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當代經濟科學
關注()《當代經濟科學》當代經濟科學,全方位塑造自己的精品品牌,突出特色——原創性、多元性和開放性,堅持把“學術質量第一”和雙向匿名審稿作為編選稿件遵循的基本原則,積極倡導規范、嚴謹的研究方法,鼓勵理論與經驗研究相結合,不斷提高刊物學術質量,努力使之成為廣大經濟與管理理論工作者和實踐者的學術思想暢通交流的平臺。
《當代經濟科學》經濟期刊榮譽:
百種重點期刊、社科雙效期刊、Caj-cd規范獲獎期刊
《當代經濟科學》經濟期刊收錄:
數據庫收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HSSCD—2004)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
《當代經濟科學》經濟期刊欄目:
主要欄目:改革縱橫、經濟學和經濟理論、西部大開發、證券與投資、金融研究、企業經濟、商貿研究、財稅研究。
閱讀推薦:財會研究
《財會研究》自一九八○年創刊以來,榮獲多項榮譽,深受全國財經界人士好評。為進一步拓展《財會研究》品牌,擴大《財會研究》影響,《財會研究》雜志創辦了這個網站。該網站集成了在線投稿系統和會員稿件自助管理系統,方便廣大讀者作者閱讀、投稿、發表、查詢。希望全國財經界人士積極支持《財會研究》網站的發展,相信明天我們將做的更好!
當代經濟科學最新期刊目錄
數字化轉型與中國民營企業創新————作者:尹志鋒;黃錦馳;郭兆豐;周嘉伊;
摘要:充分激發民營企業創新能力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基于第十四次中國私營企業調查數據,考察數字化轉型對民營企業創新能力的影響。研究發現,數字化轉型能顯著提升民營企業的創新能力,且在考慮內生性問題后結論依舊成立;機制分析表明,數字化轉型通過支持產品設計和優化客戶管理進而提高民營企業創新能力;拓展分析表明,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程度的不斷提高,其創新激勵效果也不斷增強,并且數字化轉型能激勵企業將新增投資...
數字經濟發展中的高質量就業——基于勞動力商品理論的內涵解構與路徑探究————作者:孔艷芳;馮楚蕙;李宵旭;王楓;
摘要:高質量就業是具有中國特色和豐富時代內涵的社會主義新就業體系。本文以馬克思勞動力商品理論為邏輯起點,按照“共建—共享—共富—人的發展”脈絡,對高質量就業的科學內涵進行系統解構。研究發現,高質量就業的根本路徑在于發展。數字經濟代表生產力的發展和躍遷,為高質量就業注入新動力。數字經濟發展助推勞動力市場一體化和資本深化,重塑勞動力流通機制和生產方式,為實現高質量就業的高效共建和人的發展內涵提供了契機,但對...
數字經濟、創新環境與區域創新效率————作者:薄文廣;嚴梁軻;劉佳麗;
摘要:數字經濟的崛起成為驅動中國經濟邁向創新發展的“新引擎”。基于2014—2020年中國省級面板數據,實證分析數字經濟對區域創新效率的影響及異質性、非線性及空間溢出等特征,并在創新測算數據資產價值基礎上,對數據資產和人力資本的調節效應進行檢驗。結果表明:中國數字經濟水平和區域創新效率均呈現增長態勢,且東高西低的梯度分布特征明顯;數字經濟發展能顯著提升中國區域創新效率,并呈現東部更為明顯的地區異質性,邊...
數字鴻溝與勞動力再配置——動態效應與效率提升分析————作者:劉偉江;郝一哲;
摘要:隨著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數字鴻溝與人口紅利消退下的勞動力再配置優化并存于高質量發展轉型中,在數字鴻溝中提高勞動力配置效率更具實際意義。為此,實證檢驗數字接入鴻溝、數字應用鴻溝對勞動力再配置的動態效應,運用空間杜賓模型識別數字鴻溝中的勞動力配置效率提升路徑。研究表明,數字接入、應用鴻溝均對勞動力再配置存在扭曲效應;數字鴻溝可通過勞動力技能溢價、技能結構影響勞動力再配置;接入鴻溝對勞動力再配置的扭曲...
