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嶺南音樂》音樂雜志,創刊于1957年,由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廣東省音樂家協會主辦。
《嶺南音樂》是廣東唯一的音樂雜志,與廣東乃至全國音樂界有著深厚的感情。她的存在,為音樂家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與同行交流互動的平臺;為音樂愛好者創造了一個吸收知識,提升音樂素養的去處;為普通讀者創建了一個傾聽生活旋律的窗口。
嶺南音樂雜志欄目設置
名家訪談、音樂故事、音樂觀察、樂器之王、閃亮新星、音樂人博客、音樂網游聽好歌、銀幕旋律、環球音樂、音樂課堂、理論園地、潮流檢索
嶺南音樂雜志榮譽
知網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嶺南音樂雜志社征稿要求
嶺南音樂音樂生活專題:
名家訪談:音樂名家大師的專訪,精彩、有可讀性的名人故事等。字數3000字左右。
音樂故事:與音樂相關的日常生活故事,以及對音樂的感悟、理解、體驗。
也可推薦您閱讀到的與音樂相關的優美感人文章,薦稿請注明出處及作者。字數1500字左右。
音樂觀察:就音樂界某些現象、發展趨勢的觀察研究,以及與音樂有關的社會熱點、事件的評論和剖析。字數1500-2000字。
樂器之王:音響器材、音樂產品等藏品及收藏家的專訪。字數:1500字以內。
嶺南音樂音樂資訊專題:
閃亮新星:關注樂壇新人的發展和動向,推介你喜歡的樂壇新人新星。字數:1500-3000字。
音樂人博客:推薦您欣賞的音樂人博客,闡釋一下關注理由。字數:1200字左右。
音樂網游聽好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平時網游發現的好的音樂網站。1200字左右。
銀幕旋律:電影中那些縈繞心間的主題曲、背景音樂怎樣打動你的心?
請把印象中最深刻的電影音樂與我們一同分享。要求原創,字數1500-3000字。
環球音樂:專門介紹國外的音樂和音樂人。字數:1500-3000字。
音樂課堂:以音樂知識為主,可以是樂器技法的學習,一些關于音樂的歷史小故事。
開展音樂論文征集評選活動,鼓勵學術研究創作。字數:1500字以內。
理論園地:與音樂相關的學術論文,要求有摘要、關鍵詞。字數:不少于3000字。
潮流檢索:最新的國內外音樂雜志的頭條。
閱讀推薦:歌唱世界
《歌唱世界》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嶺南音樂最新期刊目錄
幫鎮扶村 雛鳳展翅——廣東省文聯、省音協、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開展對口幫扶活動————作者:黎祖瑜;
摘要:<正>“夢想在春天發芽,夢想在春天開花……”歌聲響起,眼淚落下。這30多個孩子,不管未來如何,不管他們是否明白,他們的人生已經改變!2月2日,大年初五,肇慶市德慶縣鳳村鎮大馬路上搭起了一座華麗的舞臺,來自南方歌舞團的著名歌手李白、張朝夕掀開了蛇年“村晚”的序幕,現場氣氛瞬間被引爆。而壓軸演出的,是一個全新的合唱團——雛鳳合唱團,從幼兒園到初三的30多名小朋友的演唱讓這臺“村晚”有了特殊的意義
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音樂鑒賞課程中音樂語言節奏的綜合應用探究————作者:韋啟敏;
摘要:本文將以《普通高中教科書音樂鑒賞(必修)》(花城出版社)一書中的音樂作品為例,對音樂語言節奏在高中音樂鑒賞課程中的實際應用案例進行探究,分析對核心素養培養的實際影響,并從節奏感知與體驗、節奏與歌詞內容、節奏與旋律、節奏變化與情感表達、節奏聽辨與節奏創編、節奏與生活相融合等多個維度闡述教學方法與策略的綜合應用,旨在為高中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有益的參考
圖片攝影
摘要:<正>~
年味里的光與影————作者:王曉旭;
摘要:<正>~
暖冬的花————作者:王曉旭;
摘要:<正>~
音樂劇《廣交天下》音樂與戲劇的融合創作策略————作者:馮珊珊;
摘要:音樂劇《廣交天下》在廣東省委宣傳部的指導下,由珠江電影集團出品,珠影樂團承辦與制作。該劇描繪了廣交會自1957年以來的發展歷程,講述了兩位年輕人由于廣交會而相識,又因為一條香云紗絲巾相知的情感變化。但由于陰差陽錯,二人后來便斷了音訊,直至2023年廣交會的再次開展而重逢的故事。筆者將從四個方面詳細探討該劇中音樂與戲劇的融合手段,分別從該劇的敘事結構、角色塑造、音樂戲劇功能以及戲劇與音樂的交互設計四...
