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西北林學院學報》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西北林學院學報》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西北林學院學報》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西北林學院學報》是我國西北地區唯一的林業類綜合性學術刊物,1984年創刊。主要刊登國內外林業科學研究的新成果、新動態。主要內容包括林木遺傳育種、林木培育、森林經營、經濟林、水土保持、園林綠化與設計、森林資源及其保護、木材學及木材工業、林產化學、林業機械、林業經濟等學科方面的科學論文。學報緊密結合國家林業重點工程和863、948等重大科研項目,面向“三北”防護林工程、黃土高原治理、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工程等,特別是針對干旱地區林業經濟的發展等方面發表了許多高質量的和有重大價值的科研論文,許多已在林業生產中得以推廣應用,深受林業科研人員的歡迎。目前被《CA》、《ZR》、國際林聯等國際數據庫收錄,國內十幾種大型數據庫、文摘期刊固定收錄;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全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優秀學報一等獎
全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及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陜西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
國外數據庫收錄
英國動物學記錄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林業生態建設論壇、林業基礎科學研究、林木育種及栽培、森林資源及其保護、經濟林研究、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研究、園林綠化等欄目。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毛烏素沙地不同林齡樟子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變化特征 趙燕娜;廖超英;李曉明;楊曉娟1-5+19
不同環境因子對黃連木1年生苗耗水規律的影響 陳婧;馬履一;段劼;彭祚登;賈黎明;楊欣超;楊騰6-11
干旱區荒漠河岸林土壤全氮空間變異特征研究 王家強;彭杰;柳維揚;韓路;于軍12-19
密度調控對香樟人工林林木生長及空間分布的影響 胡凌;商侃侃;張慶費;戚裕鋒;鄭思俊20-25
云南干熱河谷不同密度麻瘋樹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機碳特征 谷麗萍;郭永清;澤桑梓;楊旭;李江;陳偉;阮宏華26-31
水分和鉛交互脅迫對側柏幼苗葉片生理指標的影響 劉俊峰;王進鑫;鄒朋;張青;伍歡32-36+91
不同林齡木麻黃林地土壤理化性質與生化活性分析 李小容;白禮姣;陳本莉;藍慧卡;符春丁;李蕾37-41
沿壩生態交錯帶不同落葉松群落生長動態研究 張建華;丁國棟;姜鵬;任仙42-48
元陽梯田水源區林地土壤水分時空變異性研究 張娟;宋維峰;彭永剛;朱興耀49-53+60
基于長時間序列影像的關中地區植被時空變化分析 陳言;劉翔;王薇;李亞軍;范偉;邊敏娟54-60
閩楠幼苗對大量元素缺乏的響應 王櫻琳;韋小麗;段如雁;簡才源;張怡61-65
石榴-綠豆間作系統土壤呼吸及其影響因子研究 孟平;李春友;張勁松;劉文娟;陸森;楊海清66-70+212
林業資源信息云基礎設施研究 孫偉;曹姍姍;蒲智;符利勇71-79
基于支持向量機的竹林信息提取研究 郭寶華;范少輝;官鳳英;黃永南80-84
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研究進展 王棣;佘雕;張帆;耿增超85-91
核心期刊投稿:不同光強對胡麻幼苗生長發育特性的影響
摘要 通過田間遮光試驗和實驗室弱光試驗,探討不同光照強度對胡麻幼苗生長發育的影響。結果表明:光照強度為自然光的5%~50%時,胡麻的出苗率高于對照組;光照強度為自然光的65%時,胡麻的成苗率最高。隨著光照強度的降低,胡麻的株高和節間距呈上升趨勢;很弱的光照強度(450 lx)使胡麻的幼莖變細,硬度降低,無法發育成苗。
關鍵詞 核心期刊投稿,光強,胡麻,生長
光是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最重要的環境因子之一,光照強度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及形態結構的建成。通常隨著光照強度的降低,光合速率和葉綠素含量呈現下降趨勢(如芒萁、黃連和缺苞箭竹等植物[1-3]),從而限制植物的生長。然而,有研究表明一定時期一定程度的遮光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4]。
西北林學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香果樹幼苗低溫脅迫下的生理響應與適應機制————作者:程薪宇;程霖銳;陳寒瑤;江恩文;郭夢橋;郭連金;
摘要:探明香果樹幼苗在低溫脅迫下的生理響應規律,為該物種野外種群復壯提供理論基礎。以香果樹一苗齡幼苗(Y1)與二苗齡幼苗(Y2)為研究對象,進行1,4,7,10,15,25℃處理,測定根與葉片的丙二醛(MDA)含量、滲透調節物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觀察根與葉片的顯微結構特性,并對低溫脅迫下葉片的細胞膜透性和快速葉綠素熒光誘導動力學特性進行比較。Y1與Y2半致死溫度(LT50)分別為6...
