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
關注()【期刊簡介】
1990年6月,經衛生部批準,在衛生部藥政局的直接領導和支持下,由廣州中醫藥大學主辦出版了《中藥(新藥)臨床及臨床藥理通訊》;1991年4月。經國家科委和新聞出版署批準,轉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為《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季刊),向國內外公開發行;1998年4月,經衛生部政策法規司和廣東省科委批準,本刊從1999年改為雙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國家機構的調整,轉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該刊是國內唯一以中藥新藥和中藥臨床藥理為報道內容的學術性刊物,可供藥廠、醫藥院校、醫藥研究單位、醫藥行政管理部門的科研人員及行政管理人員閱讀和參考。
【主要欄目】
論壇、專題報道、專家筆談、綜述、學術探討、學術爭鳴、臨床研究、臨床用藥
【雜志收錄】
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以嶺杯"第三屆全國優秀中醫藥期刊三等獎
國外數據庫收錄: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
《化學文摘(網絡版)》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通光散C_(21)甾體成分增強紫杉醇抗腫瘤作用的研究 戴鈴林;田汝華;艾香英;張艷平;周娟;朱瑞靜;胡英杰;沈小玲269-274
腰痛寧及其衍生方中幾種皂苷有效部位的抗炎、免疫調節與骨細胞修復活性的比較 倪力軍;朱婷婷;顏瑋韜;張立國275-280
復方龍垂草水煎劑對CCl_4致小鼠急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 張雯;黃磊;陳葉香;孫帥軍;蔣寶平;許立280-284
菊苣對高尿酸血癥鵪鶉腎臟有機陰離子轉運體OAT3-LIKE的影響 李麗玉;林志健;張冰;王雪潔;朱春勝;牛紅娟;周月;董百惠284-289
苦瓜總皂苷對2型糖尿病大鼠胰島素信號轉導通路的影響 馬春宇;王慧嬌;于洪宇;耿麗晶289-294
熟地寄生壯骨方對膝骨關節炎模型大鼠抗炎作用的實驗研究 何曉紅;周穎燕;林潔華;陳更新;徐偵雄;陳玉興;趙自明;何羿婷294-298
二氫楊梅素對小鼠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 鄧之婧;陳永暢;柯晶晶;吳艷秋;陳誠;王向坤;何萍299-302
白藜蘆醇通過抑制IL-6調節JAK2/STAT3信號通路誘導伯基特淋巴瘤細胞凋亡 姬穎華;楊曉煜;李偉偉;牛紅蕊302-306
miR-155下調Ets-1參與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機制 陳斌;劉志輝;王淑平;侯江濤;趙利娜;蘭紹陽;劉鳳斌307-310
全蝎、蜈蚣水煎劑抗小鼠Lewis肺癌及其對免疫器官的影響 李永浩;盧冬彥;葉小衛;陳瑤311-314
中藥藥對虎杖-桂枝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影響 顧祖蓮;黃惠珠;施琬;胡旭光;韓彬315-319
地黃丸類方對腎陽虛大鼠HPA軸的影響 李耿;張喆;尹西拳;孔秀娟;許仕杰;吳伊娜;林吉320-324
碎石清對大鼠利尿排石作用的研究 古熾明;陳艷芬;王樹聲;尹永芹;楊超燕;廖江南;李冰324-327
氣血并治方組分配伍防治兔動脈粥樣硬化的實驗研究 劉劍剛;馬魯波;史大卓;董國菊;張紅霞;欒連軍;程翼宇328-334
梓醇對人肝細胞HL-7702胰島素抵抗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 王曉翠;陳立;王小琴;庫寶慶335-338
鼻敏感方對變應性鼻炎模型大鼠的影響 姚玉婷;嚴道南338-341+355
