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心肺血管病雜志》
關注()【雜志簡介】
《心肺血管病雜志》1982年2月由吳英凱和翁心植兩位院士創刊,原名《心肺血管學報》。由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安貞醫院主辦。是以報道在心、肺、血管病的預防、醫療、科研與國際學術交流方面的成就和動態為主要內容的專業性學術季刊。2008年改為雙月刊讀者對象為從事心肺血管病醫、教、研防的高、中級專業工作者。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本刊2006年被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2006至2009年8月共有123篇論文被收錄。是國家科學技術部《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統計源期刊。2001年入選中國期刊方陣,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至今。2002年至2006年被北京市科委評為北京市優秀期刊。2008和2009年度連續獲北京市新聞出版(版權)局創意成果獎。
2008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影響因子0.361,擴展版0.455。
【欄目設置】
刊載的主要欄目有流行學及人群防治、臨床論著、基礎研究、吸煙與健康、短文報道、病例報告、臨床病理討論、專題講座、述評、科普欄、綜述、學術動態及紀要等。
雜志優秀范例參考:
脂聯素基因多態性與早發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 張閩,彭瑜,呂樹錚,ZHANG Min,PENG Yu,LV Shuzheng
在射頻消融患者中室性期前收縮誘發性心肌病的發生及影響因素分析 穆以璠,韓智紅,王云龍,任學軍,MU Yifan,HAN Zhihong,WANG Yunlong,REN Xuejun
青年與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漿炎性因子的對比分析 王喜福,楊鐸,曾玉杰,WANG Xifu,YANG Duo,ZENG Yujie
高齡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 樊燕琴,楊清,呂繼輝,龐興學,陳曉麗,FAN Yanqin,YANG Qing,LV Jihui,PANG Xingxue,CHEN Xiaoli
CT肺動脈栓塞指數與危險分層的相關性分析 劉波,劉成偉,何蕾,譚安安,LIU Bo,LIU Chengwei,HEI Lei,TAN Anan
電子支氣管鏡診斷肺癌臨床研究 王永,張曉梅,劉勇,WANG Yong,ZHANG Xiaomei,LIU Yong
兒童特發性肺動脈高壓預后相關因素的分析 朱燕,張陳,張丹,趙萬桂,肖燕燕,顧虹,ZHU Yan,ZHANG Chen,ZHANG Dan,ZHAO Wangui,XIAO Yanyan,GU Hong
外科治療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療效評價 楊建國,陳緒發,何亞峰,陶涼,YANG Jianguo,CHEN Xufa,HE Yafeng,TAO Liang
經右胸小切口在二次心臟手術中的應用 李平,尤斌,高峰,徐屹,許李力,劉碩,李光,LI Ping,YOU Bin,GAO Feng,XU Yi,XU Lili,LIU Shuo,Li Guang
雙側頸動脈狹窄不同血運重建方式療效的對比分析 王盛,陳忠,劉暉,楊燎,唐小斌,吳章敏,寇鐳,王艷陽,鄭煥勤
經胸超聲引導下無放射線經皮房間隔缺損傘堵術6例分析 賈一新,孟旭,李巖,許春雷,曾文,張純,李小明,JIA Yixin,MENG Xu,LI Yan,XU Chunlei,ZENG Wen,ZHANG Chun,LI Xiaoming
微創右腋下直切口與胸骨正中切口在心內直視手術中的對比 譚燕,黃蘇,胡傳賢,徐志偉,吳發福,TAN Yan,HUANG Su,HU Chuanxian,XU Zhiwei,WU Fafu
肺動脈CT造影檢查對肺動脈肉瘤鑒別診斷的意義 甘輝立,張健群,黃小勇,馮磊,孫建超,趙映,朱光發,陳東
鹽酸去甲烏藥堿用于核素心肌灌注顯像診斷冠心病有效性的臨床觀察 米宏志,王蒨,田銳,丁健,焦建,MI Hongzhi,WANG Qian,TIAN Rui,DING Jian,JIAO Jian
