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原名《財苑》,創刊于1985年,1988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更名為《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在國內外公開發行;2000年改為雙月刊,大16開本;刊號是CN43-1278/F,ISSN1009-4148。本刊系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收錄期刊,2002年榮獲湖南省高等學校文科學報二等獎。
本刊秉持“立足湖南財經專科高等學校,面向全國財經理論界,發表校內外教師、專家、學者撰寫的既有理論深度、又有新意、理論聯系實際的財經類學術論文”的辦刊宗旨,辟有經濟法學、區域經濟、財政稅收、金融保險、證券市場、會計審計、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研究等欄目,截至2006年8月,已出版22卷102期,發表校內外專家、學者撰寫的財經學術論文2300多篇,在全國財經理論界產生了較大影響。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湖南省二級學術期刊
湖南省優秀學報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宏觀經濟研究、區域經濟研究、技術經濟研究、旅游經濟研究、財政研究、稅收研究、會計研究、審計研究。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整體性治理視角下的政府職能轉變研究 顏佳華,周萬春,YAN Jia-hua,ZHOU Wan-chun
2.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戰略思考 余華,YU hua
3. 財政職能定位提升現代財政制度啟航 肖鵬,Xiao Peng
4. 論中國式人地分離 韓紀江,HAN Ji-jiang
5. 中部地區生態與經濟的系統耦合比較與評價 張文君,ZHANG Wen-jun
6. 湖南非公經濟“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問題研究 高志敏,彭夢春,
7. 競爭條件下的二度價格歧視博弈分析 高興佑,GAO Xing-you
8. 全球主權債務危機視角下的中國主權外債問題研究 史亞榮,趙愛清,SHI Ya-rong,ZHAO ai-qing
9. 高校債務化解SWOT分析及長效防范措施研究 曾繁榮,劉小淇,戴東,ZENG Fan-rong,LIU Xiao-qi,DAI Dong
10.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問題的反思 胡煒,Hu wei
11. 巴西資本賬戶開放實踐及對我國的啟示 何迎新,HE Ying-xin
12. 湖南省發展場外交易市場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吳玉宇,萬濤,WU Yu-yu,WAN Tao
13. 論企業社會責任理財觀 郭復初,GUO Fu-chu
14. 環境審計在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中的作用機制及實施路徑研究 唐洋,陽秋林,邱奇彥,TANG Yang,YANG Qiu-lin,QIU Qi-yan
15. 高校內部控制環境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探析 卿文潔,QING Wen-jie
16. 湖南高校內部控制現狀調查研究 祝子麗,ZHU Zi-li
職稱論文發表:港口物流供應鏈及其柔性化運作機制研究
[摘要]港口物流作為一個新型的概念,服務于人們的生活,港口物流的供應鏈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港口物流的正常運行。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背景下,對港口物流供應鏈及其柔性化運作機制進行研究,協調各項運行機理,對運行機制進行探索,推動港口物流快速發展。
[關鍵詞]港口物流,供應鏈,柔性化,運作機制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國際貿易進程也隨之加快。港口經濟地位逐漸提升,涵蓋的功能也相對寬泛。港口物流供應鏈保持著港口經濟的協調發展,形成一個系統性的物流環境,運用柔性化的運作機制,增強港口物流的綜合競爭力,為我國港口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保障,下面展開具體研究。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數字鄉村背景下鄉村女性電商創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作者:王晶;溫佐芳;吳雨;
摘要:數字鄉村建設的推進為鄉村女性提供了無限的創新創業機遇和廣闊的發展平臺。本研究以數字鄉村為背景,深入調研和剖析鄉村女性電商創業能力的現狀,提出鄉村女性電商創業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發現:鄉村女性電商創業能力整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仍具備進一步提升的潛力。不同婚姻狀況、創業經歷、年齡及受教育程度的鄉村女性在電商創業能力上表現出顯著的差異,但婚姻狀況、家庭成員數量以及年收入這三個因素對鄉村女性電商創業能力...
人工智能企業促進社區韌性治理的契合分析與實現路徑————作者:劉宇;
摘要:社區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環節,是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進入現代社會,社區治理面臨諸多風險挑戰,包括主體信息差異、社區供需不平衡、社區組織作用發揮不充分以及社區居民參與積極性不強等難題。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興起,人工智能企業正在積極融入社區治理,通過智能化手段破解社區治理難題,實現社區治理效能提升。為此,需要進一步在制度設計、平臺搭建、資源積淀和深化合作等方面加強建設,走出符合中國特...
