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新聞論文 發布日期:2015-03-27 14:05 熱度:
摘 要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了解外部世界,掌握實時信息的渠道更加豐富。然而,在互聯網絡、手機網絡、wifi網絡并不發達的縣域和鄉鎮村,電視依然是人們獲取資訊,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作為黨和國家的喉舌,電視媒體在縣級媒介平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諸多的電視節目中,時政新聞是縣域受眾關注度最高,覆蓋面最廣,針對性最強的電視節目之一。近年來,受到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等綜合因素的影響,縣級電視臺的對高端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有所降低,電視節目,特別是時政新聞節目呈現出流程固化、報道僵化、語言官化、內容虛化等癥疾,內容缺乏感染力,節目編排缺乏吸引力。可以說,縣級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改革迫在眉睫。
關鍵詞 核心期刊發表網,電視臺,時政新聞,策略
1 縣級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的意義
時政新聞,顧名思義,主要是指時事新聞和政治新聞,例如國家政策的出臺、國家法律法規制定與頒布、重大改革舉措、重要干部任免、社會發生的重大事件等。
縣級電視臺是縣域主流媒體平臺,是形象之窗。作為黨和政府的重要喉舌,縣級電視臺能夠充分發揮其主流媒體的地位和作用,積極引導輿論,廣泛報道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等政府各部門、企事業單位的重要活動、重大舉措,為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營造良好的氛圍,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
縣級電視臺的時政新聞報道是政府施政的重要工具。通過時政新聞,將國家最新的政策、法律、制度等傳遞給受眾,從而使受眾按照國家的政令從事生活生產,促進社會經濟科學發展。通過時政新聞,將一些影響力大、社會效應突出的事件公之于眾,消除社會疑慮,避免群體性事件發生,創造和諧安全的社會環境。
縣級電視臺的時政新聞報道,是信息通道。時政新聞具有強烈的時效性、實用性、指導性等作用,能夠及時地給縣域受眾提供最新的信息動態,幫助受眾了解國家大事和外部信息,從而在時事發生的第一時間內采取有利于自己生產生活的措施。
可以說,縣級電視臺是縣域受眾的重要媒介平臺,加強縣級電視臺的建設,首要的是要加強縣級電視臺時政新聞節目的制作和管理。
2 加強縣級電視臺新聞報道的措施、途徑
一是妥善處理好新聞輿論功能與受眾需求的關系,找到新聞的立足點和支撐點。
時政新聞有強烈的政治意味和意圖,是國家強制力和意志的集中體現,在某種程度上會給受眾造成壓迫敢。不管是國家政策的調整,還是頒布新的法律法規,或者是政府出臺的新的措施,都會給受眾帶來生活生產的調整變化,有些會違背受眾的意志。因此,要通過電視媒介,通過時政新聞等欄目,不停的“轟炸”和強力“灌輸”,形成一種輿論氛圍,為國家意志的實現創造條件。此外,國家一些宏觀的政策調整,例行性的外交活動,政府領導干部人事任免等時政新聞,由于與普通民眾生活關系并不太密切,不能引起受眾心理的廣泛共鳴,降低了受眾的興趣度和關注度。
要做好時政新聞報道,就要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度,把必要的、新鮮的、有重大價值的新聞報道出來,充分履行媒體肩負的信息傳遞、正面監督、輿論引導等職能,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生態,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同時,要分析受眾需求,按照受眾的心理需求、知識結構、生活環境等要素,找到新聞中與之相匹配的點,作為重點新聞突出報道,盡最大努力滿足受眾需求,提高收視率,擴大節目影響力。
二是調整新聞關注和報道的角度,增加報道深度,提升新聞價值。
多數時政新聞是站在國家和政府的立場,從國家強制力的角度出發,告訴受眾發生了什么,需要受眾怎么做。在時政新聞報道的深度上,往往停留于事件的本身,而沒有去深度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有什么深遠的影響,可能會給受眾帶來那些實質性的改變,怎么去做才能最大限度受益……,上述原因造成了“兩張皮”現象,電視臺時政新聞在努力的述說時政,受眾根本沒有關心關注節目內容,信息傳播的有效性極大的降低。
