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20:05:53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氘丁苯那嗪治療遲發性運動障礙臨床應用指導建議————作者:劉登堂;司天梅;況利;王強;鄭英君;黃滿麗;江開達;
摘要:氘丁苯那嗪(deutetrabenazine,DTBZ)是一種選擇性的囊泡單胺轉運體2(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 2,VMAT2)口服小分子抑制劑。其藥理作用為抑制VMAT2,減少突觸前多巴胺的釋放,進而減輕因長期使用多巴胺受體拮抗劑所致的遲發性運動障礙癥狀。氘丁苯那嗪較丁苯那嗪具有較長的半衰期、較低的血漿濃度峰值及較小的血漿濃度波動。臨床研究顯示,氘丁苯那嗪...
基于QST分型內鏡經鼻與開顱手術治療顱咽管瘤療效分析————作者:張春林;江常震;傅駿;王志成;朱建宇;樊文劍;陳顯俊;李萬海;羅文偉;陳文培;黃金生;顏小榮;
摘要:目的 在顱咽管瘤QST分型的基礎下,探討經顱入路(transcranial approach,TCA)和擴大內鏡經鼻入路(endoscopic endonasal extended approach,EEEA)治療顱咽管瘤的療效和并發癥發生率,旨在為臨床術式選擇提供科學參考。方法 選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間本院單中心接受顱咽管瘤手術的151例入組患者,按照QST分型法,將入組病例分為...
兒童青少年霸凌與精神病理癥狀的交叉滯后網絡分析————作者:馬千淑;謝敏;鄧偉利;羅宇鵬;王強;
摘要:目的 探究霸凌的實施和受害與兒童青少年精神病理癥狀的雙向動態關聯。方法 使用美國青少年大腦認知發展(Adolescent Brain Cognitive Development,ABCD)研究公共數據集。以8413名兒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通過同伴經歷問卷和簡明問題監測問卷分別收集霸凌的實施和受害情況以及評估兒童青少年精神病理癥狀的3個維度(注意力、外化和內化),采用交叉滯后網絡分析霸凌和兒童青少年...
腦脊液集落刺激因子1受體與阿爾茨海默病腦脊液生物標志物和認知的相關性研究————作者:王譽靜;徐一心;張丹丹;王姬;王毅;王新;
摘要:目的探討腦脊液集落刺激因子1受體(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CSF1R)與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腦脊液生物標志物的關系,并分析CSF1R是否與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認知相關。方法 從阿爾茨海默病神經影像計劃數據庫中收集非癡呆成人的數據,根據NIA-AA標準將參與者分為4組(A-/TN-組、A+/TN-組、A+/TN+組...
多種炎癥標志物對腦出血不良預后預測能力的比較研究————作者:黃琴;宋紫薇;況洪臘;張治;朱玉萍;吳麟;洪道俊;林晶;朱敏;
摘要:目的 探究腦出血患者多種炎癥標志物與預后的關系,并比較多種炎癥標志物的預測能力。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腦出血患者,根據腦出血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評分,將其分為預后良好組(mRS評分≤2分)和預后不良組(mRS評分≥3分)。比較兩組的一般信息、檢驗、檢查和隨訪資料...
以腦膜腦炎為主要表現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1例————作者:吳雙;張宸睿;畢瑩;徐艷;何丹;
摘要:本文報告1例嗜酸性粒細胞性腦膜腦炎的患者,表現為情緒低落、頭痛及記憶力減退,查體可見精神緊張,言語稍含糊,認知功能減退。實驗室檢查提示外周血及腦脊液中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升高,考慮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腦炎,給予糖皮質激素、改善認知功能等治療后癥狀好轉。回顧其臨床特點、實驗室檢查資料及診療經過,探討以腦膜腦炎為表現形式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的發病機制、治療及鑒別,借此提高臨床醫師對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并發...
遺傳性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6型一家系病例報告————作者:何夢妤;盧麗君;譚彧;鄧幼清;
摘要: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6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6,SCA6)是一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臨床表現以共濟失調為主,典型特征為遺傳早現現象。本文報告1家系SCA6以提高對該病的認識,提高臨床診斷率。患者61歲男性,以言語含糊、行走不穩為主要表現,伴頭暈、飲水嗆咳、肢體麻木及睡眠障礙,誘發電位、神經電圖、皮膚交感反應、腦電圖、癡呆量表等均無明顯異常,頭顱MRI見小腦明顯萎縮,基...
