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能源》
關注()【雜志簡介】
《中國能源》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主辦,創刊于1978年,系全國能源領域唯 一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月刊。辦刊宗旨:宣傳我國能源領域各項方針、政策、法規;關注能源熱點領域, 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探討能源企業改革及上市公司運作經驗;傳播節能新技術、新產品及能源市場信息。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期刊網、中國知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維普資訊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專家論壇、研究與探討、能源綜述、資本市場、能源市場、政策信息、今日焦點。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踐行綠色生活 《中國能源》編輯部
信息動態
世界能源版圖變化對我國的影響及其對策 周宏春
能源利用方式革命需要立法推動 華賁
基于環境污染聚類的我國分地區能源消費特征研究 易瑾超,吳瑾
我國動力煤清潔利用問題探究 胡郵衛
美國數據中心節能經驗和啟示 谷立靜,楊宏偉,胡姍
中國居民消費直接碳排放影響因素研究——基于LMDI方法 馬曉微,葉奕,杜佳
浙江天然氣發電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馬攀,何恒,范玲,陳麗君,鐘曉軍
電動汽車充換電混合運行方式和電網儲能協同發展的探討 高峰,林道勇
4月份我國煤炭市場分析 陳林
科技期刊論文發表:變頻調速器在磷復肥生產中的應用
摘要:在磷復肥的生產過程中介質的強腐蝕、易結垢、易結晶等特性,導致調節閥的投用和維護很困難,由此造成磷復肥生產的自動化水平很難提高。文章介紹了變頻調速技術,同時從流體力學及泵的特性曲線與管路特性曲線兩個方面分析了變頻調速器的節能原理,并給出了變頻調速器在磷復肥生產中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科技期刊論文發表,變頻調速器,磷復肥生產,調節閥,變頻調速技術,節能原理
在磷復肥的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證產品的品質和產量,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需要對溫度、壓力、流量、物位等參數進行自動控制。傳統的自動控制通過調節閥門的開度進行控制。這類控制使得風機、泵類等設備大部分時間處于非滿負荷運行,造成大量能量的浪費。同時在磷復肥的生產過程中介質的強腐蝕、易結垢、易結晶等特性,導致調節閥的投用和維護很困難,由此造成磷復肥生產的自動化水平很難提高。采用變頻調速器對風機、泵類進行控制,不僅節約了能量,而且提高了控制系統的控制精度和可調比,提高了磷復肥生產的自動化水平。
中國能源最新期刊目錄
國際排放權交易體系實踐對中國碳排放權交易的制度啟示————作者:文揚;
摘要:碳排放權交易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市場工具,政府相關部門的制度建設是確保碳交易市場能夠實現有經濟效率減排的關鍵因素。本研究梳理了美國SO2排污權交易、歐盟碳排放權交易和韓國碳排放權交易等國際排放權交易體系的政策實踐。根據國際實踐的典型經驗,對完善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制度進行了思考,提出要按時序分行業優化設計配額分配方式、制定嚴格審查和高額處罰的監管體系、建立合理的碳配額市場...
新形勢下創新轉型金融工具支持我國煤電綠色低碳發展的思考與建議————作者:楊秀勇;田智宇;劉赫川;
摘要:煤電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是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加快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內容,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以及美麗中國建設目標意義重大。當前全球煤電發展出現分化趨勢,圍繞煤電轉型的競合博弈日趨激烈。我國煤電綠色低碳轉型面臨更復雜的形勢要求,煤電既要發揮電力和熱力兜底保供作用,又要面臨提效、減污、降碳等多重壓力。創新轉型金融工具支持煤電等高碳產業轉型發展在國內外成為發展共識,但仍存在轉型標準尚不明確、統計核...
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相關機制研究————作者:時璟麗;趙岳;
摘要:根據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要求,我國明確到2030年新能源全面參與市場交易。近兩年隨著新能源發電裝機和發電量迅速增加,新能源參與市場進程加快,在電量消納和電價收益上面臨諸多原因導致的不確定性。本文重點從與電力市場匹配和結合的角度,對比分析差價合約和底價保障兩種政府授權合約制度的優勢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通過這兩種制度為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提供基本收益,以及在電力現貨和中長期市場保障新能源優先交易...
