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公路交通技術
關注()《公路交通技術》期刊雜志,以密切聯系工程實踐交流和推廣國內外公路建設的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推導本行業及相關學科的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法的實用技術為辦刊宗旨。
《公路交通技術》報道高等級公路建設成套技術,涉及公路交通設計、施工、監理、管理和經濟分析等領域。
《公路交通技術》欄目設置:道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監理、工程實踐、講座。
公路交通技術雜志欄目設置
道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監理、工程實踐、講座
公路交通技術雜志榮譽
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公路交通技術雜志社征稿要求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閱讀推薦:西南公路
《西南公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公路交通技術最新期刊目錄
水泥穩定磷石膏混合料在路面基層中的應用研究————作者:曹明明;黃晚清;鄭利平;陳軍;王睿翎;
摘要:針對磷石膏存在處理難度大、堆存量高、污染環境、缺乏高效高附加值利用途徑等問題,以磷石膏、水泥等為材料,通過固化劑激發其活性,與水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拌合形成水泥穩定磷石膏混合料,并采用無側限抗壓強度、間接抗拉強度、彎拉強度、干燥收縮、溫度收縮等室內試驗和現場試驗路鋪設對其應用效果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水泥穩定磷石膏混合料7 d無側限抗壓強度在3 MPa以上,具有優異的抗裂性能和抗收縮性能,既提高了磷石膏...
水泥改良電解錳渣-碎石土路基填料力學性能及其微觀特性的研究————作者:宋宇;肖懿訓;王凌濤;范二龍;馮浩;畢研立;何兆益;
摘要:針對電解錳渣無害化處治問題,采用水泥改良電解錳渣與碎石土混合制備出水泥-電解錳渣-碎石土路基填料,研究不同水泥摻量對電解錳渣-碎石土路基填料力學性能的影響及對電解錳渣無害化處理效果。研究表明:1)5%的水泥摻量能使電解錳渣中Mn2+、NH4+-N濃度分別下降至1.86 mg/L、3.593 mg/L,使其滿足排放標準;2)使用2.5...
反應型再生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作者:沈凡;鐘亞聃;向天翔;譙理格;
摘要:針對傳統熱再生技術存在施工溫度高、RAP分散不均及新舊瀝青融合效果差等問題,首先采用妥爾油脂肪酸(RFA)作為反應型再生劑,探究其摻量對瀝青粘溫特性的影響規律,確定RFA的適宜摻量;其次以堿性添加劑(Ca O)替代部分礦粉,制備AC-13反應型再生瀝青混合料RWRA(Reactive Warm Mix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并采用車轍試驗、馬歇爾試驗、彎曲試驗等方法對...
基于加速加載試驗的道路標線涂料路用耐久性能研究————作者:袁明園;周啟偉;
摘要:針對道路標線的耐久性,現有規范和研究多集中在標線涂料本身,對涂料路用耐久性能研究較少。為此,在分析現有涂料耐久性評價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利用1/3比例加速加載設備MLS11評價2種常用涂料(雙組分和熱熔型)的路用耐久性。試驗結果表明:1)雙組分涂料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數高于熱熔涂料,加速加載30萬次后,熱熔涂料的衰減率為50.2%,雙組分涂料的衰減率均值為24.07%,雙組分涂料的視認性和耐久性均優...
基于深度特征遷移和數據增強的路面裂縫檢測方法————作者:裴麗婭;王鵬飛;王國宇;匡虹霖;陳仁祥;
摘要:針對不同路面條件下裂縫圖像數據分布差異大、數據樣本有限導致路面檢測結果不佳等問題,提出基于深度特征遷移和數據增強的路面裂縫檢測方法。首先,通過對路面裂縫圖像進行幾何變換實現數據增強,獲取充足的訓練樣本;其次,構建深度共享殘差網絡,通過特征恒等映射從不同路面裂縫圖像中充分提取可遷移特征;再者,在殘差網絡中引入相關對齊抑制可遷移特征域偏移,通過最小化可遷移特征的二階統計量減小2個域之間分布差異,進一步...
溫州甌江北口大橋火災模擬與消防安全設計————作者:肖剛;馬碧波;
摘要:針對溫州甌江北口大橋消防安全問題,采用數值傳熱模型及CFD模型分別對不同規模的火災及火災煙霧進行了模擬,并采用超大規模火災預防、橋梁消防設施、關鍵構件防護、社會消防力量聯動的綜合消防設計思路,對甌江北口大橋進行了系統性的消防安全設計。結果表明:1)若發生50 MW規模以上的火災將對橋梁結構產生嚴重影響,火災發生前20 min內主纜溫度快速上升;2)若30 min后火災未得到控制,將對主纜和鋼桁梁產...
