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礦業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31 11:27 熱度:
�。壅輳V西某礦床位于楊子陸塊桂北隆起之越城嶺褶斷帶與南華活動帶桂林弧形褶斷帶交匯部位。文章從成礦地質背景及礦床地質特征等入手,分析了礦床的礦床成因和控礦因素,認為該礦床受地層、構造等因素控制;并對找礦前景大致進行了分析,認為F1深部、F1上盤次級帶具有較大的找礦空間。
�。坳P鍵詞]鈾礦,控礦因素,找礦前景,F1上盤次級帶,F1深部
1 區域地質
某礦床位于楊子陸塊桂北隆起之越城嶺褶斷帶與南華活動帶桂林弧形褶斷帶交匯部位。
1.1地層
區域上出露的地層有奧陶系下統、中上泥盆統、下石炭統及第四系等地層(見圖1)。
奧陶系下統由海退沉積物組成,具復理石建造特征,與花崗巖體呈侵入接觸關系。
中泥盆統信都組(D2x)為一套濱海陸源碎屑巖沉積建造,與花崗巖體呈沉積接觸關系,角度不整合于下古生界地層;中泥盆統唐家灣組(D2t)下部為灰黑色中厚層狀白云巖,中部為中厚層狀夾薄層狀生物灰巖,上部為中厚層狀白云巖;上泥盆統桂林組(D3g)由泥灰巖與白云巖互層組成,東村組(D3d)由砂巖、粉砂巖和白云巖組成;下石炭統為粉砂巖、頁巖夾灰巖。
1.2巖漿巖
加里東期花崗巖(γ3):中粗粒斑狀黑云母花崗巖,巖石平均微鈾含量16.5×10-6。燕山早期花崗巖(γ52):呈小巖株產于加里東期巖體內,為中細粒黑云母花崗巖,巖石平均微鈾含量26.2×10-6,屬富鈾巖體。燕山晚期脈體有花崗細晶巖、花崗偉晶巖、云英巖、長英巖等。
1.3構造
加里東運動使下古生代地層褶皺成山,形成越城嶺背斜、東江向斜及同生斷裂-黃石大斷裂。印支運動使上古生代地層產生傾斜和基底斷裂的復活,在東江向斜西翼泥盆系地層中產生了F1、F3等層間破碎帶。燕山期塊斷運動造成了東江向斜東翼地層的缺失。
2礦區地質
2.1地層
礦區僅出露中上泥盆統地層。
中泥盆統信都組(D2x)沉積不整合于加里東期花崗巖體之上,據巖性特征自下而上可分為五層,微鈾平均含量自下而上漸增,依次為:花崗質粗砂巖、砂巖、底礫巖;石英砂巖,含少量豆狀赤鐵礦;薄層狀泥質粉砂巖與石英砂巖互層;紫斑狀石英砂巖、粉砂巖,夾豆狀赤鐵礦層,屬含鈾層位;泥質粉砂巖與石英砂巖互層,屬富鈾層位。
中泥盆統唐家灣組(D2t)與下伏地層中泥盆統信都組(D2x)呈斷層接觸關系。上部為中厚層狀細晶白云巖夾白云質灰巖,中部為中薄層狀微晶灰巖、生物灰巖,下部為細晶白云巖。
上泥盆統桂林組(D3g)與下伏地層唐家灣組(D2t)呈沉積接觸關系。以厚層細晶白云巖為主,間有灰質白云巖、微晶灰巖。頂部由于F3的影響,巖石強烈破碎,成為某礦床的主要鈾礦石。
上泥盆統東村組(D3d)與下伏地層桂林組(D3g)呈斷層接觸關系。下部為薄層狀含黃鐵礦粉砂巖、頁巖,上部為泥質白云巖。下部由于F3的影響,巖石強烈破碎,成為礦山腳礦床的鈾礦石之一。
2.2巖漿巖
礦區內無巖漿巖出露。但礦區西部大面積出露以加里東期(γ3)中粗粒似斑狀黑云母花崗巖為主體的復式巖體。
2.3構造
