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12:05:33
實用婦產科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2023 FIGO新分期對子宮內膜癌診治決策的影響————作者:程傲霜;林仲秋;
摘要:<正>子宮內膜癌是全球最常見的婦科腫瘤之一,在全球范圍內發病率仍在上升。在中國,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僅次于子宮頸癌,居婦科惡性腫瘤第2位[1]。子宮內膜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根據術后病理分期判斷患者生存預后并指導后續輔助治療方案。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制定的分期標準,被廣泛采納用于規范子宮內膜癌的臨床治療
2023 FIGO新分期對子宮內膜癌保留生育治療決策的改變及挑戰————作者:彭鴻靈;鄭瑩;
摘要:<正>子宮內膜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子宮內膜癌是全球女性生殖系統癌癥的第四大致死原因。傳統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和激素治療,但這些方法未充分考慮保留生育(簡稱保育)功能的需求,尤其是年輕患者。自1959年Kistner首次報道孕激素治療以來,保育治療逐漸受到關注,相關療法和評估體系不斷完善,治療成功率和妊娠率逐步提高
分子分型對子宮內膜癌診治和預后判斷的臨床價值及意義————作者:高敏;宋坤;
摘要:<正>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ncer)是一種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大多數患者早期確診,總體預后相對較好。然而,約20%的患者疾病為晚期或存在復發高風險,預后較差。因此,識別高風險患者,實施適當的干預改善患者預后,是當前子宮內膜癌領域的主要挑戰之一[1]
前哨淋巴結活檢在子宮內膜癌診治中的應用進展————作者:陳曉軍;
摘要:<正>前哨淋巴結(sentinel lymph node, SLN)活檢技術自1960年由Gould等首先在腮腺癌手術治療中提出以來,在陰莖癌、乳腺癌、黑色素瘤、外陰癌、子宮頸癌等惡性腫瘤中得到逐步應用。目前,SLN活檢在乳腺癌已得到廣泛應用,在子宮頸癌也被用于早期疾病的淋巴結評估,但在其他腫瘤的應用較為有限。SLN活檢在子宮內膜癌的應用雖然開展較晚,但在短期內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接受,已被采納成為...
晚期和復發子宮內膜癌靶向及免疫治療的應用進展————作者:程星翰;楊雋鈞;向陽;
摘要:<正>子宮內膜癌是全球女性第六大常見癌癥,主要影響圍絕經期及絕經后的女性。由于預期壽命延長、肥胖和生活方式改變等因素,子宮內膜癌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一直在穩步上升。盡管大部分子宮內膜癌的患者都在早期得到診斷且預后較好,5年生存率高達95%;但是仍有約8%的患者在診斷時即為較晚的期別,治療手段有限,通常預后不佳。數據顯示,Ⅲ期和Ⅳ期的子宮內膜癌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48%和15%[1] 遺傳相關性子宮內膜癌的管理策略————作者:周靜怡;王建六; 摘要:<正>遺傳相關性子宮內膜癌占總體子宮內膜癌發生的3%~5%[1]。一般認為,遺傳性子宮內膜癌與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ancer,HNPCC,又稱林奇綜合征)有關。Stoffel等[2]研究證實,攜帶HNPCC致病基因的女性在70歲以前患子宮內膜癌的概率為39.39%(另有報道稱攜帶HNPCC致病基因的... 林奇綜合征相關性子宮內膜癌患者保留生育治療病案討論————作者:尹苑麟;鄭瑩;彭詩意;陳思敬;楊帆;劉艦鴻; 摘要:<正>1 病歷摘要患者,31歲,因月經紊亂10+年,加重2+月,于2020年6月10日入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住院治療。10+年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月經紊亂,表現為經量增多伴經期及周期延長,間斷予以黃體酮治療,停藥后月經仍紊亂。