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煤氣公司投資建造的21世紀實驗住宅因其先進的理念成為生態住宅的典范。通過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和背景,引發對中國建筑界的思考,并從中獲得經驗。
" />
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21 14:35 熱度:
摘要:
日本大阪煤氣公司投資建造的21世紀實驗住宅因其先進的理念成為生態住宅的典范。通過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和背景,引發對中國建筑界的思考,并從中獲得經驗。
關鍵詞:NEXT21,實驗住宅,文化背景,中國建筑
在日本大阪市中心的居住區內,坐落著一棟7層(地上6層,地下1層)建筑,它集合了當時最先進的建筑節能技術和材料,其設計理念更為世人稱道,這棟建筑就是大阪21世紀實驗住宅。雖然現今距離它的設計和建造已經過去了十幾年的時間,但是它所體現的很多設計理念仍然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1.大阪21世紀實驗住宅[1]
大阪21世紀實驗住宅,即NEXT21,由大阪煤氣公司(OsakaGasCompany)投資建造,包含了由13位建筑師設計的18個獨立住房單元。建筑主體建造從1992年5月持續到1993年9月;1993年12月住房單元設計完成;接下來的6個月NEXT21面向公眾開放參觀;1994年4月,由大阪煤氣公司的雇員和他們的家人入住參與的居住試驗開始;1999年3月,第一期的五年居住實驗結束;2000年4月到2005年3月第二個五年居住實驗完成;至今第三個五年住宅實驗仍在進行中。
NEXT21作為十分成功的實驗住宅項目,最令人矚目的不是它取得的節能技術成果,而是它的建造目的。明治大學教授、大阪煤氣公司NEXT21工程委員會主席YositikaUtida認為:人們聚集到城市,城市生活會產生很多問題。隨著能量需求的增長,住房需要考慮處理能源、環境、污染等多方問題,以及適應生活方式多樣化和生活方式快速變化的難題。這些問題有著內在聯系,但不會靠自身力量解決。NEXT21的建造目的就是為持續的住宅試驗提供場所,通過實驗發現錯誤來控制這些問題。設計NEXT21工程委員會對他們面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構想。
能源:對于NEXT21來說,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在不消耗更多能量的情況下讓生活變得更加舒適。可以通過更加有效的利用自然資源與能量達到目標。
生活設施:都市生活便利舒適。這些都市生活要素在未來可能不會改變,因此我們要么做到更舒適,要么考慮更便利。同時我們也必須考慮更長遠的住房增加和住房功能變化。
環境:關于未來的城市住房環境,我們需要同時考慮自然環境與城市環境。基于這個出發點,我們在處理“綠色”的問題時,應以恢復自然環境的姿態研究生態學。不僅從人的角度,還要從鳥類與其他生物的角度處理綠色問題。
基于這樣的思路,NEXT21工程委員會已完成的兩個五年住宅實驗,稱為“第一個居住實驗階段”和“第二個居住實驗階段”。分別實驗了如房屋綠化,資源再利用,建筑隔熱技術,固體酸化燃料電池發電,太陽能電池發電,廚房蒸汽使用,熱回收技術等。同時住宅實驗面對不同的住戶對住宅單元進行了改造,使每個家庭的住宅具有一個主題,如丁克家庭住宅,老年人無障礙住宅,可變布局的住宅,日式歐式結合的住宅等。[2]
2.NEXT21文化背景
在面對這樣一棟生態建筑時,我們驚訝于建筑設計委員會的想象力與預見性。然而,如果仔細考察日本文化與社會發展的背景,我們就會看出這種建筑運作形式的出現并非偶然。
“縮小意識”
日本位于亞洲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側,雖然資源種類較多,但無論從其蘊藏總量還是從人均占有蘊藏量來說都是比較貧乏的。島國特性使日本人產生危機感,促使其不得不考慮抑制浪費,以及對資源的節約與再利用。這使得日本人養成了在盡可能少的使用資源的前提下解決問題的習慣。
在日本,可以舉出很多例子說明這個問題。同樣是在大阪市,1976年,安藤忠雄的第一個作品住吉的長屋,是在日本大阪傳統民居的基礎上引入現代住宅的概念。它將所有的活動都限定在一個狹長的空間內,所有的窗子都朝向中庭開放,將自然界的變化盡可能地引入建筑,從而在狹小的空間內最大限度的接近自然。這種情況不僅僅是在建筑界。今天,日本的微電子產品統領世界。同樣是“縮小意識”的功勞。1957年,索尼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發明了可放在口袋內的半導體收音機;1990年索尼公司推出掌上微機。其間,錄音機、錄像機、固態電路家用電視都成為改變世界的產品。[3]
發展與調節
1945年,日本戰敗,美國占領日本。美國對日本的政治、經濟、教育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這次改革“是日本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是日本歷史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它為日本民主政治的建立,為經濟的高速發展,從而迅速實現國民經濟現代化打下了基礎”[4]。在改革的過程中,美國文化對日本的傳統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美國的實用主義深深影響了日本。大量高新技術的傳入使日本從廢墟上迅速崛起。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建筑在戰后“不論在建筑類型、建筑技術、或設計手法方面均步入西方先進建筑行列”[5]。
