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13:05:25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新生兒腦結構的動脈自旋標記灌注加權成像觀測及臨床應用————作者:岳學強;付鈺蕾;李品品;杜亞非;付升旗;
摘要:目的 為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IE)的早期定量診斷提供新的影像診斷依據。方法選取動脈自旋標記(ASL)灌注加權成像檢查的20名不同日齡正常新生兒和40例不同程度新生兒HIE患兒,在圖像后處理工作站劃分腦結構的感興趣區(ROI),測量ROI的腦血流量(CBF)。比較不同日齡腦結構ROI及其與HIE患兒相應ROI的CBF值。結果 不同日齡腦結構的尾狀核頭、豆狀核、背側丘腦、額葉白質和各日齡組ROI的...
CEP55,GLAST在肝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與根治性切除術后復發轉移的關系研究————作者:陸小亮;朱斌;盧澤法;王若塵;
摘要:目的 探究中心體相關蛋白55(CEP55)、興奮性氨基酸轉運體1(GLAST)在肝細胞癌(HCC)中的表達水平,并分析二者與HCC患者根治性切除術后復發轉移的關系。方法 選擇2020年3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HCC患者,以距腫瘤邊緣至少5 cm、無明顯肝臟病變的癌旁正常組織為對照,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CEP55、GLAST表達水平。比較癌組織、癌旁正常組織CEP55、GLAST蛋白表...
靜脈化淋巴結移植聯合LVA治療繼發性上肢淋巴水腫————作者:吳建龍;謝慶平;朱孜冠;盧鴻瑞;陳博達;楊曉東;
摘要:目的 探討靜脈化淋巴結移植(Venous lymph node transplantation, VLNT)聯合淋巴靜脈吻合術(lymphatic vein anastomosis,LVA)治療繼發性上肢淋巴水腫的手術方法和臨床療效。方法 2021年8月至2024年6月,我院通過VLNT聯合LVA的治療方式治療16例繼發性上肢淋巴水腫患者。所有患者術前進行患肢臂圍周徑的測量,從腕部至腋窩每間隔5 ...
中樞神經淋巴系統解剖及其與神經系統疾病關系————作者:范詠言;何培坤;李彥頤;王麗娟;聶坤;
摘要:近年來,中樞神經淋巴系統是神經科學研究的熱點。中樞神經淋巴系統主要由星形膠質細胞足突圍繞血管壁形成的膠質淋巴系統,以及腦膜靜脈竇伴行的腦膜淋巴管組成,具有代謝廢物清除、免疫功能、信號轉導、物質運輸和藥物遞送等功能,并受到水通道蛋白4、血流動力學、睡眠與晝夜節律等因素的調控。同時,該系統與神經退行性疾病、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腦血管病等神經系統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本綜述圍繞中樞神經淋巴系統的解...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對大鼠卵巢移植術后放療的保護作用————作者:王麗君;姚亮;肖仲清;
摘要:目的 評估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SC)在卵巢移植放療后中的保護作用。方法 將40只雌性Wistar近交系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0只。另取10只大鼠分離BMSC并進行培養及鑒定。對照組大鼠接受卵巢移植+200 cGy射線照射+磷酸鹽緩沖溶液,觀察組大鼠接受卵巢移植+200 cGy射線照射+BMSC移植。移植1月后觀察大鼠一般情況及不良反應并處死所有大鼠,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大鼠血清雌...
肝胰壺腹組織及其周圍細小結構的三維重建————作者:劉健男;張偉娜;王三貴;劉燕;石玉蓮;劉家瑄;李祥天;肖釗明;葉錫銀;黃文華;戴景興;李嚴兵;
摘要:目的 明確肝胰壺腹附近的細小動脈、靜脈、交感神經、淋巴管道的配布及數量關系。方法將人肝胰壺腹的375張連續石蠟組織切片分成3組,分別進行蘇木精與伊紅染色、抗Tyrosine Hydroxylase組化染色、抗LYVE1抗體組化染色后掃描,用Photoshop進行圖像配準。使用Mimics21.0分別將掃描切片進行疊加、分割、三維重建。在三維模型中,分析肝胰壺腹動脈、靜脈、交感神經和淋巴管道及其分支...
骨質疏松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增殖、遷移與分化能力的影響————作者:石玉蓮;劉文清;樊庭宇;劉家瑄;歐陽鈞;戴景興;
摘要:目的 研究骨質疏松對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BMSCs)增殖、分化的影響,為骨質疏松的治療提供理論和實驗支持。方法 30只C57BL/6小鼠隨機分為假手術組和手術組,假手術組只去除卵巢周圍脂肪,手術組去除卵巢。手術后8周分別取小鼠股骨和脛骨,分離培養mBMSCs,觀察其增殖、分化的變化。結果 骨質疏松小鼠的mBMSCs的增殖、遷移能力下降。堿性磷酸酶染色結果顯示骨質疏松小鼠的mBMSCs成骨分化能...