藏東南高寒草甸矮生嵩草根系特征與周轉率沿海拔梯度的變化————作者:董相香;李忠馗;石海濤;張大才;
摘要:探究海拔對植物根系形態及周轉率的影響,以期深入理解其生態適應機制。在藏東南東達山海拔4 200~5 000 m地區,采用土鉆法分別于返青期、生長旺期和枯黃期采集矮生嵩草根系樣本,分析海拔對其根系形態與周轉率的影響。1)細根(直徑≤1 mm)體積占比均超80%,且隨海拔上升而遞減;中海拔段(4 600~4 800 m)細根各形態指標(根質量密度、比根長、比表面積、根長密度、根體積密度)值最大,而低海...
文冠果性別分化期花芽營養成分及miRNAs分析————作者:亢一帆;敖妍;王亦叢;王旭;王可心;
摘要:研究營養成分及miRNAs對文冠果性別分化的影響,為提高雌雄比提供理論依據。采用蒽酮比色法測定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凱氏定氮法、鉬銻抗比色法、火焰光度計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礦質元素含量;構建sRNA文庫比對篩選差異表達的miRNAs;采用GO和KEGG進行功能富集分析。雌、雄花內部結構出現差異后(分化中期),雌花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均顯著低于雄花。Mg顯著高于雄花,K、Cu、Zn顯著低于雄花...
竹叢覆蓋對甜龍竹筍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和化學計量特征的影響————作者:曹建杰;輝朝茂;向自乾;劉蔚漪;
摘要:探究竹叢覆蓋對甜龍竹筍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NSC)和碳氮磷化學計量特征的影響,明確竹筍養分分布對覆蓋措施的響應,提高培育技術和經濟效益。以云南省保山市勐統鎮10年生甜龍竹為對象,按隨機區組試驗,設計6個雙層覆蓋處理(BM、JM、YK、LN、GC、CK),分析不同覆蓋處理竹筍營養元素含量分布及特征差異。1)覆蓋造成NSC、可溶性糖和糖淀比一定程度的下降。2)覆蓋顯著影響碳氮磷含量及化學計量比(P<0...
生物炭配施氮素對Cd脅迫‘泡桐1201’種子萌發的影響————作者:朱秀紅;紀爽;楊會煥;茹廣欣;
摘要:探究生物炭配施氮素對緩解Cd脅迫下‘泡桐1201’種子萌發的生理機制,為應用生物炭及氮素修復Cd污染土壤提供參考。以‘泡桐1201’種子為試驗材料,研究在Cd脅迫下施加不同濃度的泡桐生物炭處理液與氮素處理液對Cd脅迫下種子發芽特征、抗氧化水平、滲透物質及營養水平的影響。1)生物炭、氮素及配施均顯著提升種子的發芽勢、發芽率、發芽指數及活力指數。隨著處理液濃度增加,幼芽長度、根長、鮮重及游離氨基酸含量...
云南元江引種椰棗種實多樣性研究————作者:丁兵;李蓮芳;王慷林;王文俊;楊力穎;武程鵬;
摘要:對云南元江引種栽培的32株椰棗種實性狀開展多樣性分析,初步確定其群體中的優良單株,為進一步研究和良種選育提供基礎。對32株椰棗種實的11個指標,采用Shannon-Wiener指數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詮釋其種實多樣性,初步確定其群體中的優良單株。椰棗單株果實的平均橫徑、縱徑、單果干重和鮮果可食率分別為1.9~2.7 cm、2.9~4.2 cm、1.9~5.6 g和77.8%~94.9%;種子鮮重變異...
特早生茶樹種質資源特征及其早芽調控機理研究進展————作者:郭曉雨;王茜;沈高健;羅理勇;袁連玉;曾亮;
摘要:中國是茶樹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茶樹春季發芽時間是其產生經濟效益高低的重要影響因素,其中特早生種茶樹春季發芽時間最早,是制作早春名優茶的最佳材料。目前特早生茶樹種質資源相對稀缺,育種進程緩慢,且發芽時間受多個因素影響。文章綜述了特早生種茶樹種質資源特征、品種培育進展及早芽機制方面研究進展。文章對特早生茶樹品種培育進展進行總結,并綜合內源激素(GA、ABA等)、遺傳因素(DAM、SOC1、DELLA、...
