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微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微波學報》創刊于1980年,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信息產業部電子第14研究所)承辦,是目前國內唯一微波學術性專業刊物。主要刊登:微波場論及數值計算、微波網絡、微波元器件及電路、毫米波及亞毫米波技術、光波導與集成光學、光與微波的相互作用、微波天線與散射、微波通信、微波超導技術與器件、微波集成電路與工藝、微波CAD、微波在軍事領域、交通、能源、工農業生產等方面的應用、微波生物醫學、微波化學、微波測量、微波電磁兼容、微波結構與工藝及有關交叉學科的學術論文和科研成果介紹。讀者對象包括從事微波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的研究所、高等院校、工廠、部隊、醫院及其它有關部門的科技人員、師生等。
《微波學報》已被列為:國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863項目論文可刊登期刊、全國大學圖書館系統和中科院圖書館引文庫核心期刊、德國《ULRICH國際期刊檢索》(Ulrich International Periodical Directory)、IEEE微波與導波——亞太文摘、無線電電子學文摘、中國科協期刊文摘、中國電子科技文摘等國內外文摘、數據庫和期刊網站收錄期刊。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文核心期刊
【欄目設置】
設有微波場論及數值計算、微波網絡、微波元器件、微波天線與散射、微波電路與工藝、光與微波的互作用、毫米波及亞毫米波技術、微波在軍事及民用方面應用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一種結合遺傳算法和HFSS的天線仿真與優化方法 宋立眾,段舒雅,林濤,SONG Li-zhong,DUAN Shu-ya,LIN Tao
基于壓縮感知結合HFSS軟件求解目標單站RCS問題 孔勐,陳明生,張忠祥,張量,吳先良,KONG Meng,CHEN Ming-sheng,ZHANG Zhong-xiang,ZHANG Liang,WU Xian-liang
室外微蜂窩小區3.5GHz電波傳播特性仿真和分析 劉芫健,馬雪,施秦健,張業榮,LIU Yuan-jian,MA Xue,SHI Qin-jian,ZHANG Ye-rong
一種基于GRECO的復雜目標棱邊建模方法 沈思瀚,潘明海,王龍,SHEN Si-han,PAN Ming-hai,WANG Long
一種基于遺傳算法的超寬帶天線自動設計方法 吳愛婷,官伯然,WU Ai-ting,GUAN Bo-ran
調頻無線電引信掃頻波輻照效應研究 張守龍,武占成,孫永衛,熊久良,ZHANG Shou-long,WU Zhan-cheng,SUN Yong-wei,XIONG Jiu-liang
用于金屬表面的UHF RFID標簽天線優化設計 羅志勇,胡俊鋒,張彬,LUO Zhi-yong,HU Jun-feng,ZHANG Bin
背腔式縫隙天線混合方法降耦研究 張琪春,張金棟,吳文,方大綱,ZHANG Qi-chun,ZHANG Jin-dong,WU Wen,FANG Da-gang
基于HPSO的波束掃描反射陣天線設計 陳宏偉,張廣求,雷雪,吳君默,孫武劍,CHEN Hong-wei,ZHANG Guang-qiu,LEI Xue,WU Jun-mo,SUN Wu-jian
一種寬帶寬波束移動終端衛星通信天線 于雯雯,葛俊祥,周勇,YU Wen-wen,GE Jun-xiang,ZHOU Yong
機械職稱論文發表:淺談高壓真空開關的檢修和故障處理
【摘 要】本文是一篇機械職稱論文發表,結合工作中生產運行與檢修實踐對生產過程中高壓真空開關常見的一些問題及解決方案檢修探討。
【關鍵詞】高壓真空開關,常見故障,處理方法機械,職稱論文發表
我礦近幾年來隨著老設備的更新換代,引進了一批PBG-6型礦用隔爆型高壓真空配電開關。它的結構復雜,電氣性能高,各種電氣保護全,能在環境相對較差的各種場所使用的特點。此開關是各種高壓設備的前端保護,如果出現事故將給整條設備線路造成停產,直接影響我公司的原煤產量。我做為一名多年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對高壓開關所產生的關鍵或疑難的技術問題,如何解決做一個很淺論述。
微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三維封裝結構寬帶LTCC耦合器————作者:蔣俊毅;王梓丞;施剛;胡善文;
摘要:為實現多節寬帶耦合器的小型化,本文提出了一種折疊四分之一波長阻抗變換線的三維堆疊結構。基于低溫共燒陶瓷(LTCC)垂直封裝技術,將5節四分之一波長阻抗變換線在垂直方向上進行堆疊級聯布局,奇數介質層用于放置傳輸節,偶數介質層為地信號層用于隔離相鄰傳輸節之間的耦合效應,相鄰節之間采用垂直過孔進行連接。因采用三維堆疊布局設計,由于中間的傳輸節被埋入LTCC介質中,該耦合器的尺寸僅為9.5 mm × 8 ...