核心期刊論文發表:風濕免疫科不明原因發熱患者的診斷
摘要:目的對風濕免疫科不明原因發熱患者的診斷方法研究以及病因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2例風濕免疫科不明原因發熱患者,并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風濕免疫科不明原因發熱病女性患者較多;18例確診,確診率為81.8%,分別為1例感染后炎癥綜合征,3例肌炎,6例干燥綜合征、2例布氏桿菌病,2例大骨節病、 1例成人Still病、3例混合結蹄組織病;4例未確診,占18.2%。結論對風濕免疫科不明原因發熱患者進行仔細檢查和分析,可明確病因并進行診斷。已明確診斷了的患者需體溫正常后才可出院,但還應長期做隨診。
關鍵詞:核心期刊論文發表,風濕免疫科,FUO,診斷,病因
因其發病原因多而復雜,并缺乏典型的病狀特征,使其成為臨床難題。FUO患者長期使用退熱藥物以及抗生素治療,可能會導致患者臨床癥狀更為復雜多樣化,難以識別。近年以來,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對FUO的診斷也取得了很大進步,越來越多的FUO患者能被早期診斷。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的病因由于過于復雜而難以明確診斷。風濕免疫科是近年醫學領域中的一門新興學科,主要用來診治和研究風濕免疫類疾病,風濕免疫科疾病屬于FUO的主要病因之一。本文現對風濕免疫科FUO進行診斷分析,并對發病原因進行研究總結,以期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最新期刊目錄
加味芍藥甘草湯對他莫昔芬誘導的子宮腺肌病小鼠血管生成相關因子的影響————作者:溫小慧;劉學紅;黃詩雅;關永格;李坤寅;
摘要:目的 探討加味芍藥甘草湯(JSGD)對他莫昔芬誘導的子宮腺肌病(AM)小鼠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缺氧誘導因子1α(HIF-1α)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影響。方法 將36只雌性ICR新生小鼠作為研究對象,隨機選取6只作為正常組,其余30只作為造模組。在出生后第2~5天,造模組小鼠給予2.7μmol·kg-1他莫西芬+5μL·g-1花生油、卵磷脂、...
榮筋拈痛方調控滑膜巨噬細胞極化治療膝骨關節炎性滑膜炎的網絡藥理學分析及驗證————作者:王如意;張婷;李璐;陳楠;鄭若曦;陳俊;吳廣文;
摘要:目的 利用網絡藥理學分析預測榮筋拈痛方調控巨噬細胞M1型極化治療膝骨關節炎性滑膜炎的有效成分、潛在作用靶點及核心信號通路,再通過體內外實驗驗證。方法 從TCMSP數據庫中篩選榮筋拈痛方的功能成分,檢索STITCH、Open Targets Platform和DrugBank數據庫,通過基因芯片分析篩選榮筋拈痛方調控滑膜巨噬細胞極化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潛在靶點和信號通路。運用免疫熒光、Western B...
基于UHPLC-QE-MS、網絡藥理學及實驗驗證探討腸安菌泰治療肝郁脾虛型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作用機制————作者:張佳河;祝旺;楊希玲;侯秋科;張文杰;劉鳳斌;
摘要: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譜-四級桿-靜電場軌道阱串聯質譜(UHPLC-QE-MS)、網絡藥理學及體內實驗驗證探討腸安菌泰治療肝郁脾虛型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IBS-D)的潛在作用機制。方法 (1)采用UHPLC-QE-MS法分析腸安菌泰的化學成分;利用TCMSP數據庫檢索腸安菌泰9味中藥的全部化學成分,并與UHPLC-QE-MS鑒定出的化學成分相比對,取交集成分。篩選出腸安菌泰的活性成分并在Swiss...