礦區處在東江向斜的西翼。斷裂構造主要為北北東向Fl層間破碎帶及其上盤與之平行的次級層間破碎帶。
F1層間破碎帶處在中泥盆統信都組(D2x)第五層細碎屑巖與中泥盆統唐家灣組(D2t)碳酸鹽巖之間,為區內主要的儲礦構造。走向長69Km,寬度一般幾米至幾十米,走向北東l5~25°,傾向南東,傾角55°左右。構造巖一般分為三部分:上部為強碎裂~碎裂白云巖、白云質角礫巖;核心部為構造泥,下部為強碎裂~碎裂砂巖。
F1破碎帶上盤與之平行的次級破碎帶,在地表無明顯露頭,沿走向延伸不穩定,有尖滅再現現象,沿傾向呈雁列往深部延伸。產狀與F1相當。構造巖為碎裂~輕碎白云巖(灰巖)、構造角礫巖。
F3層間破碎帶產于上泥盆統桂林組(D3g)、東村組(D3d)之間,走向、傾向與F1相似,沿走向和傾向膨脹、收縮頻繁。構造巖有破碎白云巖、破碎粉砂巖、構造泥、角礫巖等。
F2-1斷裂組斜切向斜西翼中上泥盆統和F3層間破碎帶,由于F2-1活動的影響,桂林組(D3g)、東村組(D3d)地層發生牽引扭曲。F2-1斷裂帶內一般不含礦,可能屬于成礦期后構造,對鈾礦化具破壞作用。
2.4圍巖蝕變
礦區熱液活動強烈。與鈾礦化有關的熱液脈體較為發育,主要有方解石脈、黃鐵礦脈、赤鐵礦脈和紫黑色螢石脈等。近礦圍巖蝕變主要有黃鐵礦化、赤鐵礦化、碳酸鹽化、綠泥石化、紫黑色螢石化、蒙脫石化。
3礦體地質
3.1礦體特征
某礦床鈾礦體賦存于F1及其上盤的次級破碎帶內,無地表礦體,圈定的礦體49個,均屬盲礦體。礦體為似層狀、透鏡狀,平均厚度1.90m,平均品位0.125%。
3.2礦石類型
3.2.1礦石類型
按含礦巖性的特征分為破碎白云巖、構造泥、破碎砂巖三種自然類型。它們在礦床中所占比例基本相當。
3.2.2礦石物質成分
鈾主要以原生的瀝青鈾礦為主,其次為氧化的鈾黑,淺部偶見銅鈾云母、鈣鈾云母等次生的礦物。在構造泥礦石中,瀝青鈾礦多呈分散吸附狀態存在;在碎裂白云巖礦石和碎裂砂巖礦石中,瀝青鈾礦呈細微脈狀、網絡狀、腎狀、葡萄狀、同心環狀、浸染狀充填于微裂隙中,或呈膠結物圍繞構造角礫分布。有的包裹在黃鐵礦結核或條帶外面呈“皮殼”狀。
鎢礦物主要以乳白色半透明~透明的白鎢礦,呈細脈浸染狀分布在碎裂砂巖和碎裂白云巖礦石中,有時呈細脈狀與微脈狀、微粒狀瀝青鈾礦共生。構造泥礦石中的白鎢礦主要呈粘土級的粒狀分布。
3.2.3礦石化學成分
某礦區礦石與圍巖化學成分見表1,某礦區礦石與圍巖微量元素含量見表2。
表1某礦區礦石與圍巖化學成分表
由表1看出:
破碎白云巖礦石中SiO2、Al2O3、Fe2O3、FeS2的含量較白云巖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CaO、MgO略有減少。反映了礦石中粘土礦物和赤鐵礦相對增加;構造泥礦石與無礦構造泥相比,FeS2、Fe2O3、MgO、Al2O3有不同程度增加。表明含礦構造泥相對富含黃鐵礦和綠泥石、蒙脫石、赤鐵礦;破碎粉砂巖礦石較無礦粉砂巖SiO2明顯減少,Fe2O3、FeS2、CaO、MgO、Al2O3等增加。反映了礦石中石英與粘土礦物、碳酸鹽、鐵的礦物互為消長,對礦化有利。
由表2可知:
1)微量元素的組成與原巖基本一致,反映了在成礦過程中各類礦石微量元素組成變化不大。
2)銅、鉛、鋅相對增高,反映本區花崗巖體的后期熱液活動對斷裂帶有較大影響。
4礦床成因及控礦因素
4.1礦床成因
通過對在F1等破碎帶中采集與瀝青鈾礦共生的方解石分別做氧、碳同位素測定,測定結果表明,礦床成礦溫度為中低溫。巖漿期后熱液中富含大量的成礦物質,混合一定的大氣降水,一起沿構造破碎帶運移,途中萃取圍巖中的成礦物質,形成富含成礦物質的礦漿,當它們運移到有利地段,隨著物理化學條件的改變,成礦物質從熱液中沉淀富集形成礦床。所以礦區礦床是以熱液為主的多源多期多階段的復成因礦床。
4.2控礦因素
4.2.1巖漿控礦
越城嶺花崗巖體,特別是其中的燕山期花崗巖為本區鈾成礦提供了主要鈾源。據鈾-鉛同位素分析資料進行估算。燕山期花崗巖古鈾含量53.5×10-6,丟失量27.3×10-6;加里東期花崗巖古鈾含量25.5×10-6,丟失量9.0×10-6。這些丟失的鈾大部分隨巖漿期后熱液遷移,當運移動到構造的有利部位時,由于物理化學條件的改變而沉淀富集成礦。
4.2.2地層、巖性控礦
中泥盆統信都組第五層泥質粉砂巖微鈾含量高達28×10-6,上泥盆統東村組(D3d)下部薄層狀含黃鐵礦粉砂巖頁巖微鈾含量高達30×10-6,均為富鈾地層。富鈾地層在構造動力的作用下產生破碎、當熱液流體通過這些破碎帶時,就會萃取其中的鈾等成礦物質,化學性質活潑的鈾隨熱液遷移到有利部位就會富集成礦。
4.2.3構造控礦
F1層間破碎帶上下盤巖性分別為局限臺地相碳酸鹽巖和濱岸相碎屑巖,兩種不同物理性質的巖層在構造動力作用下,形成層間破碎帶,破碎帶上下盤巖性突變,存在所謂的地球化學障,有利于含礦熱液富集成礦。
越城嶺巖體中發育北西西向和近東西向兩組斷裂構造,切穿上覆不整合地層,為含礦熱液的提供了運移通道,為鈾礦床的形成起著導礦作用。
�。党傻V遠景分析
前人在工作中由于第四系覆蓋范圍廣、厚度大,對F1上盤次級帶未進行過系統詳細的研究。前人詳查工作中在F1上盤的次級帶中見礦也不多。2007年施工的ZK1-27、ZK37-31孔則在次級帶中見到較好的工業礦化,含礦巖性為碎裂白云巖和構造角礫巖,瀝青鈾礦呈微脈狀充填。由此推斷F1上盤的次級帶的深部可能存在較好的鈾礦化。今后工作中可利用先進的物化探技術對F1上盤次級帶的延伸情況進行研究,力爭能在F1上盤次級帶的找礦中有所突破,提高礦區的鈾資源儲量;F1深部找礦潛力巨大。礦床主要大礦體埋藏深,且往深部延伸穩定,反映礦區深部仍有較大的找礦空間。
6結論
某礦區的鈾礦化受區域地質條件、鈾源、地層、構造等控礦因素的控制。F1深部仍有較大的找礦空間;今后利用先進的物化探技術對F1上盤次級帶的延伸進行研究,將能在F1上盤次級帶的找礦中有所突破,提高礦區的鈾資源儲量。
[參考文獻]
核工業中南地質局310大隊.某鈾礦床詳查報告(內部資料)
文章標題:某礦床控礦因素及找礦前景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ligong/kuangye/320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