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小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9-10-16 10:25 熱度:
小學英語教學的良好開展有賴于對教學內容的科學選擇和合理組織。在以往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未能充分重視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組織,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且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相對較低。對此,小學英語教師有必要立足于教學實踐,深入挖掘并靈活調整教材文本,運用輔助材料,滲透文化意識,據此實現對教學內容的科學選擇,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組織方式,增強教學內容組織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一、教學內容的選擇
1.教材文本的調整教材文本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基本內容,教師要深入考察教材文本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和學習接受能力,對教材文本內容進行優化整合和重新構建,并據此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增強教學語言的豐富性,實現對英語教學內容的科學選擇[1]。教師要注重增強小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摒棄傳統教學中片面、孤立地講解詞匯、句型及語法等知識的教學模式,通過對教材文本的調整,增強教學內容的整體性,實現對教學內容的全面講解。英語教學涉及大量零散的知識點,教師要通過對教學文本的調整將零散的知識點融入系統的教學框架和脈絡中,并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將各類零散的知識點有效串聯起來,避免英語教學內容的孤立性和片面性。英語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對教材文本進行適當調整,增強教材文本內容對學生的適用性。教師要充分考慮各年級學生的具體特點,對教材文本進行靈活調整和科學構建;要對教材文本進行調整,可對教材文本內容進行適當增加或刪減,增強教材文本內容的完整性和趣味性;要對教材文本涉及的詞匯和句型進行調整,增加相關詞匯,并對句型教學進行拓展延伸,還可適當在教材文本調整過程中增添相關語法內容,創設真實性和有效性較強的教學語境[2]。例如,人教版《英語》 三 年 級 上 冊 Unit 4 We love animals 中,let’s chant 環節中有一首歌謠 Look at the cat. It is fat. Look at the pig. It is big. Look at the dog. It ’s on the log. Look at the duck. It’s in the truck. Look at the bear. It’s on the pear.在這首歌謠中,涉及了動物英語詞匯 cat,pig,dog,duck,bear 等。教師可在教材基礎上,適當增加 tiger, giraffe,lion,deer,leopard,monkey, elephant 等詞匯拓寬學生的動物詞匯量,識記更多的動物詞匯。另外,教師還可強化學生對句型 what’s this……?以及“what’s that……?”的應用訓練。
2.輔助材料的運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各類輔助材料,諸如繪本、音頻文件、英語讀物等,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要注重運用英語繪本和英語讀物強化英語閱讀教學,有效鍛煉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增加學生的英語詞匯量,拓寬學生的英語學習視野,并在潛移默化中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感[3]。教師要借助英語繪本,增強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創設良好的英語教學語境,引導學生在無意識狀態下加深對英語語言的理解。教師要綜合考慮文化背景、故事情節、繪本插圖以及修辭結構等因素,對英語繪本進行合理選擇和靈活應用,通過運用英語繪本、閱讀材料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及學習能力。教師可借助繪本,強化對英語語音、詞匯、句型及語法等知識的教學滲透,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拼讀能力,鞏固學生的詞匯學習效果,增強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借助英語繪本創設良好的語篇環境,引導學生形成對英語知識的深刻感知。教師可借助繪本,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英語文化,加深學生對英語世界的認知。例如,人教版《英語》三年級下冊 Unit 3 At the zoo 這篇課文即配備了動物園的繪本內容,繪本上有小熊、大熊貓、大象、長頸鹿等小動物。筆者借助投影設備將繪本內容放映在教學幕布上,充分吸引了學生的興趣。筆者依次指著課文中的句子 Look at me! Don’t feed the animals ! Look at the elephant.It has a long nose.、Look at the monkey.It’s so fat!、Look at the giraffe.” 等句子,教學生讀,并重點引導學生對詞組 look at 進行練習。另外,筆者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播放教材附帶的英語音頻文件,引導學生學習原汁原味的純正英語口語,并強化對學生的聽力鍛煉。
3.文化意識的滲透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化對英語文化意識的滲透,引導學生從深層次上理解英語國家文化,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播放英語文化相關的教學視頻,引入并創設英語文化情境,向學生介紹更多的英語文化知識內容,加深學生對英語文化的理解, 通過強化英語文化意識對教學的滲透,引導學生在注重文化差異的前提下對英語進行良好的綜合運用[4]。首先,強化課堂教學對學生英語文化意識的培養。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的各環節中滲透文化意識,引導學生理解中英文化存在的差異。例如,筆者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介紹中英文化中打招呼的方式各不相同。中國人習慣問“你吃飯了嗎?”而英語國家的人習慣在打招呼時談論天氣,如人教版《英語》四年級下冊 Unit 3 Weather 中的句子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London?It’s rainy.It’s cloudy in singapore.It’s windy now.Is it snowing?But it isn’t cold.Can l make a snowman?等句子。同時,筆者組織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開展跨文化的英語交流,引導學生理解并運用英語交際禮儀,為學生提供逼真的英語文化感受和體驗。其次,深入挖掘教材蘊含的文化內容,拓寬學生的英語文化視野。例如人教版《英語》五年級下冊 Unit 4 When is Easter?這篇課文中就涉及了西方節日母親節、愚人節、復活節等節日。筆者根據課文 There are some special days in April.what are they?April Fool’s day and Easter.When is April Fool’s day?It’s on April 1st.And Easter?It’ s o n April 5th this year.wow!I love April! 向學生詳細介紹了愚人節、復活節等西方節日,使學生初步認識到中英文化存在的差異。
