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源流》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校園心理》 期刊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 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 捷橋梁。本站與《校園心理》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 的 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期刊簡介:《源流》雜志于1994年10月創刊,是廣東省委宣傳部評定的重點期刊,廣東省優秀期刊,全國綜合類核心期刊。《源流》雜志的主辦單位是廣東省老區建設促進會,省老促會理事長由原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原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若同志擔任,理事有300多位,均為廳級以上老干部;《源流》雜志具有鮮明的立場,是各項事業發展的好參謀、好助手,在政治、經濟、教育以及社會各層面發揮橋梁作用,因此《源流》雜志具有重大、深遠的社會影響力。2009年經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批準的下半月刊(教育版)是一本旨在推廣教育新理論、新經驗,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學術交流平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雜志,國內各大權威期刊網全文收錄。國際刊號:ISSN1009-5616,國內刊號:CN44-1494/D。
《源流》雜志讀者以各級黨委、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老干部、學校師生、企業、社會人士為主;《源流》雜志內容廣泛、形式豐富、底蘊深厚;各類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生活、健康等專題、人物事跡專訪都深受讀者肯定,反響熱烈;《源流》雜志目前發行量為24萬多冊,如按每份雜志最少有6人閱讀的規律,《源流》雜志每期有效讀者最少150萬人;隨著雜志發行量的穩步增長,讀者群體將進一步鞏固與擴大。
期刊宗旨:本刊堅持國家的教育方針,深入研究教育發展的現狀,廣泛探討、交流教育工作中的新理論、新方法;全方位介紹教育改革的前沿性內容。通過各種教育論文征集活動,使本刊成為全國教育界及其他社會各界互通教育信息的重要渠道和進行學術交流、論文發表的重要陣地
期刊欄目:教研理論、德育建設、管理縱橫、特別策劃、教改前沿、圖書館論壇、智力開發、技能訓練、教學方法、教師成長、科學自然、特殊教育、體育與藝術、職教幼教、學科教育、網絡探究、心理健康、教師隨筆等
鳴網鄭重承諾:
1、搜論文知識網并非各類雜志的官方網站或雜志社,是快速高效發表論文的中介機構,謝絕投遞雜志社的稿件。
2、本站提供服務全面,包括期刊推薦、論文發表、論文寫作等指導服務,如有需要請點擊在線客服人員進行具體咨詢。
3、本站只適當收取維持網站正常運轉的編審排錄費、排版、制作、印刷、郵寄樣刊、發票等綜合費用,無其他額外費用。
4、本站所合作的期刊,均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www.gapp.gov.cn)認證的正規、合法、雙刊號期刊。
5、本站憑借多年的論文發表經驗,審核、發表成功率高,文章審核通過確認錄用支付費用。
最后,感謝您一直以來對網站及合作期刊《校園心理》 的關注與支持,我們會認真對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我們會再接再厲,與您攜手共進!
源流最新期刊目錄
科技賦能 聚“荔”發展————作者:鄧暉暉 ;梁天 ;劉熾勤;
摘要:根子鎮,地處高州市東南部,被譽為“中國荔枝第一鎮”。近年來立足荔枝資源優勢,做好“土特產”文章,以產業振興支撐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加快打造墟鎮建設、鄉村振興的“高州樣板”,加快建設成為帶動荔農致富、吸引灣區游客南下的世界級荔枝特色小鎮。2021年被評為第二批廣東省旅游風情小鎮;2023年入選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2024年入選廣東省鄉村振興示范鎮;2024年入選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鎮(創先級)...
懷集絲瓜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作者:歐志彬;
摘要:<正>近日,懷集絲瓜入選2024年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為該批次肇慶唯一入選的農產品。優越自然條件種出佳品懷集絲瓜的主要生產經營單位有肇慶全發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懷集縣田心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懷集縣角甜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他們以“公司+農戶”的形式,在全縣推廣生產規模共計3240畝。其中,種植面積最大的是全發農業公司。該公司其中一個種植基地,位于懷集縣冷坑鎮樓邊村。走進該村看到,周圍沃野千...
千年古道沐春風 乳源大橋鎮舉行“契娭生日”“石階除道”非遺活動————作者:鄒佳燕 ;賴金連;
摘要:<正>3月18日,千年古道上春草萋萋春風拂面,一場以“活態傳非遺石道承古今”為主題的非遺傳承活動在乳源大橋鎮西京古道拉開帷幕。“契娭生日”“石階除道”兩項非遺珠聯璧合,讓千年非遺在紅色大橋的青磚黛瓦、青山綠水煥發時代生機。大橋鎮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和紅色文化傳承工作,積極開展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契娭生日和石階除道兩項非遺同時開展,進一步豐富、提升西京古道文化內涵,提高群眾的非遺保護意識,讓更多人...
