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辦的油料作物專業學術期刊,主要刊登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及其它特種油料作物有關品種資源、遺傳育種、栽培生理、土肥植保、綜合加工利用以及品質測試技術等方面的論文、研究報告等。主要供農業科研、教學和農業技術人員查閱和參考。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自1998年更名以來,曾被評為湖北省優秀學術類期刊,多次被評為全國農口學會優秀期刊,被列入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農學農作物類核心期刊等。載文被國內外十幾種重要數據庫收錄,如《英聯邦農業文摘》、《世界譯文索引》、《聯合國糧農組織農業文摘》、《中國農業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等。據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公布的引證報告(核心版),《中國油料作物學報》總被引頻次及影響因子在逐年提高,2007年公布的分別為930及0.815。《中國油料作物學報》是廣大科技人員展示和傳播科研成果的重要園地,也是科技人員了解油料作物現狀和最新成果的重要信息來源。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全國優秀農業專業期刊
全國農口學會第四屆優秀期刊
湖北省優秀期刊
湖北省優秀科技期刊
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
農學農作物類中文核心期刊
被引頻次最高的500種中國科技期刊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國外數據庫收錄
美國化學文摘
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網絡版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遺傳育種、栽培生理、土肥植保、綜述評論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基于大豆回交導入系的脂肪酸組分 QTL 定位 南金平,鄒筱,韓粉霞,陳明陽,孫君明,閆淑榮,楊華,NAN Jin-ping,ZOU Xiao,HAN Fen-xia,CHEN Ming-yang,SUN Jun-ming,YAN Shu-rong,YANG Hua
導入白菜型油菜遺傳成分的新甘藍型油菜保持系的應用潛力 王艷花,姚艷梅,杜德志
油菜新種質12WH318咪唑啉酮抗性遺傳及基因克隆和表達 李小童,吳磊,賈艷麗,李珂琪,陳永勤,盧長明,LI Xiao-tong,WU Lei,JIA Yan-li,LI Ke-qi,CHEN Yong-qin,LU Chang-ming
利用野生大豆回交導入系定位油分含量 QTL 王錦輝,王丹華,蔣洪蔚,王久鎮,尹燕斌,林萌萌,魏思明,胡國華,劉春燕,陳慶山,WANG Jin-hui,WANG Dan-hua,JIANG Hong-wei,WANG Jiu-zhen,YIN Yan-bin,LIN Meng - meng,WEI Si - ming,HU Guo - hua,LIU Chun - yan,CHEN Qing - shan
密植條件下國審冬油菜品種主要性狀特點與差異 趙永國,程勇,陸光遠,徐勁松,付桂萍,鄒錫玲,喬醒,劉清云,張學昆,ZHAO Yong-guo,CHENG Yong,LU Guang-yuan,XU Jin-song,FU Gui-ping,ZOU Xi-ling,QIAO Xing,LIU Qing-yun,ZHANG Xue-kun
不同播期對早熟油菜葉片激素水平的影響及其與花芽分化的關系 康洋歌,張利艷,張春雷,代碌碌,袁金展,李明,馬霓,KANG Yang-ge,ZHANG Li-yan,ZHANG Chun-lei,DAI Lu-lu,YUAN Jin-zhan,LI Ming,MA Ni
激素和非生物脅迫對花生葉片白藜蘆醇及其代謝產物合成的影響 王琴飛,許強,張如蓮,劉迪發,應東山,王明,李莉萍,WANG Qin-fei,XU Qiang,ZHANG Ru-lian,LIU Di-fa,YING Dong-shan,WANG Ming,LI Li-ping
