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軍事史林
關注()《軍事史林》軍事歷史研究期刊,是軍事史學理論綜合知識性期刊,內容方面包羅萬象,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讀者的信息攝取需求。
辦刊宗旨:
《軍事史林》在資料尤其是圖片資料方面擁有別人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深受廣大軍事愛好者歡迎的,薈萃古今中外軍事的綜合月刊。近年來,《軍事史林》發表了關于當代中國軍隊,中外軍銜介紹,臺灣軍情,名將點評等系列文章和大量精美圖片,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和喜愛。
《軍事史林》欄目設置:當代中國軍隊、軍事論壇、人物述林、歷史瞬間、兵器大觀、臺灣軍情、環球軍事、外軍了望。
期刊欄目:
當代中國軍隊、軍事論壇、人物述林、歷史瞬間、兵器大觀、臺灣軍情、環球軍事、外軍了望
期刊收錄:
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軍事史林雜志社征稿要求:
1.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本刊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6.來稿一經采用,雜志社將發出《用稿通知單》,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確認刊載后,贈送當期雜志1冊。
閱讀推薦:軍事歷史研究
《軍事歷史研究》是研究軍事歷史的大型綜合性學術季刊,該專業唯一的中文核心期刊。內容涉及廣泛,從古代到現代、從中國到外國、從理論到實踐,從戰略到戰術,從軍事文化到軍事人物均涵蓋其中。主要欄目有新時期軍事研究、人民軍隊史、現代軍事、近代軍事、古代軍事、世界軍事、軍事理論與軍事思想研究、軍事文化研究等。
搜論文知識網并非《軍事史林》期刊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 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 捷橋梁。本站與《軍事史林》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 的 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軍事史林最新期刊目錄
“廣吳嶺堡”“啞兒峽砦”考述——兼談北宋沿渭河的西進————作者:王富成;
摘要:<正>渭河上游地區是北宋招撫蕃部、對抗西夏的重要區域。北宋在渭河干流谷地的開拓具有顯著的西進趨勢,其在渭河干流谷地的西進經營為“熙河開邊”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史載今武山縣域之內共有北宋堡寨9處,分別為大落門寨、小落門寨、威遠寨、來遠寨、寧遠寨、四門寨、廣吳嶺堡、山丹堡、啞兒峽砦,其中廣吳嶺堡、啞兒峽砦毗鄰渭河、挾關據要,是歷史時期渭水道天水至隴西的交通要點、必經之處,具有著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以皇祐...
侵華日軍常規部隊化學戰概況————作者:邢峰;
摘要:<正>目前學界對侵華日軍毒氣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針對某一地區、圍繞某場戰役討論日軍使用毒氣情況[1];簡要列舉幾場日軍在各大戰役中用毒情況[2];圍繞日軍化學部隊關東軍五一六部隊展開討論[3];針對日軍在華生化作戰進行簡要討論[4];針對日軍某支部隊的戰斗情報來揭示在華毒氣戰情況[5] 《軍事史林》2024年度優秀文章評選活動開展 摘要:<正>為進一步促進期刊建設發展,擴大《軍事史林》在黨史軍史領域的影響力,為廣大學者創建更好的學術交流平臺,鼓勵更多學者來稿,我刊將組織開展2024年度優秀文章評選活動,從中評選出10篇優秀文章,以評促優、以評促建。評選結果將在后續公布,敬請期待 征訂 摘要:<正>本刊為月刊,每月26日出版,常年征訂。主要通過郵局訂閱(郵發代號82-215),訂閱方式:可在中國郵政官網或微信公眾號“中國郵政微郵局”訂閱。