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交通運輸論文 發布日期:2010-12-02 17:27 熱度:
摘要:大橋的合攏段施工是剛構梁體系轉換的重要環節,對保證成橋質量至關重要,本文通過對特大橋合攏的施工工藝、質量控制等進行了論述,為特大橋合攏施工提供了經驗。
關鍵詞:大橋工程,合攏 ,施工設計
一、前言
本工程主橋上部結構為三跨預應力連續剛構箱梁,孔跨布置115+206+115m,采用菱形掛籃進行懸臂現澆施工。全橋共計3個合攏段,分別是兩個邊跨合攏段和1個中跨合攏段,合攏段長度均為2.5m,每邊跨現澆段長10.51m。合攏段該處箱梁設計高度為4.5m,底板寬度為8.0m,頂板寬度為16.3m,腹板厚為0.5m,底板厚度為0.3m,頂板厚度為0.3m,橫隔板厚50cm,合攏段砼總方量為34.9m3。
二、設計合攏要求
1.邊跨合攏段
1.1.在完成懸澆24#塊后,拆除兩個“T”構的掛籃,采用支架施工完成邊跨現澆段后,邊跨合攏段同樣采用支架施工;
1.2.架立邊跨合攏段模板,綁扎普通鋼筋,安裝邊跨合攏勁性骨架并將其焊牢;
1.3.澆筑邊跨合攏段砼,拆除合攏勁性骨架,張拉預應力束,拆除邊跨支架。
2.中跨合攏段
2.1.架立中跨合攏段模板,綁扎普通鋼筋,安裝中跨合攏,在懸臂端并將其焊牢,在T構懸臂末端共施加6000KN的頂推力;
2.2.在中跨兩個“T”構懸臂端加配重(合攏段兩側水箱容水重量相當于合攏段所澆混凝土重量);
2.3.澆筑中跨合攏段砼,邊澆邊調整合攏段兩側的配重,砼澆筑完畢時,T構末端上的配重全部卸去,養生砼至設計強度。
2.4.張拉預應力束,拆除中跨合攏勁性骨架,吊架。
三、合攏段施工方案
1.概況
清除箱梁頂面及內箱的材料設備,對于不需要的材料設備要全部清理到橋下,必須要使用的材料設備應堆放到箱梁0#塊橫隔板頂上,盡最大限度減少對箱梁懸臂端標高的影響。
兩個邊跨合攏段應盡量做到同時施工,即合攏段的勁性骨架焊接、澆筑混凝土、張拉預應力束做到同步。
2.模板的就位
邊跨合攏段與現澆段采用同一支架施工,可以直接在支架上安裝模板。中跨合攏段的施工采用安裝吊架之后施工中跨合攏段。中跨合攏段待24#塊張拉壓漿施工完畢后,遂開始拆除兩個“T”構懸臂端掛籃(包括底籃),中跨合攏利用起吊的吊架,外側模及底模支撐在吊架上,并錨固在24#塊上。內箱采用門架作支撐施工頂板。
合攏段底模板采用方木和竹膠合板,設置在支架或吊架的分布工字鋼上。內、外側腹板模板均采用方木和竹膠合板,設置對拉桿,對拉桿間距不大于80cm。頂板也采用方木和竹膠合板。
合攏段模板和支架拆除需在預應力束張拉完成后進行。
3.鋼筋、預應力管道的安裝
進行合攏鋼筋的綁扎及預應力管道安裝,由于合攏段鋼筋、預應力管道密集,并且又增加了勁性骨架因此應特別注意預應力管道的定位和密封,確保管道暢通。由于合攏段預應力鋼束管道內不能穿襯管,為安全考慮采用先穿束的方式。對波紋管的定位需進行加密。
4.合攏段勁性骨架的安裝和頂推
本橋合攏段勁性骨架為三條I45c工字鋼,在24#塊和現澆段腹板處和箱梁頂預埋,在晚上溫度為17.5℃~22.5℃時,以20℃為最佳時施工焊接。同時,焊接時要采取溫控措施,避免燒傷混凝土。
中跨頂推力大小為4000KN,并根據溫度和懸臂時間進行調整,對頂完成后馬上進行骨架鎖定。對頂采用4個點進行,分別在靠近腹板和頂板板的三角肋上,每處頂推1000KN,對頂采用4個液壓250t千斤頂。對頂時分級加載,每級荷載按設計頂推力的10%施加,對頂時各千斤頂保持均衡性。
骨架工字鋼先焊接完成一邊,在頂推后,立即對另外一邊進行焊接固定。采用4個點同時焊接。焊接固定后撤掉千斤頂。
根據監控單位實際測量和計算,合攏環境溫度達不到22.5℃,氣溫每大于1℃,頂推力增加40t。
5.砼澆筑及與預應力束的張拉
在一天中溫度最低時間段,以20℃為最佳,砼澆筑前必須對模板加固情況及總體安全性、預埋件位置進行仔細的檢查,確保施工安全,并且在4小時之內一次性澆筑完成。中跨合攏段澆筑砼時,邊澆砼邊同步等效卸載,即釋放配重水池中的水。
每個合攏段混凝土方量為35m3,澆筑砼時采用一臺泵機。
5.1.砼配合比砼配合比指標:
砼初凝時間:12小時
砼坍落度:18~20cm
泵送:和易性良好
5.2.澆筑順序
混凝土澆筑采用1臺泵機,在頂板模板上開口接入泵管到內箱。先澆筑底板混凝土,對底板進行壓板處理之后,將泵管出漿口設置在頂板腹板處,由頂板下落混凝土澆筑腹板,最后澆筑頂板。