苗期噴施外源脫落酸對北方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生理的影響 武軍艷,劉海卿,孫萬倉,劉自剛,楊建勝,李學才,方彥,錢武,侯獻飛,馬驪,張樹娟,王凱音,WU Jun-yan,LIU Hai-qing,SUN Wan-cang,LIU Zi-gang,YANG Jian-sheng,LI Xue-cai,FANG Yan,QIAN Wu,HOU Xian-fei,MA Li,ZHANG Shu-juan,WANG Kai-yin
工程師職稱論文范文:農業觀光園發展現狀分析
摘要:分析了西安市環山路農業觀光園存在的優勢和現狀,同時對農業觀光園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對策,為西安都市新型農業的發展提供一些意見。
關鍵詞:西安環山路,觀光農業園,發展
1.環山路景觀環境特點
西安的環山路沿著秦嶺,而秦嶺是西安的生態安全屏障,是西安山水城市的主要憑借,是西安可持續發展的依托!洞笄貛X西安段保護利用總體規劃》明確提出以保護生態為首要的目標進行規劃。關中環線就是關中環山公路,沿著秦嶺山脈西安段,即陜西省省道S107,是陜西省規劃的“一縱、二環、三橫”公路次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路線全長480km,它環繞西安、渭南、咸陽、寶雞4個城市,13個區(縣),43個鄉鎮。環線還和“米”字形高速公路相通,和108、210、310、312國道相連接。這一項目的建設對關中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促進沿線經濟發展和旅游資源的開發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農業機械化作業對油菜產量的影響研究——以湖北省為例————作者:何蒲明;張維;張學昆;曾智;
摘要:為了探究農業機械化作業對油菜產量的影響,利用2010-2022年湖北省16個地區的面板數據,實證分析農業機械化作業對油菜產量的影響、作用機制及異質性。研究發現:農業機械化作業能夠顯著提升油菜產量,且在利用工具變量法以及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結論依然成立;機制分析表明,農業機械化作業主要通過擴大油菜種植面積進而提升油菜產量,且提升效果隨油菜種植面積的擴大而逐漸增強,但農業機械化作業通過提高油菜單產進而提...
基于近紅外光譜技術的不同種皮色大豆種子活力預測模型的構建————作者:李文君;雷榮;曾艷;王賢智;
摘要:開發大豆種子活力的無損預測技術對于保障大豆種子播種質量和提升大豆產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本研究采集了43個品種大豆種子的近紅外光譜,利用多種光譜預處理方法以及多元線性回歸、偏最小二乘回歸、支持向量機回歸、XGBoost和BP神經網絡建模方法,分別構建了淺色和深色種皮大豆的發芽率、發芽指數、正常苗率、發芽勢和芽長的預測模型。結果表明,深色和淺色種皮大豆分開建模效果較好,對光譜進行預處理并對光譜變量進行...
花生抗白絹病種質的發掘與評價————作者:于東洋;宋萬朵;王前前;康彥平;程志勇;王朝歡;張珍珍;雷永;王志慧;淮東欣;王欣;廖伯壽;陳玉寧;晏立英;
摘要:由齊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引起的白絹病對花生生產造成嚴重威脅。由于花生白絹病的抗性易受環境條件的影響,為發掘不同環境下穩定抗病的花生種質,本研究采用溫室人工接種、田間人工接種及田間病圃自然發病三種方法,對供試的30份花生材料進行了抗白絹病鑒定。結果表明,溫室人工接種條件下鑒定出5份抗病材料,田間人工接種條件下鑒定出18份抗病材料,田間病圃自然發病條件下鑒定出11份抗病材料...
適于甘藍型油菜品種鑒定的核心KASP標記開發及其應用————作者:洪美艷;高界;袁榮;任雪貞;景琦;羅莉霞;郭瑞星;曾新華;
摘要:開發低成本、高效、準確鑒別甘藍型油菜品種的KASP標記,可為我國油菜品種的研發、保護、生產和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本研究基于前人篩選的203個高多態性SNP位點,利用KASP技術對94份甘藍型油菜自交系和181份2019-2020年度國家冬油菜參試品種進行基因分型。結果獲得了90個高質量的KASP標記,其位點的MAF、PIC、雜合度分別平均為0.20、0.24、0.26。聚類分析和群體結構分析...