金蛇獻瑞 冰雪迎春————作者:付蘇;
摘要:<正>暖冬寒春,蛇年在金色陽光中走來。哈爾濱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正在冰天雪地中熱鬧著。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銘記歷史所證明的偉大真理,必須堅信正義的力量;銘記歷史所證明的偉大真理,必須捍衛和平的尊嚴;銘記歷史所證明的偉大真理,必須植根人民的土壤,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10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
“追龍”東源——“灣區有新聲 唱響百千萬”文藝宣講專場展演走進河源————作者:左千川 ;林達樂 ;道哥;
摘要:<正>飄動的龍身、響亮的鑼鼓、村民們激昂的舞步,交織成一幅熱鬧非凡的節慶畫卷。河源市東源縣上莞鎮新輪村的“追龍”活動歷史悠久,起源于明正德年間。數百年來,它承載著當地百姓星火繁衍、香火傳承的美好心愿,作為廣東省第八批省級非物質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不僅凝聚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更象征著鄉村振興、文化傳承與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頌今譜新曲 粵樂賀新春——《樂韻嶺南》廣東音樂新作品音樂會精彩上演
摘要:<正>春節前夕,星海音樂廳迎來了一場精彩的音樂盛宴《樂韻嶺南》廣東音樂新作品音樂會。2025年1月18日,作為2024年“灣區音樂匯”子活動之一,《樂韻嶺南》音樂會為觀眾呈現了一系列粵樂新作,是對廣東音樂的一次創新性演繹與傳承。本場音樂會由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廣州市音樂家協會指導,廣東音樂曲藝團、廣州頌今音樂文化有限公司、廣東音樂藝術委員會主辦
旋律不美死不休——記著名粵籍作曲家黃輔棠————作者:趙丹溶;
摘要:<正>黃輔棠先生的音樂創作體裁廣泛、構思獨特,作品富有強烈而真摯的感情,同時又有著明顯的“演奏家創作”特征。他對待音樂、美術、詩詞、文學等各類文化藝術的熱情令人驚嘆,同時擁有對藝術極為敏銳的洞察力,以及多數當代作曲家難以達到的創作產量和廣度。他既精通小提琴演奏法,又對作曲技術了如指掌,所創作的作品極具“小提琴化”特征,創作時全力促進中西音樂交融,為小提琴的中國化、民族化做出卓越貢獻
古典意象和當下旋律的精妙融合——評歌曲《中國·繪》————作者:李言;
摘要:<正>在近幾年推出的國風歌曲中,《中國·繪》是比較獨特的一首。《中國·繪》不再局限于某一時空和特定的情愫表達,歌曲以宏大的視角、磅礴的氣魄展現了東方式美學氣象,尤其在傳統和現代的結合中,實現了自我文本話語的自足性,開拓了當下國風歌曲的新境界。山水意境和東方韻味在中國傳統的文人創作中,文字和繪畫可以相互交融,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便是典型。對于空間的呈現,東方文人是極其看重的,詩文中著力對于畫...
古韻新聲 漁歌依舊——評2023“我們的新時代”獲獎歌曲《咸水賦》————作者:黃浩倫;
摘要:<正>古語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懷鄉故舊,自古以來便是中國藝術創作的文化傳統。從托物寓感的撫今懷昔,到寓情于景的鄉思與鄉愁,“追懷”“懷舊”不單單只是因滄海桑田、時空變遷而帶來的個體的情感體驗,之于喧鬧迷離的現代社會語境而言,它更代表著人們所共有的一種情感邏輯與時代情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質
春暉棉,比音漣,恰似那鶯語入南弦——《木棉謠》創作特色探析————作者:黎燕雄;
摘要:<正>“春暉棉,比音漣,恰似那鶯語入南弦”使用的不只是字面意義,這與我接下來要探析的粵語民謠《木棉謠》密不可分。在另一種意義上,標題也正好是這首歌曲奇特的生命力所在。我對《木棉謠》的創作者幾乎一無所知,然而,歌詞中“滿街曬木棉、媽子、湯水、頭家、天光,月光光、照地堂……”卻強烈地向我展現它的新生形式:粵語入歌,一韻到底,那是廣東穩定的習慣性路標,熟悉如廣東人呼吸的空氣
廣東省音協一行探望江門百歲音樂家黃蕾————作者:付蘇;
摘要:<正>(本刊訊,通訊員付蘇)2月11日,廣東省音樂家協會主席金旭庚帶領協會秘書長陳亮、廣州市文聯原主席喬平、《嶺南音樂》雜志執行主編朱明、羊城晚報記者以及熱心友人何禮謙、陳志軍一行前往江門拜訪百歲音樂家黃蕾老先生。“嘿喲嘿喲嘿嘿喲,嘿喲嘿喲嘿嘿喲,要讓河水上山坡,要讓山溪變成河,你搬泥啊我筑壩,壩堤轉眼穿過河……”黃蕾老先生今年二月整整一百歲,20世紀60年代,他創作的廣州方言歌曲《要讓河水上山坡...
