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資源環境與工程
關注()《資源環境與工程》為地學綜合類科技雙月刊。 由湖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主管,湖北省地質學會、湖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中南局四家主辦。
本刊是地質科技人員了解行業發展動態、前沿理論及科學技術方法的窗口和學術交流平臺;也是鉆探機械設備、儀器市場促銷的廣告直通車。 雜志宗旨:關注資源環境,促進地質工程技術發展。 讀者對象:國土資源調查、環境保護與管理、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礦產開發利用、土木工程設計與施工、地質測繪、巖礦測試、旅游地質等從業及科研、教學、生產與管理人員。
重要說明:本站非資源環境與工程雜志社官方網站,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武漢市硚口區古田五路9號地質大樓1805室(地質大樓),郵編:430034
資源環境與工程雜志欄目設置
資源管理、資源勘查、土木工程、環境地質、方法技術、資源經濟
資源環境與工程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閱讀推薦:國土資源科技管理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ManagementofLandandResources(雙月刊)曾用刊名:地質科技管理,1984年創刊,是一份刊載土地、礦產、水、海洋等自然資源科技和管理研究成果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以其科技性、學術性、實用性真誠地為土地、地礦、海洋、水利、測繪、農業、旅游等部門的各級領導、管理人員,及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服務。
資源環境與工程最新期刊目錄
陜西省第四紀洞穴化石地點及其研究價值————作者:李興文;唐玉;孔明;彭建明;王揚;
摘要:洞穴保存的古人類化石及其文化遺存和伴生的動物化石,對于研究古人類生存發展過程及其生存的古氣候環境背景、探討第四紀哺乳動物群時空分布等具有重要意義。陜西省共發現10處洞穴化石地點,蘊藏著豐富的古人類化石及其文化遺存、動物化石等,但調查研究成果缺乏系統性總結。在系統梳理以往調查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最新研究進展,歸納總結了陜西省洞穴化石地點的基本情況,綜合分析了其科學價值。研究表明,陜西省洞穴化石地點...
燕遼成礦帶斑巖型鉬礦床致礦巖體地球化學特征————作者:劉啟凡;趙建亮;李獻龍;白明;肖舒逸;張昆;曹磊;姜春偉;付樂兵;
摘要:燕遼成礦帶為中國第二大鉬礦聚集區,目前已發現鉬礦床20余處,如撒岱溝門、大蘇計和曹四夭等大型鉬礦床,以及近年來新發現的朱家洼、太平村等大—中型鉬礦床。為厘定燕遼成礦帶鉬礦床時空分布規律及其動力學背景,系統總結了燕遼成礦帶鉬礦床的地質特征與致礦巖體地球化學特征。燕遼成礦帶鉬礦床的成因類型主要為斑巖型,成礦時代集中于三疊紀—早白堊紀(240~140Ma),可具體劃分為240~220Ma、185~180...
深水水道內部砂巖發育特征定性評價——以西非陸緣深水水道為例————作者:陽懷忠;劉新穎;杜威;
摘要:水道是深水扇沉積體系中重要的儲層發育單元,其內部砂巖發育情況極其復雜。以水道沉積背景及其發育過程為基礎,綜合考慮其控制因素,選取能夠定性反映水道內部砂巖發育情況的直觀表現形式——平均彎曲度、侵蝕—充填特征、疊加樣式、發育位置等,結合西非深水水道實際數據,討論不同表現形式下水道內部砂巖發育特征。分析認為,平均彎曲度、侵蝕—充填特征、疊加樣式和發育位置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水道內部砂巖發育程度,一般來...
河北高寺臺超基性雜巖體中鉻鐵礦特征及地質意義————作者:趙金召;董培培;郭菁華;王帥;張夏煒;宋珈璐;
摘要:高寺臺超基性雜巖體位于華北克拉通北緣冀北基性—超基性雜巖帶,具環狀分帶,由中心向外依次分布純橄巖、輝橄巖、輝石巖,其中純橄巖中產出鉻鐵礦,屬于層狀鉻鐵礦類型。采集高寺臺超基性雜巖體中未蝕變的鉻鐵礦開展礦相學和地球化學研究,探究其形成的構造環境。研究表明,鉻鐵礦成分均一,Cr2O3含量為51.34%~53.40%,均值為52.45%;A12 江西上猶縣蓮花塘地熱區電性結構及其勘探意義————作者:謝文;陳輝;余輝; 摘要:江西贛州地區經歷了加里東期和燕山期巖漿活動,區內地熱資源分布廣泛。贛州外圍的上猶縣蓮花塘地熱區具有較好的地熱資源勘探潛力,但其開發程度較低。通過布設4條覆蓋蓮花塘地熱區的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CSAMT)剖面,并采用非線性共軛梯度反演算法對測量的標量CSAMT數據進行二維反演,獲得了研究區地下500 m以淺的電性結構模型。結果顯示,研究區縱向上主要呈現2層電性結構,其中淺層低阻為白堊系紅層,深部... 