花生抗青枯病應用核心種質構建————作者:郭建斌;羅懷勇;劉念;黃莉;陳偉剛;周小靜;陳玉寧;康彥平;晏立英;廖伯壽;姜慧芳;雷永;
摘要:為提高抗青枯病種質資源的利用效率,本研究基于19個表型性狀,在對149份抗青枯病種質多樣性評價的基礎上,構建了花生抗青枯病應用核心種質。通過聚類分析,將149份材料分為5個亞群,利用“多次聚類優先取樣法+25%的取樣比例+歐氏距離+最短距離法”構建了包含37份花生的核心種質,其均值差異百分率、方差差異百分率、極差符合率和變異系數變化率分別為0%、52.63%、100%和125.77%;谥鞒煞址...
黃淮區油/麥-花生輪作防病增產及對土壤的改良效應————作者:曹金華;張書芬;朱家成;何俊平;蔡東芳;文雁成;趙磊;王東國;劉奕孜;
摘要:為明確油菜/小麥-花生輪作效應,針對黃淮區長期小麥-玉米輪作模式造成的土壤質量下降和花生連作障礙問題,采用田間長期定位試驗研究了不同的油菜/小麥—花生輪作種植模式對油菜、花生的產量、病害發生情況以及對土壤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經過7年輪作后,油菜/小麥輪作處理可顯著降低油菜菌核病發病率和發病指數,降低幅度分別為61.2%~76.5%和69.4%~81.6%。與小麥-花生輪作處理(W-P)相比,油菜...
稻茬留樁高度對免耕飛播油菜產量與產量構成因子的影響————作者:王崇銘;陳玲英;魏步青;趙劍;周志華;李小坤;叢日環;陸志峰;任濤;魯劍巍;
摘要:油菜免耕飛播模式對挖掘長江流域冬閑田生產潛力并實現輕簡化生產具有重要意義,明確適宜稻茬留樁高度是優化該模式核心參數的關鍵。本研究于湖北省武穴市和黃陂區連續進行兩年田間試驗,2020-2021年設置0、20、40、60 cm 4個留樁高度處理,2021-2022年根據前一年試驗結果設置0、10、20、30、40、50、60 cm 7個留樁高度處理,系統分析留樁高度對油菜關鍵生育期農藝性狀指標、油菜籽...
酶水解-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法檢測花生色氨酸的含量————作者:祁建州;喻理;方夢雪;張良曉;馬飛;李培武;
摘要:通過對酶水解前處理和高效液相色譜參數條件的優化,建立了酶水解-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法檢測花生色氨酸含量的方法;ㄉ鷺悠方浕疑溍咕鞍酌杆,然后將水解液用純水稀釋,采用梯度洗脫程序在C18(4.6mm×150 mm, 3μm)色譜柱分離,以0.2%乙酸水溶液-甲醇為流動相,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法對色氨酸進行定量分析。結果表明,色氨酸在0.5~25 mg/g濃度范圍內回歸方程為Y=826.2178X+10...
等氮條件下沼液與尿素配施對油菜產量和紅壤團聚體氮素分配的影響————作者:何小林;柳開樓;吳春虹;冀建華;盧再杰;宋惠潔;陶峰;王志美;黃尚書;李模其;胡丹丹;胡志華;
摘要:為探究沼液與尿素配施在紅壤地區油菜生產中的增產效果以及對土壤團聚體氮素分配的影響,本研究于2022至2023年布置了大田試驗,處理包括尿素氮與沼液氮比例為85%∶15%(以有機氮占比記為ON15,以此類推)、70%∶30%(ON30)、55%∶45%(ON45)、40%∶60%(ON60)、尿素氮100%(ON0)和不施尿素氮(N0)。分析了油菜產量、土壤團聚體組分及全氮含量,并探討了土壤團聚體氮...
