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05:05:1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投稿須知
摘要:<正>為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的規范化與標準化水平,也為使作者投稿有規可循,特對所投稿件提出如下要求。一、論文投稿請將文章電子版上傳到本刊網絡收稿平臺,投稿網址:http://szjy.hrbust.edu.cn/#/,此平臺為唯一投稿方式,不接受郵箱投稿。作者投稿后可根據您第一次投稿所注冊名稱和密碼登錄平臺查詢稿件處理情況。二、體例及要求1.論文標題簡潔明確。不能使用標語、報告題目,...
智能算法推薦的意識形態安全風險:生成原因與防范策略————作者:修明圓;張新寧;
摘要:作為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遷躍式發展的產物,算法推薦在信息傳播領域中正引領著新一輪的資訊分發革命。立足于技術的意識形態性視角,算法推薦在承襲技術合理性語境的過程中也暗含著系列意識形態安全風險。為此,需要從技術的意識形態向度審視算法屬性,從機制規則的內在制約角度思考算法邏輯,從意識形態安全的要素層面關注算法變量,從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平衡視角審視算法倫理,從技術“黑箱”的屬性特點方面考量算法規制。如此...
思想政治教育場域的緣起內涵、本質特征與發展圖景————作者:柳麗;
摘要:場域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現了學科互鑒互促的現實需要。場域起源于物理學,伴隨不同學科發展呈現出不同的內涵,在心理學、新聞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學科領域都展現出獨特的內涵。場域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運用經歷了初步探索、推進發展和拓展深化三個階段,是內蘊深刻教育性的重要場所,也是思想實現內化與外化契合統一的重要空間。場域的發展與應用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間的拓新性,對環境的自洽適應性以及沉浸式的情感體...
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研究40年:歷程、省思及進路————作者:高國連;李輝;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研究旨在把握教育對象的思想行為現狀及其規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合乎規律性、具有針對性、發揮實效性的重要依據。40年來,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研究從命題提出、命題分化到命題完善,歷經理論建構期、綜合發展期、深入創新期等階段,取得了十分豐碩的成果。與此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研究面臨“分化”還是“綜合”、“移植”還是“自主”、“外部化”還是“內部化”等發展選擇,在體系化建設、科學化水平、現實性指導...
動力·技術·價值:論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三重向度————作者:閔雪;石書臣;
摘要:數字化轉型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實現創新性發展的應然取向,是超越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詮釋框架的創變結果。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不是偶然的,其發生邏輯可以從動力向度、技術向度與價值向度進行闡述。從動力向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是順應“現實世界”到“數字世界”嬗變的應然取向、滿足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延異互構的學理規范、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實踐。從技術向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是數據驅動、算...
算法驅動思想政治教育變革:話語重塑、風險隱憂與優化路徑————作者:王彥龍;崔家勝;
摘要:當今世界,算法技術的急遽發展驅動思想政治教育發生深刻變革。從語境域看,算法驅動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實現了話語敘事的重塑,具體表現為從靜態文本到多媒體動態話語的升級、從單向權威話語到多主體協同話語的拓展、從普適性話語到個體化精準話語傳播的優化。從問題源看,與算法技術相伴而生的“偏食”“黑箱”“崇拜”等現象又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誘發了“筑繭效應”、弱化了“風險管控”、遮蔽了“生命體驗”。從實踐場看,面對這些...
社會工程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智慧————作者:田鵬穎;
摘要:習近平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當我們走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深處,對中國現代化的過去、現在、未來,從而對中國式現代化、西方現代化、全球南方現代化開展深度比較研究后不難發現,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史過...
新質生產力助推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探析————作者:李楠;楊子巍;
摘要:建構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現代化的生產力是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的基礎與前提。新質生產力作為新時代我國生產力的最新質態,滿足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動能需求,具有數字化、融合化與現代化的特征。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新質生產力不斷加快我國核心技術更新、數字經濟融合與產業結構升級進程,并推動我國產業體系出現新業態、產業發展出現新質態。新質生產力的助推為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提供了強大的動...
中國共產黨改革精神的生成邏輯、科學內涵及弘揚路徑————作者:王華麗;彭正德;
摘要:中國共產黨改革精神根植于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形成于黨的改革實踐,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動力,其科學內涵集中表現為依靠人民、為了人民的改革宗旨,尊重規律、破解誤區的改革思維,堅持真理、勇于探索的改革品格,革故鼎新、開拓進取的改革勇氣,這四個方面構成了一個內在嚴密的邏輯整體,分別體現了改革精神在“公與私”“真與謬”“理與實”“破與立”四個維度上的現實要求,深刻回答了中國共產...
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作者:陳培永;
摘要:馬克思主義重視實踐,也重視實踐觀。強調實踐重要,不一定會形成對實踐的正確理解,需要走出觀念誤區確立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正是通過對實踐的強調,馬克思主義完成了新世界觀的構建,保證了其不是見思辨而不見生活的理論,凸顯了引領時代、改變世界的特質,實現了認識論上的變革,不斷地實現自身的理論創新、理論創造。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應該落腳到樹立實踐的思維、錘煉實踐的智慧上。實踐思維是強調通過參與、...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與“實際”關系的學理闡釋————作者:史錫哲;
摘要:“實際”與“一切從實際出發”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具有原創性的,也是最基本的概念與原則。與“現實”“現存”“實在”等相關概念比較來看,“實際”指當下的現實生活中可經驗感知的客觀存在,有合乎現實性與非現實性之分,其中特別重要的是群眾的物質利益問題。實際問題、實際條件、實際可能、實際行動構成馬克思主義看待實際的四個主要方面。與“實踐”概念比較來看,實踐講的是人的感性活動,而實際講的是感性現實。實際與...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實踐”與“物質”關系再思考————作者:楊慧聰;
摘要: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物質”概念之凸顯是為了要求我們如實地研究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發展的客觀規律。“物質”始終是與“實踐”緊密連結的,對其本原性的確證,是實踐發展的結果,我們研究的“物質”及其發展規律,是實踐過程中遇到的現實的、具體的“物質”及其規律,不能將這一概念神圣化、絕對化。“實踐本體論”的理論關懷在于提醒人們反思自己認識的局限性,即它所依賴的實踐基礎,由此為認識的發展、進步打開更廣闊的空間,但...