2+年前因陰道大量流血于外院行診斷性刮宮術(簡稱診刮),自訴診刮未見異常 經陰道骶棘韌帶固定術專家共識(2025年版)————作者:黃曉斌;魯永鮮;羅新;韓勁松;牛曉宇;柳曉春; 摘要:<正>盆腔器官脫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是一種常見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其特征是由于支持組織的薄弱或損傷,導致盆腔器官(如子宮、膀胱或直腸)下降到其正常解剖學位置以下[1,2]。頂端脫垂多指子宮(子宮頸)或陰道穹隆(子宮切除術后)下降[3],這類患者常合并陰道前后壁膨出[4,5],頂端復位后,可... 2024年《歐洲婦科內鏡學會關于子宮肌瘤剔除術實踐共識》解讀————作者:李凡琳;鄭瑩;劉艦鴻; 摘要:<正>子宮肌瘤(uterine fibroids)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約70%~80%的女性在絕經前可檢出。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但少數患者會出現由子宮肌瘤引發的異常子宮出血、盆腔疼痛、尿頻或便秘,以及生育能力受損等癥狀,嚴重時需手術治療。肌瘤的不同位置(黏膜下、肌壁間、漿膜下)、數量及大小會影響手術方式的選擇 輔助生殖技術中胚胎非整倍體形成的危險因素研究進展————作者:周欣蓉;馬翔; 摘要:胚胎非整倍體是妊娠早期自然流產和后代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非整倍體胚胎的增加可降低輔助生殖技術的成功率。因此,預測胚胎非整倍體發生、降低胚胎非整倍體率對于預防女性早期自然流產、改善輔助生殖技術臨床結局至關重要。年齡是胚胎非整倍體高發生率的獨立危險因素。在輔助生殖過程中,肥胖、維生素D缺乏、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總用量以及卵泡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均與妊娠結局密切相關,然而,目前研究對于非年齡相關因素與胚胎... 子宮內膜癌分子亞型的免疫浸潤特征分析————作者:郭晶晶;李婷;王歷;羅麗莎;肖雪; 摘要:目的:從蛋白水平分析子宮內膜癌(EC)各分子亞型中免疫細胞的浸潤情況,并探討免疫浸潤特征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聯。方法:選取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四川省人民醫院病理科確診的錯配修復缺陷(MMR-D)型75例以及與之分化程度相當的錯配修復完整(MMR-P)型74例EC患者臨床資料,根據ProMisE標準分型,采用免疫組織化學(IHC)及多重熒光免疫組化(F-mIHC)定量分析CD8+... 雙胎妊娠孕16~24周子宮頸長度對自發性早產的預測價值————作者:胡青;劉宏艷;廖華;鄧春艷;余海燕; 摘要:目的:探討孕16~24周子宮頸長度(CL)對雙胎妊娠自發性早產的預測價值。方法:對1001例雙胎妊娠病例進行回顧性研究,其中自發性早產組569例,足月產組432例。采用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自發性早產的相關因素,通過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CL對自發性早產的預測價值。結果:孕16~24周,自發性早產組CL(3.460±0.866 cm)明顯短于足月產組(3.711±0.... 妊娠期血栓前狀態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及血栓彈力圖應用價值分析————作者:顧鴻旭;米春梅;李慧靜;陳姝丹; 摘要:目的:探討妊娠期血栓前狀態(PTS)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及血栓彈力圖(TEG)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就診于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產科的183例妊娠期PTS孕婦,根據有無不良妊娠結局,分為良好妊娠結局組(97例)和不良結局組(86例)。通過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響不良妊娠結局的危險因素,并利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和Kaplan-Meier法評估TEG的診斷價值。... DH3-HPV DNA與Aptima HPV E6/E7 mRNA檢測在子宮頸病變中的對比研究————作者:顧雨佳;呂炳建; 摘要:目的:探究DH3-人乳頭瘤病毒(HPV)DNA和Aptima HPV E6/E7 mRNA檢測在發現子宮頸病變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收集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行DH3-HPV DNA、Aptima HPV E6/E7 mRNA檢測病例各1254、8263例,均有子宮頸活檢病理隨訪結果。