微波加熱頁巖原位熱解過程中儲層熱致變化研究————作者:袁士寶;楊博鈞;熊義俊;蔣海巖;李鼎鼎;張長余;
摘要:深層油頁巖主要的開采方法是原位熱解,其中微波加熱具有加熱效率高、加熱速率快、可控性高、適應性高以及三維方向均可加熱等優點,可作為常規熱采方法的理想替代,以提高開采效率。針對微波加熱過程中頁巖儲層熱致變化,本文通過對儲層受熱分析并結合應變方程、微波功率方程以及能量轉化方程,著重分析了新疆巴里坤油頁巖加熱所需的微波頻率、微波功率、加熱時間,最后預測了巖石受熱后的孔滲參數變化以及應變甚至開裂情況。結果表...
220GHz頻段基于DRIE工藝的180°定向耦合器研制————作者:丁江喬;夏昊;李升;楊士成;
摘要:針對太赫茲捕獲跟蹤系統中單脈沖天線對和差饋電網絡的應用需求,該工作提出一款具有易集成結構的180°波導型定向耦合器研制,能夠實現輸出端口的功率分配以及180°的相位差,基于硅基深反應離子刻蝕(DRIE)技術實現該器件的制備,并結合計算機數控(CNC)工裝結構完成性能的測試。主要工作包括:基于H面裂縫波導定向耦合器理論,完成基于對稱型階梯狀結構的180°耦合器電路設計;基于硅基DRIE工藝,完成微小...
基于改進免疫算法與HFSS聯合仿真的天線多目標優化方法研究————作者:洪濤;章吉麗;姜延坤;
摘要:由于HFSS電磁仿真軟件在天線結構參數優化過程中存在優化效果不顯著、效率低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改進免疫算法與HFSS聯合仿真的天線多目標優化方法。針對一款末端加載的彎折偶極子天線,提出了中心頻點與目標頻點的偏移小、低回波損耗、阻抗匹配和高增益的四個目標函數,并從SPM混沌映射生成初始化種群、標準化歐氏距離計算親和度、自適應重組和變異概率對免疫算法進行改進,利用MATLAB-HFSS-API實...
基于寄生枝節法的四頻段偶極子天線設計————作者:羅雪;盧萍;黃卡瑪;
摘要:天線在通信系統中起著關鍵作用。單一頻段的天線已經無法滿足如今的需求,因此多頻天線的研究非常必要。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基于非對稱偶極子(OFDM)的多頻點天線,可用于GSM-900、GSM-1800、ISM-2400和WiMAX-3500頻段。提出的天線主要由非對稱偶極子結構組成,通過添加寄生結構獲得多頻段良好的阻抗匹配和穩定的輻射性能,寄生結構包括領結貼片、垂直金屬壁板、金屬柱、金屬圓形貼片和欄柵型貼...
基于液晶超表面的微波計算成像研究————作者:柳東娜;梁鋒;劉嘉樂;趙德雙;王秉中;
摘要:通信感知一體化是當前通信領域的研究熱點,而電磁感知的基礎是微波成像。不同于傳統雷達成像的單探頭機械掃描或多探頭直接測量,微波計算成像通過不同的輻射信號對目標進行探測,間接反演計算來實現感知,可極大降低硬件復雜度和成本。超表面對電磁波靈活的調制能力,為計算成像中設計多樣的測量模式提供了靈活的硬件基礎。本文提出了一款基于液晶的Ka波段3-bit 16×16可編程超表面,用于生成成像所需的低相關性的雜散...
