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1 04:05:21
對來稿的要求
1.文稿:應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導向性、實用性。來稿文字務求準確、精煉、通順、重點突出。論著、綜述、講座等一般不超過5 000字,論著摘要、病例報告、經驗交流等不超過1 500字。
2.文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一般不用標點符號,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英文題名不宜超過10個實詞。
3.作者:①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與解釋者;②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③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并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以上3條須同時具備。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作者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腳注于同頁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姓名及Email地址。排序應在投稿前由全體作者共同討論確定。作者署名有爭議或投稿后申請變更作者順序者,須附全部作者簽名的作者貢獻說明。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證明信。
4.摘要: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中文摘要一般不限字數,但應給出具體的數據性資料,英文摘要可略詳于中文摘要,中、英文摘要的主要內容應一致。英文摘要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及郵政編碼。全部作者均應列出;不屬同一單位時,只列出第一作者的工作單位,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時在單位名稱首字母左上角加“*”。
5.關鍵詞:論著須標引2~5個關鍵詞。應使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醫學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的詞。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無相應的詞,可選用直接相關的幾個主題詞進行組配或可根據樹狀結構表選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題詞,必要時可采用習用的自由詞并排列于最后。關鍵詞中的縮寫詞應按MeSH還原為全稱,如“HBsAg”應標引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個英文關鍵詞第一個字母大寫,各詞之間以分號隔開。
6.醫學名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尚未通過審定的學科名詞,可選用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藥主題詞表》中的主題詞。對沒有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于文內第一次出現時應注明原詞。中醫名詞術語按GB/T 16751.1/2/3-1997 《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部分/證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醫基礎理論術語》執行,腧穴名稱與部位名詞術語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稱與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稱與定位》執行。中西藥名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均由中國藥典委員會編寫)為準。確須使用商品名時應先注明其通用名稱。中藥應采用正名,藥典未收錄者應附注拉丁文名稱。
7.圖表:圖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編碼。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題,可提供彩圖。說明性資料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并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本刊采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線條圖高寬比例約為5∶7。照片請提供原始圖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大體標本照片在圖內應有尺度標記。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
8.計量單位:執行GB 3100/3101/3102-19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所有部分)量和單位》的有關規定,具體執行可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第3版(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年出版)。
9.文字: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聞出版總署2010年12月24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聞出版署、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的《出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定》,以1986年10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重新發布的《簡化字總表》和1988年3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發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為準。
10.數字:執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小數點前或后≥4位數字時,每3位數字一組,組間空1/4個漢字空,如“11,329.476,55”應寫成“11 309.476 55”。但序數詞和年份、頁數、部隊番號、儀表型號、標準號不分節。百分數的范圍和偏差,前一個數字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寫成5~95%,50.2%±0.6%應寫成(50.2±0.6)%。附帶尺寸單位的數值相乘,按下列方式書寫:4 cm×3 cm×5 cm,而不寫成4×3×5 cm3。
11.統計學方法:統計學符號按GB/T 3358.1-2009《統計學詞匯及符號》的有關規定,一律采用斜體排印。常用如下:①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中位數仍用M);②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③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④t檢驗用英文小寫t;⑤F檢驗用英文大寫F;⑥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⑦相關系數用英文小寫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寫γ;⑨概率用英文大寫P(P值前應給出具體檢驗值,如t值、χ2值、q值等)。對于P值≤檢測水準(一般為0.05)的情況,一律描述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時,一般選用P>0.05、P<0.05和P<0.01三種方式即可,無須再細分為P<0.001或P<0.0 001。應告知研究設計的名稱和主要方法、資料的表達與描述,并介紹選用的統計學方法和采用的統計學軟件及版本。
12.參考文獻:執行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內部刊物、未發表資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發表資料)、個人通信等請勿作為文獻引用,確須引用時,可將其在正文相應處注明。日文漢字請按日文規定書寫,勿與我國漢字及簡化字混淆。同一文獻作者不超過3人全部著錄;超過3人只著錄前3人,后依文種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國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縮寫形式,縮寫名后不加縮寫點;不同作者姓名之間用“,”隔開,不用“和”“and”等連詞。題名后請標注文獻類型標志。文獻類型和電子文獻載體標志代碼參照GB 3469-1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可以采用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推薦的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每年連續編碼的期刊可以不著錄期號。
13.基金項目: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基金編號)”,并附基金或項目證書復印件�;痦椖棵Q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應依次列出,其間以“;”隔開。
14.臨床試驗注冊號:臨床試驗注冊號應是從WHO認證的一級臨床試驗注冊中心獲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冊號。臨床試驗注冊號排印在摘要結束處。以“臨床試驗注冊”(Trial registration)為標題(字體、字號與摘要的其他小標題相同),寫出注冊機構名稱和注冊號。 前瞻性臨床試驗研究的論著摘要應含有CONSORT聲明(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列出的基本要素。
15.醫學倫理問題及知情同意:須遵循醫學倫理基本原則。當論文的主體是以人為研究對象時,作者應說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負責人體試驗的委員會(單位性的、地區性的或國家性的)所制訂的倫理學標準。提供該委員會的批準文件(批準文號著錄于論文中)及受試對象或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書。
16.數字出版信息:標注數字對象標志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DOI可標注于論文首頁地腳,以“DOI”作為標志。除轉載和消息類稿件外,其他文章均須標注DOI,DOI標注于每篇文章首頁腳注的第1項。由本刊編輯部為決定刊載的論文標注DOI。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