新質生產力:創新力與生產力的耦合協調分析————作者:蘇振東;宮碩;李卓平;
摘要:為加速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構建創新力與生產力指標體系,使用耦合協調度模型研究中國各省份2009—2022年新質生產力的內部耦合協調關系,揭示創新力與生產力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耦合協調機制,并從四大地區的多維時空視角分析新質生產力耦合協調度的發展狀況和差異性特征。研究發現,中國各省份新質生產力耦合協調度總體上呈現波動式增長趨勢,在區域層面存在顯著不均衡特征。基于Dagum基尼系數研究發現,區域間差...
老年父母的真實需求:金錢還是陪伴?——農村家庭代際居住距離對養老質量的影響視角————作者:康姣姣;吳方衛;
摘要: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隨著勞動力流動進入新階段,農村代際居住狀況成為影響家庭養老服務供給的重要方面,為此從理論層面梳理代際居住距離對養老質量影響的內在機制,并利用千村調查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第一,代際之間存在居住距離成為農村家庭的常態,并且這種常態可能會因為成年子女關于城鎮定居的趨勢與愿景而強化。第二,代際居住距離存在的實質是子女陪伴的減少,造成傳統的“養兒防老”預期受到沖...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區域差異、動態演變與影響因素——基于生產關系視角————作者:蓋凱程;晏晨景;劉璐;
摘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需構建適配的新型生產關系。基于2012—2021年中國城市數據,從“新”和“質”雙維度構建指標評價體系,揭示新質生產力的三重“中心—外圍”梯度分化格局及躍升趨勢。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從生產關系視角分析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現路徑。研究發現:生產關系優化對新質生產力的促進作用呈現“中心強、外圍弱”的異質特征;生產關系的空間溢出強度與方向存在協同度門檻,即新質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間...
數字金融、綠色創新與制造業轉型升級————作者:彭繼增;朱遠航;陳騰背;
摘要:在發達國家高端制造回流和中低端收入國家低成本競爭的雙重壓力下,如何有效地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成為中國亟待解決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基于2012—2021年中國各省份的面板數據,對數字金融影響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效應展開實證分析。研究發現,數字金融可以顯著地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綠色創新是數字金融釋放制造業轉型升級紅利的重要傳導機制,其中策略性綠色創新在短期內發揮了主要作用,實質性綠色創新效用的發揮則存在一定時...
社會保障均等化轉移支付:邏輯闡釋、方案建構與效果評估————作者:張宗良;褚福靈;
摘要:基于民生增量需求和有限財力約束的雙重壓力,推進基本社會保障均等化成為解決社會保障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必要之選,而構建科學規范的均等化轉移支付標準體系和方案模型成為關鍵。利用2011—2020年中國省級財政數據驗證社會保障均等化轉移支付方案的實際效果。研究發現: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并非簡單資金轉移,各地區社會保障的收支缺口與其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收入能力之間并無嚴格的對應關系;與均等化標準相比較,全國范...
2025當代經濟科學重點選題
摘要:<正>《當代經濟科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四個面向”,始終圍繞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以及重大重點問題策劃選題,力推從我國國情出發、深入調查研究、具有國際視野的原創性研究。2025年,本刊將繼續關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密切跟進世界經濟形勢變化和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更加凝練發文領域,強化專題出版。誠邀廣大專家學者圍繞以下...
超大規模市場下省際總量貿易和增加值貿易網絡特征及演化機制——基于國內價值鏈的分解分析————作者:賀勝兵;張倩;劉友金;
摘要:超大規模市場是發展省際貿易和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支撐。基于中國區域間投入產出表對國內價值鏈(NVC)進行分解,分析省際貿易網絡結構特征及演變趨勢,采用時間指數隨機圖模型(TERGM)探討省際總量貿易和增加值貿易網絡的演化機制。研究發現:第一,觀測區間內省內貿易占比最高但呈下降趨勢,省際貿易持續上升。增加值貿易以國內循環為主,但是生產和流通的鏈條較短。第二,中間投入和居民消費的網絡結構較為穩定且聚類...
稅收征管、有效稅率差異與資源錯配————作者:戴小勇;李樸;
摘要:實現稅收中性、減少稅收對資源配置的扭曲,是稅收征管改革的重點。為探究稅收征管的資源配置效應,將稅收征管與企業逃稅引入資源錯配的分析框架。理論分析發現,行業內不同企業面臨的稅收征管強度差異越大,企業有效稅率與生產率的離散程度越高,行業內的資源配置效率越低,生產率損失越嚴重。基于全國企業稅收調查數據,以金稅三期工程作為準自然實驗,實證檢驗發現,金稅三期工程顯著降低了行業內企業生產率的離散程度,提升了資...