多模諧振零向頻率掃描天線研究進展————作者:冒小慧;呂文俊;季飛燕;祝雷;
摘要:全面總結了零向掃描天線的發展歷程和重要突破,深入剖析零向掃描天線的設計原理并進行分類比較。結合零向頻率掃描天線的系列設計實例,詳細介紹了多模諧振零向頻率掃描天線的研究現狀、數理機制和設計方法。最后探討了零向頻率掃描天線的可能發展方向和應用場景,用于指導該領域的工程設計和科學研究
太赫茲寬帶倍頻源關鍵技術研究————作者:陳思宇;姚常飛;翁律濤;王昊;王文偉;
摘要:針對175~250 GHz十二倍頻源的應用需求,設計了一款基于肖特基二極管的寬帶三倍頻器。通過場路結合的方法對三倍頻器進行了仿真優化,并采用熱仿真分析的方法模擬二極管實際工作狀態下的結溫,從而對二極管電參數進行修正,降低了15%的仿真誤差。仿真結果表明,在輸入功率為50 mW時,三倍頻器在165~270 GHz頻率范圍內倍頻效率大于2.6%,在207 GHz處達到最高倍頻效率3.2%。測試結果表明...
基于E面魔T合成技術的D波段2W固態功率放大器————作者:姚常飛;董文超;
摘要:針對高頻頻段發射機輸出功率不夠大的問題,本文基于一種新型多節階梯阻抗變換的E面波導魔T合成技術,研制了一款D波段固態功率放大器。該固態功放采用兩級驅動放大和四路功率分配/合成結構,對氮化鎵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GaN HEMT)功率放大芯片的輸出信號進行合成。經實物測試,該功放在155 ~ 165 GHz的工作頻帶內,能夠實現大于2 W的連續波輸出,合成效率達到75%以上。在160 GHz和161 ...
微波熱采技術傳輸能耗的再利用探索研究————作者:劉濤;楊豪杰;
摘要:微波采油技術具有高效、節能等優點,本文采用油管與套管結合的同軸系統進行微波能傳輸,根據國內常用的油套管規格,結合同軸理論選出了一種性能優良的油套管組合方案。由于油套管材質的非理想性,微波能的傳輸損耗不可避免,進而提出了一種利用微波傳輸過程中損耗的能量加熱稠油的辦法,通過仿真得出的溫升曲線與理論模型相互印證。并通過不同時刻的油管溫度曲線對比,發現在給定微波功率條件下,油套管損耗所產生的熱量完全可以用...
雙頻自解耦共極化帶內全雙工天線————作者:馬超駿;錢蓉蓉;
摘要:共極化帶內全雙工(IBFD)天線解耦通常需要設計復雜的解耦結構,導致天線制造不便,對誤差敏感,并且大多只能實現單頻解耦。本文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縫隙天線高階模式疊加的自解耦技術。該技術通過控制縫隙天線相鄰高階模式疊加,合成特定的天線近場分布,該近場分布可以使IBFD天線收、發端口分別位于強場和弱場區域,從而在無需添加任何額外解耦結構的情況下天然地實現收、發端的解耦。該技術還可以推廣到多組高...
一種改進的液體電磁參數自由空間測量方法————作者:黃丘林;劉丹;曹如潔;鐘楊帆;
摘要:針對液體毫米波頻段寬帶電磁參數測量的需求,論文提出了一種改進的自由空間測量方法。在本方法中,接收和發射喇叭被安裝在儲液槽上方的遠場位置,通過時域窗抑制干擾信號,使接收信號更純凈。利用待測液體兩種深度下散射參數S21的相位和幅度計算待側液體介電常數和損耗角正切。與傳統自由空間法相比,本方法可消除系統固有誤差對液體電磁參數測試結果的干擾,避免儲液槽側壁帶來的影響,同時還可以方便地...
基于基片集成同軸線的雙極化縫隙天線陣列————作者:李品天;何翼景;孫厚軍;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款應用于毫米波頻段的基于基片集成同軸線(SICL)的8×8雙極化縫隙天線陣列。傳統的毫米波雙極化陣列的饋電網絡采用垂直堆疊的方式,具有較高的剖面和加工成本。所提出的新型饋電網絡利用SICL的雙模復合特性,通過設計同軸模式到腔體模式的轉換結構和雙模功分網絡來激發陣列的雙極化輻射。該結構實現了雙極化饋電網絡在同一層內的集成并保持較高的隔離度,有效的降低了天線的剖面。測試結果表明,該天線陣列...
基于二維漏波天線的受限空間電波覆蓋研究與優化————作者:霍興瀛;李錚;
摘要:本文基于受限空間電波覆蓋存在的問題及發展需求,對一種新型二維平面周期漏波天線的傳播特性與輻射特性進行了研究,并利用射線追蹤法,計算和分析其在隧道中的電波覆蓋性能。該新型漏波天線由一組接地的輻射狀的同心金屬圓環及中心圓片組成,利用探針對中心金屬圓片饋電,設計介質基片結構尺寸使天線產生基模TM0模,再利用上表面周期性微帶條對表面波進行擾動從而產生漏波輻射。文章給出了天線傳播常數及...
