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西北人口
關注()《西北人口》人口研究期刊,創刊于1980年,是由甘肅省計劃生育委員會;蘭州大學;甘肅省統計局;甘肅省人口學會主辦的人口學術刊物。榮獲甘肅省高校優秀學術期刊。
《西北人口》本刊為社會科學人口學刊物。旨在開拓我國人口科學研究工作,探索解決西北地區的人口問題、宣傳我國人口政策和計劃生育政策,交流人口科學研究經驗和成果,交流計劃生育工作的經驗、普及人口學知識。
西北人口雜志欄目設置
流動人口、西部開發、人口理論、人口與社會、計劃生育、老年人口、人口文化、歷史人口
西北人口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西北人口雜志社征稿要求
1.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本刊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6.來稿一經采用,雜志社將發出《用稿通知單》,出刊迅速,刊物精美。
閱讀推薦:南方人口
《南方人口》人口研究雜志,創刊于1986年,是由中山大學人口研究所主辦的理論與實踐結合,學術性、知識性、實用性和可讀性兼有的綜合性人口學刊物。本刊是理論與實踐結合,學術性、知識性、實用性和可讀性兼有的綜合性人口學刊物。
西北人口最新期刊目錄
代際支持對不同人力資本女性生育行為的影響————作者:王金營;于帥;
摘要:女性人力資本提升是影響生育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2016~2022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采用泊松回歸模型、調節效應模型以及門檻效應模型,探討代際支持對不同人力資本女性生育行為的影響。結果顯示,從生育率變動的長周期看,女性人力資本與其生育行為呈“馬勺U型”關系,即隨著女性人力資本的增加,生育率先有一個較大幅度減少,在到達一個很低水平后會有一個小幅回升的趨勢。進一步將代際支持分為時間支持和經濟支持...
繳費率與統籌模式對養老保險基金征繳率的影響研究————作者:雒慶舉;劉曉悅;
摘要:降低養老保險繳費率、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統籌層次,是近年來我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深化改革的兩項重要舉措,而制度改革對養老保險基金蒸餃率產生的影響,則關系養老保險制度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為研究對象,選取2007~2021年省際面板數據,選用系統動態面板數據模型,研究了降低養老保險繳費率與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統籌層次對各省養老保險基金征繳率的影響,以期對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
惠及桑榆:電子商務助力農村老年健康水平提升————作者:宋月萍;李怡霏;湯佳;
摘要:伴隨著數字技術與傳統農業的深度融合,電子商務逐漸成為重塑農村經濟社會結構的關鍵要素,在提升農村老年人健康水平方面的意義重大。我國農村老年人面臨醫療資源不足、健康服務可及性低等挑戰。2014年啟動的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政策,截至2020年覆蓋千余縣域,中央投入超百億元,有效改善了農村老年群體健康。文章利用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數據和多期雙重差分模型,精準評估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政策對農村老...
數字鄉村建設對農村智慧養老服務的影響機制與優化路徑————作者:韋艷;李婧;
摘要:全力推進農村智慧養老服務提質擴容,是破解農村高齡化與空巢化養老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數字鄉村建設提升農村居民民生福祉的直接體現。農村地區存在老年人數字素養落后、基礎養老資源運維效率低下、智慧養老資源城鄉分配不均等現實短板,限制了農村智慧養老服務的發展。文章基于服務鏈思想,系統分析政府、市場、社會、家庭四場域下數字鄉村對農村智慧養老的影響機制,得出了政府場域下,數字基建筑牢服務物理基礎、數字治理保障供...
數智老齡社會參與的新差序格局及其積極老齡化效應————作者:朱薈;王舒艷;
摘要:新一輪數字技術革命推動老齡社會參與的社會情境從工業社會向數智社會躍遷,催動老齡社會參與向數智老齡社會參與延伸、差序格局向“新差序格局”轉換。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到了數智端參與,但大多研究僅停留在數智端參與本身,少有研究將其系統地納入老齡社會參與的內涵體系進行整體分析。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數智老齡社會參與的新概念,將數智端參與和線下的家庭、朋友和社區端參與相結合;并在費孝通先生差序格局理論的啟發下,進一...