會計年度和經營周期錯配對審計費用的影響————作者:劉燦輝;王青志;陳輝發;
摘要:以我國2007—2023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研究會計年度與上市公司經營周期的錯配對審計費用的影響。研究發現,會計年度與上市公司經營周期的錯配顯著提升了審計費用,該結論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影響機制檢驗表明,會計年度與上市公司經營周期的錯配會通過增大公司經營風險進而顯著提升審計費用。不同樣本組別的異質性檢驗表明,會計年度與上市公司經營周期的錯配提升審計費用的不利影響在非國有企業、...
金融集聚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研究——基于金融發展的中介效應————作者:金長宏;尹梓楠;
摘要:金融是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基于我國2011—2020年30個省市自治區的面板數據,實證探討金融集聚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研究表明:金融集聚顯著促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東部地區金融集聚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影響效果最佳,中部優于西部地區;中介效應分析中,金融集聚能夠通過金融規模、金融效率與金融結構間接作用于經濟高質量發展,分別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中介效應;空間溢出效應分析中,金融集聚存在顯著的空間相...
綠色金融的碳減排及其空間溢出效應研究————作者:劉賽紅;盧千禧;
摘要:綠色金融作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基于2010—2022年我國30個省份面板數據,構建空間杜賓模型和門檻效應模型,實證研究綠色金融的碳減排及空間溢出效應。研究表明:綠色金融能顯著降低碳排放水平,分區域而言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綠色金融均能顯著降低本地碳排放,而中部地區可能因“虹吸效應”增加鄰地碳排放,西部地區抑制作用不顯著。此外,綠色金融對碳排放存在綠色技術創新...
論我國信用數據產權配置的完善————作者:劉宗勝;李秋石;
摘要:目前,信用數據的含義模糊且分類分級不明晰,存在著產權分置混亂的問題,導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數據市場發展受阻,因此,需要明確信用數據的含義。信用數據分為原始信用數據、觀測信用數據和衍生信用數據等三個類別,以及核心信用數據、重要信用數據和一般信用數據等三個級別。原始信用數據只能享有數據資源持有權;觀測信用數據可以享有數據資源持有權和數據加工使用權;衍生信用數據可以享有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和數...
數字經濟能促進城市綠色高質量發展嗎?————作者:鄭蘭祥;吳佳豪;鄭飛鴻;
摘要:以數字經濟水平為切入點,基于中國2011—2020年241個城市的面板數據,采用固定效應模型,檢驗數字經濟對城市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結果表明:數字經濟水平顯著提升了城市綠色高質量發展,并在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該結論仍然成立。中介效應分析表明,數字經濟可通過人才集聚和產業集聚激勵城市綠色高質量發展;異質性分析表明,對于非資源型城市、具有較高產業集聚度和市場化水平的城市,數字經濟推動城市...
數字政府賦能平臺經濟:監管困局還是善治新路?————作者:丁宇;翁千惠;孫晨皓;
摘要:工業經濟時代向數字經濟時代邁出關鍵步伐的歷史轉折點上,平臺經濟應運而生,成為新的生產力組織形式。平臺在迅速提高人類生產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加速了資本競爭,引發了與線下競爭相類似的壟斷問題。由于資本劣根性與人性脆弱性,平臺壟斷具有先天的生成動機,并在運營、需求、供給三個層面呈現出侵略性、單選性、霸權性表征。然而,傳統反壟斷治理因評定標準、專業人才、數字化監管合力等因素,落后于平臺市場發展步伐,監管徘徊...
ESG評級分歧對公司審計費用的影響————作者:張德容;謝尚游;
摘要:以2015—2022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系統探討了ESG評級分歧對公司審計費用的影響。結果顯示,ESG評級分歧會導致公司審計費用增加。進一步分析發現,管理者能力較強的公司能夠有效抑制因ESG評級分歧引發的公司審計費用上升。此外,ESG評級分歧主要通過提升公司代理成本這一機制推高審計費用。異質性分析進一步表明,這種正向關系在信息披露水平低、市場化程度高及融資約束較大的公司中更為顯著。通過研...
數字普惠金融能否促進農村居民收入提升?——基于長江經濟帶地級市數據————作者:宋健;陳錦;游植杰;
摘要:基于長江經濟帶上的81個地級市的面板數據,構建固定效應模型和空間杜賓模型,實證研究可以發現:數字普惠金融能夠提升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數字普惠金融覆蓋廣度和深度的延展可以提高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字普惠金融數字化程度的提升將降低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字普惠金融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空間溢出效應
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農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作者:陳銀娥;李汶;陳家鈺;朱琳琳;
摘要:基于我國30個省份的數據,運用非徑向SBM模型、面板回歸模型及中介效應模型分別測度我國農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實證檢驗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農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及機制。研究發現: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可以提高農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且其影響存在異質性;數字普惠金融可以通過緩解融資約束、推動農村土地流轉、促進區域創新來提高農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建議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均衡發展;不斷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緩...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投稿須知
摘要:<正>敬請作者認真閱讀《<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投稿須知》,按相關要求規范后再投稿。一、論文字數《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刊登論文原則上要求10000字/篇以上,不超過16000字/篇,重大理論問題、重要學術問題論文或特約稿不超過20000字/篇。二、欄目設置《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設有財政與區域經濟、財務與會計、金融與產業經濟、工商管理與公共管理等欄目。作者投稿的選題須在規定的欄目范圍之內。三、摘...