縣級電視臺的主要受眾,主要傳播對象是縣域內的、最基層的干部群眾,他們普遍文化層次較低,從事的工作也主要是最基本的勞動,處于生產鏈條的末端,他們最關心的是能對他們生產生活產生直接、重大影響的新聞信息。因此,做好縣級電視臺時政新聞的報道,就要篩選與受眾需求最匹配的新聞信息重點突出報道,把鏡頭對準基層干部和群眾,讓人民群眾真正成為新聞的
主角。
縣級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要重點報道縣四大班子召開的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會議和事件,對國家和省市級政府的新聞淡化處理,甚至,與本縣域受眾不相關聯的新聞直接過濾掉。在新聞報道的“深”和“淺”上下功夫。與受眾不相關的,不符合受眾需求的時政新聞,一帶而過,作為普通資訊簡單處理;對于關系受眾切身利益的,一定要報道的有深度、有力度,讓受眾真正吃透新聞的價值和影響,讓受眾感受到新聞的力量,從而增強對電視臺的信心。
做好縣級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要走近群眾,走進群眾。要深入生活,去基層,去一線,聽聽受眾的聲音,讓普通干部群眾現身說法。把時政新聞“高大上”的外衣去掉,讓時政新聞更人性化,更接地氣。
此外,還要講好新聞故事。時政新聞包含的政治意圖也要通過受眾去實現,因此,要發掘受眾在生活中的故事,讓受眾感受到時政就在身邊。鮮活的新聞案例,遠比生硬的說教打動人。走進了受眾的心理,才能將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受眾,并被受眾完全接受和吸納。
三是要解放思想,創新節目的編排和表現形式,提高受眾的粘度。
目前,節目表現形式單一,程式化現象嚴重是制約縣級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的重要問題。內容是新聞的內核和重要支撐,只有有了重量級、含金量高的內容才能讓受眾獲得信息、獲益,滿足受眾需求;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是對內容的“美容化妝”。只有有了好的表現形式,才能通過聲音、圖像、色彩等要素充分調動受眾的積極性,引起受眾興趣,讓受眾更主動、更積極、更深入地去了解新聞信息,增加信息傳遞的有效性,擴大節目的影響力。
縣級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的語言要平民化、親民化,通俗易懂。一般政府的文件和政策都是書面的,具有一定的深刻含義,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針對縣域受眾文化綜合素質層次較低的現實,時政新聞節目在制作時,要從老百姓的角度去看新聞,用老百姓的語言的講解播報。甚至,可以讓受眾現身說法,讓受眾進行說明解讀。群眾的語言是最真誠的,是最樸素的,也是最能被受眾所理解接受的。此外,標題的制作、導語的籌劃、文章結構的美化等也是尤為重要的,但是在美化過程中,一定要謹慎小心,認真對待。
縣級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的內容簡單化、具體化。要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將深奧的內容直觀地呈現出來。例如,每年各級政府都會有工作報告,包含了過去一年的工作總結,也明確了新的一年工作安排,是綱領性文件,對受眾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但是政府工作報告文字角度,篇幅較長。對于縣域的受眾而言,理解接受起來有一定難度。節目可以充分利用繪畫形式,通過漫畫人物、示意性圖畫等,將報告內容拆分、歸類,與受眾的生活對照,緊密聯系起來,消除“高大上”的文字困擾,實現信息的有效傳播和吸收。
綜上所述,做好縣級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既要抓好內容,讓內容有深度,有廣度,有價值,有營養,還要注重報道內容的包裝形式,讓形式有創新,有創意,有興趣點,有吸引力。只有通過內容與形式,“里與表”的完美結合,才能真正實現報道內容的有效傳播,才能真正實現媒體的自身價值和輿論職能。
參考文獻
[1]王鵬.電視民生新聞的發展方向[J].西部廣播電視,2014(4).
文章標題:核心期刊發表網投稿縣級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策略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wenyi/xinwen/2594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