火麻仁油通過調控腸道菌群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機制研究————作者:楊靜;張玉杰;鄒忠杰;龔夢鵑;
摘要:目的 采用16S rRNA高通量測序技術探討火麻仁油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腸道菌群的影響。方法 將18只C57BL/6J雄性小鼠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和火麻仁油組(1 g·kg-1),每組6只。正常組喂養蛋氨酸-膽堿充足(MCS)飼料,其余兩組喂養蛋氨酸-膽堿缺乏(MCD)飼料4周復制NASH小鼠模型。模型復制期間火麻仁油組灌胃1 g·kg-1 葦芩瀉白湯在急性肺損傷中的分子機制研究————作者:蔣紫云;袁慶霖;陳余姍;謝燕小;王凱;黃海陽;孫志佳;錢旭勝;連樂燊; 摘要:目的 基于網絡藥理學和體內實驗探討葦芩瀉白湯對急性肺損傷(ALI)的治療機制。方法 (1)使用TCMSP數據庫篩選葦芩瀉白湯的活性成分及其潛在作用靶點信息,在OMIM、TTD和GeneCards等數據庫中獲取與急性肺損傷相關的疾病靶點。采用Cytoscape 3.10軟件構建“中藥-活性成分-共有靶點”網絡,并分析主要活性成分;借助STRING數據庫建立共有靶點的蛋白互作(PPI)網絡。此外,對共... 基于中西醫臨床原發性肝癌指南的氣滯血瘀證動物模型分析————作者:徐婷莉;馮一帆;薛偉航;武鳴鳴;苗明三;宋亞剛; 摘要:目的 基于中西醫臨床原發性肝癌指南分析探討建立與臨床原發性肝癌氣滯血瘀癥吻合度高的動物模型。方法 從《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4年版)》《原發性肝癌中醫診療指南》等指南,提煉氣滯血瘀證候的中醫臨床診斷依據,通過查閱氣滯血瘀證及其動物模型相關的文獻,根據動物模型構建的客觀指標,歸納總結氣滯血瘀動物模型中醫診斷標準,通過賦值評分法從現有的氣滯血瘀證候動物模型中找出與臨床原發性肝癌氣滯血瘀證吻合度最高... 基于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的黃芪不同類型飲片質量一致性評價研究————作者:譚婉清;林錦鋒;陳漫麗;葛蓉;劉瀟瀟; 摘要:目的 建立黃芪的高效液相色譜(HPLC)指紋圖譜,評價黃芪不同類型飲片的質量一致性。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黃芪藥材對照指紋圖譜,并利用黃芪藥材對照指紋圖譜對3批黃芪原料藥材制備的傳統飲片、煮散飲片、破壁飲片和配方顆粒不同類型飲片進行評價分析。結果 同一黃芪原料藥材制備的傳統飲片、煮散飲片、破壁飲片與原料藥材的相似度為0.925~0.994,與黃芪原料藥材的成分組成一致性良好。黃芪配方顆粒與原料藥... 青蒿琥酯聯合血必凈注射液通過VEGF/Akt/eNOS通路對實驗性腦型瘧小鼠的保護作用及機制探討————作者:陳培婷;譚瑞湘;邱翠雯;余林辛;周玖瑤;鄧長生;宋健平; 摘要:目的 探討青蒿琥酯聯合血必凈注射液對實驗性腦型瘧小鼠的保護作用及機制探討。方法 取4~5周齡的雌性C57BL/6小鼠,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0.9%Na Cl)、感染對照組(0.9%Na Cl)、血必凈注射液組(血必凈,8 m L·kg-1,5 d)、青蒿琥酯組(青蒿琥酯,20 mg·kg-1,首劑加倍,5 d)、青蒿琥酯聯合血必凈注射液組(簡稱聯合用藥組... 基于“肝病實脾”理論探討白術多糖對酒精性肝損傷大鼠的保護作用————作者:左曉利;婁靜;閆悅; 摘要:目的 基于“肝病實脾”理論探討白術多糖對酒精性肝損傷(ALI)大鼠的保護作用。方法 將大鼠隨機分為模型組,白術多糖低、高劑量組,多烯磷脂酰膽堿組,白術多糖高劑量+氧化三甲胺組及對照組,每組12只。除對照組大鼠外,其余組大鼠均通過連續6周灌胃白酒的方式進行模型復制。模型復制的同時進行藥物干預,給藥1日1次,持續6周。檢測大鼠血清中谷丙轉氨酶(ALT)及谷草轉氨酶(AST)水平的變化;HE染色法觀察大... 