近百名專家齊聚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共探中國現代經濟史學科前沿————作者:漆萍 ;何妍;
摘要:<正>3月22日,2025年度中國現代經濟史學科研究動態及前沿問題研討會在湖南財政經濟學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科研機構的近百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聚焦中國現代經濟史研究動態、中國式現代化等核心議題,共探學科發展新路徑,推動學科發展邁上新臺階。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現代經濟史研究中心、中國經濟史學會中國現代經濟史專業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經濟史研究室、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史學...
我國《保險法》中告知義務實證研究——聚焦消費者保護————作者:查云川;
摘要:作為解決保險交易信息不對稱的重要義務機制,告知義務系維護保險制度有效運行的關鍵基礎,同樣也是引發保險糾紛的重要因素。通過實證研究及統計相關司法判例,從中分析法院對消費者保護之程度,進一步審視我國《保險法》中第十六條告知義務條款的適當性。整體來看,消費者獲得勝訴判決的比例相對較高,司法審判對消費者的保護力度更大,這與我國近年來多次修訂告知義務規定,增強消費者保護理念之趨勢相契合。保護善意消費者的同時...
法治鄉村建設中村民主體性意識的邏輯內涵與提升路徑研究————作者:彭澎;司尚樂;
摘要:在法治鄉村建設進程中,村民主體性意識的培育與提升至關重要。村民主體性意識的研究來源于法治鄉村建設的現實境遇,根植于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實踐。開展村民主體性意識研究旨在明確村民主體性意識的邏輯內涵。當前,村民在法治鄉村建設中的能動性有待增強,自覺性有待提升,創新性有待突破;需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提升: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筑牢主體性意識的物質基礎;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夯實主體性意識的文化根基;敢于突破創新,...
倫理視域下習近平關于學校體育重要論述研究————作者:陳隆;蘇玲;
摘要:學校體育是我國教育事業和體育事業共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必行之策,也是踐行“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等價值理念的應然之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體育的重要論述,有其深刻的生成邏輯,蘊含著豐富的價值義理和道義追求,既體現著其作為哲學家的體育思維,又彰顯著其作為體育家的倫理關懷。深入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體育重要論述的倫理意蘊和價值意義,對推動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
2024年湖南省倫理學學會學術年會在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召開————作者:陳呂思達;
摘要:<正>2025年1月4日,由湖南省倫理學學會主辦,湖南財政經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科研處承辦的2024年湖南省倫理學學會學術年會暨深化改革與制度倫理研討會在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省內外近200名專家學者圍繞“深化改革與制度倫理”進行深入交流探討
企業期望績效順差對數字化轉型的影響研究————作者:謝喬昕;陳林慧;
摘要:基于滬深A股上市公司經驗數據考察期望績效順差對數字化轉型的影響及其內在機制。研究發現:期望績效順差促進了企業數字化轉型。機制分析顯示,期望績效順差通過增加研發投入助推企業數字化轉型變革。進一步研究發現,與其他企業相比,非國有企業及強技術基礎企業其期望績效順差對數字化轉型的影響效應更為顯著。研究結論從期望績效順差角度拓展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因素相關研究,為激發企業數字化轉型活力提供了經驗證據和決策...
環保費改稅對企業綠色投資的影響研究——來自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作者:唐洋;舒祎祎;
摘要:基于2018年1月1日實施的環保費改稅政策這一自然實驗,選取2014—2021年中國滬深兩市上市企業為研究樣本,采用雙重差分法驗證環保費改稅對企業綠色投資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環保費改稅對企業綠色投資產生正向影響,數字化轉型在環保費改稅與企業綠色投資關系中發揮正向調節作用,且該政策的實施對東部地區企業、西部地區企業、非國有企業、規模大企業以及融資約束大企業的綠色投資影響更加顯著。上述結果表明環保費...
機構投資者存在度與企業創新:理論機制與實證檢驗————作者:劉德勝;王藝臻;
摘要:技術創新是企業抵御外部環境風險、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機構投資者作為企業重要的利益相關者,其地理集聚是否能夠影響企業創新行為?基于此,以2008—2022年A股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構建地區層面的機構投資者存在度指標,考察其與企業創新的關系,并進一步探討其中的作用機制。研究發現,機構投資者存在度有助于企業創新,這一促進作用主要通過提升企業信息透明度和降低企業代理成本來實現。異質性分析表明,機...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