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人工晶體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人工晶體學報》是由中國硅酸鹽學會晶體生長與材料分會和中非人工晶體研究院聯合主辦,由《人工晶體學報》編輯委員會編輯,人工晶體學報社出版的國家級學術性期刊,是我國唯一專門刊登人工晶體材料這一高新技術研究領域成果的學術性刊物。《人工晶體學報》以“讓中國晶體走向世界讓世界關注中國晶體”為己任,論文年內容集中反映了我國人工晶體材料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覆蓋了本學科的所有研究項目和應用領域,成為世界了解我國人工晶體材料研究領域的重要窗口。《人工晶體學報》以論文和簡報等形式及時報道我國在晶體材料:半導體材料、光電子材料、壓電晶體材料、納米材料、薄膜材料、超硬材料和高技術陶瓷等在理論研究、生長技術、性能、品質鑒定、原料制備,以及應用技術和加工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同時介紹國內外晶體材料的發展動態與學術交流活動及會展信息。刊戶覆蓋以上各行業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生產經營單位和省(市)圖書館、政府相關部門,該刊已在美、日、英、俄、德等國家和地區發行。學報編委會由全國30多位知名院士、教授和專家組成,負責確定《學報》的辦刊宗旨及審定論文的質量。
本刊為美國《工程索引》(EI)收錄源期刊;此外,早已收錄《學報》的其它國際著名檢索系統有:美國《化學文摘》(CA),英國《科學文摘》(INSPEC),日本《科技文獻速報》(JICST),俄羅斯《文摘雜志》(AJ)。在國內,《人工晶體學報》為"中文核心期刊";已被《中國科技文獻數據庫》收錄,全文內容在"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系統上網;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文摘》首批收錄的源期刊。本刊曾榮獲“全國優秀科技期刊”獎,并多次榮獲部級“科技優秀期刊”等多種獎勵。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人工晶體學報》日益受到國內外讀者的廣泛歡迎,受到美國、俄羅斯、日本、捷克等國外科研企業的高度關注,國外有關公司已通過《學報》所展示的信息與國內有關單位進行了廣泛接觸與交流。他們的目標是追蹤高科技前沿,主推高學術水平,展示技術與工程的結合,促進產業化發展。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1997年獲全國第二屆優秀科技期刊獎
1987年獲優秀編輯二等獎
1989年獲優秀期刊獎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學術論文、簡報。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制約硅晶片減薄因素研究分析 劉騰云;葛培琪;高玉飛; 1719-1724
2 應變對單層碘化鉛的能帶及光電導率影響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郝東;朱世富;趙北君;朱興華;何知宇;楊定宇;孫輝; 1725-1730+1747
3 YBCO/ND-Y_2O_3/YBCO超導薄膜的制備及其特性研究 汪薪生;郭峰;任澤龍;李國興;張寶林; 1731-1735
4 聚吡咯修飾鋰釩氧納米管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 崔朝軍;孫興川;李現常;李成波;牛永生; 1736-1740+1747
5 4H-SiC的強氧化液化學機械拋光(英文) 梁慶瑞;胡小波;陳秀芳;徐現剛;宗艷民;王希杰; 1741-1747
6 基于負性光刻膠掩膜的濕法多晶硅制絨 丁彬;程現鐵;徐國慶;張宏; 1748-1753
7 PET在乙酸溶液中的晶體生長探索 蘇佳樂;常新安;陳學安;肖衛強;張書峰;臧和貴; 1754-1757
8 Sc_2O_3對水熱法生長ZnO晶體的影響 左艷彬;周海濤;王金亮;何小玲;任孟德;張昌龍; 1758-1763
9 氯氧化鉍晶體的制備及其表征研究 馬春陽;吳飛飛;王金東;肖清貴;徐紅彬; 1764-1767+1772
10 近紫外白光LED用KBa_2(NbO_3)_5∶Eu3+紅色熒光粉的合成與發光性能 李登宇;王海波;朱月華;邢海東;施豐華;卓寧澤; 1768-1772
11 三元納米層狀Ta_2AlC原位合成機制 田寶娜;應國兵;王鵬舉;王乘;吳玉萍; 1773-1777
