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當代財經
關注()當代財經雜志簡介
《當代財經》創刊于1980年8月,原名《江西財經學院學報》,1988年改名為《當代財經》。由國家財政部主管、江西財經大學主辦,系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社會性財經學術月刊(80頁)。創刊20年來,一直得到全國經濟界讀者和作者的關心和厚愛,連續入選中國經濟類核心期刊,并連續評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當代財經》以“求實、創新、爭鳴、服務”是當代財經雜志社的辦刊宗旨,竭誠為廣大作者提供更好的展示才干的空間,為廣大讀者提供最新最快的學術文章是當代財經雜志社的辦刊原則。在新世紀,《當代財經》將進一步實施精品戰略,強化精品意識、服務意識,多出理論精品,多樹理論新識,為繁榮經濟學術理論研究作出積極貢獻。內容:突出理論聯系實際,突出當代財經的熱點.難點、焦點,突出前瞻性和時代震撼力。
當代財經雜志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龍源期刊網收錄
當代財經雜志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1.336;總被引頻次:2272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1.756;綜合影響因子:1.048
當代財經雜志榮譽:
2001年入選道屆中國期刊方陣、被評為雙效期刊、2002年被評為全國百強社科學報、連續6年入選CSSCI(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中國經濟類核心期刊、江西省一級期刊
當代財經雜志欄目設置
理論經濟、公共經濟與管理、現代金融、工商管理、產業經濟與區域經濟、國際貿易與投資、財務會計、學術述評等。
當代財經雜志投稿須知:
1、標題:文章標題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全文主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同時配有相應的英文翻譯;
2、摘要:來稿均應有中文摘要,其內容應包括研究目的、主要方法、結果和結論等,摘要篇幅為100-200字。同時配有相應的英文翻譯;
3、關鍵詞:每篇文章可選3-6個關鍵詞,同時應有相應的英文翻譯;
4、作者簡介:本刊為匿名審稿,作者簡介請另行介紹并在文末標識,內容包括工作單位、職務職稱、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等;
5、注釋和參考文獻:正文后的注釋和參考文獻應完整、準確,注釋序號用[1]、[2]、[3]……表示。頁碼隨正文標注,如:“主要方法、結果和結論等”[1]P32,參考文獻序號用①②③……表示,注釋、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為
專著[序號]主要責任者、書名[M]、其他責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學位論文[序號]作者、題目[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授予年;
期刊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題目[J]、刊名、年(期);
報紙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題目[N]、報名、出版日期(版次);
6、字數:來稿一律采用電子文本,文末標明字數(限定在10000字以內));
7、投稿方式:文章以WORD格式編輯保存,以附件形式發送E-mail。
財經類期刊推薦:《財經天下》致力于成為中國讀者量最大的財經商業雜志。我們試圖讓大眾享有與朋友、家人分享財經新聞的權利。讀者至上是我們永不妥協的底線,活色生香是我們的最大特質。我們絕不無謂地坐而論道,拒絕數據和模型的膚淺解讀,而是以輕松寫作和震撼視覺來解釋你的每個好奇,給出“下一步”的指引。不端,不裝,不俗。
當代財經最新期刊目錄
土地市場化配置對企業低碳創新的影響————作者:韓峰;黃敏;李陳華;
摘要: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實現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是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應有之義; 2008—2022年中國土地市場網地塊交易數據與中國滬深 A 股上市工業企業數據的實證研究表明,第一,土地市場化配置能夠顯著促進企業低碳創新,推動企業綠色轉型發展;第二,強化研發投入、提高綠色環保投資、優化資源配置和增強集聚效應是土地市場化配置推動企業低碳創新的重要機制;第三,土地市場化配置的低碳創新效應不僅...
不合規任務感知對員工工作重塑行為的雙刃劍效應————作者:余疆;許晟;
摘要:組織中普遍關注不合規任務感知的消極影響,但隨著崗位邊界的模糊程度加深,員工積極主動面對不合規任務帶來的挑戰現象引起了學界的關注;趬毫φJ知評價理論的觀點,不合規任務感知作為一種新型壓力源存在二元性,對員工工作重塑行為的影響存在差異化機制,即:誘發消極情緒的情感反芻和引發積極認知的問題解決沉思,同時考察了建設性變革責任感在這兩條路徑中的調節作用;谌齻時點的651份員工自評數據對研究假設進行驗證...
供應鏈金融能抑制企業避稅嗎————作者:馬勇;吳興宇;
摘要:供應鏈金融具有緩解企業的融資約束、促進企業與上下游企業合作、穩定企業的供需關系等積極作用。不僅如此,供應鏈金融還有可能會抑制企業避稅。以2010—2023年中國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為樣本的實證研究發現,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能夠降低企業避稅程度。機制檢驗表明,供應鏈金融可以緩解企業的融資約束、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的信息透明度,因而供應鏈金融可以抑制企業避稅。異質性檢驗發現,在稅收征管力度大的...
