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太平洋學報
關注()《太平洋學報》(月刊)創刊于1994年,是由國家一級學術組織——中國太平洋學會主辦、太平洋學報雜志社編輯出版的綜合類但以國際問題為主的學術期刊。
《太平洋學報》本刊由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親任編委主任,一大批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管理專家和國際問題專家定期撰稿,是學界、產業界和政府官員進行學術研討和工作交流的權威平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太平洋學報》版面精耕細作、內容豐富翔實。主要欄目有本刊專論、理論創新、專題研討、時事評論、百家爭鳴、熱點觀察等,欄目設置和文風既具有一般刊物的可讀性,又具有學報的深度和力度。為了進一步提高辦刊質量,《太平洋學報》歡迎國內外專家學者、企業家和政府官員踴躍惠稿。
太平洋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政治與法律、國際關系、經濟與社會、發展與戰略
太平洋學報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閱讀推薦:情報雜志
《情報雜志》(月刊)創刊于1982年,是由陜西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的我國情報學領域的學術性刊物,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及中文圖書館學情報學類核心期刊。本刊立足情報學領域,兼顧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以鼓勵原創和培養新作者為己任;堅持嚴謹求實的辦刊風格,崇尚科學,鼓勵創新,倡導學術爭鳴,抵制學術造假。榮獲1992-2004年連續被評為“圖書館學情報學核心期刊”、曾獲陜西省優秀科技期刊獎。
太平洋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國際政治中的聲譽:學術流變、理論邏輯與前沿展望————作者:尹繼武;王芳舒;
摘要:聲譽作為安全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是戰略互動中的重要因素。在安全研究的框架下,聲譽不僅影響國家的威懾可信度和承諾履行能力,還關系到外交談判的籌碼和聯盟關系的穩定性。關于聲譽的理論研究起源于冷戰時期,經歷了早期聚焦聲譽重要性,到中期聲譽質疑以及近期重新復興的發展階段演變。聲譽概念可以細化為不同類型,如決心聲譽、合作聲譽以及國家聲譽和領導人聲譽等。聲譽的動態性和歷史依賴性成為當前理論關注的前沿,亦即聲譽如...
中國與印度“全球南方”政策的比較及啟示————作者:張帥;羅圣榮;
摘要:中國與印度同屬“全球南方”重要成員,兩國的“全球南方”政策既有共性也有差異。雙方基于相同的歷史邏輯和政治底色看待“全球南方”的崛起,始終走在“全球南方”第一方陣,且與“全球南方”發展振興齊頭并進、價值取向同頻共振。然而,中印兩國的“全球南方”政策也在角色定位、目標導向、利益訴求、主要舉措、預期目標及輿論導向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本質上仍是認知和理念的差異。未來,雙方應立足于與“全球南方”的歷史邏輯和...
《阿爾忒彌斯協議》的能源透視:美國的戰略取向、全球影響及中國選擇————作者:梁曉菲;呂江;
摘要:隨著中美登月的臨近,《阿爾忒彌斯協議》的外溢效果愈發凸顯,這也體現在對空間資源利用和開發的演進及其治理格局的影響上。盡管從戰略取向上來看,其充分反映了美國謀求能源獨立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新考量,但月球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全球能源博弈困局帶來了新的破解進路。更重要的是,《阿爾忒彌斯協議》預示著全球能源治理開始進入到外層空間范疇,并且憑借對空間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優勢,美國或將消弭“全球南方”國...
后自由國際主義時代美國對外戰略轉型的兩種路徑————作者:王浩;葉成城;
摘要:近年來,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其中,大國地緣競爭的深化正在推動美國對外戰略逐步脫離二戰后的自由國際主義傳統,朝著現實主義方向持續快速轉型。在此總體趨勢下,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分別以“有原則”的現實主義和“靈活務實”的現實主義賦予美國對外戰略兩種不同的轉型路徑。兩種轉型路徑對大國地緣競爭背景下美國如何應對全球地緣政治變局、地緣經濟變局以及意識形態變局等重大問題有著不同理解,因而導向了在美國對外戰略主...
主要盟伴對美國跨境數據流動倡議的政策立場(2013—2023)————作者:華佳凡;孫學峰;
摘要: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數據成為維持人類社會運轉的重要基礎之一,跨境數據流動也隨之成為全球治理的關鍵議題。棱鏡門事件以來,主要盟伴對美國跨境數據流動倡議的政策立場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差異,但既有研究尚未提出有力解釋。為此,本文建立了能力—文化解釋框架,以抵御美國倡議消極影響的能力(抵御能力)與個人/集體主義價值觀為核心變量較為完整地解釋了美國主要盟伴政策立場的差異和變化。具體而言,抵...