畢節市“蛇”地名拾趣————作者:程紅;
摘要:<正>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是分布在歷史長河里的時空符號,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文化紐帶。在畢節這片土地上,可以找到許多與“蛇”有關的地名,有的形象生動,有的富有故事,實在耐人尋味。這些地名不僅反映畢節市的自然地理特征,還反映當地豐富的生活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承載著人們的特殊記憶
翁源文化館獲評省級非遺保護優秀單位————作者:許永清 ;甘瑜;
摘要:<正>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2023年度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評估結果,翁源縣文化館以傳統音樂“客家山歌”項目保護的突出成效,從全省652家參評單位中脫穎而出,成為韶關市唯一兩家獲評“優秀”的單位之一
郁南舉辦“二月二·龍抬頭”粵港澳醒獅高樁大賽————作者:羅榮南 ;謝梓成;
摘要:<正>3月1日,郁南縣大方鎮舉辦加力提速“百千萬工程”暨“二月二·龍抬頭”文化之旅粵港澳醒獅高樁大賽,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與文化的雙重盛宴。當天上午10點,大方鎮圩鎮主街道熱鬧非凡,舉行龍獅民間藝術大巡游活動。下午2點,在大方鎮中心學校舉行粵港澳醒獅高樁大賽,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及周邊地區的9支實力強勁的醒獅團隊,有佛山市張槎蓮塘龍獅團、香港同毅龍獅團等,在高樁上展示精湛技藝,角逐桂冠
“壯美廣西·粵享優品”產銷對接活動在廣州舉行————作者:元榴;
摘要:<正>3月29至30日,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路步行街一帶熱鬧非凡,為期兩天的以農產品產銷對接助力鄉村振興活動在這里成功舉辦。活動以“壯美廣西·粵享優品”為主題,旨在進一步強化粵桂東西部協作機制,促進脫貧地區優質農產品銷售與農民增收。本次活動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粵桂協作工作隊和廣東省老區建設促進會聯合主辦,廣東區域協作消費幫扶產品交易中心、廣東省南方名牌農產品推進中心、廣東泰潤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
信宜開展“文脈傳承潤鄉土”公益義教活動————作者:高干;
摘要:<正>3月19日,在信宜市池洞鎮東安南學校,“文脈傳承潤鄉土 教育幫扶助振興”公益義教活動正式啟動。該項目由信宜市文聯、信宜市委黨校、池洞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指導,東安南村委會聯合信宜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實施,通過常態化文化教育幫扶,為鄉村學子搭建美育成長平臺。據了解,活動將持續至2026年1月,每周開展9課時,所有費用由信宜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公益支持
他們作出了好示范 茂名市:根子鎮 錢排鎮 沙瑯鎮————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近年來,茂名市通過精準策劃、科學規劃、創新設計,鄉村產業蓬勃發展,環境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生活品質提升,鄉村振興新篇章正逐步展開。高州市根子鎮有“中國荔枝第一鎮”的美譽。近年來聚力產業振興,做強荔枝產業集群,以產業振興支撐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加快打造墟鎮建設、鄉村振興的“高州樣板”、世界級荔枝特色小鎮
德慶永豐鎮藍莓基地“聯農帶農富農”————作者:蒙木深 ;劉蘊慧;
摘要:<正>德慶縣的廣東灝嵐德慶藍莓基地,是永豐鎮以工業化思維發展農業產業,打造農業版通用廠房開展招商引資的成功樣板,項目計劃總投資1.85億元,其中首期投資3000萬元,規劃總面積約250畝,已建設溫室大棚并已種植藍莓面積約160畝。當前,藍莓已經進入收獲期。據了解,永豐鎮為進一步提升永豐藍莓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將藍莓產業與休閑觀光農業相結合,規劃打造集采摘、體驗、觀光為一體的旅游項目,讓游客體驗采...
