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08:05:07
鐵道工程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考慮無砟軌道遮蓋效應的簡支箱梁溫度場研究————作者:閆斌;田江浩;付賀鑫;程瑞琦;
摘要:研究目的:混凝土橋梁在與外界環境的熱交換過程中,受環境溫度及太陽輻射作用,其內部溫度場呈非線性分布。為研究考慮無砟軌道遮蓋效應的簡支箱梁溫度場分布特征,建立考慮日期、時間和外界溫度的熱力學仿真模型,利用試驗數據驗證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分析日照作用下不同時間箱梁溫度場的變化情況,探討無砟軌道遮蓋效應對簡支箱梁溫度場的影響范圍及影響規律。研究結論:(1)在日照作用下,箱梁橋上的日溫差變化幅度與距離表面的...
市域鐵路車站股道有效長優化研究————作者:張友兵;
摘要:研究目的:市域鐵路是適用于都市圈中心城市城區連接周邊城鎮組團的軌道交通系統,提供公交化、大運量、快速便捷的交通服務,因此有些市域鐵路車站修建在城市地下或高架線路上。股道有效長度直接影響著鐵路車站建設的工程投資額、土地資源利用率等。本文通過分析高速鐵路、城際鐵路股道有效長度的組成,結合國內延續進路原理和ETCS保護區段原理,提出市域鐵路縮短股道有效長方案和股道有效長設計方案。研究結論:(1)接車進路...
我國城市軌道分類及低運量軌道建設的建議————作者:李明;王海霞;
摘要:研究目的:為了理性看待低運量軌道交通,本文針對目前國內的城市軌道交通分類標準存在的問題,對分類標準的調整優化提出了相關建議,同時通過梳理國內相關標準、規范或政策文件的規定,提出了對低運量軌道交通這一概念的理解,最后提出了我國低運量軌道交通規劃建設過程中最應該關注的幾個關鍵點,供軌道交通行業同仁參考。研究結論:(1)關于城市軌道交通分類,建議以“走行形式”對系統制式進行分類,并盡可能與運輸能力、服務...
基于二維三維視覺的軌道巡檢系統研究————作者:段啟楠;
摘要:研究目的:隨著軌道交通規模的擴展,傳統“人工巡檢”方法存在人力成本高、效率低、主觀性強且易漏檢等問題,難以滿足軌道狀態檢查需求。本研究提出一種基于二維灰度圖像與三維立體數據結合的軌道巡檢系統,通過高精度里程定位技術和深度學習算法的有機結合,實現對軌道常見病害的智能化、自動化檢測,旨在提高軌道維護效率和精度。研究結論:(1)以三維立體成像技術為基礎,結合二維平面成像技術,可有效表征出鋼軌、扣件、道床...
《鐵道工程學報》投稿須知
摘要:<正>一、稿件內容要求(1)基本要求:無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及國家規定禁止的內容;無泄漏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統一和國家利益的內容;無侵犯他人著作權的內容。(2)范圍:以建筑工程、干線鐵路、城市軌道工程、樞紐站場房建、機場和港口工程、大型民用建筑工程、工程經濟管理為主的技術管理和企業管理方面的學術研究及與建筑科學技術和交通工程建設領域相關的工程實踐
某花崗巖殘積土基坑誘發隧道變形成因及控制————作者:劉庭金;朱超;陳耘杰;葉灝睿;
摘要:研究目的:花崗巖殘積土遇水軟化崩解、失水干縮的特性給深基坑開挖施工帶來極大困難。本文以某鄰近地鐵隧道的花崗巖殘積土深基坑工程為例,歸納開挖期間基坑變形、地下水位及隧道的各項監測數據,分析隧道沉降及地下水位降幅異常的原因,并對比不同控制措施對相鄰隧道變形控制效果。研究結論:(1)基坑開挖施工誘發緊鄰隧道最大累積沉降為44.5 mm,應重視其在花崗巖殘積土地區施工影響;(2)地下水位降幅過大是導致花崗...
基于隨機場的盾構下穿橋梁行車安全性分析————作者:施成華;張軒煜;安斌;
摘要:研究目的: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盾構下穿既有鐵路橋的工程日益增多。為分析研判盾構下穿鐵路橋行車安全性,采用基于高斯型自相關函數以及Karhunen-Loève(K-L)級數展開法的隨機場理論,考慮了地層土體所具有的空間變異性和自相關性,建立精細化的三維有限元模型進行隨機性分析,并針對分析結果進一步給出了盾構下穿鐵路橋行車安全性的分析方法和應對措施。研究結論:(1)隨機場理論能夠較好地應用于盾構下穿既...