具體操作方式為:登陸中國郵政官網,點擊“郵務業務”,搜索《軍事史林》或82-215即可訂閱;或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國郵政微郵局”,點擊“微商城”,進入后選擇“報刊商城”,搜索《軍事史林》或82-215即可訂閱,也可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訂閱頁面 《軍事史林》2025年度征稿啟事 摘要:<正>《軍事史林》1985年創刊,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主管主辦,是宣傳研究軍事歷史的國家級綜合性期刊、中國期刊方陣社科雙效期刊,被中國知網全文收錄,立志做有趣的軍史學術和知識讀物,多年來已形成傳承紅色基因、講述軍史故事、學研軍事史料的刊物品牌。重點選題重點關注習近平強軍思想和習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建軍一百年歷史和實踐經驗研究、中華優秀傳統軍事文化研究、博物館研究等相關方向選題,以及圍繞年度相關重...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覽大樓————作者:陶濤; 摘要:<正>~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廣西桂林地區的剿匪斗爭————作者:楊智文;王青山; 摘要:<正>桂林地區位于廣西東北部,扼中原入桂之要道。解放前,桂系軍閥統治廣西的二十余年中,推行“三自”“三寓”政策,提出“桂人治桂”的口號,實行“五戶聯保”,把廣西置于他們的嚴密統治之下。桂林地區作為桂系軍閥統治重地,反動根基深厚,封建勢力強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1949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桂林地區各縣并建立了人民政權。但是,國民黨反動派并不甘心失敗,卷土重來 西征與治邊:晚清嵩武軍在新疆活動研究————作者:武強;董廣翔; 摘要:<正>本文主要結合《左宗棠全集》《劉錦棠奏稿·李續賓奏稿》和《清勤果公張曜年譜》等奏稿和年譜史料,以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所藏的檔案等資料,就新疆西征戰事中嵩武軍的規模演變、軍餉來源、武器裝備、作戰與治理新疆等情況作一探討,著重突出嵩武軍在新疆西征戰事與治理新疆中對維護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促進新疆與內地一體化進程中的卓越貢獻 淞滬會戰中的日本海軍航空兵————作者:齊懷兵; 摘要:<正>自1909年美國陸軍裝備第一架飛機開始,航空力量就成為軍隊和戰爭的一部分。1912年,日本設置了“海軍航空術研究委員會”,日本海軍航空兵也在隨后建立。日本海軍航空兵共存在33年,在太平洋戰爭中給同盟國軍隊造成了嚴重打擊,這是由于日本海軍航空兵曾在淞滬會戰中經歷了大規模的實戰,從中國軍民的鮮血中榨取了作戰經驗。目前,軍事史學界對淞滬會戰中日本海軍航空兵的發展史有了一定認識,但缺乏相對系統的研究... 1920—1937年滿洲里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線的情報工作研究————作者:王林;張浩然; 摘要:<正>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為了加強與共產國際及蘇聯的聯系,建立了數條紅色國際交通線。滿洲里紅色國際交通線,作為其中的一條具有重大意義的秘密交通線,以中東鐵路為核心,以哈爾濱為關鍵樞紐,以滿洲里和綏芬河為重要節點,構成了一個組織嚴密、運作高效的國際秘密交通網絡[1]。滿洲里作為這條交通線的國內終端、蘇聯進入中國的始端,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被譽為... 黃安戰役中紅軍后勤保障研究————作者:謝慧慧; 摘要:<正>1931年秋,蔣介石集結15個師,擬對鄂豫皖蘇區進行第三次“圍剿”。11月紅四方面軍成立后,鄂豫皖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發起黃安戰役,打亂南線國民黨軍的“圍剿”部署,鞏固和擴大蘇區。43天的黃安戰役共殲敵1.5萬余人,黃安、麻城、黃陂、孝感等縣蘇區連成一片,敵人“圍剿”未及開始就宣告破產。本文從糧食供應、軍需工業及醫療衛生三方面分析黃安戰役背后的后勤保障 美國核戰略歷史演進及規律研究————作者:邢起龍;余果; 摘要:<正>長期以來,美國非常重視核戰略研究,并結合國際戰略形勢變化不斷創新發展。二戰后,由于國家利益、意識形態等差異,美國及其西方盟國與蘇聯迅速從合作走向對峙。美國為了在與蘇聯的軍事對抗中始終保持優勢地位,充分發揮核武器作為戰略武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終極武器的作用,懾止或戰勝蘇聯任何形式和規模的進攻,圍繞核武器、核威懾制定核戰略。