micro-CT及H&E染色,獲取小鼠下頜骨進行Western Blot及qRT-PCR檢測。結果:Micro-CT及H&E染色顯示,間歇性禁食組小鼠牙槽骨吸收面積顯著減小。Western Blo... 3D打印納米多肽負載人牙周膜干細胞支架的體外成骨分化研究————作者:吐爾洪阿依·塔西甫拉提;茹菲亞·祖拉提;裴培;姬曉煒; 摘要:目的:利用3D生物打印技術制備自組裝納米多肽水凝膠(SAPNS)/人牙周膜干細胞(hPDLSCs)支架,并探討其體外成骨分化性能。方法:首先以RADA16-I、ALK和WP9QY 3種肽構建SAPNS,3D打印機制備SAPNS支架以及聚乳酸支架。取第3代hPDLSCs,流式細胞儀鑒定表面標志物。利用hPDLSC與SAPNS共混成“生物墨水”進行打印SAPNS/hPDLSCs細胞支架以及聚乳酸/hP... 咬合誘導矯治器聯合肌功能訓練治療早期安氏Ⅱ類錯(牙合)畸形的效果分析————作者:馬海萍;劉夢蕾;丁丹丹; 摘要:目的:探討基于咬合關系評估咬合誘導矯治器聯合肌功能訓練治療早期兒童安氏Ⅱ類錯(牙合)畸形對頜骨硬軟組織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2月~2023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安氏Ⅱ類錯(牙合)畸形患兒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予以咬合誘導矯治器聯合肌功能訓練)與對照組(予以咬合誘導矯治器)。對比牙間隙關閉時間、咬合打開時間、排齊整平時間及磨牙位移時間、上下頜牙弓總長度、SNA、SNB... 齦溝液TSP-1、Melatonin、IL-17A水平與慢性牙周炎患者病情的相關性————作者:陳雪松;彭玥涵;劉怡;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牙周炎患者齦溝液血小板反應蛋白-1(TSP-1)、褪黑素(Mel)、白細胞介素(IL)-17A水平與牙周炎嚴重程度相關性。方法:從2023年10月~2024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中選取109例為慢性牙周炎組,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分為輕度組35例,中度組42例,重度組32例;另選同期本院口腔檢查正常的109例健康者為對照組。所有受試者均行牙周檢查,記錄牙周臨床指標和牙槽骨吸收比例... 基于頸椎骨齡定量分期法的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Ⅱ類錯(牙合)畸形患者舌骨位置的CBCT研究————作者:藍智聰;陳潔; 摘要:目的:比較青少年骨性Ⅱ類錯(牙合)畸形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在不同頸椎骨齡時期舌骨位置的差異。方法:選擇8~25歲在廈門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正畸科就診的青少年骨性Ⅱ類錯(牙合)畸形患者,男女各180例,各自分為高角組(60例)、均角組(60例)、低角組(60例),在不同頸椎骨齡階段的高峰早期、高峰期和高峰后期,分別比較骨性Ⅱ類錯(牙合)畸形患者不同分組之間舌骨位置的差異。截取CBCT正中矢狀面圖像并對舌... 錐形束CT測量下頜中切牙根徑及周圍骨板厚度研究————作者:謝可欣;鄭雪晴; 摘要:目的:通過錐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對下頜中切牙的牙根根徑及周圍骨板厚度進行測量和分析,為下頜中切牙的種植方案提供可靠的臨床數據支持。方法:選取309名成年患者口腔CBCT影像學資料,在下頜中切牙(31、41牙位)釉牙骨質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 CEJ)下2 mm處分別測量牙根的唇舌徑/近遠中徑,以及該部位唇舌... Treacher Collins綜合征1例————作者:辛江波;袁渭;孫昊軒;李菁菁;郝昭;李東振;陳衛伶; 摘要:<正>Treacher Collins綜合征(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TCS),又稱鳥面綜合征,是人類面部發育不全綜合征中的其中一種[1-4],目前大多數學者統計認為此綜合征在新生兒中的發病率大約在1/50000[4,5]; TCS是一種先天性發育性疾病,主要病變部位累及到顱面部的下2/3區域性結構,尤其是上下頜部位以及顴骨部... 