美國防務規劃及其戰略價值重估————作者:陳桂蕓;徐進;
摘要:防務規劃是美國國防部長期以來為應對競爭和不可預見威脅而確定其軍事力量規模、結構和態勢的戰略規劃傳統。美國防務規劃以將戰略指導轉為力量結構作為分析性目標、以戰略溝通作為公共目標,在規劃過程中形成了以需求為導向和以資源為中心兩大規劃方法的根本分界,并統一于美國防務規劃過程的實踐中。在美國防務規劃過程實踐中,體現為各軍種、作戰司令部、聯合參謀部和國防部高層等多個層面的戰略對話,表征為從國家安全戰略到預算...
藍色伙伴關系:理論內涵與戰略實踐————作者:劉笑陽;
摘要:新時代中國提出的“藍色伙伴關系”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戰略價值。結合既有的世界轉型理論,海洋國際關系的權力轉移、海洋戰略價值的問題轉移以及海洋合作戰略的范式轉移,形成了對藍色伙伴關系的理論解釋�;谑澜缗c中國對藍色伙伴關系的實踐與表達,藍色伙伴關系理應在國家海洋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新型伙伴關系的領域性探索、全球海洋治理的創新型引領、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構建等層面形成相應的戰略目標,遵循兼顧競爭的合作取...
《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實施進展、效果評估與前景展望————作者:蘇慶義;姜煬;
摘要:《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自2018年簽署生效以來,歷經八次委員會會議及多次工作組會議,制度趨于成熟。英國近期的成功加入更反映了其在亞太地區之外不斷上升的影響力。盡管批準時間、經濟發展水平、實施力度各異,CPTPP締約方之間的總體貿易水平得到快速增長,部分國家的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增長顯著,各締約方經濟增速也相對疫情前有所提升。展望前景,數字經濟、氣候變化將持續成為協定的重點議題...
比較地區主義視角下“全球南方”崛起的實踐邏輯————作者:耿協峰;
摘要:近年來,“全球南方”崛起已成為相關媒體報道、政策討論和學術研究中的熱門話題。在這場“全球南方熱”中,我們需要在冷靜思考和理性認知“全球南方”概念的基礎上,從比較地區主義研究的五個視角出發,深入考察其崛起的內在實踐邏輯,才能準確深刻地認識這一現象,并把握其實踐發展規律�?傮w上觀察,在“全球南方”崛起實踐的背后,蘊含著兩種前后相繼、相互交融的底層邏輯:一種是正向邏輯即“南方全球化”,另一種是逆向邏輯即...
特朗普現象是美國總統制的危機嗎?————作者:李少文;
摘要:特朗普兩度出任美國總統,都引起了全世界對美國政治制度的關注。從政治學角度看,這背后隱藏著總統制可能導致政治衰敗的問題。美國總統制是“孟德斯鳩—麥迪遜”分權理論的結果。分權體制設定了總統具有較高權威和較大權力,在防范總統濫用權力時,也要保障總統正當行使其職權。目前看來,美國總統制仍是穩固的,并未突破分權體制,但仍存在著巨大挑戰。特朗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美國近年來面對著一系列政治危機,包括政府虛弱、政...
謀勢:美國遏華戰略中的少邊部署與中國應對————作者:李開盛;李翊馨;
摘要:自21世紀第二個十年后半期以來,美國糾集特定盟伴組建針對中國的少邊機制,成為其遏華戰略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美國政府超越黨派的重要遏華戰略選擇,這一努力在拜登政府時期達到高潮,并很可能在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內繼續推進。其主要原因在于:這些機制既滿足了美國牽制甚至打壓中國的戰略需求,又能通過盟伴分擔政策成本,并降低美國被牽連的風險。因此,在既有同盟體系和多邊主義框架難以充分遏制中國的情況下,這種少邊...
大國經略邊緣地帶的戰略偏好選擇機制——一項中層理論研究議程————作者:秦立志;
摘要:關于國家的主導性戰略偏好究竟是維持現狀還是修正主義的爭論,進攻性現實主義與防御性現實主義都較少關注空間維度劃分,片面強調進攻占優或防御占優更加普遍總能找到證實的案例或用反例來證偽,因為國家的戰略偏好未必會在所有空間區域呈現均質性特征。雖然一國之邊緣利益與核心利益并非與地理空間的遠近完全契合,但國家利益的戰略布局往往存在著核心與邊緣的地緣政治差異性。大國的過度擴張并非總是在核心利益上出現戰略迷思,反...
全球發展倡議視閾下的中國—東盟氣候適應治理合作研究————作者:李濤;林漢東;
摘要:中國和東盟諸國都是易受氣候負面影響的國家,在氣候適應領域缺乏治理經驗,促使雙方共同探索氣候適應治理路徑。中國作為全球治理的參與者、推動者和“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全球發展倡議已成為中國深化與東盟氣候適應治理合作的新紐帶,二者在尋求“氣候適應正義”、強化“適應戰略和機制”對接及彌合“適應差距”存在高度契合性。當前中國和東盟的氣候適應治理合作融入自然生態和經濟社會系統維度中,又不可避免地面臨適應治理層...