基于網絡藥理學和實驗驗證探討西洋參-三七藥對治療心肌梗死的作用機制————作者:武書澎;梅漫雪;鄭朝陽;鄧長生;宋健平; 摘要:目的 基于網絡藥理學方法和體外實驗探討西洋參-三七藥對治療心肌梗死的作用機制。方法 (1)通過TCMSP數據庫篩選西洋參-三七藥對的活性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數據庫收集藥物成分相關靶點。利用Dis Ge NET、Gene Cards、OMIM數據庫挖掘疾病靶點,并通過VENNY 2.1.0平臺取藥物活性成分靶點與心肌梗死疾病相關靶點的交集靶點,篩選出西洋參-三七藥對治... 新型去甲斑蝥素脂質體處方工藝優化及其體外抗肝腫瘤作用研究————作者:周莉莉;鄒蔓姝;夏新華; 摘要:目的 優化核酸適配體(APS613-1)和還原響應長循環鏈(mal-PEG-ss-DSPE)修飾的去甲斑蝥素脂質體(Apt-ss-NCTD-Lip)的處方工藝,并探討其體外抗肝腫瘤作用。方法 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備Apt-ss-NCTDLip,以磷脂種類、水合溫度、水合時間、膽脂比等為考察因素,以去甲斑蝥素-脂質體(NCTD-Lip)包封率、粒徑、多分散指數(PDI)和Zeta電位為評價指標。采用單因... 冬凌草的研究進展及質量標志物的預測分析————作者:謝海生;王華雨;王連睿;楊蒙恩;苗明三; 摘要:冬凌草為河南的特色藥材,首載于《神農本草經》,是一種臨床常用的中草藥,其化學成分類型豐富,包含萜類、生物堿、揮發油、黃酮、氨基酸、有機酸類等。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冬凌草具有抗腫瘤、抗菌消炎、抗氧化、免疫增強等藥理作用。該文系統總結了冬凌草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并基于中藥質量標志物理論,從植物親緣學及化學成分的特有性證據、中藥藥性、新藥效、不同產地與采收時期、化學成分可測性以及藥動學方面對冬... 桑寄生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研究進展及其質量標志物的預測分析————作者:李華瑩;陳霏帆;崔官煒;張維琦;秦哲;郭家庚;楊潔儀;王曉東;賈芳;覃文慧; 摘要:桑寄生為我國傳統中藥材,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具有祛風濕、止痹痛、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元等功效,化學成分主要包含黃酮類、甾醇類、萜類、酚酸類、苯丙素類、木脂素類、揮發油類等,具有抗腫瘤、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抗炎、鎮痛、抗菌、抗病毒、抗骨質疏松、利尿、強心、保護神經、增強記憶等藥理作用。通過對桑寄生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進行系統的總結歸納,在中藥質量標志物(Q-marker)理論基礎上,根據植物親緣...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3年版入編通知 摘要:<正>《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主編先生/女士:我們謹此鄭重通知:依據文獻計量學的原理和方法,經研究人員對相關文獻的檢索、統計和分析,以及學科專家評審,貴刊《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3年版(即第10版)之中國醫學類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3年版從2021年10月開始研究,研究工作由北京大學圖書館主持,共32個單位的148位專家和工作人員參加了本項研究工作... 基于多色標度掃描的高效薄層色譜指紋圖譜的三子散質量評價研究————作者:吳志強;張昊娟;姚秉韜;王嘉唯;裴志東;張慧; 摘要:目的 建立三子散中訶子、川楝子和梔子3味藥材的高效薄層色譜(HPTLC)指紋圖譜鑒別方法,分析三子散質量的一致性和差異成分。