二、教學內容的組織
1.分類性組織教師可通過分類性組織方式組織英語教學內容,可以對英語詞匯、句型及語法等知識進行分類組織教學,并強化對學生的聽力、口語、閱讀、寫作鍛煉,增強學生對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5]。首先,鞏固英語詞匯教學。教師要基于教學大綱要求,深入挖掘英語教材,鞏固英語詞匯教學,可采用游戲化教學方式增強詞匯教學的趣味性,先引導學生認讀英語詞匯,再對詞匯教學進行拓展延伸,組織學生通過口頭形式開展造句,增強對英語詞匯的應用能力。教師要督促學生跟隨標準的英語發音復讀詞匯,增強發音的準確性,還要通過聽寫的方式,鞏固學生對詞匯的記憶和拼寫。其次,強化聽力和口語訓練。教師要擷取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強化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訓練,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播放聽力音頻文件,組織學生開展聽力訓練,要引導學生抓關鍵詞,獲取聽力材料的關鍵信息,并在潛移默化中對聽力材料的語音語調進行模仿。教師可選取一定主題,諸如天氣、社交等創設口語情境,組織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開展口語練習,還可鼓勵學生參與英語演講訓練和表演等,有效增強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再次,強化語法知識教學。教師可對教學內容涉及的語法項目進行歸納總結,并通過講練結合的方式強化語法知識教學,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并熟練掌握相關語法知識。
2.故事性組織小學英語教師可采用故事性組織方式開展英語教學。教師要深入考察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選取相關性較強的英語故事,并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明確故事教學的具體目標,并對教學內容進行有序安排,據此有效加深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理解[6]。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故事教學還要注重教學互動的設計,強化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有效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組織學生對英語故事進行討論,歸納總結英語故事中涉及的生僻詞匯、經典詞組和常用句型。
3.模塊化組織模塊化組織指教師擺脫對教學內容的依賴,可重復實施的合作學習方式。同時,教師要基于教學內容主題設計相關教學活動,并將之嵌入到課堂教學結構中。各教學模塊既要具有獨立性,又要保持內在的邏輯聯系。各教學模塊要明確英語教學的目標和內容,整合學生的學習經驗,構建英語學習單元[7]。筆者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采用如下模塊化組織:一是演講模塊,該模塊主要引導學生開展英語交流,通過演講活動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和應用的自信心;二是問題模塊,該模塊主要引導學生對英語教學內容進行自主探究和深入思考,并鼓勵學生開展溝通交流和合作學習;三是分享模塊,該模塊主要引導學生對掌握的英語知識進行相關分享,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進步;四是文化模塊,該模塊主要引導學生了解英語文化背景,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理解中西文化存在的差異,從深層次上理解英語知識;五是反饋模塊,該模塊主要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果進行反饋和檢測,實現查漏補缺,鞏固教學效果。
4.實踐性組織實踐性組織指英語教師要基于教學內容設計實踐教學活動。通過實踐教學活動,強化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應用,在潛移默化中鞏固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果,并增強學生的英語素養,增強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8]。教師設計英語實踐教學活動時要深入考察英語教學的具體內容,避免實踐教學活動超出學生的英語知識范圍。同時,要注重實踐教學活動設計的趣味性和靈活性,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天性,科學設計英語實踐教學活動,增強小學生的參與興趣和積極性。英語實踐教學活動設計要以英語語言和英語知識作為支撐,并結合實際生活,從日常生活中尋找活動素材,有效增強英語實踐教學活動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教材文本的調整、輔助材料的運用、文化意識的滲透,強化對教學內容的科學選擇。同時,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組織方式,諸如分類性組織、故事性組織、模塊化組織及實踐性組織等方式增強教學內容組織的合理性,有效改善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英語素養。
參考文獻
[1] 陳丹.小學英語教材文本的再構[J]. 教學與管理,2016(05).
[2] 陳安安. 繪聲又繪色, 趣味也盎然——英語繪本作為拓展教材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運用[J].學苑教育, 2016(04).
[3] 黃紹蘭.如何將英語文化意識滲透到小學英語教學中[J].時代教育, 2017(14).
《小學英語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來源:《教學與管理》,作者:李 旋,張 瑋。
文章標題:小學英語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組織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jiaoyu/xiaoxue/4105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