以教育家精神引領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旨歸、基本遵循和著力方向————作者:燕連福;杜若旗;
摘要: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全面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是凝聚教育強國強大思政引領力,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建設高質量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應有之義。以教育家精神引領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能夠促使思政課教師提升政治素養,錘煉人格修養,優化思維層次,彰顯自律水準,滋養仁愛情懷,拓展世界視野。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要讓思政課教師的政治引領...
“第二個結合”融入高校思政教學的理與路————作者:張祖遼;劉煥明;
摘要:作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個結合”融入高校思政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對高校思政教學的深度融入可以從現實意蘊、核心要義和實踐進路展開。從現實意蘊來看,該融入是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守“根脈”、賡續“魂脈”的應有之義,也是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高校思政課改革守正創新的基本要求;從核心要義來看,“第二個結合”語境下能不斷實現中西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體認、歷史感與人本立場的內在交融,并...
提升思政引領力:高校加強思政課建設路徑探賾————作者:米麗艷;楊威;
摘要:思政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渠道,要提升思政引領力,必須要重視和加強思政課建設。于高校思政課而言,思政引領力的核心要義主要包括政治導向力、思想指導力、價值塑造力和文化引導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加強高校思政課建設是建設教育強國、抓牢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主動權、滿足智能傳播時代學生成才成長需求的必然要求。作為高校提升思政引領力的主渠道和關鍵課程,新時代高校思政課需從增強教師引領能力、喚醒學生...
論紅色家書視域下中國共產黨人的家國情懷————作者:秦立海;孫春惠;
摘要:紅色家書作為一種極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革命史料和思想文本,真實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所形成的對“家”“國”“人民”“人類”的情感認同。它既內蘊著中國共產黨人以家人、家事、家鄉為情感寄托的重家情懷,又映照著中國共產黨人偉大的救國抱負、堅定的戍國決心與殷切的建國熱忱;既彰顯著中國共產黨人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初心使命,又呈現出中國共產黨人以人類進步、世界大同為崇高理想的氣度格局。作為黨...
馬克思主義實踐范疇的生活維度————作者:張懿;
摘要:馬克思主義重視實踐,不僅重視人的創造性活動,也重視人之生命的生存活動和現實生活。馬克思主義并不反對把實踐當成人的生存之道,而是深切地關心著現實的人的生命,關心以人的生物形式為基礎的生存、享受、發展、價值等多重需求。立足實踐不能沒有生活的維度,必須扎根于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生活本身是一個不斷豐富、延展著的社會歷史性的生成過程,因而“生活”概念也具有不斷變化發展的內涵。“現實的人”對生活存在著需要、...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的學科素養評價體系構建的困境及出路————作者:劉勇;寧宇涵;
摘要: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的學科素養評價,既是衡量和提升學科人才學科素養水平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也是推進教育評價改革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重要方式,主要聚焦于評價主體、評價標準、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等領域重點強化與完善。針對當前學科素養評價在評價主體、評價標準、評價內容以及評價結果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在遵循自評和他評相統一、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統一、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統一、過程評...
價值·內容·實踐:新時代大學生歷史主動精神培育的三維解析————作者:黃嵐;靳玉軍;
摘要:歷史主動精神貫穿中國共產黨百余年的奮斗歷程,對新時代大學生自身發展、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新時代新征程,高校應積極立足育人主陣地,不斷堅定大學生歷史自信,提升大學生歷史自覺,增強大學生歷史擔當。在實踐路徑方面,高校要系統完善歷史主動精神融入“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機制保障”的實踐策略,全面推進大學生歷史主動精神培育,為黨和國家培育勇于拼搏進取...
歡迎訂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正>本刊為雙月刊,逢雙月20日出版,每期定價20.00元,全年6期費用合計120.00元。一、訂閱方式1.郵局訂閱在征訂季節前往郵局訂閱,郵發代號:14-85,或登錄中國郵政網上營業廳11185.cn,中國郵政APP,中國郵政微郵局公眾號隨時訂閱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讀博第一篇,23年9月25日投稿,12月1日郵件讓修改,添加二十大內容,24年1月讓添加微信,后續通過微信聯系,編輯人很好,很認真,非工作日也能解答問題,清樣校對3次。
2024-05-28 13:472014年,我以地方高校碩士講師的身份第一次投稿,一投即中,感覺超好,審稿快,僅僅收取千八百的手續費,后來水漲船高就再也沒有中過。
2023-10-18 15:445月初投稿,一周后過初審,再過半個多月收到返回的意見,意見只是說不宜刊用。退稿了
2023-10-10 15:36官網投稿,最近正在投。在考慮要不要放棄,是所有期刊中流程最繁瑣的一個,要原稿、盲審稿,概要版權協議和保密證明文件,關鍵這個保密文件還要單位保密部門蓋章,不知道這個期刊是想讓沒有關系的人棄投,還是表明自己很正規
2023-08-09 09:21投稿后,就石沉大海,毫無音訊,建議大家慎投。
2023-05-16 15:30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