社會組織參與農村互助養老的邏輯、障礙與策略————作者:衡元元;劉偉琪;海龍;
摘要:社會組織參與是推動農村互助養老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策略,對填補農村養老服務缺口意義重大。從理論邏輯上看,社會組織參與對農村互助養老模式轉型、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戰略實踐具有重要價值。文章深入探討了社會組織參與農村互助幸福院的實踐案例,結果顯示:社會組織參與可以提升互助養老服務的便捷性、多樣性和專業性,助力農村互助養老發展。然而,社會組織在農村互助養老領域的參與仍面臨制度規范不健全、資金籌集不...
少子化老齡化人口新常態對城鄉融合發展的影響及其戰略應對————作者:陸杰華;孫楊;
摘要:城鄉關系歷來是一個國家現代化進程中必然面臨和解決的基本矛盾之一。在中國進入城鄉融合發展的新階段,伴隨全球第二次人口轉變浪潮,人口環境和條件發生了顯著變化,少子化和老齡化人口新常態不同程度加劇了城鄉融合發展的復雜性和障礙性,其中主要表現為:鄉-城流動人口紅利日漸式微,勞動生產率和勞動參與率降低,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將缺乏人口載體和人才基礎;農業勞動力年齡結構老化且有效供給量持續減少,制約農業產業結構升級...
人口高質量發展賦能中國式現代化:機制分析與效應評估————作者:陳樹廣;肖萌;米紅;
摘要:人口高質量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基石。基于中國2013~2022年省級面板數據,基于遺傳算法的投影尋蹤模型測算人口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水平的基礎上,從直接效應、空間溢出效應、時空異質性和機制路徑四個角度系統檢驗人口高質量發展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影響。結果表明:(1)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人口高質量發展對中國式現代化都存在顯著的促進作用,且長期效應的促進作用大于短...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與城市勞動生產率————作者:陳陽;丁韻涵;
摘要:城市勞動生產率的穩定提升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益完備的形勢下,探索其對城市勞動生產率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以2003~2021年中國280個城市為研究樣本,將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創建作為一個準自然實驗,構建多期雙重差分模型來考察示范區創建對城市勞動生產率的影響效果及其作用機制。研究表明:第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創建對城市勞動生產率的提升具...
托育服務對城市青年生育意愿的影響研究————作者:蔡弘;王欣怡;丁仁船;
摘要:發展普惠托育是提振青年人口生育意愿的重要舉措。基于858對城市青年夫妻托育行為與生育意愿的調查分析表明,整體而言托育并不能有效釋放城市青年夫妻生育意愿,且對丈夫和妻子各自的生育意愿,以及有無隔代照料家庭的生育意愿的影響存在差異。分性別來看,相比于男性,托育對女性生育意愿具有更強的釋放作用,且托育能夠縮小夫妻間生育意愿差異,緩解夫妻雙方在育兒責任分配上的分歧與矛盾;分照料情況來看,在有隔代照料的青年...
數字稟賦、社會資本與老年人身心健康————作者:晁偉鵬;楊兵紅;張長江;
摘要:數字技術作為新質生產要素,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了新思路。老年人數字稟賦的開發與提升,不僅影響其身心健康,也是推動數字社會建設和促進數字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基于2020年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數據(CLASS),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老年人數字稟賦對其身心健康的影響,使用傾向得分匹配法和增加樣本容量法進行了穩健性檢驗,運用江艇中介效應檢驗的“兩步法”對社會資本的中介效應進行了分析,最后對城鄉老年人群...
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下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與路徑————作者:李具恒;吳耘貝;吳虹;
摘要:人口老齡化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基本國情和重大課題,也是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共同趨勢。發展銀發經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歷史必然、全球共識和國家戰略。文章基于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事實和發展銀發經濟的時代訴求,在借鑒銀發經濟學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探究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下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要義、邏輯理據與實踐進路。滿足老年群體多元層級需求是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價值追求,創新是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
生育數量對罹患慢性病的影響研究————作者:楊華磊;郝杰;方格格;
摘要:在當前生育率持續下降的背景下,研究生育數量對慢性病風險的影響,對于揭示生育行為與健康之間的關聯具有重要意義。基于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CLHLS)2018年的截面數據,以5 215名受訪老人為研究樣本,對生育與罹患慢性病情況之間的關系與影響機制展開探究分析。結果表明:生育數量對個人罹患慢性病種類數具有顯著的負向效應;生育數量對罹患慢性病種類數的負向影響主要通過改善個人心理健康狀況、日常照料...