期刊論文免費下載:運用行腹腔神經叢緩解腹部癌性疼痛醫學
晚期胰腺癌和晚期肝癌或其它上腹部晚期腫瘤,可壓迫腹腔神經叢,引起頑固性上腹疼痛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臨床上對中晚期腫瘤頑固性疼痛沒有太好的治療辦法,常應用杜冷丁等強止痛藥物,長時間使用麻醉藥易成癮,往往劑量越用越大,效果越來越差。腹腔神經叢阻滯術(neurolytic celiac plexus block,簡稱NCPB)是治療中晚期上腹部腫瘤頑固性疼痛的有效方法。腫瘤引起的慢性頑固性疼痛,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7.00% ~ 94.00%,直到死亡仍有44.40% ~ 70.00%有效,且有效期與患者生存期一致。現就NCPB的解剖學基礎及治療方法綜述如下。
1 解剖學基礎
1.1 腹腔神經叢
腹腔神經叢由腹腔神經節、終止于該節的內臟大神經及神經節發出的纖維和迷走神經后干的腹腔支共同組成。位于腹主動脈上段前方,圍繞腹腔干和腸系膜上動脈的根部,前方有胰腺、門靜脈或腸系膜上靜脈及脾靜脈;左側有左膈角及左腎上腺;右外側有右膈角及下腔靜脈。其位置有94.4% ± 5.4%平對第12胸至第1腰椎體,5.6% ± 5.4%平對第11胸至第12胸椎體。
心肺血管病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經食管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引導與X線引導下經皮卵圓孔未閉封堵的應用比較————作者:陽前華;馬小靜;李菁;于璽;王剛;劉洋;
摘要:目的:對經食管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TEE)引導與X線引導下經皮卵圓孔未閉(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封堵治療的臨床指標進行對比。方法:入選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在武漢亞心總醫院心外科行RT-3D-TEE引導下經皮PFO封堵術37...
雙層探測器光譜CT在評估支氣管動脈中的價值————作者:盧健燁;侯智隆;袁文靜;賈子琪;梁百暉;劉國清;劉峴;張穎;陳維翠;
摘要:目的:評估雙層探測器光譜CT(dual-layer detector spectral CT,DLSCT)在支氣管動脈(bronchial artery,BA)中的價值。方法:收集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于廣東省中醫院利用DLSCT行BA CTA檢查的124例患者資料。比較混合能量和40 keV、50 keV、60 keV及70 keV五組圖像的BA顯示率、CT值、信噪比(signal-...
脂質相關比值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合并冠心病風險的相關性分析————作者:邱璇;古麗米熱·艾麥提;陳玉嵐;姚艷麗;阿依古再麗·麥麥提敏;
摘要:目的:探討脂質相關比值TC/HDL-C、單核細胞(monocyte,MONO)/HDL-C(MONO/HDL-C)、FBG/HDL-C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合并冠心病風險的相關性。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3年12月,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且完善了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OSA患者590例,根據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分為OS...
長期血壓波動與腦卒中發病風險關系的研究————作者:賈萍萍;張愉涵;劉琰;楊召;齊玥;劉靜;
摘要:目的:探討長期血壓波動與腦卒中發病的相關性。方法:從中國多省市心血管病隊列研究(Chinese multi-provincial cohort study,CMCS)的長期隨訪隊列中納入有四次及以上血壓測量的研究對象,收集患者基線時性別、年齡、吸煙與否、BMI、婚姻狀態等基本信息,血壓、HDL-C及TC等測量指標,高血壓病史、高血壓用藥、糖尿病病史及血脂異常等病史信息。使用標準差(standard...