12 負極集流體為CNT導電紙的鋰離子電池及其性能 劉珍紅;孫曉剛;吳小勇;龐志鵬;聶艷艷;岳立福; 1778-1782
13 ZnO/TiO_2復合光陽極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研究 王艷香;高智丹;楊志勝;黃麗群;李家科;孫健; 1783-1789
電子技術應用論文:基于隨機森林的跌倒檢測算法
摘要:針對現有跌倒檢測算法由于缺乏真實老人跌倒樣本以及使用年輕人仿真跌倒樣本規模較小導致的過擬合和適應性不足等問題,提出了基于隨機森林的跌倒檢測算法。該算法采用滑動窗口機制,對窗口內的加速度數據進行時間域和變換域處理,提取時間域和變換域特征參數后,在所有樣本集中進行有放回的Bootstrap隨機抽樣和屬性隨機選擇,構建多個基于最佳屬性分割的支持向量機(SVM)基本分類器。在線跌倒檢測階段,對多個SVM基本分類器的分類結果采用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給出最終判定結果。實驗表明,隨機森林跌倒檢測算法可獲得95.2%的準確率、90.6%的敏感度和93.5%的特異性,明顯優于基于SVM和反向傳播(BP)神經網絡跌倒檢測算法,反映出隨機森林跌倒檢測算法能更準確地檢測跌倒行為,具有較強的泛化能力和魯棒性。
關鍵詞:跌倒檢測,隨機森林,支持向量機,反向傳播神經網絡,屬性
人工晶體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不同化學計量比氧化鎢(WO3-x)甲烷氧化制甲醇反應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作者:秦紀龍;李向遠;張璐璐;劉建新;李瑞;
摘要:甲烷氧化制甲醇的關鍵挑戰在于催化劑對CH4分子的高效活化。非化學計量比WO3-x(0<x<3)因氧空位的可控性,兼具結構穩定性與導電性優勢,成為新型催化材料的研究熱點。基于此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論方法,系統研究了6種不同WO3-x催化氧化甲烷制甲醇的性能,并從物質結構、表面位點、甲烷氧化性能和電子性質等多個角度解析了過程機制。結果表明...
4英寸高質量GaN單晶襯底制備————作者:齊占國;王守志;李秋波;王忠新;邵慧慧;劉磊;王國棟;孫德福;于匯東;蔣鎧澤;張爽;陳秀芳;徐現剛;張雷;
摘要:本研究結合多孔襯底技術和應力調控策略,成功突破異質外延GaN單晶生長中的位錯延伸與應力控制難題,制備出直徑4英寸(1英寸=2.54 cm)的高質量GaN單晶。經切割、倒角、研磨及化學機械拋光等加工后,獲得厚度500μm的無損傷、超光滑4英寸自支撐GaN單晶襯底。該襯底兼具優異的結晶質量與出色的力學穩定性,表面無裂紋,應力分布均勻;陰極熒光光譜(CL)表征位錯密度為9.6×10~5 cm-...
納米空心立方體ZnMn2O4/rGO復合材料的儲鋰性能————作者:張琳;蔡強浩;代漢文;汪燕鳴;王飛;
摘要:ZnMn2O4是一種潛在的高比容量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但仍需提高其大電流充放電性能和循環壽命。本文通過簡便的室溫微乳液法和后續煅燒制備了邊長約200 nm的ZnMn2O4空心立方體,由粒徑30~50 nm的納米顆粒相互緊密連接形成。為了提高材料的導電性,將ZnMn2O4 p型TBC電池發射極制備工藝————作者:宋志成;張博;張春福;屈小勇;倪玉鳳;高嘉慶; 摘要:將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TOPCon)結構引入背接觸太陽電池結構,制備得到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背接觸(tunneling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 back contact, TBC)太陽電池,能夠有效抑制電子、空穴的復合,提高光電轉換效率。本文重點關注p型TBC太陽電池的發射極制備工藝,深入研究了p型硅片上制備n型隧穿氧化鈍化接觸結構(n-TOPCon)的制備工藝和鈍化性能,... Dy3+摻雜SrAl2O4∶Tb3+余輝發光熒光粉余輝性能優化————作者:舒建;李勝男;姜義;賈振國; 摘要:通過高溫固相法在空氣氣氛下合成了SrAl2O4∶x%Tb3+(SAO∶Tb,x=0.3, 0.5, 1.0, 2.0, 3.0)、SrAl2O4∶1.0%Tb3+,y%Dy3+(SAO∶Tb/Dy,y=0, 0.5, 1.0, 3.0, 5.0)... Heusler合金Mn2CoAl(100)的表面結構和電磁性質————作者:文林;江玲;顧玉鑫;杜信;沈光先;吳波; 摘要: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計算,系統地研究了Heusler合金Mn2CoAl塊體的磁性及Mn2CoAl(100)表面的原子弛豫、磁性、電子結構和表面原子極化行為。