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13:05:32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投稿簡則
摘要:<正>《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和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國家一級學會)主辦的國家中央級學術性刊物,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是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被國際上權威的MEDLINE/Index Medicus,PubMed,ELSEVIER,美國化學文摘社(CAS)和美國EBSCO大型在線文獻庫收...
回輸低劑量輻照自體外周血對輻射致白細胞減少癥大鼠防護作用的實驗研究————作者:賀高峰;葛霜;孫莉萍;汪德清;于洋;
摘要:目的:探討回輸低劑量照射自體外周血(LDIAPBR)對輻射致白細胞減少癥大鼠模型的影響。方法:將大鼠隨機分為4組。LDIAPBR組在造模前1 d進行LDIAPBR(抽取全身循環血量10%在體外100 mGy照射后完全回輸),同時正常組、模型組僅抽同樣比例血量回輸,不照射血液。除正常組外,均采用1 Gy X射線全身照射建立輻射致白細胞減少癥大鼠模型。陽性藥物組造模后皮下注射rhG-CSF。觀察大鼠的...
百里香醌對急性髓系白血病細胞惡性增殖抑制作用的分子機制————作者:林潔;曾繁林;劉彥權;嚴志民;李祚濤;許慶林;朱宏泉;
摘要:目的:探討百里香醌對急性髓系白血病細胞增殖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為祖國傳統中醫藥抗白血病基礎研究提供理論依據。方法:不同濃度梯度百里香醌干預HL-60、THP-1細胞,CCK-8法檢測細胞增殖,Wright-Giemsa法檢測細胞形態學改變,Annexin V/PI雙染流式細胞術檢測細胞凋亡,Western blot檢測凋亡及信號通路蛋白表達情況,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和Western blot檢測...
E2A-PBX1融合基因陽性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臨床特點及預后分析————作者:賈明;胡波飛;徐曉軍;徐衛群;張晶櫻;湯永民;
摘要:目的:探討兒童E2A-PBX1融合基因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的臨床特點、治療反應及預后特征。方法:回顧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初診的ALL患兒837例,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檢測出E2A-P BX1陽性患兒48例,收集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48例E2A-PBX1融合基因陽性患兒中男26例,女22例,發病年齡9個月-13歲。初診低危、中危及高危分別為2例(4.2%)...
18F-FDG在不同類型髓系白血病細胞及其荷瘤裸鼠中的代謝特點研究————作者:陳曦;嚴欽;覃祥;張利;馮悅;陳千;龍思利;劉文君;
摘要:目的:通過體外培養髓系白血病細胞和構建荷瘤裸鼠模型,對比研究18F-氟代脫氧葡萄糖(18F-FDG)在髓系白血病中的代謝特點。方法:體外培養U937、THP-1、HL60和K562細胞,分別于18F-FDG加入后15、30、60和120min測定細胞對18F-FDG的攝取率。將4種細胞接種于裸鼠后肢皮下建立荷瘤...
血小板變化軌跡對初診AML患者維奈克拉聯合阿扎胞苷誘導治療的療效預測————作者:馬倩英;景小蕊;王晗純;吳惠蓉;成娟;
摘要:目的:構建初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維奈克拉聯合阿扎胞苷(VA)首次誘導化療后血小板(PLT)變化軌跡并分析其臨床意義。方法:回顧性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7月就診于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血液科50例接受VA治療的初診AML患者臨床資料,通過群組化軌跡建模構建誘導化療后PLT變化軌跡并比較其復合完全緩解(CCR)率、總反應率(ORR)、微小殘留病(MRD)陰性率及總生存(OS)率。用Cox比...
TCP1在初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作者:李佳佳;伍燕平;劉林;張孟孟;王蒙;張平平;張鳳;
摘要:目的:探討初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T復合多肽1(TCP1)的表達水平及其與患者臨床特征和預后的相關性。方法:收集80例初診AML患者和30例缺鐵性貧血患者骨髓標本,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TCP1的表達水平。收集AML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TCP1表達水平與臨床特征及預后的關系。使用Kaplan-Meier曲線分析TCP1對AML患者總體生存時間(OS)的影響,Cox回歸分析影響A...