大跨度上承式梁拱結合剛構橋合理成橋狀態設計方法————作者:閆福成;賴亞平;喬云強;陳培新;
摘要:為尋求大跨度上承式梁拱結合剛構橋最優合理成橋狀態,基于該橋型結構組成、結構參數、力學特征及施工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提出5點關鍵指標控制迭代法用于合理成橋狀態設計。該方法選取了大跨度上承式梁拱結合剛構橋的墩梁固結點、拱梁固結點、主跨跨中點、拱墩固結點、主墩墩底點為5個關鍵控制點,以關鍵強度、剛度及線形參數為評價指標并擬定目標限值,通過橋梁設計邊界條件為不變量,擬定可變量以及可變量的初值、步長和終值,采...
車輛撞擊下承插式橋墩損傷評估與性能化設計方法————作者:袁龍鑫;高小康;張于曄;
摘要:針對預制承插式橋墩抗車撞性能化設計問題,采用精細化雙柱承插式橋墩有限元建模方法,結合側向沖擊縮尺試驗驗證了鋼筋混凝土材料模型與數值算法的有效性,進而探討了不同參數下橋墩受撞的位移響應,并提出基于1/2墩高處殘余撓度的損傷評估方法,對橋墩損傷等級進行了量化分析。結果表明:1)車輛初始撞擊能量和灌漿料厚度的變化對橋墩位移響應影響較大;2)橋墩中部殘余位移越大,其受撞后損傷越嚴重;3)損傷指標λ可準確評...
鋼橋面板U肋與頂板連接焊縫焊趾疲勞影響因素研究————作者:郭楊斌;余昊哲;
摘要:為研究影響鋼橋面板U肋與頂板連接焊縫焊趾疲勞性能的因素,以某大橋為例,建立包含3道橫隔板及中間3個U肋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結構應力法進行分析。結果表明:1)增大頂板厚度可有效降低焊趾處的應力集中,提高疲勞性能,但當厚度超過20 mm后,影響逐漸減小,而U肋厚度的增加對焊趾處的結構應力影響較小,綜合考慮經濟性與結構安全性,建議頂板厚度取16 mm~24 mm,U肋厚度取8 mm~12 mm;2)增大...
某山區跨江橋梁抗船撞性能分析及設防標準研究————作者:劉震寰;
摘要:近年來,船撞橋事故時有發生,通過合理的風險評估選取適宜的防撞措施對保障跨航道橋梁安全運營至關重要。針對某山區跨江橋梁船舶數量顯著增加,洪水期水位變化大、橋區水流速度變化大等問題,采用《公路橋梁抗撞設計規范》(JTG/T 3360-02—2020)船撞風險概率分析方法對該橋梁抗撞性能進行研究,并同時計算了該橋年碰撞概率和倒塌概率。結果表明:1)通航孔距離越遠的橋墩,其設防代表船型噸位越小;2)洪水期...
小凈空結構物底模支撐體系研究————作者:諶超;萬怡芊;雷晨;諶云輝;王文武;
摘要:為解決在凈空較小條件下采用常規方法澆筑混凝土結構物無法進行底模支撐,且底模在施工完成后無法拆除的難題,依托某工程應用實例,自主研發設計了一套利用簡單常見的施工材料組合而成的小凈空結構物底模支撐體系,并采用Midas有限元軟件對小凈空結構物底模支撐體系進行受力分析。結果表明:1)小凈空結構物底模支撐體系各構件強度、剛度及穩定性均滿足規范要求;2)采用該體系不僅能安全穩定支撐結構物底模,還能方便、快捷...
基于LEC法的現澆箱梁施工安全關鍵檢測指標研究————作者:徐思凡;馮曉楠;孫旭姣;趙經緯;陳相宇;黃碩;
摘要:為保障現澆箱梁工程施工全過程的人員安全,調研了88起現澆箱梁典型施工安全事故與19部相關安全標準,開展了基于LEC評價法的現澆箱梁施工安全指標風險因子調研分析。研究表明:1)共篩選出現澆箱梁施工安全一級指標220項及二級指標456項,并基于層次分析法構建了現澆箱梁施工安全指標體系;2)經過風險因子等級劃分,在一級安全指標中共提取Ⅰ、Ⅱ、Ⅲ級指標分別有61項、19項及140項。研究結果可為現澆箱梁施...
基于深度學習的橋梁裂縫病害檢測算法研究————作者:方虹蘇;石鑫雨;賀門濤;熊潤蓮;
摘要:針對復雜背景下不同裂縫檢測場景中各裂縫類型易出現錯檢及漏檢等情況,提出一種改進的裂縫檢測算法YOLOv8-CES。先在基礎網絡YOLOv8結構中引入C2f-SWC模塊代替原有C2f模塊,后使用輕量級上采樣算子CARAFE代替傳統上采樣算子,同時引入Effective SEModule通道特征自適應模塊,再通過公開數據集及網絡收集方式構建了3000張裂縫檢測數據集圖像,并采取準確率P及召回率R、平均...
