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臨床神經科學》
關注()【雜志簡介】
《中國臨床神經科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復旦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主辦,本刊主要介紹國內外有關中樞、周圍神經和骨骼疾病的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成果,并指導實踐和臨床發展。本刊報道我國臨床神經科學領域領先的科研成果及臨床診療經驗。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本刊自20世紀80年代末即被美國醫學索引(MEDLINE)收錄,并被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國內重要數據庫等收錄;為國內臨床神經科學同類期刊的核心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論著與交流、實驗方法、報道、講座、綜述、疾病的新認識和新治療。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自發性高血壓大鼠永久性腦缺血模型建立的研究 霍亞靜,丁晶,卓豐昊,葛安巖,喬偉偉,范薇,HUO Ya-jing,DING Jing,ZHUO Feng-hao,GE An-yan,QIAO Wei-wei,FAN Wei
《神經流行病學》出版
煙酰胺單核苷酸腺苷酰轉移酶1對慢性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黑質中酪氨酸羥化酶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表達的影響 鄭雨,劉賢,侯文龍,謝安木,ZHENG Yu,LIU Xian,HUO Wen-long,XIE An-mu
NOTCH3基因外顯子區rs3815188單核苷酸多態性與徐州地區漢族人群缺血性腦卒中及其亞型的相關性 許艷,牟英峰,單君君,朱曉莉,耿德勤,XU Yan,MU Ying-feng,SHAN Jun-jun,ZHU Xiao-li,GENG De-qin
帕金森病不同亞型患者的多巴胺轉運體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研究 焦方陽,武猛,王堅,司展,葛璟潔,張慧瑋,蔣承峰,管一暉,左傳濤,吳平,JIAO Fang-yang,WU Meng,WANG Jian,SI Zhan,GE Jing-jie,ZHANG Hui-wei,JIANG Cheng-feng,GUAN Yi-hui,ZUO Chuan-tao,WU Ping
凍結步態的帕金森病患者多巴胺轉運體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研究 林偉,鄔劍軍,郭思思,唐一麟,關榮源,吳平,左傳濤,丁正同,王堅,LIN Wei,WU Jian-jun,GUO Si-si,TANG Yi-lin,GUAN Rong-yuan,WU Ping,ZUO Chuan-tao,DING Zheng-tong,WANG Jian
慢性運動性中樞疲勞大鼠海馬5-羥色胺及血清氨基酸的相關研究 劉占東,吳巖玨,王得新,劉天會,李任,謝敏豪,薛啟蓂,LIU Zhan-dong,WU Yan-jue,WANG De-xin,LIU Tian-hui,LI Ren,XIE Min-hao,XUE Qi-ming
華東六省一市第六屆神經病學協作委員會名單
脊髓性肌萎縮伴呼吸窘迫1型1例回顧性研究 麥嘉卉,馬偉科,韓春錫,何顏霞,廖建湘,MAI Jia-hui,MA Wei-ke,HAN Chun-xi,HE Yan-xia,LIAO Jian-xiang
顱內脊索瘤型腦膜瘤的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分析 毛仁玲,鐘平,徐健,徐銘,江澄川,MAO Ren-ling,ZHONG Ping,XU Jian,XU Ming,JIANG Cheng-chuan
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范文: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探析
摘要: 目的 探討手法復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方法和療效。 方法 對本院采用手法復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療37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 37例患者骨折愈合情況中,優94.6%,良5.4%,差0.0%,無明顯不良反應。 結論 手法復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效果好,創傷小,可以推廣。
關鍵詞: 核心期刊發表,手法復位,外固定架,股骨粗隆間骨折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指股骨頸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間的骨折,該病癥多見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骨質較為疏松,一旦跌倒或其他原因造成下肢突然扭轉或急劇過度外展、內收就可能引發骨折。現代醫學上多采用手術治療,切開復位成為常規選擇,但是治療中老年患者多不能耐受手術創傷和麻醉風險,造成切口復位內固定受到限制[1]。本院自2013年1月―6月共收治了37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復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療后,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中國臨床神經科學最新期刊目錄
雙額葉腦挫裂傷患者水腫高峰期GCS評分與影像學表現的關系及灶周水腫形成的危險因素————作者:武明明;尤占彪;陳軍;高海軍;
摘要:目的 探究雙額葉腦挫裂傷患者水腫高峰期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與影像學表現的關系以及灶周水腫形成的危險因素。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13例雙額葉腦挫裂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患者是否發生灶周水腫,分為灶周水腫組(52例)和非灶周水腫組(61例)。分析灶周水腫組患者水腫高峰期GCS評分與影像學表現的關系。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灶周水腫發生的危險因素,構建列線圖...
