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10 20:05:38
1. 來稿請?zhí)顚懙谝蛔髡吆屯ㄐ怕?lián)系人姓名、工作單位、聯(lián)系電話、E-mail、作者簡介、通信地址及郵編、論文基金資助等情況。
2. 來稿必須具有學科理論或技術(shù)實踐上的創(chuàng)新,敘述及書寫準確、簡明,輔以必要的圖、表,論文總字數(shù)盡量控制在8000字左右。文稿內(nèi)容要齊全、完整,文章的撰寫項目及其順序為:題目(一般在20字以內(nèi)),作者姓名、單位、郵編,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guān)鍵詞(3~8個)、中圖法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第一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 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等),本刊論文一般不需要致謝部分。 論文的內(nèi)容如果屬于各類基金資助項目,應在首頁頁腳處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批準文號。
? 2.1 論文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包括目的、方法、結(jié)果(應給出主要數(shù)據(jù))、結(jié)論四部分,突出論文的重要性、創(chuàng)新性、復雜性、成果影響力,中文摘要一般約為500字左右。英文摘要除在文意上與中文摘要一致外,應充實為能突出文章要點的短文。論文引言要求綜述國內(nèi)外近年相關(guān)研究的情況。
? 2.2 文中圖、表應有自明性,在論述中先文后圖、表,圖、表應有與中文相對應的英文圖、表名。圖中文字、符號縱橫坐標的標值必須書寫清晰,標目應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物理量和單位符號。表一般采用三線表。圖與表的描述與表達在內(nèi)容上切忌重復。圖的分辨率注意保持在600 dpi以上。請作者務必保留制圖程序,以便后續(xù)修改使用。
? 2.3 文稿章節(jié)編號采用三級標題頂格排序,一級為1,2,…;二級為1.1,1.2,2.1,2.2,…;三級為1.1.1,1.1.2,…2.1.1,2.1.2;……。引言不排序。
3. 來稿文責自負,應遵守職業(yè)道德,如摘引他人論點,務必在參考文獻中予以著錄,請作者盡量使用5年內(nèi)的國內(nèi)外參考文獻,盡量不使用發(fā)表時間距今超過10年的參考文獻,除非該文獻對于研究十分必要(參考文獻請盡量在30條左右)。參考文獻按文中引用的順序排序,必須是公開出版物,著錄格式分為下述幾種([J]、[D]、[C]類型的中文參考文獻需同時附上原文的英文部分,請勿自行翻譯),若有DOI號請補充:
? 專著格式:作者.書名[M].版本(第1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 刊著格式: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 學位論文格式:作者.題名[D].保存地:保存單位,年份.
? 會議論文集的析出文獻格式:作者.題名[C]//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 專利格式: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名.專利題名:專利號[P].公告或公開日期.
? 技術(shù)標準格式:技術(shù)標準起草責任者(任選).標準名稱:標準編號[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具體參見GBT 7714-2015 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
? 注意:參考文獻中的外國作者名一般為姓前名后、名縮寫的形式,多作者用","號分隔;對于3個以上作者中文用“等”,英文用"et al",省略后續(xù)作者;英文期刊名等一般不用縮寫形式(用全稱)。
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