項韌帶骨化的研究進展————作者:葉文林;陳崇;梁國彥;葉勇裕;余濤;程星;鄭曉青;昌耘冰;
摘要:項韌帶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Nuchal Ligament, ONL)指項韌帶軟組織區發生致密鈣化或骨化,常由項韌帶組織損傷與退變引起,破壞頸椎力學平衡引起頸部不適。ONL和術前頸椎不穩、頸椎病的發生之間存在相關性。ONL的發生發展與多種分子和環境因素相關,但ONL在不同階段的病理生理發展的認識還不清楚。ONL是異位骨化類型之一,目前異位骨化已經發現多種致病基因,外在致病因...
利用優化的Cas9 RNP技術高效建立人前B淋巴細胞RAG1基因c.946T>G點突變細胞系及其功能分析————作者:劉永祥;劉彩鳳;李梓爍;黎允詩;陳杏梅;周娜;周少虎;黃雪坤;
摘要:目的 利用優化的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技術,高效建立一種通過遞送新型Cas9-gRNA核糖核蛋白復合物(RNP)制備人類重組激活基因1(RAG1)c.946T>G點突變的前B淋巴細胞系的方法,并對突變體進行功能分析。方法 實驗以人前B淋巴細胞系(Nalm6細胞)為研究...
Dubberley B型肱骨小頭-滑車骨折手術治療方法的選擇————作者:謝曄;孫晟軒;沈光思;周海斌;
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手術方法治療Dubberley B型肱骨小頭-滑車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顧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使用雙螺紋螺釘(Herbert螺釘)或解剖鎖定鋼板(LCP)治療的肱骨小頭-滑車骨折患者136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94例。年齡30歲~78歲(平均54.2歲)。骨折按Dubberley分型:IB型65例,IIB型52例,IIIB 19型例。手術采用切開...
骨骼肌纖維NLRP3炎癥小體激活、亞細胞定位及3D重建————作者:厲洋洋;菅曉婷;黃靜雯;王琪森;桂煒超;張小龍;趙子煒;胡稷杰;廖華;
摘要:目的 探討體外炎性環境中肌纖維內NLRP3炎癥小體的激活、亞細胞定位及其3D重建。方法 C2C12細胞體外培養、馬血清分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尼日利亞菌素(Nigericin/Nig)刺激C2C12肌管內NLRP3炎癥小體激活;qPCR及Western blot分析NLRP3、ASC、Caspase-1基因及蛋白水平;免疫熒光分析NLRP3、ASC的聚集與共定...
LINC00626通過JAK1/STAT3/KHSRP信號軸調控胃癌轉移的機制研究————作者:趙霞;康霞;范林林;王曉龍;李麗;韋海濤;
摘要:目的 探討LINC00626靶向調控JAK1/STAT3/KHSRP軸在胃癌惡性生物學行為中的潛在作用機制。方法 采用qRT-PCR檢測胃癌細胞系(AGS、MGC-803、NCI-87、BGC-823、MNK-45、SGC-7901)以及人正常胃癌上皮細胞系(GES-1)和120例胃癌組織標本及其正常組織標本中LINC00626、KHSRPmRNA的表達量。細胞計數試劑盒-8(CCK-8)、劃痕和...
肢體淋巴水腫淋巴管超聲造影分型及臨床意義————作者:李素淑;劉紅梅;李文靜;祝李霖;左潔儀;許智莉;徐茗;何燕妮;
摘要:目的 探討基于超聲造影的淋巴管分型為肢體淋巴管-靜脈吻合術(LVA)提供解剖學依據。方法 前瞻性納入25例繼發性肢體淋巴管水腫患者,入組后行超聲造影檢查并根據其不同表現進行淋巴管分型,于LVA術前及術后對84個手術部位進行超高頻超聲成像評價淋巴管內淋巴液流動情況,并比較不同淋巴管分型對于手術療效的影響。結果 術前淋巴管超聲造影不同分型在LVA術后吻合口通暢性存在一定差異。結論 基于超聲造影的淋巴管...