以子宮頸活檢病理結果為金標準,比較DH3-HPV DNA和A...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保守性手術后復發列線圖預測模型的構建————作者:于淼;趙金釵;金環宇;周琮宇;張琳;杜彥芳; 摘要:目的:構建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OEM)保守性手術后復發列線圖預測模型,為評估OEM患者術后復發提供參考依據。方法: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接受初次腹腔鏡OEM剝除術的342例患者的臨床、病理及隨訪資料。基于單變量與多變量Cox回歸分析,確定影響OEM復發的相關因素。根據多變量分析的結果,繪制列線圖。C指數和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用來檢驗該預... 子宮肌電圖對先兆早產孕婦使用宮縮抑制劑后發生早產的預測————作者:黃強;姜飛洲;侯文杰;何磊磊;于坤;陳麗;顧益惠;張靖童;張躍明; 摘要:目的:探討經腹子宮肌電圖對先兆早產孕婦使用宮縮抑制劑后發生早產的預測。方法:選擇蘇州大學附屬第四醫院2023年1月至9月收治的孕28~34周先兆早產孕婦48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使用宮縮抑制劑后的反應,是否延長妊娠至少48 h,分為48 h未早產組(35例)和48 h早產組(13例)。對兩組宮縮抑制劑治療前后肌電圖數值的水平及差異進行比較,采用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子宮肌電圖預測先兆早產孕婦... 發表學術論文“五不準” 摘要:<正>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衛生計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會共同研究制定了《發表學術論文“五不準”》。1.不準由“第三方”代寫論文。科技工作者應自己完成論文撰寫,堅決抵制“第三方”提供論文代寫服務。2.不準由“第三方”代投論文。科技工作者應學習、掌握學術期刊投稿程序,親自完成提交論文、回應評審意見的全過程,堅決抵制“第三方”提供論文代投服務。3.不準由“第三方”對論文內容進行修改 鄭重聲明 摘要:<正>本刊編輯部接到部分作者反映,有非法網站假冒《實用婦產科雜志》名義收稿,以此獲取經濟利益,侵犯了作者的合法權益,嚴重損害了《實用婦產科雜志》的形象和聲譽。為維護本刊及作者的合法權益,《實用婦產科雜志》編輯部特作如下聲明:一、《實用婦產科雜志》唯一投稿網址:http://jpog. scyx. org. cn,還可以通過掃公眾號二維碼或微信搜索(公眾號微信號:syfckzz1985)關注本刊公眾... 微創技術在子宮內膜癌診治中的應用————作者:劉開江; 摘要:<正>宮腔鏡檢查和直接子宮內膜活檢是診斷子宮內膜癌的常用和準確的技術方法,宮腔鏡下子宮內膜病灶切除是保留生育治療的重要部分;腹腔鏡及機器人下早期子宮內膜癌全面分期手術是治療子宮內膜癌的標準方法,強調重視無瘤原則,關注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分子分型對手術方式的影響。本文就微創技術,包括宮腔鏡、腹腔鏡和機器人技術在子宮內膜癌診治中的應用作一闡述 擴大盆腔內側壁切除術在婦科腫瘤治療中的應用進展————作者:崔瑩文;鄒若瑤;堯良清; 摘要:擴大盆腔內側壁切除術(LEER)作為一種新興手術治療方法,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提供了新的機會,在婦科腫瘤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本綜述全面探討了LEER的應用進展,涵蓋了LEER的起源與概念、手術范圍、適應證與禁忌證、手術方式的發展、術前評估、術后管理以及術后生活質量的評估。現有證據表明,對于腫瘤侵犯盆腔側壁的局部晚期或復發的婦科腫瘤患者,在排除手術禁忌證后可以選擇LEER完全切除病灶,術后結... 實用婦產科雜志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