歡迎訂閱2025年《臨床口腔醫學雜志》 摘要:<正>《臨床口腔醫學雜志》創刊于1985年,月刊,每月20日出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華醫學會武漢分會,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黏膜病專業委員會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口腔醫學學術刊物,被列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本刊以面向臨床,為臨... 讀編往來 摘要:<正>1.《臨床口腔醫學雜志》唯一官方網站已啟動http://lckqyx.chmed.net,作者僅可通過網站進行在線投稿。本編輯部通過官方郵箱([email protected])聯系作者,發送收稿通知、錄用通知及審稿意見等,編輯部電話027-69378377。2.凡作者投稿時作者姓名及排序應確定,中途不宜增刪及修改。若為多名作者請列出各位作者單位的全稱,所在地(省、市或縣),郵政編... 口腔正畸學本科生課程融合思政教育的探索————作者:石鑫;毛靖;王宇潔;孔箐悅;王瑞;胡筱涵; 摘要:口腔正畸學作為口腔醫學本科生教育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其本科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即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培養模式對于提升本科生在正畸專業領域內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更符合社會對醫學人才綜合素質的全面期待。因此,致力于口腔正畸學本科生課程融合思政教育的探索,本文將首先從多維度闡明口腔正畸學本科生課程融合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其次,我們聚焦于深入探討口腔正畸學本科課程融合思政教育的實施策略和路徑,促進學生... TSP教學法提升口腔腫瘤外科實習生醫患溝通能力的效果研究————作者:李豪;崔盼盼;張中旎;孫志軍;李樹勁;鄧偉偉; 摘要:目的:探討基于教師標準化病人(teacher standardized patient, TSP)的教學方法在提升口腔外科實習生醫患溝通能力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3~2024年武漢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外科實習生共89名開展基于TSP教學,并在TSP教學前后均使用中文版的醫患溝通技能評價量表(set elicit give understand end framework, SEGU... 三維神經網絡識別CBCT中上頜磨牙MB2的實驗研究————作者:陳盼;申博文;周耕宇;胡靖宇;馬凈植; 摘要:目的:比較兩種三維神經網絡在錐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中識別上頜磨牙近頰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canals, MB2)的能力。方法:納入40名患者的CBCT資料,篩選并裁剪出符合實驗要求的上頜磨牙近中頰根的CBCT影像,分別訓練ViT(Vision Transformer)、DenseNet121兩種神經網絡,分析... 黃腐酚對口腔鱗癌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作者:孫銘澤;史佳帆;劉璐璐;龔伶玲;李明;婁岸; 摘要:目的:探討黃腐酚對人口腔鱗癌細胞SCC-9和CAL-27增殖和凋亡的影響。方法:不同濃度(0、0.1、0.2、0.5、1、2、5、10、20μmol/L)黃腐酚處理SCC-9和CAL-27細胞24 h、48 h和72 h后,用CCK-8法檢測黃腐酚對SCC-9和CAL-27細胞存活的影響,根據IC50值篩選出后續實驗濃度(0、2、5、10μmol/L);EdU檢測黃腐酚對SC... 兩種粘結體系用于活髓前牙二氧化鋯全瓷冠臨床修復的療效觀察————作者:徐晶;郭敬垚;祁文;馬騫; 摘要:目的:比較兩種粘結體系用于前牙活髓二氧化鋯全瓷冠臨床修復的療效。方法: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2月因前牙牙體缺損需進行活髓二氧化鋯全瓷冠修復的48例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使用Single Bond Universal粘結劑+RelyXTM Ultimate樹脂水門汀,對照組使用RelyXTM Unicem通用自粘結樹脂型水門汀進行二氧化鋯全瓷冠的...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