組織激肽釋放酶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進展————作者:張健;曾進勝;
摘要: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神經科常見疾病,盡管目前診斷和治療技術有所進步,但仍面臨諸多挑戰。組織激肽釋放酶(tissue kallikrein,TK)作為心腦血管保護因子,參與AIS的全過程,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本文探討了TK在AIS中的作用機制,包括靶向改善缺血區側支循環、保護神經血管耦聯、減輕神經損傷及參與遠隔缺血適應等。此外,TK水平與AIS發病及...
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缺陷所致腦小血管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1例————作者:程先茹;欒興華;曹立;田沃土;
摘要:報道1例由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se,MTHFR)基因突變所致腦小血管病、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病例。患者為61歲男性,表現為舌根發硬伴言語不清、同時有雙手麻木及雙下肢乏力。既往反復發生腦梗死、腦出血,伴腦白質病、腦微出血等。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66.2μmol/L。頭顱磁共振提示右側頂枕葉、胼胝體左側壓...
青少年網絡游戲障礙與抑郁癥共病的影響因素☆————作者:靳娜;黃凡凡;王學義;
摘要:網絡游戲障礙和抑郁癥共病成為全球普遍性問題,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網絡游戲障礙與抑郁癥或抑郁情緒密切相關,兩者在癥狀維度存在一定聯系與交互作用,導致青少年學習成績下降,甚至出現非自殺性自傷、自殺意念等問題。兩者共病的神經生物學機制方面,共病青少年存在杏仁核-背外側前額葉皮質網絡功能連接異常、默認模式網絡的活動模式異常、多巴胺系統功能異常;社會心理學機制方面,共病青少年具有孤獨感、認知偏差、不良...
無抽搐電休克對精神分裂癥療效的性別差異分析————作者:仁佳俊;李玉婷;王婷婷;馮雙雙;謝宏成;梁峻釩;張虹俐;林資圓;向波;劉可智;梁雪梅;
摘要:目的 探討無抽搐電休克治療(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不同性別間的療效。方法 2018年5月至2022年8月期間在瀘州市精神衛生中心、自貢市精神衛生中心和宜賓市第四人民醫院3家精神專科醫院納入481例精神分裂癥患者。所有患者輔以MECT治療,連續2周,共6次治療。根據性別分組,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ositi...
虛擬化身在神經性厭食癥中的應用————作者:胡雨婷;陳苗;李月;秦建星;程龍;徐勇;武穎;
摘要:虛擬化身具備真實性、沉浸性和可視化等優勢,將其應用于神經性厭食癥評估和治療的研究逐年增加。在評估方面,主要有虛擬化身版體型評估量表、是-否任務及其變式、調整的方法和虛擬圓柱體技術的運用;在治療方面,主要有基于暴露療法、身體轉換錯覺、身體知覺/注意訓練和自我賦權的干預方法,以及新的潛在干預方法。總體來看,目前運用虛擬化身技術圍繞神經性厭食癥展開的研究還處于初期階段,仍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間
光明與挑戰:膠質瘤靶向治療前沿進展————作者:蘇東元;康春生;
摘要:膠質瘤是成人最常見的惡性原發性腦腫瘤,特點是惡性進展迅速、復發率和致死率高。其主要治療方式是手術和術后放、化療。替莫唑胺作為膠質瘤臨床治療的一線化療藥,能有效改善患者預后,但其耐藥問題卻日益嚴峻。隨著分子標志物檢測水平的提高和精準醫療的提出,膠質瘤的靶向、個體化治療策略也日新月異。膠質瘤新型標志物的發現,如:長鏈非編碼RNA HOTAIR(HOX antisense intergenic RNA)...
4~5歲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抑制控制的子成分特征————作者:趙琴;駱艷;梅馨潔;沈成威;邵智;
摘要:目的 探討4~5歲孤獨癥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兒童在實驗環境和自然情境中的抑制控制子成分特征。方法 納入生理年齡和智商匹配的4~5歲ASD兒童和典型發展兒童各30名。采用Simon任務、Go/nogo任務、Stroop任務分別評價兒童在抑制控制實驗任務中的沖突反應抑制、優勢反應抑制、干擾信息抑制子成分,使用學齡前兒童執行功能行為評定量表的抑制子量表評估...