頸深淋巴靜脈吻合術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結果與短期隨訪————作者:王海文;謝慶平;吳建龍;施澤田;溫佳蓉;
摘要:目的 探討頸深淋巴靜脈吻合術(dcLVA)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療效,分別從運動障礙和認知障礙來評估帕金森患者術后的改善狀況。方法 自2024年4月至2024年12月,東莞市茶山醫院收治8例帕金森病患者進行了頸深淋巴靜脈吻合術。在吲哚菁綠熒光導航下,對頸深部淋巴系統進行顯影,選取吲哚菁綠染色的頸部淋巴結分區為Ⅱ區、Ⅲ區的淋巴管與相鄰靜脈行端端吻合或Ⅳ區的淋巴結與頸外靜脈主干行端側吻合。統一采用帕金森病...
雙腋動脈1例————作者:陶偉;陳家瑞;楊思瑤;袁勇亮;許欣欣;
摘要:<正>筆者在解剖一具老年女性尸體時發現其右側腋動脈在胸小肌深面發出胸肩峰動脈和胸外側動脈后,隨后分為深、淺兩支,管徑大小接近的雙腋動脈,淺支進入臂部后移行為肱動脈,走行與正常肱動脈無異,但在臂部無分支,在肘窩內分支形成橈動脈和尺動脈進入前臂(圖1);而深支先發出共干的旋肱后動脈和肩胛下動脈,從肩胛下動脈再發出肱深動脈后,進入臂部形成的肱動脈,在臂下部發出尺側上副動脈后移行為尺側下副動脈而終(圖2)...
《人體解剖學精要與圖譜》出版
摘要:<正>由空軍軍醫大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教研室李云慶教授和寇珍珍副教授主譯的《人體解剖學精要與圖譜》第三版,已于2025年1月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由權威專家Anne M. Gilroy教授匠心打造,歷經數次出版,專為醫學生量身定制,旨在以獨特的方式簡化人體解剖學學習的復雜過程。本書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將深奧的解剖知識化繁為簡,通過簡明扼要的文字與直觀生動的插圖、表格等相結合,使醫學生能夠...
雙側斜方肌部分缺如伴左側枕小神經變異1例————作者:楊奔;歐海波;唐逸飛;林檢生;
摘要:<正>在局部解剖實驗中,解剖一具中年男性標本(身長165 cm)時發現,其雙側斜方肌上部部分缺如,并伴有左側枕小神經走行變異。為累積人體解剖學相關資料,以及為臨床診斷、手術治療等提供參考資料,現報道如下:解剖前觀察到其項背部皮膚完整,未見手術或外傷疤痕,解剖后觀察到斜方肌整體的起止點均正常,唯見上部肌束部分缺失,缺失部位四周肌束光滑,無明顯切痕。該斜方肌上部則由外側斜向外下方和內側垂直向下的兩部分...
一種大鼠頸深部淋巴靜脈吻合術的動物建模————作者:吳建龍;謝慶平;陳博達;朱孜冠;楊曉東;
摘要:目的 針對實驗動物顯微外科技術培訓需求,建立一種可重復操作的頸深部淋巴靜脈吻合大鼠模型,以提升顯微外科醫師在頸深部解剖區域的淋巴管靜脈吻合的操作能力。方法 選取20只4~5周齡的SPF級雄性SD大鼠(體重約100 g),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鈉(45 mg/kg)麻醉后仰臥位固定。于鼻粘膜下注射稀釋吲哚菁綠(ICG)0.05~0.10 mL(濃度:0.1 mg/mL),沿頸部中線作1.5 cm切口,結合...
股前外側皮瓣研究熱點與趨勢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數據庫的文獻計量與知識圖譜————作者:于建峰;戴旌羽;張鑫鑫;毛以華;崔懷瑞;丁茂超;趙麗娜;
摘要:目的 基于Web of Science數據庫分析股前外側皮瓣的研究發展趨勢與熱點。方法 采用主題檢索,數據范圍為web of science核心集,檢索時間范圍為所有時間。利用web of Science自帶工具進行文獻一般計量分析,利用CiteSpace 6.3R3等工具通過關鍵詞共現、聚類分析等方法挖掘皮瓣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結果 檢索到3 009篇相關文獻數據,其中納入一般統計分析的文獻28...
繼發性肢體淋巴水腫手術治療的創新方案————作者:謝慶平;吳建龍;索巖;王海文;施澤田;
摘要:目的 介紹一個關鍵點合并數個局部淋巴管靜脈吻合術(Lymphaticovenous anastomosis,LVA)治療繼發性淋巴水腫的淋巴外科謝氏1+X治療方式。方法 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本組11例因腫瘤根治術合并淋巴結清掃術后產生繼發性淋巴水腫患者,腫瘤術后發生淋巴水腫時間為7~190月,平均時間為24.5月,未進行外科手術干預而導致肢體淋巴水腫病程為10~185月,平均為42.6...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