15種云杉針葉解剖結構與其抗旱性研究————作者:趙麗;包秀蘭;王福德;福升;劉麗潔;霍凱宇;
摘要:探究不同云杉針葉解剖結構與其抗旱性的關系,為云杉的保育研究及優良種質資源篩選提供參考。以呼和浩特樹木園引種栽培25年以上的15種云杉為材料,采用徒手切片技術觀察針葉解剖結構并分析相關指標。1)15種云杉針葉均由角質層、表皮層、下皮層、葉肉組織、內皮層、中柱組織等部分組成。葉肉無柵欄組織、海綿組織的分化。2)15種云杉針葉解剖結構不同指標均存在顯著差異,其中以中柱面積變異系數最大(22.83%),角...
落葉木蓮群落幼苗、幼樹種內和種間競爭研究————作者:況小寶;李婷;林國江;張稱稱;徐佳文;楊清培;
摘要:探究落葉木蓮幼苗、幼樹的種內和種間競爭關系,為該瀕危植物的針對性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對江西省玉京山落葉木蓮群落更新層進行調查,結合Hegyi單木競爭模型量化了186株落葉木蓮幼苗、幼樹的種內和種間競爭強度。落葉木蓮幼苗、幼樹受到的競爭壓力以種間競爭為主,種間競爭指數為1 390.66,占總競爭指數的61.55%;落葉木蓮幼苗、幼樹所受種內、種間和總競爭指數與胸徑的關系均符合指數函數,證明其所受的3種...
麻栗坡常綠闊葉林殼斗科植物的共存研究————作者:羅瑞;陳曦;楊軻涵;
摘要:調查分析麻栗坡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殼斗科的群落結構和群落動態,探究櫟屬、石櫟屬、栲屬的共存機制和優勢性差異,為理解殼斗科植物共存提供實例。2021年5月在麻栗坡自然保護區設置4個600 m2的樣方,用Excel 2019,SPSS 25.0軟件從個體數及胸高斷面積分析優勢類群,制作殼斗科3屬的靜態生命表和存活曲線,分析其屬間差異和共存機制。1)4個樣方中殼斗科和石櫟屬的平均胸高斷...
3個樹種葉片提取液對木麻黃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作者:吳東洋;陳燦;陳桂信;何葉;陳增焰;林晗;
摘要:探討木麻黃防護林環境DNA(eDNA)對木麻黃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為林下天然林更新提供理論依據。從木麻黃、臺灣相思和濕地松新鮮葉片獲得不同濃度浸提液(0.01,0.1,0.5 g/mL)和DNA提取液(20,200,2 000μg/mL),以及經DnaseΙ處理的2 000μg/mL DNA降解液,觀察溫室培養皿中3類溶液處理木麻黃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情況。1)自體葉片0.1 g/mL浸提液對...
小花溲疏的開花特性與繁育系統————作者:汪琦;李進宇;王心怡;王藝璇;郭偉;袁濤;
摘要:明確鄉土植物小花溲疏的開花和繁育特性,推動溲疏屬植物抗性育種和資源利用,豐富北方地區觀花灌木種類。對小花溲疏的花器官形態、開花物候、花粉活力、柱頭可授性和繁育系統進行觀測與分析。1)小花溲疏在北京4月下旬始花,5月中旬結束,為集中開花模式,群體花期22~23 d,單花花期8 d(可分為8個時期);2)花瓣平展期的柱頭可授性最強,雄蕊展開期的花粉活力最高;3)花粉活力測定最適培養基為100.0 g/...
施肥對輕木生長和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的影響————作者:段貴河;吳俊文;趙志娟;李志琪;陳剛;文程敬;杜官本;
摘要:通過探究不同施肥情況對輕木生長和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的影響,篩選出適合輕木培育的施氮量和施肥類型,為輕木施肥提供合理的建議。以2年生輕木林地為試驗地,采用隨機區組設計,設置了3個梯度的尿素處理(N),分別為N1(尿素300 g/株)、N2(尿素450 g/株)、N3(尿素600 g/株),3個梯度的緩釋氮肥處理(H),分別為H1(緩釋氮肥300 g/株)、H2(緩釋氮肥450 g/株)、H3(緩釋氮...