地鐵車站側墻自動化振搗設備的研制及應用————作者:肖利星;王小明;王書峰;馮慧君;程都;
摘要:研究目的:地鐵車站側墻通常采用組合鋼模進行施工,澆筑高度5~7 m,振搗人員需8~10人,混凝土澆筑時振搗勞動強度較大,高空作業時間長,對作業工人素質要求高。本文主要介紹所研制的一種側墻混凝土自動化振搗設備,以實現側墻混凝土振搗機械化、智能化,提高混凝土密實度,提高側墻施工質量,減少作業人員,降低勞動強度,提升施工效率。研究結論:(1)自動化振搗設備的應用,將作業人員由10人減少至3人,減少了安全...
基于設計的山區鐵路鋼桁梁橋與環境耦合研究————作者:李子龍;曹婭利;鮑學英;霍雨雨;
摘要:研究目的:山區鐵路鋼桁梁橋建設因復雜地形和脆弱生態環境,對區域環境產生顯著影響。為從源頭上降低環境影響并提高其與環境的協調性,本文基于“CRITIC法-耦合協調度”模型,評估鋼桁梁橋與環境系統的耦合協調狀態,并通過灰色關聯度模型識別影響系統協調發展的關鍵影響因素。研究結論:(1)將山區鐵路鋼桁梁橋和環境系統劃分為橋梁總體和局部設計以及水、大氣、地質、生態、聲環境7個子系統,構建了“鋼桁梁橋-環境”...
高原地區特長鐵路隧道施工通風控制長度研究————作者:黎旭;湯印;汪輝武;
摘要:研究目的:我國將在西部高原地區修建大量的鐵路隧道工程,而施工通風是制約高原地區特長鐵路隧道工程選線和輔助坑道方案選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分析高原地區施工通風的難點、通風的影響因素、不同施工通風模式的優缺點及適用條件,以及各類通風模式的控制長度,對合理確定高原地區鐵路隧道方案及保障作業人員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研究結論:(1)高原特長隧道長距離施工通風應優先采用巷道式通風;(2)采用壓入式獨...
強震山區懸索橋鋼管混凝土組合橋塔設計研究————作者:曹發輝;牟廷敏;梁健;汪洋;陳立;趙祖軍;
摘要:研究目的:本文以高烈度地震山區1 030 m跨的懸索橋——四川卡哈洛金沙江大橋為研究背景,針對傳統鋼筋混凝土橋塔地震響應大,從而結構尺寸大導致經濟性下降的情況,對鋼結構、鋼管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新型鋼管混凝土疊合柱4種形式的橋塔方案進行比選,提出了適合于強震山區合理的懸索橋橋塔結構形式,并對其關鍵構造進行詳細的論證分析。研究結論:(1)單跨雙鉸懸索橋橋塔的地震力主要來源于其自身;(2)鋼管混凝...
硬巖錨桿錨固預緊力特性試驗研究————作者:張曉君;劉嘯;
摘要:研究目的:錨桿錨固是工程巖體尤其深部工程防控的重要方式,其研究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針對硬巖錨桿錨固預緊力研究的不足,本文通過制備不同錨固長度的輝長巖錨固體試樣,研制錨桿預緊力監測系統,開展不同錨固長度的錨桿預緊力松弛試驗及單軸壓縮試驗,建立預緊力松弛模型,并定義了預緊力貢獻度。研究結論:(1)隨著錨固長度增加,預緊力衰減損失程度越低,預緊力支護控制作用效果越明顯,通過監測預緊力可以分析判斷錨固...
凍融循環作用下鹽漬土路基獨立孔隙變化特征————作者:程建軍;段彥福;鄒波;陳元慶;尹大衛;
摘要:研究目的:為了探究凍融循環作用下鐵路鹽漬土路基獨立孔隙變化特征,采用工業CT掃描、剪切試驗、粒度分析和含泥量測定等方法,對不同含水率鹽漬土試樣經歷凍融循環后的獨立孔隙結構、體積和數量變化等特征進行分析。研究結論:(1)鹽漬土試樣內部獨立孔隙的數量經過數次凍融循環后,不會隨著含水率的增多而增多;不同含水率的試樣經歷不同次數的凍融循環后,體積0~5×10~8μm3范圍內的獨立孔隙...