經濟增長目標管理對地方預算編制科學性的影響——基于省級預算偏離度的實證分析————作者:馮輝;
摘要:預算編制科學性是現代預算制度的原則要求,優化經濟增長目標管理對預算編制的宏觀指導作用,對于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具有重要意義。利用2003—2022年中國省級面板數據,實證研究經濟增長目標管理對地方預算編制科學性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表明:經濟增長目標的制定及其不同特征對收入預算偏離的影響效應具有顯著差異,增長目標加碼和增長目標硬約束對收入預算偏離具有擴張效應,增長目標軟約束具有抑制效應。機制分析發現,...
金融科技發展與中小企業業績:來自全國稅收調查數據的新證據————作者:魏珊珊;游家興;柳穎;
摘要:金融科技重塑了整個金融生態和經濟運行系統,中小企業難以置身事外,危與機同生共長。利用獨特的中小企業大樣本數據,對金融科技是否以及如何影響中小企業業績展開細致考察。實證研究發現: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金融科技發展危機大于機遇,對其業績表現有著顯著的負面沖擊,而這種影響主要來自于信貸資源供給不足、行業競爭加劇以及金融監管的收緊。異質性檢驗發現,金融科技對中小企業經營的影響效應與金融科技發展階段以及傳統金融...
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移與企業持續創新————作者:葉云嶺;單航;于海潮;
摘要: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為企業持續性的創新行為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基于2010—2022年中國A股上市企業數據并將技術轉移納入知識產權保護與企業持續創新分析框架的實證研究表明,第一,知識產權保護對企業持續創新投入和持續創新產出均具有顯著的驅動作用;第二,知識產權保護可以通過技術轉移促進企業持續創新;第三,知識產權保護對企業持續創新的影響具有異質性,知識產權保護增進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企業持續創新卻阻礙...
人工智能與勞動投資效率————作者:張萌;張永珅;
摘要:人工智能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對勞動力市場產生重要影響。以2007—2022年中國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從勞動投資效率的視角分析人工智能的經濟后果。研究發現,人工智能在企業的應用可以顯著提高勞動投資效率,主要表現在抑制冗余雇傭,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結果保持不變。從勞動力需求方的視角分析其作用機制,結果表明,通過提升人力資本水平,抑制管理者非理性決策,以及增強外...
高校的空間知識溢出與企業高質量創新————作者:梁琦隆;齊鷹飛;王璧雪;
摘要:加快高校知識向企業溢出以發揮高校在科技創新中的主力作用,對于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基于1998—2013年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數據并以高?萍汲晒D化改革作為準自然實驗的實證研究發現,高校知識溢出顯著地增加了其周圍10公里范圍內企業的創新。機制檢驗發現,高校主要通過專利技術信息披露與推動區域內企業間知識共享兩種渠道影響企業創新。異質性分析顯示,當企業自身創新能力較強、鄰近高校為“211工程”大...
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理論基礎、戰略布局與路徑選擇————作者:譚小芬;王睿賢;
摘要:在新一輪產業革命背景下,發展新質生產力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在金融促進生產力一般規律的基礎上,發展新質生產力對金融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質生產力的培育過程與金融體系的運行機制之間既存在協同效應,也存在結構性矛盾。當前,中國金融體系對生產力的支持力度有所提升,但金融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仍沒有形成系統方案,金融資源供給與科技創新的融資需求仍不匹配,金融結構有待優化。在金融領域推動新...
投資者情緒對投資者反應偏差的非對稱性影響:理論模型與模擬檢驗————作者:李學峰;呂佳麗;徐榮;
摘要:經典BSV認知模型縮小了投資者反應不足與反應過度等投資者反應偏差的范圍,忽略了情緒因子對認知程度的影響;诖耍贐SV模型基礎上引入雙向情緒因子,構建情緒因子模型(SBSV),通過對該模型進行檢驗得出,BSV模型只是對投資者中性情緒的一種特殊假定,投資者個人的雙向情緒會導致其對于公司盈利正、負向沖擊反應的不對稱。進一步研究得出,情緒因子本身的非對稱性程度越強,即投資者情緒越極端,反應不足轉為反應...
金融市場約束與地方政府專項債收益能力————作者:繆小林;陳垠瑞;
摘要:伴隨著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土地財政模式轉型,持續擴張的地方政府專項債背后存在著債務收益能力不足的風險隱患,強化金融市場約束是重要突破口。在圍繞“金融市場約束→債務管理行為→債務收益能力”主線進行理論分析基礎上,基于2015—2023年中國地方政府專項債數據,通過構建和度量價差偏離度和基金收入帶動作用指標,實證檢驗金融市場約束對專項債收益能力的影響機制。研究發現,金融市場約束顯著提升了地方政府專項...