伊馬替尼藥物代謝轉運相關基因多態性與CML患者嚴重血液學不良反應相關性————作者:周汶靜;王念;林立;巫麗娟;葉遠馨;
摘要:目的:尋找伊馬替尼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發生嚴重血液學不良反應(AEs)的遺傳相關危險因素,評價伊馬替尼藥物代謝與轉運途徑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與嚴重血液學AEs發生風險之間的相關性。方法:納入172例中國漢族新診斷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期且使用伊馬替尼進行治療的患者,分為嚴重血液學AEs組和非嚴重血液學AEs組,并隨訪人口學特征及實驗室檢查結果。應用SNaPshot對納入對象11個單核苷酸多態性位點...
lncRNAN CK1-AS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作者:程晨;徐子浚;夏培慧;聞向梅;馬吉春;谷雨;于迪;錢軍;林江;
摘要:目的:初步檢測和分析長鏈非編碼RNA酪氨酸激酶非催化區銜接蛋白1-反義RNA1(NCK1-AS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方法:選取江蘇大學附屬人民醫院AML確診患者89例和健康對照者23例,采用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RT-qPCR)方法檢測兩組骨髓標本中NCK1-AS1和NCK1的表達水平,分析NCK1-AS1的表達與患者的臨床特征的關系,以及NCK1-AS1與NCK...
回顧性分析福建寧德市23例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臨床特征與預后情況及抗病毒治療療效觀察————作者:王長貴;陳仁利;賴曉蘭;
摘要:目的:分析福建省寧德市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患者的臨床特征及預后情況。方法:回顧性收集2014年5月至2023年12月期間就診于寧德師范學院附屬寧德市醫院血液科出院診斷為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的23例病例,總結其臨床特征,分析預后情況。對比單純化療和化療聯合抗病毒治療患者的生存期。結果:23例患者均來自福建沿海ATLL流行區(寧德市),男性12例,女性11例,中位發病年齡59(31...
基線18F-FDG PET/CT結合臨床病理特征對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預后價值————作者:趙彤;原凌;李佳琳;趙銘;林艷梅;邢軍;保蘭蘭;
摘要:目的:探討基線18F-脫氧葡萄糖(FDG)PET/CT代謝參數結合臨床病理特征對初診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預后評估價值,分析腫瘤代謝體積(MTV)和病灶糖酵解總量(TLG)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方法:回顧性分析經病理證實的120例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資料。所有患者在治療前1周均行18F-FDG PET/CT顯像,獲得SUVmax、SUVmean、腫瘤-...
西達本胺聯合DICE方案治療復發/難治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療效和生存分析————作者:武莉麗;史俐;李煒靜;劉瑋;封云;殷少寧;何翠穎;劉麗宏;
摘要:目的:觀察西達本胺聯合DICE方案(順鉑+異環磷酰胺+依托泊苷+地塞米松)治療復發/難治性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血液內科接受西達本胺聯合DICE方案治療的31例R/R DLBCL患者的臨床資料,觀察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31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中位年齡為55(27-71)...
CDKN2A拷貝數缺失對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預后價值————作者:馬衛媛;邵樂天;田文昕;劉沙;李燕;
摘要:目的:探討CDKN2A拷貝數缺失與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臨床特征的關系及其預后價值。方法:納入2009年3月-2022年3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血液病科臨床資料完整的新診斷DLBCL患者155例,獲取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腫瘤組織,并從中提取DNA,應用下一代測序技術靶向測序包括475個淋巴瘤相關基因,分析CDKN2A拷貝數缺失與DLBCL患者臨床特征、高頻突變基因及總生存期(O...
原發性肺淋巴瘤臨床特征及預后分析————作者:馮友繁;張媛媛;魏小芳;張啟科;趙麗;梁小芹;伏媛;劉菲;趙陽陽;黃秀娟;李青芬;
摘要:目的:探討原發性肺淋巴瘤(PPL)的臨床特點及其預后。方法:收集甘肅省人民醫院2013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7例PPL患者的臨床資料,對其臨床特點及其預后進行回顧性分析和總結。結果:17例患者的中位發病年齡為56(29-73)歲;男性8例,女性9例;按照Ann Arbor臨床分期,Ⅰ-Ⅱ期患者9例,Ⅲ-Ⅳ期患者8例;IPI評分0-2分的患者14例,3-4分的患者3例。17例患者首診時均有癥...