生命歷程視角下童年留守經歷對婚姻穩定性的影響————作者:郭超;何杏;杜雨珊;王明星;
摘要:童年的留守經歷嵌入個體生命歷程之初,成為重要的早期生命事件,也對個體后續發展和社會化過程中隨后形成的其他生命事件有著重要影響。在離婚率不斷攀升的背景下,童年留守經歷是否影響成年后的婚姻穩定性有待實證。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2010~2020年數據,同時構建回顧性隊列和前瞻性隊列,利用Cox比例風險模型,分析童年留守經歷對于成年后婚姻穩定性的影響。研究發現:(1)相比于童年沒有留守經歷的個...
社會角色與已婚農民工的心理健康:性別差異的視角————作者:李衛東;李樹茁;
摘要:農民工心理健康的性別差異不僅關乎個體的可持續發展,也是實現性別平等的重要議題。大量研究發現女性農民工的心理健康比男性農民工差,但少有研究專門探討人口流動背景下的性別分層、婚姻分層對農民工心理健康及其性別差異的影響,而這對促進農民工的心理健康及性別平等具有積極的意義。文章基于2009年福建省X市農民工調查數據,從性別-角色的視角出發,使用描述統計和線性回歸的方法考察了已婚農民工心理健康的性別差異及其...
地區間信任、社會融入與流動人口創業————作者:馬俊峰;
摘要:在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背景下,促進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不僅有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還有利于區域協調發展,但長期積存的地區間非正式制度障礙抑制了勞動力自由流動。為此,文章基于中國省際雙邊信任不對稱的現實,依托異地創業這一典型的勞動力跨地區流動模式,利用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信任交叉選擇矩陣構造省際雙邊信任差異指標,結合2011~2017年全國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數據,考察省際雙邊信任差異如何影...
“健康中國”建設水平對共同富裕的影響————作者:楊歡;孫騰;王鈺淞;
摘要:共同富裕,健康先行。全民健康是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健康水平的提升對于推進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健康中國2030”戰略和共同富裕政策部署,構建“健康中國”建設水平和共同富裕水平指標評價體系,通過CRITIC法測度2012~2021年中國31個省(直轄市)的“健康中國”建設水平綜合指數和共同富裕水平綜合指數,使用空間杜賓模型探究“健康中國”建設水平對共同富裕的影響及空間溢出效應。研究發...
我國中老年人教育經歷的健康回報————作者:劉梅;李建新;
摘要: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增強全民健康福祉是促進人力資本積累、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基于資源強化和資源替代理論,文章利用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數據(CHARLS),采用多種傾向值匹配方法和異質性效應模型的平滑差分方法,探討了教育獲得對中老年人的健康回報。研究發現,一方面,平均因果效應上講,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中老年人的健康狀況越好;另一方面,教育獲得機會與其對中老年人健康改善效應之間存在著異質性。這...
數字經濟發展對女性就業質量的調節效應研究————作者:楊善奇;卓方怡;
摘要:數字經濟發展引起了勞動力市場結構的深刻變革,對女性就業質量產生深遠影響。文章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主要采用調節效應檢驗和異質性分析方法探究數字經濟在改善女性就業質量上的作用。研究發現:第一,數字經濟發展對女性就業質量產生顯著正向影響,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數字化效應和自由工作效應使女性勞動者的主客觀就業質量提高。第二,數字經濟發展改善了女性就業結構,增加了對高技能女性勞動力的需求,降低了對中低...
醫療救助制度公平性評價————作者:周佳卉;朱銘來;
摘要:維護公平是醫療救助制度的基本原則與重要目標,通過測度與比較醫療救助支出水平來評估當前醫療救助制度運行的公平性。首先,討論了醫療救助公平性的含義以及當前制度存在的公平性難題。之后,根據2013~2022年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相關數據測度各省醫療救助支出水平,分別從地區間和群體間兩個方面來分析醫療救助支出的公平性。地區公平性的評價上,運用Dagum基尼系數分解法分析地區差距及其來源;群體公平性方面,...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