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17:05:26
中國中藥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瀕危藥材川貝母野生變家種進展————作者:肖婷;楊明豪;王秋玲;呂強;鄭玉清;許連城;余馬;魏建和;
摘要:川貝母為百合科貝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鱗莖,是我國傳統道地藥材的典型代表,臨床常用于治療干咳、支氣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和較高的經濟價值,在中醫臨床領域備受推崇。川貝母主要依賴野生采集,但由于過度采挖,其野生資源急劇減少,所有基原物種均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Ⅱ級,市場供需矛盾日益加劇。為緩解這一矛盾,川貝母的野生變家種規模化種植已成為必然趨勢。然而,川貝母對生長環境要...
安徽省藥用植物資源種類空間分布格局及形成因素定量分析————作者:尹永飛;張珂;景志賢;彭代銀;張小波;
摘要:對藥用植物資源種類的空間分布格局及形成因素進行分析,能夠為中藥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該研究基于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中安徽省104個縣級行政區域的藥用植物資源種類調查數據,利用空間探索分析、空間自相關及地理探測器等方法,分析了藥用植物豐富度空間分布格局,并探討了其與自然因素之間的關系,可以為中藥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等發展戰略的制定提供參考,為安徽省中藥資源區劃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研...
藥用部位與采收季節對中藥材性味關聯的影響————作者:馬啟奧;楊光;王宏超;李穎;程蒙;王鐵霖;孫楷;池秀蓮;
摘要:該研究選取《中華本草》中的6 529種植物類中藥材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置換檢驗方法分析探索了中藥材藥性與藥味的總體關聯特性及區分不同藥用部位和采收季節后的關聯特性。研究發現,植物類中藥材藥性和藥味的關聯特性總體表現為寒性與苦味,涼性與苦味、澀味、淡味,平性與甘味、澀味、淡味、酸味,熱性與辛味及溫性與辛味的關聯性顯著。單獨或者同時區分中藥材的藥用部位與采收季節進行分析后可以發現藥性和藥味呈現出新的關...
白花蛇舌草的本草考證————作者:江東敏;鐘楚楚;邵鵬柱;劉碧珊;劉大衛;許光皓;張英;馬志國;曹暉;吳孟華;
摘要: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以全草入藥,為民間常用中藥,具有抗腫瘤和抗菌消炎等活性,為中醫臨床常用藥之一。然而其同屬品種水線草H. corymbosa、纖花耳草H. tenelliflora常被作為白花蛇舌草藥材替代品,為佐證白花蛇舌草的用藥依據,該研究系統梳理了與白花蛇舌草相關的本草與近現代文獻,對其名稱、基原、采收加工與炮制、性味歸經功效與臨床應用進行考證。結果表明白花蛇舌草最初...
化石類礦物藥龍骨、煅龍骨偏光顯微物相鑒定及其健康風險評估————作者:潘艷瓊;劉政;鄭麗文;張穎;周柳;錢喜龍;房方;吳驍;劉圣金;
摘要:為探究化石類礦物藥龍骨生品和煅品的偏光顯微物相特征、無機元素含量及人體攝入可能產生的健康風險,該實驗利用顯微鏡觀察龍骨的礦物學特性,對比龍骨生品和煅品在單偏光和正交偏光下的顯微特征及物相組成;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測定了30種無機元素的含量。通過計算單項污染指數(Pi)、成人的平均每日元素攝入量(ADI)、靶標危害系數(THQ)、非致癌性評估方法-危害系數...
基于MAPK信號通路探討生脈注射液干預腦缺血后炎癥環節的作用機制————作者:劉憬曈;蔡晴晴;胡少偉;李興洪;趙曄;唐力英;吳宏偉;
摘要:該研究旨在評價生脈注射液(Shengmai Injection, SMI)改善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藥理效應,并探究其干預腦缺血后炎癥環節的作用機制。雄性SD大鼠隨機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生脈注射液低、中、高劑量組(2、4、6 mL·kg-1)和陽性藥金納多注射液組(4 mL·kg-1),每組16只。采用線栓法制備大鼠大腦中動脈閉塞/再灌注(MCAO/R)模...
黃連-黃芩抑制mPTP/NLRP3細胞焦亡路徑改善CpG1826誘導小鼠細胞因子風暴繼發性肺損傷————作者:鐘青芮;黃虹凱;蘭悅嘉;王歡;曾勇;吳嘉思;
摘要:該研究旨在探究黃連-黃芩對CpG1826誘導小鼠細胞因子風暴繼發性肺損傷(CSSLI)的治療作用,揭示黃連-黃芩主要效應成分黃連堿和漢黃芩素抑制線粒體膜通透性轉換孔(mPTP)/核苷酸結合寡聚結構域樣受體蛋白3(NLRP3)炎癥小體細胞焦亡路徑,并減輕CSSLI的潛在分子機制。體內實驗通過CpG1826誘導復制CSSLI小鼠模型,結合肺組織濕干比(W/D)評價肺腫脹程度,蘇木素-伊紅(HE)染色評...