保險機構投資者與管理者薪酬契約————作者:鞏亞林;賴黎;玄宇豪;
摘要:隨著險資投資限制放開,保險機構投資者逐漸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中的重要角色;2008—2023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數據,考察了保險機構投資者對管理者薪酬契約的影響,研究發現,保險機構持股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超額薪酬顯著降低,薪酬業績敏感性得到提升,在代理成本更高的公司中保險機構投資者對管理者超額薪酬的約束更強。進一步分析指出,保險機構對不同產權企業的薪酬治理作用沒有明顯差異,相比國有保險機構,非國有保險機...
企業ESG表現下滑與股價崩盤風險————作者:姜賓;馬晨;
摘要: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企業ESG表現已成為影響現代投融資決策的重要因素。企業ESG表現的年際變化可能影響企業股價行情波動。以2010—2022年中國滬深A股上市公司的數據,實證檢驗企業ESG表現下滑對股價崩盤風險的影響效應。研究發現,企業ESG表現下滑對股價崩盤風險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這一結論在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機制檢驗發現,ESG表現下滑通過惡化企業市場聲譽和加劇投資者情緒...
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新前沿構建——評《經濟高質量發展視城下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研究》————作者:高立偉;
摘要:<正>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強調:“東北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門戶,在我國加強東北亞區域合作、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202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再次強調指出:“東北全面振興,歸根到底靠改革開放!币虼,東北地區要實現全面振興發展,必須發揮區位優勢,搶抓時代機遇,積極構建對外開放新前沿。由東北大學張志元教授所著的《經濟高質量發...
中國大型機構投資者治理作用的甄別——基于盈余管理的視角————作者:吳曉暉;楊靜;郭曉冬;
摘要:大型機構投資者治理作用的甄別對上市公司治理作用的發揮以及資本市場的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現有研究對中國大型機構投資者的關注較少;贏股上市公司2004—2023年的數據甄別大型機構投資者對公司盈余管理影響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國資本市場上的大型機構投資者加劇了公司的盈余管理,表現出 “顆粒性”、產生 “顆粒效應”。作用渠道檢驗發現,大型機構投資者通過在投資組合公司之間主導建立“合謀同盟”促進重點持...
貨幣政策不確定性、集團內部資源配置與企業勞動雇傭————作者:潛力;鄭秋石;
摘要: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完善就業促進機制,力促高質量和充分就業。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企業勞動雇傭決策的影響因素尤為重要。基于2007—2022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及其附屬子公司數據的實證研究表明,在貨幣政策不確定性上升的情況下,企業集團能夠通過跨地區、跨行業的資源配置策略來維持勞動雇傭的穩定性。具體而言,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會通過實物期權效應和金融摩擦效應抑制企業勞動雇傭,而企業集團通過...
延長預披露等待期能抑制內部人的機會主義減持行為嗎————作者:陳信元;吳沁雯;曾慶生;
摘要:已有文獻認為,在預披露制度下,內部人減持可獲得超額收益,但少有文獻從預披露制度等待期的角度探討如何抑制內部人的機會主義減持行為。從預披露制度等待期的視角,研究了延長等待期對內部人減持行為的影響。研究發現,延長等待期能抑制內部人快速減持的機會主義行為。具體表現為,延長等待期能抑制內部人在等待期結束后快速減持的傾向和減少內部人快速減持的收益。作用機制分析表明,延長等待期能削弱內部人利用短期私有信息的優...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推廣及經濟效應:交易效率與隱私性視角————作者:孫寧華;晏裕農;
摘要: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中央銀行(以下簡稱“央行”)數字貨幣成為現實世界和理論研究關注的重點。基于數字人民幣的特性建立一個含有異質性企業的動態隨機一般均衡(DSGE)模型,對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廣過程以及可能產生的經濟效應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第一,交易效率是現金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核心機制,也是對經濟體產生影響的關鍵機制,但同時不能忽視隱私性的作用。第二,在本文設定的模型環境下,經濟系統穩態下數字貨幣在...
金融分權對地方中小銀行流動性創造的影響——基于產業升級的視角————作者:艾思靜;洪正;肖銳;
摘要:地方中小銀行流動性創造對地方實體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至關重要,而金融分權是相應的制度安排。為從經驗上分析金融分權對地方中小銀行流動性創造的影響與機理,基于國有企業引導的產業升級視角,利用2010—2022年中國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結果顯示,金融分權整體上能促進銀行流動性創造,主要通過擴大銀行企業貸款規模實現,但在不同產業升級速度與凈利差水平下,該促進效應存在顯著差異。在產業升...
國內價值鏈貿易與區域綠色發展差距————作者:王玉燕;涂明慧;
摘要:近年來中國整體的綠色發展水平有所提升,但區域間綠色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依舊嚴峻。運用非徑向方向距離函數(NDDF)模型和區域間投入產出表分別測度綠色發展水平和國內價值鏈貿易增加值率,并將省級區域數據進行兩兩配對,實證研究國內價值鏈貿易對區域綠色發展差距的影響。研究發現:國內價值鏈貿易能顯著縮小區域綠色發展差距,該收斂作用是后發地區“綠色追趕”效應的結果;國內價值鏈貿易對區域綠色發展差距的收斂作用在東部...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