明確環境熱能的可再生能源屬性:國際立法經驗及其啟示————作者:胡潤青;
摘要:環境熱能是一種國際上公認的可再生能源,包括空氣熱能、土壤熱能和水體熱能,必須通過熱泵設備利用。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國際能源署、歐盟的規范或立法中,已明確將環境熱能納入可再生能源的規制對象,并已逐步開展統計核算工作。我國政府層面技術標準和部分省級地方立法雖已明確將空氣源熱泵納入可再生能源技術范圍,但要消除多年認識不清造成的影響不易,產業界希望在《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確空氣源熱泵的可再生能源屬性。隨著我國...
我國虛擬電廠高質量發展的若干關鍵問題辨析————作者:趙曉東;王娟;鄧良辰;
摘要:在虛擬電廠技術進步和創新應用的驅動下,廣泛分布于電力需求側的各類資源得以聚合優化,不僅能形成規模化調節能力以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安全運行,而且還成為電力領域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具體實踐。本文首先結合新型電力系統對虛擬電廠的概念內涵、功能定位和發展趨勢進行了討論;然后結合虛擬電廠的發展實踐,聚焦“虛擬電廠是否需要達到傳統電廠級的調控標準”“虛擬電廠應如何融入電力市場常態化運行”“只靠電力市場是否足以支持...
甘肅省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經驗、差距與對策——基于探索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分析————作者:王世錄;趙中玉;
摘要: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成為能源轉型的關鍵。甘肅憑借豐富的新能源資源,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方面積極探索實踐,但也面臨著諸多問題與挑戰。本文深入總結并分析了甘肅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過程中的具體實踐,剖析現存不足,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旨在為推動甘肅新型電力系統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理論支撐與決策參考
戰略性關鍵礦產的全球競爭:地緣博弈態勢與我國戰略對沖機制————作者:盛瑩婕;孫曉蕾;姬強;宋宇;
摘要:在全球能源轉型的背景下,戰略性關鍵礦產成為大國博弈的新焦點,厘清其地緣博弈態勢對保障國家資源安全和提升產業鏈韌性至關重要。本文分析了美國等西方國家戰略性關鍵礦產領域的政策調整及合作策略,揭示其供應鏈“排他性”、國際合作“陣營化”、資源民族主義“全球化”,及礦業技術競爭“地緣化”的博弈態勢。通過剖析美國等西方國家在稀土精煉、先進電池、礦產回收和數字測繪等領域的礦業聯盟合作,探討其對我國經濟的潛在影響...
推進我國油氣工業國際合作系統耦合發展研究————作者:徐東;賀新春;付迪;李偉星;錢燕婷;李向瑾;
摘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是我國在新發展階段的基本國策,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核心競爭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是基本要求。本文在概述我國石油天然氣工業30多年來加強國際合作的發展狀況和存在的問題,指出開展系統耦合發展的方向和重點,提出了系統耦合發展的策略建議,旨在促進新時期我國石油天然氣工業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并加大國際合作,為積極利用國內外兩種油氣資源,確保我國油氣能源安全供應提供強有力的...
“雙碳”動態
摘要:<正>2024年全國發展改革系統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培訓班暨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工作推進現場會在江蘇鹽城成功舉辦12月4日至6日,全國發展改革系統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培訓班暨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工作推進現場會在江蘇省鹽城市成功舉辦。培訓班以碳排放雙控為重點,設置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過渡期重點工作、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做好節能工作等課程,來自國家發展改革...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電力系統負荷調峰分配方法————作者:王炯;鄭旭;陳秋寒;黃敏;
摘要:由于新能源發電具有隨機性和波動性,因此在大規模接入電網時,會對電力系統的穩定性造成挑戰。傳統調峰分配方法受限于僅考慮少數約束條件,如負荷平衡或運行成本,而忽視了新能源發電的復雜性和波動性,導致在新能源發電大幅度波動時,難以靈活應對,不能實時調整。對此,本研究設計了一種新的電力系統負荷調峰分配方法。該方法旨在通過合理的調度和分配,確保電網在新能源發電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中,仍能維持安全穩定的運行狀態。首...
2024年《中國能源》總目錄
摘要:<正>~
《中國能源》2024年度閉門會在北京召開
摘要:<正>2024年12月23日,《中國能源》雜志社2024年度閉門會在北京國宏大廈舉行,來自能源領域的專家學者與企業代表展開了深入研討和交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所長呂文斌出席并致辭。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副會長柴文忠作《實現城市能源系統碳中和的對策建議》主題發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副研究員陶冶分別作《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現狀與趨勢》《綠電綠證政策實施及趨勢》主題發言;會...