5.3.砼施工注意事項
①澆筑砼期間,應設專人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等的穩固情況,當發現有松動、變形、移位時,應及時處理。
②在澆筑砼過程中,還應隨時注意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時與模板、鋼筋及預埋件碰撞所引起的松動、變形和移位。
③如澆筑砼的間斷時間超過規定或前層砼已凝結,除按施工縫處理外,一律須待前層砼達到2.5Mpa后方可澆筑次層砼,否則在澆筑下層砼時,需插入前層砼5cm復振,保證砼層間接觸良好。混凝土分層澆筑,每層厚度不大于30cm。
④插入式振動器的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之間保持5~10cm,使上下砼結合牢固。
⑤模板開振動口,尺寸為30×30cm,每個相隔1m,振動后用輔助小錘在模板面輕敲,避免蜂窩、露筋出現。
⑥注意砼的養生,第一層澆注的底板砼要及時養生,防止開裂,砼全部澆注完后,待表面初凝后,全面積蓋土工布養生;模板拆除時間和養生時間為7天。對于外側采用土工布覆蓋灑水養生。
⑦頂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需進行第二次收漿,防止面層出現裂縫。
待砼達到設計強度的95%以上,且齡期達到7天以后,拆除邊跨勁性骨架,依次對稱張拉縱向預應力束B09、B08、H04、B07、B06、H03、B05、B04、H02、B03、B02、H01、B01,應注意順德、中山兩側同時對稱張拉同號束。
中跨合攏后,依次張拉Z15、Z14束,張拉噸位為設計噸位的50%,拆除中跨勁性骨架后,重新張拉Z15、Z14到設計噸位,讓后依次先后對稱張拉Z13~Z01縱向束。
6.中跨合攏段兩端平衡重的設置
施工以彎矩平衡為原則,在中跨合攏段兩端配重。邊跨合攏段施工完成后,在24#梁段上砌水池配重,放置于24#梁段頂板,以箱梁軸線對稱均勻布設。每側水箱的容水重量相當于合攏段所澆混凝土重量的一半。
在中跨24#塊段加配重1,在鎖定勁性骨架前調整合攏梁段兩側的標高,若兩側標高誤差小則可不配;配重2主要是消除合攏段澆筑混凝土引起的變形。經監控單位實際測量,配重1設置在1#墩,重量為9t;配重2兩邊設置,重量為40t。
中跨合攏段混凝土方量為34.9m3,澆筑時間控制在3小時,每小時澆筑11.6m3左右混凝土,所以釋放水的重量為每小時28m3左右。在所砌的水池內標記好刻度,采用控制流速的方法保證與砼澆筑同步。
7.中跨合攏段吊架施工
中跨合攏段采用下放掛籃和底籃后,起吊吊架對合攏段進行施工。在工作船上拼裝好底板吊架,通過卷揚機起吊吊架至箱梁底。吊架采用貝雷片和型鋼組拼,采用粗鋼筋錨固在箱梁底板和頂板。在吊架型鋼上鋪設方木和竹膠合板作為箱梁底板。箱梁腹板外側和翼板模板支撐在吊架和懸吊于24#塊箱梁翼板上。
懸澆施工掛籃拆除后,中跨合攏段采用起吊吊架施工。吊架采用兩組貝雷梁和工字鋼組拼。合攏段長度為2.5m,兩組貝雷梁之間的中心間距為3.5m,貝雷梁采用精軋螺紋粗鋼筋橫橋向懸吊于1、2#主墩的中跨24#塊段。貝雷梁長度為18m,其上縱向鋪設4.5m長的25#工字鋼(或2[28)作為底模承重梁,工字鋼上鋪設方木和竹膠合板作為底板。貝雷梁采用45花窗組拼,工字鋼和貝雷片之間采用騎馬螺栓連接固定。
吊架在工作船上拼裝完成,采用整體起吊的方法。在橋面設置2臺卷揚機,工作船開至合攏段底,下放吊鉤起吊吊架。提升至箱梁底50cm,在24#塊段通過預埋孔穿過粗鋼筋至貝雷梁底,將吊架錨固。箱內吊帶設置3條吊帶,在腹板外側各設置1條,將吊架平面位置調好,頂緊在箱梁底,在吊架上鋪設側模,進行鋼筋施工。
24#塊段張拉完成后,橋面設置卷揚機2臺,將4.5m長3I45工字鋼作為起吊梁,擱置在中跨24#塊上。在起吊梁中間綁穿鋼絲繩掛住定滑輪和動滑輪。起吊時,下放動滑輪到裝好吊架的工作船上方,將動滑輪固定在吊架兩貝雷梁上,起吊吊架。
底板工字鋼和方木布置參考現澆段底板布置圖。
合攏段施工完成后,將吊架拆除,采用卷揚機下放至工作船。
文章標題:大橋合攏段施工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ligong/jiaotongyunshu/561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