原子弛豫計算顯示,MnAl端面呈現層間差異化位移特征,第一層Mn原子向端面內部弛豫而Al原子向真空層外移,第二層原子均向真空層移動,第三層原子則呈現內縮趨勢;其余三種MnCo、MnMn和CoCo端面則表... Tb3+,Sm3+摻雜的可變色KSrGd(WO4)3熒光粉的制備及發光性能研究————作者:王元娥;王晶;葛彩霞;傅國娟;宋明君; 摘要:采用高溫固相法合成了系列Tb3+、Sm3+單摻及Tb3+/Sm3+共摻雜的KSrGd(WO4)3熒光粉,并通過X射線衍射(XRD)、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激發光譜和發射光譜對合成熒光粉的結構、發光性能及能量傳遞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在260和405 nm波長激發下,... 大尺寸Cs2LiYCl6∶Ce晶體的制備與性能研究————作者:趙美麗;孫濤峰;高璠;宮紅影;臧曉微;桂強;張春生; 摘要:本文采用垂直坩堝下降法,生長出一系列直徑3英寸(1英寸=2.54 cm)的摻鈰氯銫鋰釔(Cs2LiYCl6∶Ce,簡稱CLYC∶Ce)晶體,LiCl摩爾配比為55%~60%。對晶體毛坯的頂端不透明部分進行X射線衍射測試,結果表明,富Li的組分配比能有效抑制Cs3YCl6相生成。LiCl摩爾配比為57%時得到的晶... Li2Mg3TiO6∶Eu3+紅色熒光粉的合成及其在白光LED上的應用————作者:李鵬程;周軍;王偉剛;吳坤堯;李兆; 摘要:通過高溫固相法合成了Li2Mg3TiO6∶Eu3+紅色熒光粉。采用X射線衍射儀(XRD)對物相結構進行分析;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對微觀形貌進行表征;熒光光譜儀(PL)對粉體進行光學性能測試。結果表明:Eu3+摻入后Li2Mg3TiO... 側壁修復提升237 nm AlGaN基Micro-LED光功率密度研究————作者:郝家龍;李宏博;呂順鵬;朱立財;孫文超;張若甲;劉鐘旭;蔣科;賁建偉;張山麗;孫曉娟;黎大兵; 摘要:AlGaN基深紫外Micro-LED在無掩膜光刻、日盲紫外保密通信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然而,側壁效應和電流擁擠效應嚴重制約其高電流密度下的光功率密度。本研究制備了發光波長237 nm,臺面半徑分別為12.5、25.0、50.0 μm的深紫外Micro-LED,并系統探究了側壁損傷修復對不同尺寸和不同陣列化Micro-LED的影響規律。研究發現,使用KOH修復側壁可有效降低AlGaN基深紫外Mi... 白云石精制液可控制備高長徑比碳酸鈣晶須的研究————作者:于豐;鄭強;齊婷玉;張郁柏;馬亞麗;賈松巖;李雪; 摘要:以高濃度的白云石精制液為原料,采用碳化法制備高長徑比文石型碳酸鈣晶須。采用XRD、SEM、TEM等對碳酸鈣晶須樣品進行表征,主要考察了碳化溫度、攪拌速率、CO2通氣速率、陳化時間對碳酸鈣分散程度和長徑比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制備碳酸鈣晶須的最佳工藝條件為:碳化溫度為80 ℃,CO2通氣速率為25 mL/min,攪拌速率為200 r/min,陳化時間為1 ... 加熱器結構對輕摻磷超低氧直拉單晶硅氧雜質分布的影響————作者:商潤龍;陳亞;芮陽;王黎光;馬成;伊冉;楊少林; 摘要: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是能源轉換與傳輸的核心器件,廣泛應用于軌道交通、智能電網、航空航天及電動汽車等領域。作為IGBT芯片的襯底材料,輕摻磷超低氧硅晶圓的品質對IGBT芯片的性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直拉法(Czochralski,Cz)單晶硅拉制的過程中需要用到含氧的石英坩堝,生長的單晶硅氧含量通常達到4×10... 缺陷氨氟復合功能化UiO-66的制備及其青蒿琥酯吸附性能的研究————作者:王子豪;劉嘉鈺;董子豪;王宇鑫;許雅旭;朱禹; 摘要:青蒿琥酯,是一種青蒿素衍生的倍半萜類抗瘧藥物,因其對瘧原蟲的特異作用而引起醫藥科學家的關注。然而,青蒿琥酯提取步驟復雜,需要使用大量有機溶劑且能耗高。本實驗利用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易修飾和多孔的特性,構筑出一類功能化的UiO-66應用于青蒿琥酯吸附研究。