美國核戰略演進發展過程,見證了美國政府運用核武器爭霸世界歷程 從“1號艇”到“潛水員”號:約翰·霍蘭潛艇設計的技術積累————作者:孫佳荀;葛云霞; 摘要:<正>約翰·菲利普·霍蘭是愛爾蘭著名工程師,現代潛艇技術的奠基人,他提出了一系列潛艇設計的技術要領,直到今日也是潛艇設計需要遵循的基本規范。“霍蘭VI”號潛艇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實用潛艇,相關成果較多,但在成熟的“霍蘭VI”號之前,關于霍蘭對潛艇研究的一些情況,國內研究相對比較薄弱。這主要是因為霍蘭本人生活經歷較為坎坷,留下的資料相對較少,且比較專業,資料獲取難度相對較大。隨著國外研究的深入... 史料評介三則————作者:韓秉成; 摘要:<正>《新青年》的“馬克思主義專號”《新青年》是五四運動時期的重要旗艦刊物,在中國現代思想文化史上具有很大影響。該刊由陳獨秀在上海創立,先后由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錢玄同、劉半農、陶孟和、高一涵、沈尹默等著名思想家和學者擔任編輯并撰稿。《新青年》編輯部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之一,宣傳民主和科學,倡導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反對封建主義和舊文化,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壓迫,抨擊腐朽、落后和愚昧,極...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解放一江山島文物鑒賞 摘要:<正>~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覽大樓————作者:陶濤; 摘要:<正>~ 激戰一江山:回顧人民解放軍首次陸海空聯合渡海登陸作戰————作者:陳凱悅; 摘要:<正>1955年1月18日,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首次聯合渡海登陸作戰,一舉攻占一江山島。戰役規模雖然有限,但是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不僅改變了臺灣海峽的斗爭形勢,而且人民解放軍積累了陸、海、空三軍聯合渡海登陸作戰的寶貴經驗。今年是一江山島渡海登陸作戰勝利70周年,本文試從戰役全局的角度對戰役決策部署、戰前準備及作戰經過進行研究,總結作戰經驗,以期對解放軍現代條件下開展聯合登陸作戰提供借鑒 西北野戰軍第7縱隊與解放太原戰役————作者:李丹; 摘要:<正>山西自古表里山河,太原作為軍政要地,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解放戰爭歷經兩年之久,轉入戰略決戰階段后,解放太原迫在眉睫。1948年10月5日,解放太原戰役發起,至1949年4月24日結束,歷時6月有余,是解放戰爭中戰斗最為激烈的城市攻堅戰。為迅速解放太原,西北野戰軍第7縱隊組建,[1]作為主力部隊之一,迅速投入太原戰役,對于太原解放具有關鍵意義。目前學界關于解放太原戰役研究已有... 陳毅領導新四軍東進部隊統戰工作的方針、策略與實踐————作者:蔣璠;李峻; 摘要:<正>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統一戰線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的工作,在革命戰爭年代,日軍和日偽政權也看到其蘊含巨大能量。原國民黨部隊作戰參謀武克認為共產黨的軍隊,“俾得民眾之援助,如魚之于水,匪惟得以隱匿避免損害,并可借助其聲勢,發揮至大之威力。”“有時利用對方內部動搖分子作為內應,一以瓦解,崩潰敵方陣營,且使本身得有更大之便利。”[1]日本駐偽國民政府大使館上海事務所曾經比較分析了新四軍統戰工作... 湘贛蘇區紅6軍團突圍西征緣由及準備工作考察————作者:劉付春; 摘要:<正>中國工農紅軍第6軍團,是戰斗在湘贛蘇區的一支重要武裝力量。紅6軍團自創建以來,在反擊國民黨第五次“圍剿”,保衛湘贛蘇區人民,有力策應中央紅軍軍事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34年8月7日,執行中共中央書記處(以下簡稱中央)與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以下簡稱中革軍委)訓令,紅6軍團9000余子弟告別長期哺育成長的湘贛蘇區人民,離開了用鮮血和生命創建的戰略基地,臨危受命先行探路,突圍西征。10月24日...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