川崎病休克綜合征的危險因素分析————作者:趙智慧;袁越;高路;李奇蕊;王穎;甄珍;李紅霞;肖燕燕;
摘要:目的:川崎病休克綜合征(Kawasaki disease shock syndrome,KDSS)是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危重表現形式,嚴重影響兒童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討川崎病休克綜合征的臨床特征,并分析其發生的危險因素。方法:回顧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于北京兒童醫院心臟內科住院,診斷為KDSS患兒,以及同時期入院診斷為川崎病患兒的臨床資料,比較兩組間臨床...
應激性高血糖比值對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術后造影劑急性腎損傷的預測價值————作者:尹凱敏;張莉;龐自豪;
摘要:目的:探討應激性高血糖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對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后造影劑急性腎損傷(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的預測價值。方法:選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河北醫科大學附屬河北以嶺醫院收治的18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使用造影劑48~72h后是否并發CI-AKI分為C...
主動脈弓雜交手術重建左鎖骨下動脈療效研究————作者:孫明宇;薛源;錢思翀;濮欣;張宏凱;李海洋;
摘要:目的:比較累及主動脈弓部疾病的胸主動脈血管內主動脈修復術(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錨定區位于2區的左頸總(left common cervical artery,LCCA)-左鎖骨下動脈(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轉流術與腋-腋動脈轉流術的預后差異。方法:回顧性的納入了2018年9月至2023年1月,于北京安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介入治療研究進展————作者:高楊;李菲;胡家欣;陳如沖;陶梅梅;
摘要:<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氣道疾病,以不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特點,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等表型[1]。大部分患者通過常規治療(例如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吸入糖皮質激素、氧療及肺康復等),癥狀及生命質量均能明顯改善[2]。但少部分患者經常規治療后效果欠...
持續性心房顫動“改良2C3L”術式1年復發危險因素分析————作者:賴一煒;孔祥怡;桑才華;董建增;馬長生;
摘要:目的:評價持續性心房顫動患者“2C3L”聯合Marshall靜脈(vein of Marshall,VOM)無水乙醇化學消融術式的有效性及其影響因素。方法:選取2019年7月至2022年5月,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律失常中心行首次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應用“2C3L”聯合Marshall靜脈乙醇消融(“改良2C3L”術式)的心房顫動患者,分析該手術策略的1年心房顫動復發及復發影響因素。“改...
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癥標志物與新發心房顫動相關性研究————作者:楊曉雪;成萬華;閆曉杰;
摘要:目的:探討C反應蛋白/白蛋白(C-reaction protein/albumin,CRP/ALB)比值與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新發心房顫動風險的關系。方法:本研究納入449例STEMI患者,根據CRP/ALB比值四分位數分為四組。主要終點為新發心房顫動,競爭事件為全因死亡,隨訪1年。采用Kaplan-Meier曲...
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心腔內血栓假陽性特征————作者:崔晶;何柳;郭琦;郭雪原;李松南;劉念;桑才華;龍德勇;杜昕;馬長生;
摘要:目的:經食管超聲心動圖檢查(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觀察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的心腔內血栓假陽性特征。方法:回顧性連續篩查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安貞醫院心房顫動中心住院,術前TEE檢查證實有心房/心耳血栓的非瓣膜性心房顫動/心房撲動患者187例,入選≥2次經TEE證實血栓誤診的患者。收集臨床資料,采用經胸超聲心動圖和TEE檢查,觀察假陽...
炎癥因子及氧化應激對高原地區心房顫動患者不良心血管的預測價值————作者:陳娟;馬曉峰;王紅;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相關炎癥性因子水平及氧化應激指標對高原地區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預測價值。方法:納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青海省心臟血管病專科醫院就診的高原地區AF患者512例,根據其是否發生不良心血管事件(adverse cardiovascula...
C反應蛋白-白蛋白-淋巴細胞指數對冠心病患者介入術后預測價值分析————作者:劉佳;史琳影;王欣;李奎寶;朱曉明;
摘要:目的:探討C反應蛋白-白蛋白-淋巴細胞(C-reactive protein-albumin-lymphocyte,CALLY)指數對PCI術后冠心病患者24個月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的預測價值。方法:納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朝陽醫院接受擇期PCI術的穩定性冠心病患者。...