植物來源外泌體樣納米囊泡在腸道疾病中的應用特點研究進展————作者:左圓;張金英;許圣東;田碩;苗明三;
摘要:炎癥性腸病是一種胃腸道的慢性、特發性、復發性疾病,其病因不明,發病機制尚不確切,傳統的治療策略依賴于頻繁服用高劑量的藥物來減輕炎癥,但都存在局限性和潛在的并發癥,因此尋找更為有效、安全的治療藥物及方法尤為重要。植物來源外泌體樣納米囊泡(plant-derived exosome-like nanovesicles,PDELN)是由植物細胞分泌的具有脂質雙分子層結構的納米級囊泡,其內含有的脂質、蛋白...
基于理論域框架的中國臨床實踐指南實施影響因素的定性系統評價————作者:張煦東;張居文;于凡雅;余俊鴻;陳薇;
摘要:臨床實踐指南作為循證醫學的重要載體,其有效實施對提升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至關重要。目前中醫指南的實施效果與預期目標存在顯著差距,亟待系統探究其影響因素以優化實施策略,旨在全面識別中國臨床實踐指南的影響因素,將理論域框架本土化,結合中醫特色,為中醫指南的制訂流程和實施策略提供建議。該研究系統檢索了中國知網(CNKI)、萬方(Wanfang)、維普(VIP)、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SinoMed)、...
制藥過程組學及其在藥物質量控制中的應用及展望————作者:陸雨婷;楊嘉譽;施瑩婷;謝欣媛;潘堅揚;瞿海斌;
摘要:藥物的質量是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的重要前提,而制藥過程的質量控制直接影響最終成品制劑的質量和一致性。然而,當前藥物質量控制領域缺乏完整且科學的體系,用于評估和優化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水平。為此,該研究提出了“制藥過程組學”的概念,詳細闡述其在指導藥物生產中的優勢,并深入探討了該方法的研究思路、多樣化的分析技術手段,以及在藥物質量控制中的廣泛應用場景。此外,該研究還展望了制藥過程組學在藥物質量控制領...
寬胸氣霧劑介導色氨酸代謝重編程調控心肌缺血損傷機制研究————作者:盧妍;繆宇;袁蓉;信琪琪;陳可冀;叢偉紅;
摘要:該研究利用代謝組學技術探討寬胸氣霧劑(Kuanxiong Aerosol,KXA)通過色氨酸(Trp)代謝改善異丙腎上腺素(ISO)誘導急性心肌缺血(AMI)損傷的分子機制。選取24只Wistar大鼠建立ISO(120 mg·kg-1,腹腔注射2 d)誘導的AMI大鼠模型,心電圖監測發現KXA顯著抑制ST段異常偏移,結合心肌肌鈣蛋白Ⅰ(cTn-Ⅰ)水平降低及HE染色顯示的心肌...
人腸道細菌CAZymes對中藥多糖利用位點的研究進展————作者:郭龍明;白光劍;田馨;胡惠萍;王雅琪;陳少丹;
摘要:多糖作為中藥的重要活性成分,其生物利用度與健康效應高度依賴于人腸道菌群中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 CAZymes)的代謝調控。該文系統總結了CAZymes的分類和在腸道菌群中的功能分布,以及其編碼的多糖利用位點(polysaccharide utilization loci, PULs)通過動態調控機制識別并降解中藥多糖的過程。腸道細菌CAZyme...
京尼平苷酸的藥理活性和藥代動力學研究進展————作者:李子威;戚勝蘭;張慶光;陳陵;胡靜;葛廣波;黃豐;
摘要:京尼平苷酸(geniposidic acid,GA)是一種天然環烯醚萜類化合物,廣泛分布在茜草科、杜仲科、車前科等藥用植物的根、莖、葉、花、樹皮、果實和種子中。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GA具有臟器保護、抗炎、抗氧化、抗骨質疏松、抗神經退行性疾病、緩解心血管疾病等多種藥理活性。GA可通過上調抗炎、抗氧化關鍵因子提升細胞/機體的防御能力,同時能下調AhR、TLR4/MyD88等促炎信號通路的關鍵節點蛋白進...
基于整合證據鏈和GRADE的12種常用中成藥治療骨質疏松癥證據評價————作者:魏光成;張智龍;張馨文;羅燁;石金杰;馬銳;杜杰揚;朱珂;彭九程;押玉瓏;曹煒;
摘要:應用推薦分級的評估、制訂和評價(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系統與中藥有效性評價整合證據鏈法(integrated evidence chain based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ff-...