電介質材料的TnR校準自由空間法測量技術————作者:郝若瑾;趙健良;吳昌英;
摘要:在自由空間法理論的基礎上,設計了提取電介質材料介電常數的測量系統。測量系統采用多反射-直通(TnR)校準技術,其中8個不同的校準定位塊和一塊金屬板組成8個反射標準,測量空氣本身作為1個直通標準。利用得到的反射標準和直通標準求解多組誤差矩陣,最后通過平均法得到最優的一組誤差矩陣。與時域門技術相比,基于TnR校準的自由空間法測量技術避免了由于傅立葉變換而導致頻率范圍兩端測量結果不準確的問題,提高了測量...
D波段十六像元直檢式接收機設計及成像實驗————作者:沈寧;陳振華;王曉燕;姚常飛;
摘要:研制了一種D波段多像元直檢式接收機,接收機包含16個檢測單元,以4×4架構布局。每個檢測單元集成天線、低噪聲放大、功率檢波、檢波后處理以及低噪聲電源管理電路,具有集成度高、通道擴展方便的特點。在完成方案論證、電路設計、模塊制作以及檢測單元電性能測試的基礎上,利用具有不同透波圖形的平板進行了成像實驗,針對通道間不一致性導致的成像模糊問題,采取數據預失真方法進行校正。整個接收機工作頻率覆蓋110-17...
一種雙圓極化超表面天線設計————作者:劉巾軍;李夢潔;施秉權;楊國;齊世山;
摘要:雙圓極化天線憑借其有效減小多徑效應、減少極化損耗、增大信道容量等優勢,在無線通信領域被廣泛使用。本文提出了一種雙圓極化超表面天線,并給出了如何修正超表面結構實現圓極化性能的設計流程。首先通過特征模分析原始超表面結構本身的物理屬性,根據特征電流分布改變超表面的結構,在工作頻帶內得到兩個簡并的特征模式;其次在選定的位置布局交叉垂直的微帶饋線,利用槽耦合饋電的方式激勵具有90°的相位差以及相同的激勵幅度...
基于GaN功放的X波段120 W發射組件設計————作者:王浪;呂高慶;王朝陽;
摘要:文中采用三級功率放大電路拓撲結構,利用氮化鎵(GaN)微波功放管,通過設計功放射頻電路與控制保護電路實現了X波段高增益120 W發射組件的研制。主要對發射組件內部的射頻電路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具體包括:高隔離GaN功放偏置電路、GaN功放腔體諧振仿真、高方向性微帶定向耦合器以及小型化微帶階躍變換電路。發射組件測試結果表明,X波段80 MHz頻率范圍內,在輸入功率為10 dBm、25μs脈寬、2%占空...
E波段橢圓彎曲折疊波導的研究————作者:王一哲;蔡軍;杜英華;張小青;馮進軍;
摘要:針對E波段寬帶應用,文中提出了一種適用于寬帶行波管的新型慢波結構——橢圓彎曲折疊波導。與傳統的折疊波導相比,該設計將原直波導段彎曲的部分改為橢圓結構,并增加了直波導段的傾斜角度,從而更好地實現寬帶性能。利用電磁場仿真軟件CST分析了該新型慢波結構各參數對相光速比及耦合阻抗的影響,在71 GHz~96 GHz頻段范圍內,橢圓彎曲折疊波導結構相較于常規折疊波導結構,在只降低了3.8%耦合阻抗的情況下,...
6 GHz~18 GHz超寬帶小型化固態功放————作者:呂剛;宋玉清;
摘要:超寬帶固態功放在大功率合成、高熱流密度散熱及輕量小型化上存在相互制約的矛盾關系,文中基于脊波導H面T型功分/合成及波同阻抗變換拓撲架構,實現了6 GHz~18 GHz超寬帶4路12 W(典型值)波導合成輸出≥40 W、合成效率≥90%,并以標準波導口WRD500D36為射頻端面,便于系統二次高效合成。結構采用鋁嵌銅工藝,在高熱源下方局部埋銅,在滿足功放芯片高熱流密度散熱的同時又使得整體質量相比于純...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