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思想政治論文 發布日期:2011-03-01 09:11 熱度:
摘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鄧小平堅持馬克思社會主義社會所有制理論的基本原則,從當代中國國情出發,探索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實現了所有制理論問題理論上的重大突破。公有制為主體的理論,是鄧小平的所有制理論的核心內容。無論是公有制的實現形式,還是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鄧小平都做出了新的闡述。
關鍵詞:鄧小平理論公有制主體地位實現形式
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原則,是鄧小平一貫堅持的思想。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我們應當堅決貫徹鄧小平的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思想。以公有制為主體不僅是改革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同時也是區分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標志之一。研究鄧小平關于公有制的理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原則
所有制理論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鄧小平曾經指出:“我們在改革中堅持了兩條,一條是公有制經濟占主體地位,一條是發展經濟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終避免兩級分化。”①公有制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公有制為主體,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決定的。非公有制經濟同時也在我國經濟建設中做出了重要貢獻,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提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后,非公有制經濟功固然不可沒,但是這并不能取代公有制經濟的主導作用。鄧小平反復強調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這一方面是針對過去那種認為社會主義只能是單一公有制經濟的傳統觀念,另一方面也是針對有些人認為中國應當搞私有制。他指出,社會主義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公有制為主體,二是不搞兩極分化。“一個公有制占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②
只有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才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強大的物質基礎,保證整體經濟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并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同時,公有制為主體也是人們當家作主、防止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只要我們經濟中公有制占主體地位,就可以避免兩極分化。”③鄧小平堅決地反對在中國搞資本主義,搞全盤西化。他說:“一旦中國全盤西化,搞資本主義,四個現代化肯定實現不了。中國要解決十億人的貧困問題,十億人的發展問題。如果搞資本主義,可能有少數人富裕起來,但大量的人會長期處于貧困狀態,中國就會發生鬧革命的問題。中國搞現代化,只能靠社會主義,不能靠資本主義。”④
二、對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創新
傳統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理論認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只有兩種形式,一是全民所有制,二是集體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只能采取國有制形式,國家所有是公有制最高形式,集體所有是一種過渡,是由小集體過渡到大集體,最后集中到國家。這種思想是錯誤的,它把公有制與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兩者簡單地等同起來,使得人們在實踐中創造更多的公有制的實現形式變得束手束腳。
隨著國有、集體經濟改革的深化,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發展,投資主體的多元化,過去單一化或凝固化的公有制形式,已經越來越不適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因此,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應該而且必須多樣化,一切反映社會化大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大膽利用。
(一)、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這是因為所有制與所有制實現形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所有制指的是財產的最終歸屬,即財產歸誰所有的問題。所有制實現形式指的是資產的運作方式,即資產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因此,同一性質的所有制可以有多種多樣的實現形式,同一形式的所有制實現形式,也可以適用于性質完全不同的所有制。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是指公有資產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這說明公有制的實現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另一方面由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差異性以及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益向前發展,也必然要求公有制的實現形式表現出多樣性。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的觀點突破了傳統社會主義公有制理論認為公有制只有兩種基本形式、公有制與公有制實現形式是一體的理論,是對社會主義公有制理論的重大發展。
(二)、對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含義做出了明確的界定。十五大報告指出:“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大膽利用。”這一論述突出了公有制實現形式所反映的是社會化生產的規律。在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里都有社會化大生產,因而同樣的形式都可以利用;這一論述還將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明確地界定為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只要能反映社會化生產的客觀規律,都可以大膽地利用。這就跳出了把所有制實現形式是為社會制度屬性的舊框架,突破了姓資姓社、姓私姓公的責難,為尋找能夠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公有制實現形式開辟了關闊的道路。
(三)、對公有制實現形式的選擇標準作了明確的規定。傳統觀點認為,全面所有制經濟比集體所有制經濟優越,集體所有制比非公有制經濟優越,因此,曾一度出現了搞“窮過渡”、刮“共產風”的現象。事實上,誰比誰優越,只能從我國當前所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看它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此來選擇公有制的實現形式。而綜合國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之上的,因此,是否有利于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就成為我們尋找公有制實現形式的根本標準和最基本的指導原則。
三、關于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對于我國生產資料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過去人們往往認為社會主義公有制能否保持其“公有”的屬性,最關鍵的就是看公有制經濟是否在社會財產關系總體中保持可能大的財產比重,要提高公有財產比重,就得盡可能擴大公有經濟在社會經濟領域的覆蓋面。對公有經濟的行業分布、技術結構、效率和效益狀況等,則重視和強調的不夠。針對此情況,江澤民同志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表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這就明確告訴我們,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二是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這也就打破了過去認為公有經濟越多越好、比重越大越好、成分越純越好的傳統思想觀念。
首先,從優勢方面看,公有資產的優勢,不僅“要有量的優勢,更要注意質的提高。”不能僅從量的方面來衡量,從而確定了質、量同意的優勢觀。其次,從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方面看:一是“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這就表明,主導作用不是通過所占比重,而是通過控制力來體現的。只要國有經濟控制了國民經濟命脈,控制力和競爭力得到增強,哪怕比重減少一些,國有經濟仍可起主導作用。二是控制國民經濟命脈主要是就全國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這就體現了地區、行業的差異觀。從全國來看,國有經濟要占優勢,但某些地區,某些行業并不要一律占優勢,這是為了將來更好地在全國更平衡地實現公有制占主體原則。三是充分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要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如交通運輸、郵電通訊、國防工業等,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領域,特別是一些競爭性行業,國有資本應逐步退出,轉為集體企業經營或者私營企業經營,這雖然會使比重有所下降,但不會改變其主導作用,更不會影響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
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149
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111
3.《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149
4.《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229
5.魏胤亭、史瑞杰、劉學敏:《鄧小平經濟哲學思想初探》[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6.劉曙光:《鄧小平對社會主義社會所有制結構理論的繼承與發展》[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04(2)
文章標題:鄧小平理論對公有制問題的貢獻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zf/zhengzhi/741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