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中學教育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4-11-12 15:49 熱度:
[摘要]讀書是件快樂且有意義的事情,但現(xiàn)在有不少學生好讀書,不好讀書,不讀好書。關鍵的原因是:為什么要讀書?應該怎樣讀書?這兩個問題沒有很好的解決。
[關鍵詞]文學教育論文發(fā)表,讀書,為什么,怎么讀
一、為什么讀書?
讀書,是為了進一步地了解這個世界;讀書,是為了吸取過去的教訓,來創(chuàng)造更多美好的將來;讀書,是為了開闊眼界,讓人們有更多內(nèi)涵;讀書,是一種求知欲的表現(xiàn),人就是因為有了求知欲,才能去探索更多事物。
讀書是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需要,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形成又是相輔相成的。達・芬奇曾經(jīng)說過:“掌握無論哪一種知識對智力都是有用的,它會把無用的東西拋開,而把美好的東西留住。”有了知識就有了理解力、辨別力、鑒賞力、創(chuàng)造力等能力。正如培根所說:“知識就是力量。”同學們現(xiàn)在正處在成長的黃金時期,精力充沛、反應敏捷、不知疲倦、接受能力強、好讀書。也正處在成長的關鍵時刻,人生道路漫長,關鍵處只有幾步。中學階段應該說是一個關鍵處,應該好好把握,如果關鍵的時候虛度了,那就可能要虛度一輩子。
讀書是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zhì)的需要。俗話說:“書猶藥也,可以治愚。”任何丑陋愚昧都將與智慧一起在書中呈現(xiàn)給你,讓你回味沉思,同悲同喜……這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確立理想信念,使人一心向?qū)W向善,擺脫低級庸俗大有裨益。黃山谷認為要擺脫平庸,就要“用古今澆灌”。他說:“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則塵俗生其間。照鏡覺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只有知識才能使我們成為具有堅強精神的、誠實的、有理性的人。知識越豐富,相應的能力也會越強,人的性格、氣質(zhì)都會更好一些,對人生的追求和品位也會更高,生活的也會更有意義和價值。
讀書是充實人生、豐富生活、體驗人生樂趣的需要。缺乏智慧的靈魂是僵死的靈魂,若以學習來加以充實,它就能恢復生氣,猶如雨水澆灌荒蕪的土地一樣。革命先烈、中國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發(fā)起人李大釗認為:“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最好莫過于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休謨說:“正是勞動本身構(gòu)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勞動而獲得的享受,很快就會變得枯燥無聊,勃然無味。”讀書本身能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其樂無窮,讀書是一種美好的精神寄托,是一種享受。
二、怎么讀書?
古今中外提出了許多讀書方法,歸納起來,被多數(shù)人認可的,也被廣大讀者采用的讀書方法是摘讀、略讀和精度三種方法。
摘讀是指只讀它的摘要或提要。現(xiàn)在正式出版的圖書和雜志,在正文的前面都有一個摘要或提要。用此來說明這本書或雜志的特點、主要內(nèi)容、方法,以及適合閱讀該書的對象等。如果是一篇研究論文,摘要主要介紹該論文的研究目的、理論依據(jù)、實驗方法和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及結(jié)論等。讀完了摘要之后,對這本書或該篇論文的內(nèi)容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如果只作為一般了解,讀完摘要就可以了,這樣可以節(jié)省許多時間去讀更多的材料,了解更多情況。所以,建議大家在拿到一本書之后,首先讀它的摘要,還有序言或前言,如果讀了摘要后,感到需要進一步讀這本書時,也容易抓住書中的重點和主要內(nèi)容,讀起來目的更明確,收效會更大。如果不需要進一步讀它,也就到此為止。應養(yǎng)成讀一本書的習慣和程序,這樣做在一生中會節(jié)省下大量時間,將終生受益。
略讀,就是粗枝大葉地讀一遍。對于一本書或一篇論文,通過摘讀之后,感到其中有些內(nèi)容須進一步了解,那么就進行略讀,對該書或論文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在讀的時候不用從頭到尾一字不落地去讀,有的部分或地方可能一目十行,看看小標題,沒有興趣就隨手翻過去;對有些章節(jié)的內(nèi)容有興趣或?qū)δ愕难芯考肮ぷ饔杏锰�、有價值,你就讀得仔細些,甚至做些摘錄以備使用。也就是說把本書中你感到有用的內(nèi)容,要很好地掌握它,仔細地去讀它,覺得沒有什么用處的地方就一翻而過,其目的也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在我們讀過的書和論文中,一般略讀占的比重較大。
精讀就是認認真真、扎扎實實的一個字、一句話地去讀。也可以這樣說,精讀要求把這本書或論文的內(nèi)容從書內(nèi)讀到書外,從書前讀到書后,從有字讀到無字,反復讀,過去也叫“讀之千遍”的讀書方法。著名數(shù)學家蘇步青主張讀書要多讀、精讀,他讀書時,第一遍一般先讀個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認為,讀書不必太多,要讀得精,要讀到你知道這本書的優(yōu)點、缺點和錯誤了,這才算讀好、讀精了。
讀書是件有非常意義的事情。高爾基也講:“人的天賦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滅,也可以燃燒起來。而迫使它燃燒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勞動,再勞動。”對于學生來講,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
【參考文獻】
[1]李大釗.現(xiàn)代青年活動的方向[A].李大釗文集[M].人民出版社,1959.
[2]休謨.人性的高貴與卑劣[A].休謨散文集[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3]培根(著),蒲隆(譯).論求知[A].培根隨筆[M].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文章標題:文學教育論文發(fā)表怎樣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http://m.anghan.cn/fblw/jiaoyu/zhongxue/2368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chǎn)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yè)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shù)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