2030年可再生能源裝機增至三倍面臨的挑戰和路徑探索————作者:時璟麗;
摘要:可再生能源電力已成為推動全球能源轉型的主力。2023年下半年以來,全球范圍內對2030年可再生能源裝機增至三倍基本達成共識,但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持續保持可再生能源的高規模增長,各國和地區均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美歐等國家和地區構建本土產業鏈以重塑可再生能源制造業格局,也增加了復雜性。本文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基礎和條件,總結了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等機構提出的三倍可再生能源裝機路徑,分析其與我國實現非化...
我國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挑戰與對策建議————作者:王涉;劉斯偉;田磊;魯躍峰;梁雙;
摘要:海上風電具有風能資源好、發電效率高、不占用陸地資源、水路運輸便捷等優勢,在保障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推動低碳轉型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發展潛力巨大,是推動沿海地區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保障。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國海上風電在風能資源、地理位置、系統消納和裝備制造等方面的突出優勢,基于裝機規模、支持政策和電價變革等因素,研究了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歷程,提出了我國海上風電在項目布局、開發范圍和產業模式等方面...
我國能源發展的生態環境足跡影響綜述————作者:譚琦璐;
摘要:隨著我國能源體系向綠色低碳演進,能源本身生產過程造成的生態環境負面影響將會愈發輕微,從全生命周期尺度考量的“足跡”將成為評價影響的關鍵指標。考慮到當前能源所產生的排放、消耗、污染和占用等主要生態環境影響特征,本文以碳足跡、水足跡、生態足跡作為切入,首先全面闡述了我國主要能源的足跡大小和特征。其次,基于三種足跡評價了綜合生態環境影響,指出風電、核電、光伏、地熱的生態環境足跡最小、生態效益最優,而水電...
電力央企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重點方向研究————作者:顧建偉;劉一兵;劉赫川;朱方亮;高潔;彭程;
摘要:本研究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立足于我國基本國情,分析國外典型國家和地區碳中和或凈零排放的主要行動計劃、綜述國內電力央企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研判在當前復雜國際環境下能源保供、能源安全對我國能源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基礎上,提出了電力央企實現“雙碳”目標的要點。結合電力央企在推進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所具備的示范引領作用,從多能互補、源網荷儲、體制機制等角度,提出電力央企零碳電力系統構建和...
英國可再生能源義務轉向差價合約制度分析及啟示————作者:曲洋;胡珮琪;周穎;劉大衛;張達;
摘要:為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英國自2002年起實施可再生能源義務(RO)政策,要求能源供應商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2014年,英國引入差價合約(CfD)制度,與RO政策并行。2016年,RO政策退出,CfD成為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主要政策工具。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高速發展,在全額保障性收購模式逐漸退出的背景下,有必要為新增可再生能源投資設計有效的制度性收益保障,英國經驗值得借鑒。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英國從R...
“雙碳”動態
摘要:<正>《關于規范中央國家機關節能降碳項目管理工作的通知》發布10月25日,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規范中央國家機關節能降碳項目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審核并下達項目投資計劃,監督檢查及評估督導項目進展。國管局負責各部門本級項目的審批、決算批復、績效評價等工作,并對本級項目組織實施和投資計劃執行情況進行監管
推動算力與電力協同發展對策研究————作者:胡楠;
摘要:在數字經濟日益深刻變革的傳統產業格局背景下,算力與電力協同發展戰略意義愈發凸顯。算力與電力的深度融合不僅是現代數字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而且是全球能源轉型與低碳發展的必然舉措。當前階段,算力與電力協同發展重點在于通過優化能效、推廣綠色電力、構建智能電網等手段,形成資源、技術與政策三位一體的高效配合模式。通過協同推進,一方面優化算力基礎設施的能源利用效率,增加綠色電力的使用比例,從而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我國農業溫室氣體源匯現狀與未來減排固碳對策————作者:韓圣慧;張穩;陳冬婕;于永強;鄭循華;
摘要:在全球溫室氣體減排呼聲愈發迫切的背景下,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減排也被提到了日程上來,這使得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主要排放源之一——農業溫室氣體活動減排日趨重要。依據我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秘書處2023年底提交的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我國人為排放源中,37.2%的甲烷和49.2%的氧化亞氮來源于農業。本文通過調研歷年次國家清單、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數據庫及相關文獻中有關我...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