鄂東蘄春縣烈馬咀鉬礦區綜合信息找礦預測————作者:張斌;鄒仲平;陳煒;宋威方;杜明輝;李冰冰;唐澤慧; 摘要:烈馬咀鉬礦區位于桐柏—大別成礦帶東段南坡,成礦時代及構造背景等與北坡北淮陽構造帶產出的大型鉬礦高度相近,顯示本區有尋找類似礦床的潛力,但前期工作局限于淺表,對控礦地質因素等綜合研究不足。為解決制約找礦突破的關鍵問題,基于前期獲取的地質、物化探及礦產等綜合信息,運用成礦地質體找礦預測理論,構建了本區“三位一體”找礦預測模型:成礦地質體推測為黃梅復式巖體晚階段(約122~118 Ma)侵位的隱伏斑狀二... 鄂西秭歸地區土壤高鎘背景成因及其對農作物的影響————作者:代許可;寇磊;蔣達源;潘泓宇;黃黎粵;譚向前; 摘要:土壤中重金屬Cd可以通過食物鏈對人類健康造成安全風險,給農業種植活動帶來負面影響。選取鄂西秭歸縣農業種植活動集中的南部三鎮(九畹溪鎮、楊林橋鎮、兩河口鎮)為研究區,系統采集表層土壤樣、巖石剖面樣、土壤形態樣、農作物及根系土壤樣等樣品,分析樣品中Cd的含量及形態特征,探討土壤中Cd的來源、生物可利用性及其對農業種植活動的影響。結果表明,研究區表層土壤中Cd含量為0.07~54.46 mg/kg,平均... 綜合地球物理方法在燒變巖含水區探測中的應用————作者:周小寶;李曼;張志勇;劉陽;劉佳成; 摘要:煤田燒變巖含水區是煤礦開采過程中面臨的安全隱患之一,綜合地球物理方法已經成為燒變巖含水區精確探測的重要手段。以新疆某露天煤礦為例,開展綜合地球物理勘探,首先利用燒變巖的磁性特征,通過高精度磁法圈定燒變巖區邊界;再采用高密度直流電阻率法對燒變巖區淺部地質構造進行探測,尋找可能存在的大氣降水與地表水向地下運移的通道;最后通過高密度直流電阻率法與瞬變電磁法進行含水區精確圈定。綜合地球物理方案可為目標煤礦... 攀枝花大田505鈾礦床晶質鈾礦的構造巖漿演化條件——來自新元古代花崗巖的制約————作者:艾月兵;程軍;紀德寶;王偉; 摘要:攀枝花大田505鈾礦床是康滇地軸典型的前寒武紀鈾礦床,以往學者們對該礦床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晶質鈾礦本身及其伴生礦物,對于晶質鈾礦與區域構造巖漿演化的關系研究不足。為了揭示晶質鈾礦形成時的構造巖漿演化條件,在大田505鈾礦床北部富鈾Ⅰ號帶附近采集了花崗巖樣品,對其進行巖相學、U-Pb年代學和巖石地球化學研究。結果表明,花崗巖鋯石U-Pb年齡為(774.45±4.92) Ma,與晶質鈾礦電子... “兩山”發展模式下武漢市蔡甸區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及產業化路徑探索————作者:焦文軒; 摘要:探索縣域尺度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及“兩山”轉化路徑,對促進區域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以武漢市蔡甸區為研究對象,在借鑒相關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技術指南及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構建蔡甸區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指標體系,基于調查統計數據及市場調查法、替代成本法等,核算蔡甸區2023年生態產品價值。結果表明,2023年蔡甸區生態產品價值總量為280.99億元,單位面積價值量為2 570.39萬元/km2 湖北省飾面用花崗巖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作者:陸世東;李紅軍; 摘要:飾面用花崗巖產業是湖北省綠色建材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面收集資料和充分實地調研的基礎上,總結分析湖北省飾面用花崗巖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提質增效的對策建議,為推進全省飾面用花崗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研究認為,湖北省飾面用花崗巖保有資源儲量位列全國第三,全產業鏈產值接近500億元,從業人員約8萬人,資源開采加工綠色化水平較高,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然而,該產業發展面臨規�;�... 冀北朱家洼斑巖型鉬礦床原生暈地球化學特征及找礦預測————作者:李獻龍;曹磊;趙建亮;白明;冀晨光;李會奇;張昆;劉啟凡;姜春偉;付樂兵; 摘要:冀北地區朱家洼礦床位于華北地臺北緣中段,是近幾年燕遼成礦帶內繼大蘇計大型鉬礦床、曹四夭超大型鉬礦床、太平村大型鉬礦床等之后最新發現的又一處具有成為大型找礦潛力的斑巖型鉬礦床。然而朱家洼礦床總體研究程度較低,所積累的物探、化探資料未能充分利用,從而制約了礦床的勘查進展。本文在總結歸納朱家洼礦床地質特征的基礎上,通過選取典型剖面進行地球化學原生暈測量,并利用格氏分帶指數法獲得了原生暈軸向分帶序列:Au... 鄂西恩施地區發現喜馬拉雅運動新證據————作者:杜小鋒;霍炬;萬俊;龔志愚;段先鋒;李怡然; 摘要:喜馬拉雅運動是新生代以來最重要的造山運動之一,在亞洲大陸廣泛發育,但鄂西恩施地區反映喜馬拉雅運動的構造變形較少。