大豆光敏色素因子GmPIFs家族的特征分析及與節律調控蛋白GmSIC的互作研究————作者:李佳雯;李振;班豪展;張少輝;岳巖磊;
摘要:光敏色素作用因子(PIFs)是一類bHLH轉錄因子,直接與光敏色素相互作用調控下游基因表達,進而影響重要的生物學反應。大豆是典型的光周期敏感型作物。為了解大豆PIFs在光信號調控中的作用,本文利用MEGA-X,ExPASy-Prot Param等工具對大豆光敏色素因子GmPIFs家族之間的遺傳關系、蛋白特性、亞細胞定位等生物信息學分析,并采用酵母雙雜交技術,對其中13個GmPIFs蛋白與大豆生物節...
甘藍型油菜單價陽離子/質子反向轉運體BnCPA基因家族分析及其對施鉀響應————作者:杜思垚;王鯤嬌;陸志峰;張洋洋;廖世鵬;任濤;魯劍巍;
摘要:鉀是重要的產量和品質元素,鑒定油菜陽離子/質子反向轉運體(CPA)基因家族成員,結合鉀肥用量田間試驗探究油菜葉片鉀素高效利用的機制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鑒定獲得甘藍型油菜106個CPA家族基因成員,通過序列比對和系統發育樹分析,將其分為3個亞家族(CHX家族、NHX家族、KEA家族),不均勻地分布在19條染色體上。進化分析表明,全基因組三倍化事件和片段復制對CPA家族基因的進化起著...
利用酵母雙雜交技術篩選與花生青枯菌效應蛋白Rip-TAL互作的蛋白————作者:林婧怡;陸文智;楊華;朱艷婷;牛思杰;楊強;張沖;蔡鐵城;莊偉建;莊宇慧;陳華;
摘要:青枯雷爾氏菌通過Ⅲ型分泌系統向寄主細胞注射效應蛋白來抑制寄主的免疫反應或干擾寄主細胞的正常功能,從而引起病害發生。前期研究表明在本氏煙中超表達花生青枯菌效應蛋白RipTAL基因能夠顯著提高煙草抗青枯病水平。為進一步探究花生青枯菌效應蛋白RipTAL介導的花生與青枯菌的互作機制,本研究構建了受青枯菌誘導的花生根部組織均一化酵母文庫,并利用酵母雙雜交技術篩選到RipTAL候選寄主靶標蛋白,功能注釋結果...
植物油脂生物合成多層級轉錄調控網絡研究進展————作者:張鴻杰;王陽昕;于佩田;宋宇鑫;安澤宇;曹子琪;吳海波;楊劍飛;張鵬;王宇;
摘要:植物油脂的生物合成是一個復雜的多層級調控過程,涉及多種轉錄因子、信號分子及其相互作用網絡。隨著基因組學、轉錄組學及功能基因組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關于植物油脂合成的轉錄調控機制已取得了顯著進展。本文總結了植物油脂生物合成過程中的主要轉錄因子和其調控網絡的最新研究成果,重點分析了WRI1、LAFL調控網絡等轉錄因子在油脂合成中的調控機制及其與其他信號途徑的交互作用。此外,本文還綜述了基于轉錄因子代謝工程...
白菜型冬油菜BraCTL1基因表達模式及其啟動子活性分析————作者:李寶晶;王小霞;魏家萍;崔俊美;武澤峰;王晉雄;方彥;董小云;鄭國強;撒二梅;朱淑俊;魏鴻燕;楊加悅;李娟;趙國棟;李世昌;曹小東;劉自剛;
摘要:為探究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 L.)幾丁質酶(chitinase-like, CTL)基因與抗寒性的關系,本研究以強抗寒品種隴油7號和弱抗寒品種天油4號的白菜型冬油菜為材料,分離克隆了BraCTL1基因啟動子序列,構建BraCTL1基因啟動子融合GUS基因載體,進行煙草遺傳轉化,結合PLACA在線軟件,分析了BraCTL1啟動子順式調控元件及BraCTL1基因的表達模式。結果表明...