但愿翁山皆安好 俯首甘為孺子牛——翁源縣老促會工作紀實————作者:許永清;
摘要:<正>韶關市翁源縣,是革命老區縣,有革命老區自然村1063個,老區自然村占全縣自然村比例54%。近年來,該縣老促會緊緊圍繞助推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目標,用心用情用力為老區人民辦實事辦真事辦好事,成效明顯,好評如潮
觀察
摘要:<正>2025年全國兩會中的“三農”熱詞:農業新質生產力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這對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劉茜建議大力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為鄉村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全國政協委員、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黃顯良建議推進制度改革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3月1日至6日,各媒體平臺上關于農業新質生產力的信息總量達12.5萬條
韶關“三八”紅旗手開展校園助農直播活動————作者:李景康;黃瑛;
摘要:<正>3月6日,韶關市“三八”紅旗手,廣東果果秀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年秀,到廣東松山職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開展“匯聚巾幗力量助力鄉村振興”校園助農直播活動,共同為韶關特色農產品竹筒粽、馬壩油粘米“云端代言”
新豐縣實驗小學紅色文化鑄師魂、潤童心————作者:潘俊才;
摘要:<正>近年來,新豐縣實驗小學切實秉承“承德納新,盡善盡美”教育理念,認真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凝心聚力,強基鑄魂,啟智立德育人。紅色文化鑄師魂要傳播好紅色文化,教師首先要了解黨的歷史,深刻理解學習傳承紅色歷史文化的意義。為此,該校黨總支部通過第一議題學習、專題黨課學習,以及線上線下相結合等學習方式,引導教師加強“四史”、黨的創新理論等系統學習教育,切實提升教師特別...
濱江小城 風情客鄉————作者:李茜 ;陽隋 ;蔡蓮珍;
摘要:沙瑯鎮,地處電白區北部,歷史悠久、人文底蘊豐厚,是“粵西客家之鄉”。近年來以“百千萬工程”牽引高質量發展,按照“魅力濱江小城、客家風情小鎮”的定位,深入挖掘特色產業、特色文化等獨特優勢,獲評2018至2020年度“廣東省文明村鎮”,2021年入選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2023年入選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被評為省首批“百千萬工程”典型鎮;2024年入選廣東省鄉村振興示范鎮
平遠“南藥養生一桌菜”引來回頭客————作者:張學遠 ;陳宗敏;
摘要:<正>在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時代浪潮中,梅州市平遠縣深度激活地方特色資源,以當地風味美食“一桌南藥膳、一席養生宴”為有力抓手,挖掘藥食同源的文化內涵,精心培育“尋味平遠·南藥養生一桌菜”,打造南藥飄香的味蕾盛宴,讓廣大市民和外來游客盡享美好“食”光,為農業發展、鄉村振興和旅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鋪設了一條創新之路
乳源村民為紅軍烈士修繕墓地————作者:謝世強;
摘要:<正>近日,在乳源瑤族自治縣大橋鎮和平村委會,村民們自發地組織起來,自籌資金修繕了一座紅軍墓,以此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這座紅軍墓位于和平村委張家村后山的一處耕地旁。據當地村民介紹,墓中安葬的是1931年2月紅七軍“血戰梅花”后部隊向楊溪河渡口轉移過程中犧牲在當地的一名紅軍戰士。幾十年來,每年清明節,附近的村民都會到此上香燒紙祭拜
借智賦能 共促老區發展 廣東省老區建設促進會聘請高級顧問,助力“百千萬工程”————作者:文方;
摘要:<正>3月25日下午,廣東省老區建設促進會顧問聘書頒發儀式暨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專題交流會在廣州舉行。會議圍繞深入貫徹廣東省委關于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決策部署,以“農文旅融合助力‘百千萬工程’的廣東實踐”為主題進行研討交流,匯集各方智慧和力量,為促進老區振興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
游賞幌傘頂————作者:李文幸;
摘要:<正>幌傘頂是懷集縣西南部橋頭鎮與大崗鎮交界的一座名山,海拔748米,因頂峰建有盤王的靈殿形似幌傘的亭閣,故名幌傘頂,又因該山酷似一只展翅高飛的白鶴故名白鶴頂。幌傘頂山脈東西走向,站在高處放眼望去,遠近風景,一覽無遺。正西面是橋頭鎮境內層層疊疊、拔地而起的奇山秀峰,最高山峰—仙人秋清晰入目,橋頭鎮新興、鳳真和六竹村委會的村落散布在群山綠野間;西南面近處是橋頭鎮徐安村委會白鶴寨、旱洞村,與遠處的永固...
AI+農業前景一片光明————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AI+農業有“智”,又有“質”。踏入農忙時節,廣東各地掀起了春耕熱潮。與此同時,各地都在積極探索“AI+農業”的融合發展路徑,讓前沿科技為傳統農業賦能。從配備“AI大腦”的農業無人機,到荔枝、菠蘿、蘭花等細分農業領域的AI數字人,AI正引領著廣東農業發生深刻變革。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需要向創新要動力。廣東老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案。如今,AI農業在廣東老區已成為助力農業生產的得力“新農具”,覆...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