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石油知識
關注()《石油知識》石油科技雜志,創刊于1985年,是由中國石油學會主辦的石油科普刊物。旨在“普及石油知識,傳播科技信息,發展石油工業,努力振興中華”。宣傳發展石油工業的方針、政策與任務,普及石油天然氣工業的技術知識,報道有關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建設和油氣加工、煉制儲運及應用方面的科技信息。
石油知識雜志欄目設置
權威報告、行業聚焦、勘探開發、儲運天地、石化世界、工藝大觀、世界石油、石油商情
石油知識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石油知識雜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系方式。
6、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閱讀推薦:遼陽石油化工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遼陽石油化工高等專科學校學報》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石油知識最新期刊目錄
企業數據資產價值變現探索————作者:楊樺;
摘要:<正>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2022年12月,我國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明確提出要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將數據轉化為可被企業直接使用的有價值的資產,即“數據資產化”,已經成為很多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目標
知識產權助力中國石油科技創新————作者:劉德榮;
摘要:<正>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新質生產力,是由科技進步所驅動的生產力形態,由此可見,知識產權同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培育密切相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油)一直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尤其是進入新時代以來,面對數字化建設和能源轉型的機遇和挑戰,圍繞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能源與化工創新高地,以及建設基業長青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目標,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2025年的能源安全————作者:宮柯;
摘要:<正>在全球能源企業轉型加速、AI技術滲入產業鏈速度加快和地緣政治紛爭不斷的背景下,2025年漸行漸近。在這辭舊迎新的節點上,許多業內專家感嘆,在能源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能源安全的問題卻日趨嚴峻,值得人們沉思。近幾年來,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針對能源現狀的表態出奇一致,均是憂喜參半,未雨綢繆。我國也不例外,關于如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學術論文和專家建議層出不窮。那么,究竟什么是能源安全問題?...
聽劉合院士講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油氣行業的應用————作者:劉合;王大銳 ;胡葦瑋;
摘要:<正>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是指利用大規模數據進行訓練以實現高效智能學習和應用的技術。大模型技術在國內外研究領域處于活躍發展階段。油氣行業作為人工智能一個新興領域,大模型技術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國內外學者們探索利用大語言模型、視覺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等構建面向物探、巖心等具體油氣業務場景的智能化技術。油氣行業在應用大模型時也面臨一些挑戰。為了使更多的讀者了解這一領域的進展和面臨的挑戰,走訪了中國工程...
“毒氣”變“福氣”——普光氣田的華麗轉身————作者:章衛兵;
摘要:<正>2006年4月3日,新華社發布了一條令國人振奮的消息:中國石化宣布,在我國川東北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裝海相氣田——普光氣田。這也是國內目前發現的5個可采儲量在2000億立方米以上的大氣田之一。經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辦公室審定,截至2005年底,普光氣田累計探明的可采儲量為2510.75億立方米,技術可采儲量為1883.04億立方米
“石油峰值論”的局限性與美國地質學家————作者:郭永峰;
摘要:<正>當今世界人類每年消耗各種形式的能源,其中,石油占40%,天然氣占20%,其余40%是煤、水、電及原子能等能源。具體來說,人類每年消耗的傳統油氣能源約占總能源的60%。設想一下,若某天地球油氣資源突然“斷供”,整個人類生產活動都會“停擺”。這是全人類無論哪個階層都不敢想象的“場景”。預測全球石油產量“走向”的地質學家越來越多的人發出疑問:是否有一日,人類會徹底離開化石類能源?并不是人類真的想離...
全球新能源技術應用場景不斷擴大————作者:顧家瑞;
摘要:<正>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新能源技術的應用正逐步深化,涵蓋了電力生產、交通運輸、建筑、工業、農業等多個領域,并且不斷擴大。這些技術不僅減少了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還顯著降低了溫室氣體排放,推動了全球向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邁進。風能應用場景風能作為一種成熟且清潔的新能源技術,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2023年,全球風力發電裝機容量1021吉瓦。這一數據反映了全球風電產業的快速增長和重要...
成品油銷售企業阿米巴經營模式實踐————作者:張建;
摘要:<正>在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業如何快速適應市場變化、提高運營效率、增強競爭力成為普遍關注的問題。為了保持競爭優勢并實現可持續發展,濟南公司迫切需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發展路徑。阿米巴經營模式以其獨特的組織劃分、獨立核算、全員參與等核心理念,為企業管理創新提供了新思路。山東銷售濟南分公司(以下簡稱濟南公司),作為濟南地區成品油銷售主營單位,面對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選擇引入阿米巴經營模式,...
基于貝葉斯網絡的集輸管道失效情景————作者:劉大華;
摘要:<正>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油氣能源在我國消費中的占比越來越大。管道作為輸送油氣資源最為安全可靠的方式之一,在近二十年中得到飛速發展。截至2023年底,我國管道總里程達到35×10~4km,且這一數字還在持續增長。但隨著操作員工老齡化的加劇和生產壓力的增大,管道的整體運行情況無法滿足油田高效和數字化的發展需求,管道失效事故頻繁發生為油田生產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基于深度學習的三相計量裝置在高含氣率油井的應用————作者:陸興;蔣能記;鄧濤;陳冰;
摘要:<正>在油氣開采的過程中,受地層條件、采收率與采氣速度、人為因素、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等影響,往往存在原油含氣率較高的情況。高含氣率原油由于流速變化、氣液分離、多相流動等因素,易導致井口流量計量出現誤差。由于高氣液比,產液中的氣體很容易與液體相分離,導致井口流量計量時氣液兩相流動不均勻,測量誤差較大,尤其是在含有氣泡的液體中。并且,液體相對氣體的流速可能發生變化,這使得傳感器和測量設備難以跟蹤和適應...