日本在二戰以后以石油、化工、重工業為軸心的工業得到了迅猛發展,但同時也成了“公害的先進國家”。與幅員遼闊的美國不同,日本對環境問題的反應比其他國家更為敏感。從70年代起,日本東京都就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1971-1975年,研究城市環境影響下的動物、植物、微生物群落的動態以及城市環境的特征;1974-1977年,以動物、植物為中心的多學科綜合研究;1978-1980年,以人為中心的多學科研究,包括大氣、土壤、水、植被、動物、人類行為、土地利用、人口統計學與健康,以及城市規劃等9個方面;80年代以來,圍繞水資源及其循環完成城市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綜合研究。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深人人心,日本也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本國特有的概念“循環型社會”:摒棄傳統工業社會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模式,建立起“保全環境的循環型社會體系”,在全社會規模上建立起有益于環境的生活方式。
1992年,日本的“環境共生住宅建設推進事業”就已經開始了第一個項目:位于日本東京世田谷區深沢四町目的“深沢環境共生住宅”。同NEXT21一樣,這棟住宅也是以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居住區為目標。這些都是日本使用傳統文化對經濟高速發展的負面影響反思的結果。
3.NEXT21于中國
中國與日本一樣都屬于“后發外生型現代化”,“最初的誘法和刺激因素主要源自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戰和現代化的示范效應”。[7]
改革開放使中國敞開國門,中國已經錯過了和戰后世界接軌的最佳時期,面臨的最大任務就是發展經濟。而在文化方面,1919年的“五四”運動和同時期的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造成了極大沖擊。人們認為傳統在是中國落后的根源之一,于是人們選擇了學習西方的科學、文化。1966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傳統文化又一次成為了被批判的對象。當打開國門時,整個社會可以依托的傳統文化背景已經消失殆盡,西方文化及生活方式迅速占領了中國的文化空缺。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逐步加劇,很多人涌入大城市尋求更多的生存機會,城市在建設方面首先考慮提供足夠的居住空間。在這種壓力之下,取得生存空間就顯得比保護環境更加需要獲得優先權。整個建設的導向就是向西方大城市看齊。但是由于傳統文化的缺失,人們單純的追求經濟利益。在很多時候,人們只關注大城市的便利性,卻未充分考慮巨大的人口壓力對社會資源的巨大消耗,以及可能對能源和環境造成的嚴重后果。中國建筑出于這樣的背景之下,難免會產生一些問題,比如大范圍的重復建設;相當大數量的單一模式的住宅群;住宅建設強調簡單快速,缺乏經濟合理的節能環保技術的指導;節能技術的被冷落和滯后,以及缺乏實踐考驗的節能技術推廣等等。這些問題造成的資源浪費在某些程度上可以通過經濟發展彌補,但它所造成的影響也需要較長時間來消除。
大量快速的住宅建設是社會需求的必然產物。但是在建設的同時我們同樣需要吸取國外城市建設經驗,逐步建立起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的觀念。我國有類似于日本的人口壓力,卻缺乏對自然環境惡化的敏感,缺少對能源和污染的關注。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自然環境重新被我們重視,我國已經開始大力整治環境污染、自然資源浪費等問題。但是城市生活環境、城市能源消耗和生活方式變化作為人們生活的“小環境”仍然是被我們忽視的一個部分。
因此我國一直以來沒有類似于日本關于城市生活環境的長期系統的研究過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國正需要如NEXT21這樣的住宅實驗項目。住宅實驗項目不僅提供市民居住,更為人、能源、自然環境關系的提供實驗場。長期實驗能有效地發現城市生活的問題,實踐完善能源技術,提供經濟的城市自然生態環境改善方案。通過實驗項目取得的成果來指導我國城市建設,緩解我國城市快速建設產生的問題,提供節能和生態的技術支持,避免改革產生的大失誤。這樣看來,住宅實驗雖然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但不失為一種值得借鑒的實驗方法。
參考文獻:
[1]RyanBrouwer/JenniferKearney,NEXT21:APrototypeMulti-FamilyHousingComplex,Collegeof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UniversityofMichigan
[2]21世紀試驗住宅大阪
[3](韓)李御寧.日本人的縮小意識[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203
[4]湯重南等.日本文化與現代化[M].遼海出版社,1999.113
[5]羅小未主編.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第二版)[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129
[6]許紀霖、陳凱達主編.中國現代化史,第一卷[M].上海三聯書店,1995.2
文章標題:由大阪21世紀實驗住宅引發的思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ligong/jianzhusheji/152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