本次在恩施盆地東側的田家灣一帶發現一北北東向斷裂,斷裂活動造成了泥盆系云臺觀組石英砂巖壓蓋于白堊系紅層之上,斷裂帶上斷層泥、擠壓角礫均指示擠壓運動的特征。對斷裂帶內石英脈ESR年代學測試顯示,斷裂變形發生于(14.56 ± 2.02)Ma,屬喜馬拉雅晚期,表明恩施地區也有著明顯的喜馬拉雅... 渭河流域耕地質量評價及障礙因素類型分區————作者:曹會娟;李廣;潘寧惠;李杰;劉文敏;成志遠; 摘要:耕地質量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評價耕地質量等級,診斷障礙因素可為耕地改良和建設提供數據支持。以渭河流域為研究區,采用層次分析法、熵權法、綜合指數法、空間自相關分析法和障礙度模型,探究區域耕地質量等級的時空演變特征,診斷影響耕地質量的障礙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區域耕地質量改良及提升的對策建議,以期為高效、合理、可持續利用區域耕地資源提供科學參考。結果表明,2010—2020年,渭河流域耕地質量整體呈... 隧道洞口淺埋偏壓形式分類及安全控制研究————作者:曹衛文;馬文瀚;羅偉奇; 摘要:對隧道洞口淺埋偏壓形式進行系統分類,能更好地指導隧道洞口段邊坡加固、開挖支護、襯砌結構、洞門形式的設計與施工。通過對國內40多座隧道洞口偏壓狀況分析,將淺埋偏壓形式歸納為地形偏壓、順層偏壓、地形與順層聯合偏壓、斜交偏壓、反傾偏壓等5類,并通過分析隧道襯砌結構受力特征及漸進破壞過程得出地形、順層、地形與順層聯合、斜交偏壓等4類偏壓形式的隧道在臨山側拱頂、拱肩結構形成了似錐形的剪切破壞區;反傾偏壓隧道...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國內鋰礦研究現狀與趨勢的可視化分析————作者:汪龍飛;王水龍;邢新龍;劉爽; 摘要:鋰元素憑借其獨特的物理和化學屬性,成為推動新能源技術進步和高科技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材料。為了解國內鋰礦領域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系統收集整理中國知網核心期刊數據庫中2000—2024年收錄的鋰礦研究相關文獻468篇,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可視化分析工具,從發文量、作者、研究機構、關鍵詞聚類、關鍵詞演進圖譜等對上述文獻進行知識圖譜構建。結果表明,鋰礦研究熱度自2013年起持續增長... 基于虛幻引擎的鄉鎮規劃三維展示系統設計————作者:李冬;許子弋; 摘要: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展示需求已由二維靜態逐步向三維動態發展。面向鄉鎮規劃領域,基于虛幻引擎5,以三維要素重構、二三維融合展示、規劃指標空間分析為關鍵技術,提出一種三維尺度的規劃仿真實景融合展示系統的設計方法,并通過實例驗證該方法的可行性與優勢,為虛幻引擎技術在實景三維系統開發中的應用和發展提供有益思路 黃岡市典型城市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估算及碳匯潛力分析————作者:李振威;項文霞;高祥川;彭亮平;李恬;龔寒妮;王逸文; 摘要:通過野外樣地調查及資料收集,采用統計分析和模型估算等方法,研究黃岡市典型城市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及其分布特征。結果表明,遺愛湖城市森林生態系統總碳儲量為21 815.85 MgC,其中地上生物、地下生物和土壤碳庫的碳儲量占比分別為18.42%、7.06%和74.52%;龍王山城市森林生態系統總碳儲量為8 025.51 MgC,其中地上生物、地下生物、枯落物和土壤的碳儲量占比分別為23.62%、6.7... 鄂州市航空都市區工程建設適宜性評價及規劃協調性分析————作者:李揚;曾嘉;王芮瓊;熊啟華;李圣軍;羅利川;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其帶來的地質環境問題愈發明顯,為有效減少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地質環境問題,工程建設適宜性評價變得愈加重要。以鄂州市航空都市區為研究對象,在1∶2.5萬~1∶1萬高精度城市地質調查成果基礎上,選取對工程建設影響較大的地質環境因子作為評價指標,使用層次分析法計算評價指標權重,采用綜合指數模型進行工程建設適宜性評價,建立小區域高精度工程建設適宜性評價體系;并將工程建設適宜性評價結果與研... 暴雨型洪澇災害短臨預警方法研究——以英德市為例————作者:侯寓群;戴黎航; 摘要:洪澇災害作為中國僅次于干旱的第二大氣象災害,對經濟社會發展構成重大威脅。以廣東省英德市為例,提出一種精細化的暴雨型洪澇災害短臨預警方法,旨在提高災害預警的準確性和時效性。研究首先采用PredRNN時空序列預測模型對特定地區的降雨量進行精確預測,然后結合數字高程模型(DEM)數據,模擬產匯流過程,最后通過構建綜合評估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各指標權重,實現對洪澇災害的精細化臨災預警。結...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