方法 利用HPTLC技術,使用硅膠G60高效薄層板,其中川楝子使用二氯甲烷-甲醇(16∶1)為展開劑展開,噴以10%的硫酸乙醇溶液加熱后顯色;梔子使用丙酮-乙酸乙酯-水-甲酸(5∶5∶1∶1)為展開劑展開,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熱顯色;訶子使用三氯甲烷-丙酮-甲酸(7∶2∶... 丹膝顆粒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的保護作用及機制————作者:龍慧玲;陶新如;馮小龍;李鵬輝;蔡媛;彭艷梅; 摘要:目的 探討丹膝顆粒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的保護作用及機制。方法 采用改良線栓法復制大腦中動脈短暫阻塞(tMCAO)再灌注大鼠模型。將SD大鼠隨機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尼莫地平組(10.8 mg·kg-1)及丹膝顆粒低、中、高劑量組(2.7、8.1、16.2 g·kg-1),每組12只。再灌注24 h后,給藥組灌胃給藥,每日1次,連續14 d。在造模24 ... 基于網絡藥理學及動物實驗探討粉防己堿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分子機制————作者:段麗芳;范建偉;許小凡;張紅; 摘要:目的 基于網絡藥理學及動物實驗探討粉防己堿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SAP)的分子機制。方法 (1)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BATMAN-TCM數據庫檢索獲得粉防己堿作用靶點,采用Gene Cards、OMIM、Dis Ge Net、Pharm Gkb數據庫檢索獲得SAP疾病靶點,對二者取交集并繪制韋恩圖,得到粉防己堿治療SAP的潛在作用靶點(共同靶點)。通過String數據... 補陽還五湯合參芪地黃湯化裁通過m6A RNA甲基化酶METTL3調節Snail改善小鼠糖尿病腎病腎臟損傷————作者:劉妍;楊帆;黃家安;張曉云;王月華; 摘要:目的 探討補陽還五合參芪地黃湯化裁是否通過m6ARNA甲基化酶——甲基轉移酶蛋白3(METTL3)調節Snail改善糖尿病腎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小鼠腎組織損傷。方法將11~12周齡db/db小鼠24只適應性喂養1周并監測尿蛋白均陽性后隨機分為模型組、中藥組,西藥組。db/m組小鼠作為正常組,每組8只。中藥組和西藥組分別予補陽還五合參芪地黃湯化裁和厄貝沙坦灌胃;正... 應用單細胞測序探索參七解毒顆粒對衰老小鼠模型心腎功能的潛在藥效機制————作者:陳星伶;趙強強;李錦;孫術寧;何星靈;張小嬌;李思靜;李姿儒;林聲榮;倪世豪;魯路; 摘要:目的 應用單細胞測序技術探索參七解毒顆粒對衰老及未明確潛能的克隆性造血(CHIP)小鼠模型心衰后心腎功能的潛在藥效機制。方法 將10只C57BL/6J年輕小鼠作為對照組,50只C57BL/6J老年小鼠隨機分為模型組、參七解毒顆粒(中藥)低濃度組(7.8 g·kg-1)、中藥中濃度組(15.6 g·kg-1)和中藥高濃度組(31.2 g·kg-1... 定志小丸對血管性癡呆小鼠PINK1/PARKIN/MEF2D線粒體自噬通路的影響————作者:鄧敏貞;王宇;寧振求;胡達峰;王凱;王成毅;孫景波;程驍; 摘要:目的 研究定志小丸對血管性癡呆(VD)小鼠PTEN誘導假定激酶1(PINK1)/E3泛素連接酶PARK2(PARKIN)/肌細胞增強因子2D(MEF2D)線粒體自噬通路的影響。方法 采用雙側頸總動脈夾閉再灌注方法復制VD小鼠模型。將ICR小鼠隨機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鹽酸多奈哌齊組(1 mg·kg-1,灌胃給藥)、PINK1抑制劑組(20 mg·kg-1...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