紅細胞分布寬度在胸主動脈夾層患者預后中的預測價值-基于MIMIC-IV數據庫的回顧性分析————作者:李洪強;王振華;楊飛;張曙光;
摘要:目的:觀察胸主動脈夾層患者的RDW,探討其在預后中的預測價值。方法:從MIMIC-IV數據庫中提取378例診斷為胸主動脈夾層且進行RDW測定的重癥患者。研究終點為全因死亡率。隨訪時間為1年。根據1年生存情況分為兩組:生存組291例和死亡組87例。限制性立方樣條(restricted cubic splines,RCS)分析RDW和死亡之間的非線性關系。Kaplan-Meier曲線評估患者隨訪1年累...
多模態影像診斷無頂冠竇綜合征1例————作者:徐震一;何亞峰;馬小靜;夏娟;潘天浩;何靖怡;
摘要:<正>病例男,44歲,因“腦梗死2年,右心聲學造影陽性”入院。患者于2021年7月因“右眼視力下降”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腦梗死,右心聲學造影陽性,平素無頭痛不適,無黑曚,無心慌、胸痛,當地醫院擬診"卵圓孔未閉",建議擇期進一步明確診斷。患者遂至我院進一步診斷和治療,門診以"卵圓孔未閉"收入院。入院檢查:體溫:36.5℃,脈搏:6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133/80 mmHg (...
人工智能輔助的心電圖在心房顫動患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作者:趙子豪;李延廣;王云龍;
摘要:<正>心房顫動是臨床常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主要表現為心房的電活動異常,心房以不規則和快速的方式收縮[1],顯著增加心力衰竭、卒中等風險,導致過早死亡風險增加1.5~3.5倍[2-3]。近年來,心房顫動的發生率與患病率均呈現增長態勢。我國18歲以上居民中,心房顫動粗患病率為2.3%,患病總人數預計可達2 000萬[4],對...
暴發性心肌炎風險預測模型的研究進展————作者:柯文凱;左后娟;
摘要:<正>暴發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是一種急性進展性心肌炎性疾病,特征為急性起病、進展迅速和病情兇險[1]。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心肌炎患者中為5%~10%發展為FM,且FM院內病死率高達27%~51%[2-5]。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和2019年冠狀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數對心房顫動發生及術后復發作用的研究進展————作者:李濤;李賢月;馬志蘭;馬霞;楊震;
摘要:<正>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是臨床中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具有高發病率和死亡率[1]。AF的患病率在普通人群中為2%,在80歲及以上人群中為10%~12%[2],是人類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3]。其發生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心力衰竭及冠狀動脈...
線粒體生物合成與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研究進展————作者:王冰玉;邢博翰;黃璐瑤;李曉毅;習瑾昆;
摘要:<正>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線粒體與各種疾病的發生及治療息息相關。磷酸肌酸穿梭系統將高能磷酸基團從線粒體的生產部位運送到肌原纖維,以再生收縮過程中消耗的ATP,維持細胞能量守恒[1],因此,機體需要巨大的線粒體生物合成能力來支持對能量的高需求。當線粒體生物合成失衡導致線粒體功能下降時,會導致能量代謝紊亂相關疾病,如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myocardial i...
《心肺血管病雜志》稿約
摘要:<正>1.《心肺血管病雜志》是以心肺血管病的預防、醫療、科研和國際學術交流為主要內容的專業性學術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讀者對象為從事心肺血管病工作的高、中級專業工作者。2.本刊登載的主要欄目包括流行學及人群防治、臨床論著、基礎研究、吸煙與健康、醫學教育與研究、短文報道、病例報告、臨床病理討論、講座、述評、綜述、科普欄、學術動態及學術活動紀要等,歡迎同道來稿。3.文稿文稿要求精練、通順、...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