選用氨基和氟基作為親疏水基團,研究不同比例對青蒿琥酯的吸附性能,同時考慮到UiO-66孔徑尺寸較青蒿琥酯更小,通過添加適量水分子,構筑缺陷的功能化鋯... 二維BC6N/BN橫向異質結的電學輸運性質研究————作者:解憂;肖瀟颯;姜寧寧;張濤; 摘要:二維異質結具有新穎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在納米電子器件中具有重要應用前景。本文構建了一種新型BC6N/BN橫向異質結,基于第一性原理結合非平衡態格林函數方法,對其結構穩定性、電子結構、電導率及伏安特性進行了系統研究。穩定的BC6N/BN橫向異質結擁有2.01 eV的直接帶隙,異質結界面處產生靜電勢差,電子與空穴在界面形成了電勢壘。相較于兩個單層材料,BC LiNbO3/ITO異質結薄膜的制備及光電性質研究————作者:朱家怡;杜帥;周鵬飛;鄭凡;陳云琳; 摘要:在200 ℃下采用磁控濺射方法在玻璃襯底與硅基板上濺射沉積LiNbO3/ITO(LN/ITO)異質結薄膜。通過X射線衍射(XRD)、原子力顯微鏡(AFM)、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和變溫霍爾效應等測試了該薄膜的結構、形貌及光電性質。XRD測試結果表明,相比于ITO/LN,LN/ITO疊層順序有更優的生長取向和結晶性能。AFM結果顯示,200 ℃下異質結薄膜表面較為平整,鮮少有凸起。... 鈣鈦礦太陽電池中的脒基小分子界面修飾策略————作者:王智超;葉林峰;阮妙;楊超;加雪峰;倪玉鳳;郭永剛;高鵬; 摘要:為了鈍化鈣鈦礦中存在的缺陷,提高鈣鈦礦薄膜質量,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小分子2-氨基乙脒二氫溴酸鹽(2AD)對鈣鈦礦((FA0.90MA0.05Cs0.05)Pb(I0.96Br0.04)3)薄膜進行界面修飾,使用氯苯作為反溶劑進行1.55 eV帶隙的反式鈣鈦礦太陽電池器件... 一步碳化法制備木棉纖維多孔碳及其對鋅負極穩定性的影響————作者:宋琪;蔣玲;陳鴻明;李輝富;黃朔;駱麗杰;陳擁軍; 摘要:鋅離子電容器是新興電化學儲能設備理想的選擇之一,然而金屬鋅與水系電解液之間的熱力學反應會引發腐蝕和不可控的鋅枝晶生長,嚴重影響了鋅離子電容器的庫侖效率和使用壽命。為了抑制水系電解液中鋅負極的不良副反應,本文利用木棉纖維生物質材料通過一步碳化法制備了具有亞納米通道的多孔碳材料(FC),并將其涂覆在鋅負極表面獲得Zn@FC復合負極。FC中的亞納米通道可以不斷地吸附溶劑化鋅離子中的水分子,并促進逐步去溶... 近紅外Ⅳ-Ⅵ族半導體量子點光纖的研究進展————作者:李帥;張蕾; 摘要:半導體量子點材料具有獨特的光學和電學特性,在LED、太陽能電池、熒光探針、催化等領域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尤其是Ⅳ-Ⅵ族半導體量子點材料,熒光光譜處于近紅外波段且可以覆蓋光纖通信窗口,將其制備成量子點摻雜的光纖在光纖通信領域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目前發展的Ⅳ-Ⅵ族半導體量子點摻雜光纖的制備方法主要有改進的化學氣相沉積法、溶膠凝膠膜涂覆法、空心光纖灌裝固化法、高溫熔融直接拉絲法、管內熔融法、玻璃毛細管... 低位錯6英寸銻化鎵單晶生長與性能研究————作者:楊文文;盧偉;謝輝;劉剛;呂鑫雨;擺易寒;李晨慧;潘教青;趙有文;沈桂英; 摘要:銻化鎵因其優越的物理特性和重要的應用價值而受到廣泛關注。研究團隊采用液封直拉技術成功生長出國內首根6英寸n型摻Te銻化鎵單晶錠,加工制備出高質量6英寸(1英寸=2.54 cm)銻化鎵單晶襯底,并對晶體結晶質量和晶片表面性質進行了研究。測試結果表明,銻化鎵襯底(400)面搖擺曲線半峰寬僅為20",平均位錯密度約為3177 cm-2,表面粗糙度Rq為0.42... 含d10電子構型鎢酸鹽結構與性能關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作者:崔健;和志豪;丁家福;王云杰;萬俯宏;李佳郡;蘇欣; 摘要: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對比研究了鎢酸鹽TMWO4(TM=Zn、Cd、Hg)的電子結構和光學性質。研究結果表明,ZnWO4、CdWO4和HgWO4三種鎢酸鹽的帶隙均為直接帶隙,帶隙寬度分別為2.579、2.081和2.538 eV。三種鎢酸鹽價帶頂部主要為O-2p態貢獻,由于雜化效應,O-2p態和W-5d態共同組...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