球孢白僵菌內生定殖誘導油菜抗核盤菌侵染研究————作者:董曉慧;楊蕙萍;李啟云;路楊;隋麗;張正坤;
摘要:菌核病是油菜(Brassica napus)生產中的重要病害,為明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油菜中的定殖能力及其對油菜生長和抗菌核病的作用,本研究利用浸種法和灌根法構建球孢白僵菌-油菜植株共生體,測定葉綠素含量和植株高度以評估其促生效果,分析菌核病發病率和防治效果以探究其抗病作用,并采用熒光定量PCR檢測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在油菜根...
東北北部地區大豆品種選育及生育期遺傳基礎與分子機制研究進展————作者:賈鴻昌;王培國;孫佰全;姜麗偉;孫石;鹿文成;韓天富;白江平;
摘要:大豆是我國糧油安全戰略的核心作物,東北北部高寒地區是我國大豆生產的重要區域,承擔著全國1/3的產量重任,但其短無霜期與低溫環境嚴重制約產量提升。本研究系統梳理了該區域大豆品種生育期改良的遺傳基礎和育種實踐,重點探討了高寒地區大豆生育期調控的分子機制。該區域大豆品種屬于北方春大豆早熟組到超早熟類型,生育期組范圍是MG0000-MG0組。2004-2024年該區域審定大豆品種609個,其中黑河43、合...
單壟小雙行交錯布種下氮肥減施對花生光合特性及產量的影響————作者:劉欣宇;謝暢;王婧;蔣春姬;趙新華;劉喜波;鐘超;張鶴;于海秋;王曉光;
摘要:為明確單壟小雙行交錯布種下氮肥的最佳減施量,以花生品種青花6號為材料,設置4種不同氮肥梯度處理:CK(施純氮82.5 kg·hm-2,常規施氮)、T1(純氮70 kg·hm-2,氮減施15%)、T2(純氮62 kg·hm-2,氮減施25%)、T3(純氮54 kg·hm-2,氮減施35%),在此種植模式下研究氮肥...
U-box型E3泛素連接酶調控甘藍型油菜抗旱性研究進展————作者:張茹佳;溫運飛;成洪濤;梅德圣;
摘要:干旱是限制植物生長發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對油菜產量和品質造成嚴重影響。E3泛素連接酶在植物逆境響應中發揮重要作用,它們通過調節蛋白質的降解來維持細胞內的穩態平衡。其中PUB(Plant U-box)類蛋白作為關鍵元件廣泛參與植物非生物脅迫調控過程,但目前PUB蛋白在甘藍型油菜抗旱等非生物脅迫的相關報道較少。本文從甘藍型油菜的抗旱研究入手,通過探討植物泛素化系統與E3泛素連接酶,聚焦于U-box型E3...
紫蘇品種資源農藝性狀及品質特征的綜合評價————作者:朱梓榕;汪磊;李峰;汪魏;姜楠鈞;王玲;吳佳俊;張欣融;楊航;李庠;彭博;譚美蓮;
摘要:為挖掘優異紫蘇品種資源,以40份紫蘇品種資源為材料,2021-2022年分別在湖北武漢、湖南常德2個地區進行農藝、品質性狀的遺傳變異分析,包括株高、生育期、葉片大小、生物產量和總穗數等籽粒產量相關指標在內的10個農藝性狀,以及含油率、α-亞麻酸、迷迭香酸等在內的7個品質特征;以主要農藝性狀結合加權隸屬函數值(D值)構建GGE雙標圖,分析品種資源的適應性和穩定性。結果表明:供試材料的產量性狀(單位面...
大豆SUT基因家族全基因組鑒定及響應鹽堿脅迫表達分析————作者:趙冰倩;孟強瑞;孔瑞文;吳彤;George Bawa;賈博為;孫曉麗;李建偉;孫明哲;
摘要:蔗糖轉運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 protein, SUT)是通過在膜上形成的蔗糖跨膜轉運通道,將蔗糖從源器官分配到庫器官的關鍵蛋白,在植物的各種發育和生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挖掘大豆SUT家族基因潛在功能,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組鑒定到11個GmSUT基因,分布在2、4、8、10、16和18號染色體上,分為3個組(Type Ⅰ~Ⅲ)。GmSUT成員高度保守,均有MFS_2和Su...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