穩定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注意力特點的病例對照研究————作者:楊宏磊;謝康;王群山;劉振月;劉文佳;戈欣怡;李獻云;
摘要:目的 探究穩定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注意力特點。方法 納入55例穩定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和55名健康對照。采用注意網絡測試范式(attention network test paradigm, ANT)對被試的注意力進行測評,觀察指標包括4種提示線索和3種刺激類型下的反應時,以及換算后的3種注意網絡(警覺網絡、定向網絡和執行控制網絡)反應時。結果 在不同提示線索和刺激類型下,患者組的反應時均高于對照組(P...
首發抑郁患者轉相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7年隨訪————作者:崔偉;于超;王琳彥;宋麗華;蘆云平;張云淑;
摘要:目的 了解首發抑郁患者7年間轉相情況,探討轉相與未轉相患者疾病縱向特點和功能結局,進一步分析影響轉相的因素。方法 納入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項(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18分、年齡18~60歲、重性抑郁障礙單次發作的患者346例,自然觀察隨訪7年,收集首發時人口學信息、疾病特征,以及隨訪中是否發生轉相、治療情況等資料,7年末隨訪時采用藥物副反應量表...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簡介
摘要:<正>由國家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學主辦的《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創刊于1975年,是國內神經病學、精神病學領域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專業學術性核心期刊,被引頻次及影響因子居臨床醫學期刊前列。我刊主要報道我國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精神科臨床和基礎研究的新成果,介紹相關領域研究的新進展,推廣先進的診療技術,組織專題學術討論和召開全國性學術會議。辟有包括專家論壇、論著、短著述、研究簡報、臨床薈萃、講座、綜述、疑...
補白
摘要:<正>歡迎關注《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微信公眾號。我刊已于2014年1月開通微信公眾號“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歡迎關注!打開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或在微信“添加朋友”中查找“nervousmental”,即可關注。我刊將在此平臺定時推送近期雜志刊出的文章,您也可以查看近年雜志目錄、我刊舉辦會議和繼續教育等信息
收縮壓及舒張壓與不同部位腦白質病變的相關性研究————作者:孫夢姣;張云東;程敬;
摘要:目的 探討收縮壓及舒張壓和不同部位腦白質病變(white matter lesions, WMLs)的相關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神經疾病中心診療的入組患者,按照Fazekas評分標準對入組患者的腦室旁腦白質病變(periventricular WMLs,P-WMLs)和深部腦白質病變(deep WMLs,D-WMLs)的嚴重程度進行評分。根據Fazek...
腦小血管病MRI總負荷與老年高血壓群體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性分析————作者:李杰;賈林燚;高鳳霄;王文勝;龐炳昕;
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高血壓群體腦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MRI總負荷與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性。方法 納入2018年1月至2024年9月于河北醫科大學附屬邢臺市人民醫院就診的老年高血壓患者,依據頭顱MRI計算總負荷得分分為輕中度組(0~2分)和重度組(3~4分),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和認知功能,分析MRI總負荷的危險因素及其與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性。結果重度...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文章性質:回顧性臨床研究 投稿經過:2023-01-17 投稿 2023-03-12 第一次返修,回復審稿人的一些問題,并對文章的框架和圖表格式做小修 2023-05-05 第二次修回,主要針對文章內容做大修 2023-06-12 校樣 2023-07 見刊 綜合評價:《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應該是僅次于中華刊的神經科中文核心期刊了,符合大多數院校畢業或升職稱要求。 雜志對稿件質量有一定要求,對于臨床研究,如果臨床資料不夠完備或無法按照編輯和審稿人補全的話可能被斃。 對于中文科核來說審稿速度中等偏上,我這篇文章從投稿到見刊約半年時間。基本上1月左右會回復初審意見,但是外審的意見回復時間可能會長一些(身邊的人有的3月左右才收到外審意見,可電話詢問編輯部)。無審稿費。 編輯和審稿人認真負責會對文章提出相應的問題,和修改意見,按要求修改后對文章質量的確有提升。 總之,如果對自己的文章質量有信心,時間不緊張的朋友,建議嘗試投稿。
2023-08-24 10:45投稿體驗非常好,審稿速度快,性價比挺高的。 2022年8月投稿,2022年9月返修,返修后審稿進展也很快,從投稿到見刊,共歷時四個月。編輯不僅提出的意見非常中肯,而且人也很和善!而且還有稿酬,很不錯!
2023-05-17 19:07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