武夷山國家公園網絡關注度多維時間特征與預測————作者:張麗甜;崔亭亭;莊迎鑫;朱里瑩;
摘要:國家公園網絡關注度是評估旅游地的發展狀況,感知游客活動行為偏好,預測潛在游客流量需求的重要指標。但從長時間、動態時間視角探討網絡關注度周期性與突變性特征方面的研究較少。本研究基于2014—2023年武夷山國家公園百度指數數據,采用季節性強度指數、M-K突變檢驗、小波分析等多種方法探究網絡關注度多維時間變化特征,并利用SARIMA-SVM組合模型預測武夷山國家公園網絡關注度未來趨勢數值。研究表明:1...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的貴州省生態環境效應空間分異特征研究————作者:萬海峰;蒙友波;陳洋;羅潔瓊;趙祖倫;李劍飛;
摘要:分析不同尺度下貴州省土地利用變化生態環境效應的空間分異特征,為優化該地區土地利用結構及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理論依據。基于貴州省198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數據,運用ArcGIS空間分析方法,計算生態環境質量指數,對長時間序列土地利用變化及不同尺度下生態環境質量的時空演變和空間集聚特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1)1985—2020年,貴州省土地利用類型以林地和耕地為主,4個時期,2種地類面積之和均在97%...
工藝參數對正交膠合竹木滾動剪切強度的影響————作者:王新雨;張秀標;覃道春;嚴彥;趙晨朦;
摘要:準確評估并提高正交膠合竹木(CLBT)的滾動剪切性能,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尤為重要。本研究以國產杉木和毛竹展平竹為基材制備CLBT,通過三點彎曲試驗方法測試CLBT在強軸和弱軸方向上的滾動剪切強度,研究施膠量(200、250 g/m2)和壓力(0.4、0.6、0.8 MPa)2種工藝參數對CLBT滾動剪切強度的影響。結果表明:1)壓力對CLBT強軸方向上的滾動剪切強度有顯著影響,...
華北平原生境質量與景觀格局時空演變及預測————作者:劉書雅;張安兵;王賀封;劉佳;吳健達;
摘要:探究華北平原生境質量時空演變并預測其未來變化,對該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及其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LUH2數據估算未來土地需求量,運用PLUS模型預測SSP119、SSP245、SSP585情景下華北平原2030年土地利用空間分布,利用InVEST模型和景觀指數評估2000—2020年及2030年不同情景下華北平原生境質量與景觀格局演變,并進一步揭示兩者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1)華北平原2000—...
不同植被結構綠地冬夏季感知體驗對人體生理恢復的影響————作者:段藝凡;白驊;李樹華;楊樂;袁潤娟;
摘要:通過對比冬夏季對5種典型植被結構的綠地類型(草坪、喬木林、喬-灌-草、喬-草)和無植被廣場(無植被)的感知體驗,評估不同植被結構綠地的季節變化對心率變異性的影響。結果表明:1)冬季,喬木林的RMSSD數值顯著上升,表明其對生理恢復有積極作用(P<0.01)。夏季,即便是無植被的廣場,也顯示出恢復效益,RMSSD數值顯著增加(P<0.05)。2)在冬季和夏季,草坪、喬木林和喬-灌-草植被結構以及無植...
寧夏六盤山半濕潤區華北落葉松人工林蒸騰特征及其影響因子————作者:劉璇;郭建斌;付高冉;韓炎穆;于澎濤;
摘要:林分蒸騰是森林生態系統中水循環的重要環節,占森林總蒸散量的40%~70%,直接影響著區域小氣候及下游用水安全。預測變化環境下的林分蒸騰量(T),分析林分蒸騰的影響因子及其對這些因子的響應,對于森林水分調控和林水綜合管理有著重要意義。于2019年生長季(5-10月),在寧夏六盤山半濕潤區香水河流域,選取1塊林齡38 a、林分密度為746株/hm2、平均胸徑19.94 cm、平均...
云南紅豆杉WRKY基因家族鑒定及表達模式分析————作者:甘勝美;趙燕波;李洪非;王勇;王剛;黃雄;
摘要:云南紅豆杉是天然的抗癌植物,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為探索WRKY轉錄因子在云南紅豆杉次生代謝物合成過程中的作用,基于云南紅豆杉基因組數據和5個組織(樹皮、根、葉、莖、枝皮)的轉錄組數據,鑒定和分析WRKY基因家族。研究結果表明,共鑒定出了25個結構較為保守的WRKY基因,其中編碼蛋白的氨基酸為157~726個,分子質量為18 079.40~79 474.03 u,等電點為5.44~9.51,不穩定數...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