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23:05:12
來稿要求及注意事項如下:
1. 來稿必須是定稿后稿件,文責自負。文稿必須是自主創新性成果,論點明確,數據可靠,論據充分,表達準確,條理清晰,文字精煉。嚴禁抄襲和剽竊他人成果,也不得一稿多投、重復發表。
2. 稿件的體例格式請參考本刊近期刊出的論文和本刊網站下載中心的稿件模板。
3. 稿件應包括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及單位(單位名稱、所在省區、城鎮及郵政編碼及E-mail)、300-5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和600-700詞左右的英文摘要、3~7個關鍵詞、以及正文和參考文獻幾部分。
4. 在關鍵詞的下一行列出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在中圖分類號的下一行還要列出稿件的中、英文參考文獻形式。在首頁左下角以腳注形式標明文稿的來稿日期、基金項目(項目來源和編號)及第一作者簡介和通訊作者Email。
5. 文中表格采用三線表,數據縱欄列出。圖表數據需進行統計分析。圖件、照片清晰準確。圖題、圖注、表題、表頭等同時用中、英文標注。圖中文字用宋體6號字,半欄圖寬度應≤75㎜。
6. 計量和單位。計量單位使用國家法定單位,且以g kg-1,g cm-3,kg hm-2等格式表示,不用圓點和斜線。外文字母、符號均需分清大小寫、正斜體,公式中的外文字母、數碼和數字符號等的位置高低應區別明顯。
7. 文后參考文獻規則。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7714-2015,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順序編碼制),在文中引用處以角標的方式標出文獻編號。作者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面加等,作者3名以下(含3名),全部列出;英文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姓氏全部列出且首字母大寫,名只列出各字的首字母且大寫。外文期刊要列出全名,不要縮寫。文獻類型的標志代碼為普通圖書[M]、會議錄[C]、匯編[G]、報紙[N]、期刊[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數據庫[DB]、計算機程序[CP]、電子公告[EB];電子文獻載體和標志代碼為磁帶(magnetic tape) [MT]、磁盤(disk)[DK]、光盤(CD-ROM) [CD]、聯機網絡(online)[OL]。未公開發表資料可作為腳注標出。茲舉例說明編排格式如下。
[1] 沈仁芳, 顏曉元, 張甘霖, 滕 應. 新時期中國土壤科學發展現狀與戰略思考[J]. 土壤學報, 2020, 57(5): 1051-1059.
[2] Peng X H, Zhu Q H, Zhang Z B, et al. Combined turnover of carbon and soil aggregates using rare earth oxides and isotopically labelled carbon as tracers[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7, 109: 81-94.
[3] 劉 暉, 劉 杰, 張玉玲, 等. 外源水稻根系和莖葉碳氮在稻田土壤中釋放的特征[J]. 土壤學報, DOI:10.11766/trxb201909260505/2020-03-30.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2.1119.p.20200327.1937.005.html.
[4] 魯如坤. 土壤農業化學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00.
[5] 劉 威. 紫云英養分積累規律和還田腐解特性及其效應研究[D]. 武漢: 華中農業大學, 2010.
8. 為核實來稿署名的真實性,新到稿件本刊將及時郵件通知稿件中所有的署名作者。作者投稿時務必通過“添加更多作者”菜單欄填寫每一位署名作者的信息,其中E-mail信息為必填項。
9. 本刊來稿初審通過后經審稿專家審查并通知作者修改的稿件,如無特殊情況須在(自通知之日起)30日內返回本編輯部,否則作自動放棄處理。
10. 本刊印刷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同時出版光盤版和網絡版,稿酬在稿件于本刊紙質版刊登后一次付清。不同意在光盤版和網絡版發表的文稿,請勿投給本刊。
11. 文稿能否刊用,將在來稿后3個月內通知作者;不予刊用的文稿不予退回,請作者自留底稿。
12. 本刊網上投稿地址:http://www.trtb.cbpt.cnki.net,請在網頁的“作者投稿系統”注冊投稿,并保管好您的用戶名和密碼以便您及時查詢稿件相關信息。本刊不接受電子郵件投稿或紙質投稿。
本刊編委會的通訊地址:沈陽市沈河區東陵路120號 沈陽農業大學《土壤通報》編輯部,郵政編碼:110866。
第六編 農業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