中國—東盟共建藍色伙伴關系:內在動力、實踐困境與優化路徑————作者:崔婷;金永明;
摘要:藍色伙伴關系是中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也是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國方案。其在合作前提、合作主體、合作方式以及合作目標層面,具有豐富的理論內涵和嚴謹的內在邏輯。在實踐層面,東盟作為中國推動構建全球藍色伙伴關系網絡的重點區域,雙方在共建藍色伙伴關系中受到海洋發展理念、海洋合作行為偏好和海洋共同利益三重內在動力的驅動,不斷推進和發展。但是,中國與東盟在共建藍色伙伴關系...
加拿大關鍵礦產的對外策略及內在動因————作者:趙行姝;袁征;
摘要:當前全球正處于綠色轉型與數字轉型之中,關鍵礦產的經濟與戰略意義不斷提升。2022年12月,加拿大政府出臺了《關鍵礦產戰略》,并大幅調整相關政策。在此背景下,加拿大在關鍵礦產領域的對外政策實踐表現出“西熱東冷”的突出特征,即加強與西方盟友全方位、多層次合作的同時對中國設置相關限制。加拿大關鍵礦產對外策略受到經濟發展、同盟利得、治理需求三種內在動機驅動。關鍵礦產在加拿大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通過供應鏈延...
稀有礦產資源戰略儲備制度:域外比較與中國路徑————作者:陶銀球;李杰;
摘要:稀有礦產資源作為國家重要的戰略性資源,已成為影響和制約國家安全保障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面對全球資源競爭的加劇,稀有礦產資源的戰略儲備成為國家提升綜合實力、增強國際影響力的重要保障。通過系統梳理域外典型國家或地區的稀有礦產資源戰略儲備制度建構動因與立法形式,重點探討其儲備目的、儲備主體、儲備程序和儲備監管等核心要素,深入剖析域外稀有礦產戰略儲備制度的主要特點與基本經驗,揭示完善我國稀有礦產資源儲備...
海上軍事控制區的國際法依據與限制:海洋法和軍事法的視角————作者:林兆然;
摘要:海上軍事控制區是國家為軍事安全目的在海上使用的臨時空間管控措施,在國際法上脫胎于傳統海戰措施�,F代海上軍事控制區按照適用情景可以分為平時和戰時兩大類,但均可以采取類似的行動,包括對進入區域的船只和飛行器使用武力。目前,海上軍事控制區的實踐面臨海洋法和軍事法上的挑戰,主要與國際法上缺乏明確的平時/戰時區分規則有關。越來越多國家實踐對海上軍事控制區的平時或戰時性質進行模糊,一方面是試圖規避《聯合國海洋...
“涉外國家安全”的邏輯、框架及其實現————作者:郭永良;
摘要:互聯網彌合了國內國外物理疆域,全球化使得各國利益互嵌,二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加劇國家安全風險的內外聯動。大國博弈與之疊加共振,我國涉外安全威脅復雜嚴峻。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首次創新提出“涉外國家安全”的話語范疇,為因應該領域的安全威脅提供了新的話語體系和觀察視角。國家安全的涉外范疇兼顧“面向內部的涉外因素”和“面向外部的涉我因素”,其中后者是關鍵�!吧嫱鈬野踩敝荚趫猿挚傮w為要的基礎上,通過話語重...
“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與世界大變局演進方向————作者:徐秀軍;
摘要:“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是世界大變局的鮮明標志。當前,“全球南方”已步入以群體性話語權提升為標志的全方位崛起新階段。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實現普遍安全和完善全球治理方面,“全球南方”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展現了更好應對全球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和治理赤字的時代價值。展望未來,“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不僅是世界大變局的重要內容,也是世界大變局發展演進的重要變量,將深刻影響世界大變局的...
大國戰略競爭背景下美國在聯合國的對華政策————作者:毛瑞鵬;
摘要:多邊機構是美國實施大國戰略競爭政策的重要一環。美國在聯合國對華實施打壓遏制政策,是其大國競爭戰略的延伸,也是其奉行“美國例外主義”和將聯合國“戰場化”的突出體現。美國行政當局、國會及戰略界均參與到有關在聯合國對華打壓遏制政策的設計之中,對中國在聯合國影響力的提升作出系統性反應,并重點尋求打擊中國的規范倡導、阻遏中國的人才輸送、抹黑中國的國家形象、瓦解中國的伙伴關系。美國的大國競爭政策破壞了聯合國正...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