道岔打磨對車輪磨耗下列車動力學影響————作者:肖乾;楊逸航;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針對380A型列車在通過特定道岔時車體振動加速度超限的問題,旨在通過采集列車車輪及道岔鋼軌廓形數據,制定和實施詳細的打磨方案,并通過仿真模擬與現場實測相結合的方法,探究打磨對列車動力學特性的影響,以提高列車通過道岔時的穩定性。研究結論:(1)研究發現多組列車車輪存在多邊形磨耗、扁疤磨耗及凹坑磨耗現象,同時高速道岔軌面出現多種病害,這些病害對列車動力學特性有顯著影響;(2)為了提高作...
高速鐵路橋梁工程靜態驗收外業檢查方法研究————作者:潘永杰;楊永宏;姜子清;趙欣欣;
摘要:研究目的:靜態驗收是高速鐵路竣工驗收的重要環節之一。橋梁靜態驗收外業檢查項點多,工作量大,實施進度影響動態驗收開展,問題處置情況關系后期服役性能。為改進外業檢查以專家組現場驗收的現狀,本文基于4條高速鐵路線路橋梁工程靜態驗收報告,開展數據清洗和重構分析,探索融合無人機及信息系統于一體的外業檢查方法框架。研究結論:(1)外業問題具有宏觀、中觀和微觀多層次的分布特點,基于現有問題匯總與描述方式,無法對...
高山峽谷地區隧道洞口適宜性評價與應用研究————作者:劉偉;許廣春;石崎材;宋樹寶;
摘要:研究目的:青藏高原高山峽谷地區隧道洞口選址面臨著極為復雜的地質和環境挑戰,需規避不良地質災害和洪水位,選擇圍巖穩定的位置,并考慮施工難度,以降低工程風險及成本。本文基于現場地質勘察、無人機測繪等綜合勘察技術,結合模糊綜合評判法和修正灰色聚類分析法構建隧道洞口選址綜合評價方法,利用量化評價方法為隧道洞口的選址提供科學依據。研究結論:(1)考慮巖性、坡度、坡面走向、高程、與山脊線距離、仰坡危巖體規模、...
《鐵路軌距桿》TB/T 1780—2023修訂研究————作者:馮杜煬;丁靜波;孫井林;馬佳駿;
摘要:研究目的:鐵路軌距桿是通過桿件將兩根鋼軌連接起來的軌道設備,可有效提升軌道的橫向穩定性及軌道保持軌距的能力,是保證列車行車安全的重要軌道設備。本文通過系統調研、梳理我國鐵路軌距桿的使用情況,分析現有軌距桿的問題,通過解析新規范《鐵路軌距桿》TB/T 1780—2023的編制原則和編制思路,分析研究新規范中軌距桿關鍵部件優化、關鍵指標提升措施,對《鐵路軌距桿》TB/T 1780—2023的修訂進行系...
高速接觸網工程智能建造技術專利分析————作者:許建國;韓建民;李哲;
摘要:研究目的:隨著智能化技術發展,高速接觸網工程智能建造技術愈發重要。本研究旨在通過全面深入的專利分析,系統梳理高速接觸網工程智能建造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趨勢、地域與技術分布特點,剖析各技術分支研發狀況,探尋其發展規律與創新方向,為推動技術創新、優化產業布局提供堅實依據。研究結論:(1)高速接觸網智能建造技術專利申請量總體呈增長態勢,2015—2020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2021年后維持較高申請量和授權...
太中銀鐵路對沿線土地利用及生態風險影響————作者:雷澤鑫;李麗君;韋妍柔;趙旭強;
摘要:研究目的:黃土高原地區鐵路建設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對區域土地利用及脆弱生態造成顯著影響。為探討鐵路建設對黃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影響,本文通過太中銀鐵路建成前后景觀指數變化確定鐵路建設沿線的關鍵干擾范圍,并基于此對干擾區內土地利用類型和生態風險動態變化進行歸納。研究結論:(1)鐵路沿線3 km內景觀格局顯著變化,特別是鐵路建設期間,斑塊形態趨于簡單集中,景觀破碎化加劇、多樣性提升;(2)鐵路顯著干擾范...
交通路網密度、研發創新投入與產業結構升級————作者:吳永立;吳昱昊;張姣姣;
摘要:研究目的: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交通路網通過提升運輸效率、加快要素流動、增進地區經濟聯系不斷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本文重點關注以鐵路和公路為代表的交通路網密度與研發創新投入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效應,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研究結論:(1)交通路網所產生的時空壓縮、經濟集聚與知識溢出效應促進產業結構向高級化與合理化方向發展;(2)增大交通路網密度與研發創新投入是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渠...
鐵道工程學報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第七編 工業技術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