抽油機井人工舉升智能控制系統————作者:王久洋;
摘要:<正>人工舉升技術作為油氣開采中的核心環節,承擔著將深藏地下的油氣資源高效、安全地提升至地面的重任。這一技術在原油開采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重要性隨著油田開發的深入而日益凸顯。特別是在當前全球能源需求持續增長,而傳統油氣資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提高人工舉升技術的效率和可靠性,對于保障能源供應、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大多數人工舉升系統仍然采用基于沖次的科學公式法進行控制,這種方法雖然簡...
鐵人詩話的力與智————作者:張偉;
摘要:<正>石油,作為現代工業的重要支柱,承載著國家經濟發展的重任。而在石油工業的輝煌背后,是無數石油工人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其中,“鐵人”王進喜以其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成為石油工人的楷模。他的詩話,不僅記錄了個人奮斗的人生軌跡,更體現了石油工人堅定的信仰、不屈的精神、深沉的愛國情懷和精神風貌。鐵人詩話以其質樸的語言和深刻的內涵,展現了石油工人的“力”與“智”
莊稼收不收,農藥作用大————作者:張殿來;
摘要:<正>1845年,孤懸于歐洲大陸之外的愛蘭爾暴發了大規模的馬鈴薯晚疫病,即一種名叫馬鈴薯晚疫病菌的真菌造成的馬鈴薯疾病。馬鈴薯晚疫病會使馬鈴薯幼苗整株腐爛,而且傳染性極強,只要有一株馬鈴薯感染,就會迅速傳染到其他植株,造成馬鈴薯歉收甚至絕收。因缺乏對癥的農藥,無法控制疫情,幾個星期之內,當地的馬鈴薯大面積腐爛
烏山頂泥火山————作者:戴金星;
摘要:<正>烏山頂泥火山群,位于臺灣省高雄縣燕巢鄉深水村的一個寬長分別為150米和200米的平臺上,沿北東-南西方向旗山斷層展布。早期有8座泥火山,現僅存4座,是臺灣省泥火山區中噴泥口最密集、噴泥錐最發達的地方。泥火山平臺四周的山峰、云彩、樹林、草地、蝴蝶,以及風聲、蟲鳴、鳥唱和樹濤,構筑了豐富、驚奇、秀麗、幽遠、變幻的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觀。而在大自然愛好者心目中,這里也是探索泥火山奧秘寶地,令人向往和陶...
稠油采出水達標處理工藝————作者:劉詩;
摘要:<正>我國稠油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新疆油田、勝利油田、遼河油田等地。隨著稠油開發進入中后期,單井含水率逐漸升高,日產采出水量逐漸增大,采出水回注或回用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在國家低碳環保及“綠色礦山”的背景下,如何實現稠油采出水的達標處理,改善回注水水質,避免堵塞地層及環境污染,是當前油田面臨的重要問題
向地球深部進軍的物探技術————作者:張向全;
摘要:<正>近年來,深地探測、新能源技術等取得重大成果,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深地探測已被確立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起到關鍵作用。其中,深層油氣資源勘探開發作為深地探測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建設能源強國戰略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地球深層及超深層油氣資源豐富,隨著中淺層油氣資源開發逐漸進入中后期,深部油氣已成為全球重要的接替能源。目前,全球范圍內的重大油氣發現主要集中在...
院士專家題詞
摘要:<正>~
40年與230期————作者:談談;
摘要:<正>1984年,在剛成立不久的中國石油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上,石寶珩根據當時我國石油科普工作的現狀,提出了能否出版一本石油科普期刊的建議。中國石油學會理事長侯祥麟和中國石油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田在藝均表示大力支持。會議通過了這項提議,并確定期刊名稱為《石油知識》。1985年1月,在田在藝、石寶珩等人組織下,《石油知識》在遼河石油勘探局正式創刊。歲月流金,石油成詩。2025年1月,《石油...
加氫有術 催化成章——記中國石化首席專家、中國石油學會會士聶紅————作者:崔玉波;
摘要:<正>學習永遠是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鋪墊1978年,科學的春風吹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年僅16歲的聶紅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南開大學化學系。一個十分喜歡物理的女孩卻考入了化學系,畢業分配時又從化學系進入石油煉制領域,這里面還真有一個“誤打誤撞”的故事。聶紅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在少年時代,她和當老師的母親作為隨軍家屬一路從四川遷居到江西。頻繁的遷徙讓她的小學教育斷斷續續地進行。學習雖然不連貫,好在當老師的母親總...
色彩繽紛的原油————作者:余琪祥;
摘要:<正>人們通常將直接從地下開采出來的未經加工過的石油稱為原油。顏色是原油的一項物理特性,在人們的印象中,原油往往是黑色的,比如我國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克拉瑪依油田和玉門油田所產的石油,主要為黑色原油。但實際上,被譽為“黑色金子”的原油顏色非常豐富。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原油顏色涵蓋黑色、暗紅色、金黃色、墨綠色、棕色、淡黃色,甚至無色。原油的成色原因非常復雜,主要與原油中的芳烴、非烴以及瀝青質的化學組成和...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