XPO1高表達在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中的臨床意義及機制研究————作者:張靜;顧巖;管佳恒;吳雪;陳寶安;
摘要:目的:探究核輸出蛋白1(XPO1)在初發成人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達情況及臨床意義,并進一步探索其功能機制。方法:采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93例DLBCL和30例淋巴結反應增生患者XPO1的表達水平。構建預后風險模型以尋找DLBCL患者生存預后相關基因。通過細胞增殖、凋亡和細胞周期實驗,探索XPO1抑制劑(KPT-8602)及XPO1敲降對DLBCL細胞的影響。通過分析公共數據庫轉錄...
循環腫瘤DNA臨床應用于原發縱隔大B細胞淋巴瘤的療效評估與復發監測————作者:潘璐;江新苗;騰燕;王寧;黃玲;郭漢國;劉思初;魏小娟;陳菲莉;梁湛麗;李文瑜;
摘要:目的:探討ctDNA在原發縱隔大B細胞淋巴瘤(PMBCL)療效評估和復發監測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38例PMBCL患者的臨床特征、臨床療效及生存狀況。ctDNA監測采用靶向二代測序進行。結果:38例患者中,26例為女性,Ann Arbor分期早期(I-II)32例;5年OS率和PFS率分別為74.7%和61.7%;男性、高aaIPI評分的患者預后...
以皮膚損害為首發癥狀的鼻型結外NK/T細胞淋巴瘤患者的臨床分析————作者:程平;李義;毛霞;王秋香;王蘭蘭;關軍;周英;程輝;
摘要:目的:探討以皮膚損害為首發癥狀的鼻型結外NK/T細胞淋巴瘤(ENKTL)患者的臨床特征、治療方案及預后。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1月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診治的11例以皮膚損害為首發癥狀的ENKTL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11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5例,中位年齡50(32-80)歲。起病時均以不同形式的皮膚損害為首發臨床癥狀,表現為皮疹、潰瘍性腫塊、...
TBL1XR1突變對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影響————作者:范洪明;洪樂旻;黃春群;盧金鳳;徐宏慧;陳潔;黃紅銘;王信峰;郭丹;
摘要:目的:探討TBL1XR1突變對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影響。方法:構建TBL1XR1過表達載體,并進行DNA測序,確定突變結果。流式細胞術及TUNEL熒光實驗檢測TBL1XR1突變對DLBCL細胞株凋亡的影響;CCK-8法檢測TBL1XR1突變對細胞增殖的影響;Transwell實驗檢測TBL1XR1突變對細胞遷移及侵襲的影響;Western blot用于檢測TBL1XR1...
泊馬度胺為主方案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效果研究————作者:楊滿;黃琰;張靈秀;呂國慶;朱璐瑤;劉憲凱;郭燕;
摘要:目的:研究泊馬度胺為主方案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月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收治的RRMM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15例采用PDD方案(泊馬度胺+達雷妥尤單抗+地塞米松),45例采用PCD方案(泊馬度胺+環磷酰胺+地塞米松),觀察并評價臨床效果。結果:所有患者中位療程5(2-11)個,總體反應率(ORR)為75.0%;采用P...
IgD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臨床特征及預后分析————作者:張永前;趙繼勝;魏小芳;馮友繁;伏媛;陳巧琳;張啟科;
摘要:目的:探討IgD型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特點及其預后。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23年2月甘肅省人民醫院收治的8例IgD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對其臨床特點及預后進行回顧性分析和總結。結果:8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4例,中位發病年齡為60(44-74)歲;所有患者均有腎功能不全、貧血癥狀,骨侵犯3例,脾腫大3例,IgD-λ型7例,IgD-κ型1例。7例行FISH檢查,6例1q21陽性。D...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