高鐵開通能否改善制造業的技術選擇偏離?——要素市場統一化視角的檢驗————作者:董洪超;范從來;
摘要:為了探索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制造業技術選擇偏離的改善路徑,選取2008—2022年中國274個城市作為樣本,采用多期雙重差分(DID)模型分析高鐵開通對制造業技術選擇偏離的影響,并使用異質性穩健估計雙重差分(CSDID)模型檢驗高鐵開通的異質性效應。結果表明:高鐵開通對制造業技術選擇偏離的改善存在地理區位上的“拐點”,中部地區的城市甚至呈現出“劫貧濟富”的現象;產業政策異質性檢驗發現在實施比較優勢...
中國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推動區域經濟增長路徑研究————作者:洪宇;杜鵬程;李靜;
摘要: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自貿試驗區”)建設已成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現有研究未充分考慮制度創新因素,導致對自貿試驗區的產出彈性估計存在偏差。將制度創新引入內生增長模型,分析其對經濟增長的雙重驅動機制及溢出效應,利用文本分析構建制度創新指數,考察其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路徑與機制。研究發現,后期建設的自貿試驗區資本積累效率更高,符合傳統“干中學”模型的特點,但其穩態增長率較低,而跨期...
生態互通:平臺企業構建開放生態的邏輯解構與范式選擇————作者:錢貴明;陽鎮;陳勁;
摘要:平臺企業是數字經濟背景下承載數據要素的關鍵微觀企業組織,推動平臺企業從生態內互通走向更為高階的跨生態系統的“生態互通”,是實現平臺經濟在規范中發展與發展中規范的關鍵舉措。平臺“生態互通”表現在一定的互通規則下,各類型平臺生態系統之間的標準、數據、用戶、商業合作伙伴等資源的全方位連接與共享,涵蓋接入標準、雙邊用戶、數據要素、數字創新與平臺“生態治理”的多類型互通,基于開放度異質性形成“標準—用戶—生...
國家低碳政策協同與中國產業低碳轉型————作者:袁航;夏杰長;
摘要:以國家低碳政策協同推動產業低碳轉型是“十四五”時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議題。采用1994—2021年中國285個地級市面板數據研究國家低碳政策協同對產業低碳轉型的影響與機制發現:(1)國家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產業低碳轉型尚無顯著促進作用,而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政策能顯著促進產業低碳轉型;(2)國家低碳城市試點政策與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政策協同能顯著促進產業低碳轉型,且該促進作用大于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
當代經濟科學投稿須知
摘要:<正>一本刊僅接收論文署名作者獨立研究完成的原創性作品,必須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文中引用的觀點、內容均須明確標注。二嚴禁一稿多投、重復內容多次投稿(包括以不同文種分別投稿),且論文所涉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不得先于本刊在其他公開出版物(包括專著、期刊、報紙、論文集和網站)上發表。因作者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或學術道德規范給本刊造成的名譽、經濟損失,作者應承擔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
2025當代經濟科學重點選題
摘要:<正>《當代經濟科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四個面向”,始終圍繞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以及重大重點問題策劃選題,力推從我國國情出發、深入調查研究、具有國際視野的原創性研究。2025年,本刊將繼續關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密切跟進世界經濟形勢變化和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更加凝練發文領域,強化專題出版。誠邀廣大專家學者圍繞以下...
政府規制、交易網絡與地方政府債券定價————作者:姚東旻;許藝煊;趙江威;崔孟奇;
摘要:針對中國地方政府債券市場存在的“利率倒掛”現象,財政部通過窗口指導機制直接提升了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利率的“地板價”。采用2018年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網絡數據,探究此項政策對二級市場的具體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發現:第一,發行定價限制有效地提高了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利率和交易收益率,促成了一、二級市場之間的穩定聯動效應;第二,異質性分析表明,這種市場聯動效應存在區位異質性和債券發行期限上的異質性;第三,機...
以“量”為先還是以“質”為主:高質量專利如何影響企業績效?————作者:楊圣豪;蔣仁愛;溫軍;黃志文;
摘要:高質量專利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重要基礎。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以來1 346.1萬條授權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數據,對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專利質量水平進行系統測算。通過構建體現企業異質性的技術選擇理論模型揭示了專利產出通過技術提升和信號傳遞影響企業績效的雙路徑傳導機制。實證研究發現,專利質量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經營績效,并且相比于專利數量效果更加明顯。專利質量通過提高企...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