《中國流行音樂史》里的香港家國情懷————作者:伍福生;
摘要:<正>2024年11月1日,香港歌手劉德華在臺灣臺北“小巨蛋”舉行的個人演唱會上,與1萬多名觀眾一起高歌蕩氣回腸的《中國人》,在海峽兩岸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殊不知,《中國人》這首歌正是由臺灣音樂人李安修、陳耀川創作和制作,曾在廣東流行樂壇發展的臺灣音樂人涂惠源與香港音樂人江港生聯合編曲。同是2024年11月1日,我撰寫的100萬字兩卷本拙作《中國流行音樂史》精裝版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發行,當中正好詳...
粵聲中的傳統與當下——聽《春風得意·高胡大師余其偉廣東音樂名曲音樂會》有感————作者:梁懿琦;
摘要:<正>2024年10月26日晚,《春風得意·高胡大師余其偉廣東音樂名曲音樂會》奏響于星海音樂廳。演奏家余其偉受星海音樂廳唱片廠牌“音樂廳之聲:THE SOUND OF CONCERTHALL”之邀,時隔二十年再次與一眾廣東音樂名家攜手錄制出版的同名專輯同時正式發布。如果說傳統是一條河,那么整場音樂會就好比一葉輕舟,在漫漫長河中逡巡——回溯著來自歲月深處的聲響,同時也體味著粵樂在當下一刻依舊鮮活的靈...
音樂學人故事會(連載2)————作者:馮明洋;
摘要:<正>之五:音樂學,人性訴求與人文關懷之學田野考察采風,主要對象是民歌手和老歌師、本土知識分子、受尊敬的文化人,不僅能唱,還能說會道,天上人間、風土民情,無所不知。關于壯族民歌的歷史文化知識,更是津津樂道。如說壯族民歌有南北中之分——北部壯人是古代甌越人后裔,方言稱土歌為“唱歡”或“唱比”;南部壯人是駱越人后裔,方言稱土歌為“唱詩”或“哈論”;中部壯人是北宋南征軍人后裔,同甌越人與駱越人融合形成的...
在嶺南邂逅朝鮮族揚琴——音樂會《百弦之音與朝鮮族揚琴相遇》聽后————作者:李子林;
摘要:<正>《百弦之音與朝鮮族揚琴相遇》作為第十屆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家”音樂季的系列音樂會之一,于2024年12月6日在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廳拉開帷幕。整場音樂會共包含十個節目,錯落有致的節目安排,讓音樂會呈現出兩種揚琴交相輝映的藝術特色。朝鮮族作為從朝鮮半島遷移至中國疆域的少數民族,他們將來自朝鮮半島上的音樂文化帶到了中國。經歷一系列的文化交流與互融,朝鮮族音樂在保留自身特質的同時,融入了中華民族傳統音樂...
品味歲月的醇香——著名鋼琴家李淇生活訪談————作者:霍橡楠;
摘要:<正>李淇,中國著名鋼琴家,1965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國際鋼琴比賽獲獎者,星海音樂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多年來曾在亞洲、歐洲、北美數十個城市演奏、講學。他曾任廣州交響樂團副團長、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廣東鋼琴學會創辦人之一和首任會長、廣東省政協委員及加拿大多倫多華人藝術家中心主席。曾多次獲得政府部門的嘉獎
回家是最好的禮物————作者:田井軍;
摘要:<正>~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