基于BS-YOLO11模型的混凝土橋梁裂縫識別研究————作者:周水興;羅成;周琳淇;
摘要:為進一步提高裂縫識別精度和識別率,提出一種新型裂縫識別BS-YOLO11模型,該模型結合了加權雙向特征金字塔網絡、擠壓-激勵注意力模塊與YOLO11模型三者的優點。為驗證該模型的有效性,設計了4組模塊消融試驗,評估了Bi FPN模塊與SE模塊對YOLO11模型性能的影響,并與原YOLO系列模型的識別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表明:YOLO模型中結合Bi FPN與SE注意力機制模塊,能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所帶來...
日本高速公路服務區發展歷程與規劃建設經驗————作者:徐昕昕;許青山;李茂旺;王銳;
摘要:針對我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在支撐交通強國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和促進路衍經濟發展等新需求方面存在建設理論不足、建設經驗缺乏、建設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采用文獻回顧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日本高速公路服務區發展歷程與規劃建設進行深入研究,重點考察其在上世紀60年代至今等不同時期建設重點變化過程,以及在規劃、設計、運營等不同建設階段形成的建設經驗。結果表明:1)發展歷程可分為初創探索期、設施升級期及區域振興期3...
基于塔式結構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質量量化評價研究————作者:宋成志;劉蕓;姚蒙陽;左磊;雷鵬飛;
摘要:為了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信息化管理水平,實現對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質量的定量評估,開展了基于塔式結構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質量量化評價研究。先基于服務區規模、子區域功能(如超市、公共場區、衛生間等)及其評價指標,構建了蘊含3層架構的塔式服務質量量化評價指標體系;再通過專家打分法和神經網絡算法相結合的方式計算各級指標權重,實現了對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短板的有效識別;最后根據陜西省寶雞北服務區的實際調查數據,...
基于網絡文本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使用后評價及優化研究——以陽澄湖服務區為例————作者:黃豪璐;劉星;朱懿;
摘要:“以人為本”是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發展的原則與根基,為探究高速公路服務區使用者的評價與需求,以陽澄湖服務區為例,利用網絡文本數據,通過ROST CM6.0軟件對陽澄湖服務區網絡文本進行了詞頻分析、社會語義網絡以及情感傾向分析。應用結果表明:1)陽澄湖服務區詞頻分析中,高頻詞匯占比依次為景觀環境類(57.25%)、感受評價類(20.18%)、目的活動類(11.81%)、經營業態類(10.76%);2)...
強側風作用下高速公路車輛換道行為安全性評價研究————作者:李存健;劉偉;
摘要:為研究強側風環境下車輛換道行為的駕駛安全性,以車輛行駛時的車速、風速、道路摩擦系數為影響因子,以車輛瞬時側向加速度峰值為評價指標,采用Carsim車輛動力學仿真軟件搭建強側風環境下車輛換道駕駛模型,從車輛動力學角度進行仿真試驗。試驗結果表明:1)隨著車速、風速、道路摩擦系數的增大,車輛側向加速度的瞬時峰值也隨之增大,其中車速對側向加速度最大影響增幅為17.6%、風速為6.7%、摩擦系數為60.7%...
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的YOLOv9紅外車輛檢測方法研究————作者:段銳;龔加興;韓坤林;斯新華;
摘要:為解決紅外場景下車輛檢測目標的準確性問題,促進道路交通安全的智能化與集成化,采用YOLOv9-c目標檢測算法作為基準模型,通過加入多尺度注意力模塊,改進了對紅外車輛目標的特征提取能力,并將訓練好的檢測模型部署在邊緣計算設備樹莓派上驗證紅外車輛的檢測任務。結果表明,YOLOv9-c-SEMA在添加多尺度注意力模塊后,檢測準確率提升了6.7個百分點,且檢測速度仍能達100 FPS(幀數/s),可滿足高...
基于數據價值分析的高速公路碳排放核算邊界研究————作者:韋勇克;馬武昌;何廷全;曹子龍;鳳振華;陳書雪;
摘要:為厘清高速公路碳排放核算邊界,推動高速公路碳排放核算工作規范化,首先梳理了有關氣候變化政策、標準、制度對高速公路碳排放管控的要求;其次從完成碳減排考核任務、參加碳(信用)市場交易、主動披露碳排放信息和分析高速公路運輸方式碳排放強度等4個方面對高速公路碳排放核算的數據價值進行了分析;最后,綜合管控要求、碳足跡特點、核算目的和數據價值、核算標準等分析結果,明確了高速公路碳排放管控相關要求、碳排放核算意...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