網絡藥理學前沿技術與發展態勢:專利文獻計量學分析————作者:陶麗;柯志鵬;王團結;王振中;曹亮;肖偉;
摘要:該研究基于IncoPat專利引文數據庫,結合VOSviewer文獻計量與可視化工具,對全球范圍內網絡靶標及網絡藥理學領域的總體研究態勢、技術構成及核心專利進行了系統分析,并提出進一步的發展建議。通過專利文獻計量與科學知識圖譜方法,揭示了網絡靶標及網絡藥理學領域的技術創新路徑、研究熱點及未來發展方向,特別是該領域正朝著數據驅動、智能化和系統化方向邁進。通過專利分析發現,該領域的大部分專利申請集中在中...
非靶向代謝組學聯合智能傳感技術分析不同炒制時間對炒白芍非揮發性代謝物及感官品質的影響————作者:江棟梁;丁楊飛;王夢茹;程冉冉;趙宏蘇;孟杰;羅云;吳心峰;金傳山;吳德玲;張偉;
摘要:針對白芍炮制過程中非揮發性代謝物及感官品質特征變化規律尚不明確等問題,該研究采用非靶向代謝組學、電子眼及電子舌相結合的方法,對不同炒制時間下的炒白芍的成分、顏色及滋味進行綜合分析。利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揭示白芍在不同炒制時間中代謝物的動態變化,共鑒定出59種非揮發性代謝物,其中,以VIP ≥ 1和P
六君子丸對脾氣虛證大鼠腸道菌群的影響及機制研究————作者:張濤;陳念;賈欽堯;雷曉霞;王杰;趙佳晴;魏瑩;文靜;
摘要:探討六君子丸對脾氣虛證大鼠腸道菌群的影響及相關機制。采用生大黃水煎液(1 g·mL-1)建立大鼠脾氣虛證模型。將44只SD雄性大鼠隨機分為空白組、模型組、參苓白術散組(2.5 g·kg-1)以及六君子丸高(3.24 g·kg-1)、中(1.62 g·kg-1)、低(0.81 g·kg-1)...
中藥抑制細胞焦亡治療膿毒癥急性肺損傷的研究進展與探析————作者:吳文玉;李諾然;王凱;焦欣;藍婉寧;徐運升;王林;林景楠;陳瑞;曾瑞峰;李俊;
摘要:膿毒癥是由嚴重感染或創傷引起的全身性炎癥反應,是急性肺損傷(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的常見病因之一。膿毒癥急性肺損傷(SALI)是臨床常見危重癥,具有高發病率及高病死率,其發病機制復雜且尚未完全明了,目前缺乏針對性的有效治療方案。細胞焦亡作為一種新型程序性死亡方式,通過激活炎癥小體及釋放炎性因子,在SALI的病理進程中發揮關鍵作用,成為潛在的治療靶點。近年來,中藥通過多成分、多靶點...
基于糖毒性與炎癥互作探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糖絡瘀阻”病機與治療————作者:鄧亞勝;鄭雅方;周倩;林江;范燕萍;李汶玥;劉永輝;倪召兵;陳秋;
摘要: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生發展與糖毒性和炎癥互作密切相關。高血糖引發的糖毒性通過氧化應激、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AGEs)等機制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微循環障礙,形成“糖絡瘀阻”的病理狀態。同時,慢性炎癥反應的持續存在進一步加劇了糖毒性對組織的損傷,形成惡性循環,促進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中醫理論認為,“糖絡瘀阻”與“痰濕”“瘀血”“熱毒”等病理因素高度相關,其核心病機為氣機失常、痰瘀互結,而正氣虛...
基于HPLC指紋圖譜和多成分含量測定結合化學計量學的鬼針草藥材質量評價研究————作者:石國麗;王新鳳;李蔚群;范建偉;關永霞;
摘要:建立白花鬼針草、鬼針草的HPLC指紋圖譜及多成分含量測定方法,并結合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聚類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進行綜合評價,為鬼針草藥材質量標準的建立提供參考。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色譜柱(4.6 mm×250 mm,4 μm),以...
中國中藥雜志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雜志特別好 在中藥領域公認top級別 如果不符合期刊要求 退稿速度非常快 審稿速度也很快 整個投稿過程很流暢 編輯也很專業 可以網絡首發 推薦投稿
2024-07-19 17:36中國中藥雜志是北大、科核、雙核心,中醫藥類別期刊屬于遙遙領先了,一萬字版面費8000元,2024年3月20號投的,22號就給出了返回修改意見,效率確實是一流的,希望能盡快錄用!
2024-04-12 16:14投稿到錄用不到一個月,免費網絡首發,見刊半年,1w字版面費8000
2023-09-16 10:53中國中藥雜志是中醫藥類雜志的頭部雜志,拒稿很快,拒稿原因往往是文章缺乏創新性。審稿速度還是很快的,如果創新性可以,文章完整,還是有機會錄用的。雜志返修也很快,返修意見較多,需要認真回復。
2023-07-16 18:29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