MR-DWI逆轉的影響因素及其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患者預后的影響————作者:王思思;張健穎;楊爍;蔡翊君;李艷霞;李錦師;楊娟;劉贊華;白青科;趙曉暉;
摘要:目的 探討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MR-DWI)發生逆轉的預測因素及其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靜脈溶栓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收集2008年5月至2018年4月予靜脈溶栓的252例AIS患者,分為DWI逆轉組31例、對照組221例。分析溶栓前和溶栓后24 h的MR-DWI圖像。MR-DWI逆轉定義為溶栓后24 h DWI高信號體積較溶栓前減少。比較逆轉與無逆轉患者的基線特征和臨床結局差異,分析...
miR-103a-3p和HMGB1在垂體瘤患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作者:牛國棟;孫青青;任洪波;吳鋒;李文;柳素英;韓曉正;宋志遠;
摘要:目的 探討垂體瘤組織中微小RNA-103a-3p(miR-103a-3p)和高遷移率組蛋白1(HMGB1)的表達水平,及其在垂體瘤中的臨床意義。方法 研究對象為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神經外科和內分泌科收治的垂體瘤患者73例,在手術過程中收集垂體瘤組織和正常垂體組織。應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各組織中miR-103a-3p和HMGB1mRNA的相對表達水平,Western blot法檢測各...
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病的腦干危象(附2例報告及文獻復習)————作者:李瑞球;鄧波;楊文波;劉小妮;李亞蓉;金晶;耿艷芹;張祥;陳向軍;俞海;
摘要:目的 描述因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MOSD)累及腦干而出現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的臨床特征,提出“NMOSD腦干危象”的概念,以提高臨床醫生對此型患者的認識以及提升對發生ARF患者的預警。方法 報道NMOSD累及腦干并出現ARF 2例患者臨床資料,結合國內外文獻復習,對該類患者的臨床特點進行分析和總結。結果 病例1,17歲女性,臨床表現為頑固性惡心、嘔吐、面癱、伸舌無力、四肢無力,因ARF而...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與腸道菌群及認知損害的相關性研究————作者:常琳;章雋;高永紅;
摘要:目的 探究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與腸道菌群及認知損害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98例AD患者為AD組,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再分為輕度組(27例)、中度組(51例)和重度組(20例);另選取同期健康體檢者98例為對照組。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MicroScan微生物鑒定分析系統分析腸道菌群;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爾認...
帕金森病相關認知損害的生物學標志物研究進展————作者:王紅飛;白雪;張亞麗;
摘要:帕金森病(PD)是最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之一,預計到2040年全球超過1億人將受這種運動障礙性疾病影響。認知損害是其常見的非運動癥狀之一,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極大影響。關于PD相關認知損害的生物學標志物研究對PD認知損害的診療意義重大,是近年的研究熱點,文中嘗試從神經相關蛋白、神經營養因子、炎癥與氧化應激標志物及影像學角度,淺談PD相關認知損害的特征性生物學標志物,以期為PD認知損害的診療提供...
主觀認知損害的臨床特點與研究進展————作者:姜文斐;王曉平;
摘要:主觀認知損害(SCD)是指個人主訴或抱怨記憶力下降,但客觀認知功能測驗仍處于正常范圍。SCD與阿爾茨海默病(AD)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階段之間的相關性正日益受到關注和研究。除了受人種、性別、遺傳等不可調控因素外,抑郁、睡眠狀況、認知儲備等因素同樣可影響SCD。與AD相關的生物標志物陽性往往與SCD有關,如Aβ42、tau蛋白以及蛋白質糖基化。在SCD階段,大腦結構和功能已經發生變化,表現為特定...
PNPLA6基因變異導致Boucher-Neuhauser綜合征(附1例報告及文獻復習)————作者:程妍;章悅;衛杰;顧超;
摘要:目的 報道1例PNPLA6基因突變導致的Boucher-Neuhauser綜合征(BNS)病例。方法 收集1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遺傳與運動障礙門診就診并經臨床、影像學表現,實驗室檢查、基因檢測確診為BNS病例,于CNKI、PubMed數據庫檢索既往報道的BNS相關文獻,結合病例臨床資料進行討論。結果 患者男性,49歲,因“行走不穩48年余,加重3年”就診。頭顱MRI見:小腦萎縮,雙側視神經輕度增...
金絲桃苷通過miR-139-5p/DDIT4信號通路調節腦膠質瘤細胞的增殖、凋亡、遷移和侵襲————作者:宋志遠;任洪波;牛國棟;韓曉正;胡志恒;曲大成;
摘要:目的 探究金絲桃苷(Hyp)通過miR-139-5p/DDIT4信號通路調節腦膠質瘤細胞的增殖、凋亡、遷移和侵襲。方法 體外培養人惡性膠質瘤細胞U87 MG,(1)分別給予0、25、50、100μmol·L-1 Hyp處理[按Hyp不同劑量分為對照組、低劑量Hyp(L-Hyp)組、中劑量(M-Hyp)組、高劑量(H-Hyp)組。(2)利用Lipofectamine-2000轉...
基于Nrf2/NLRP3/caspase-1信號通路探討毛蘭素對腦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經元焦亡的影響————作者:朱超霞;李志營;呂曉飛;趙倩;程寶倉;楊會杰;周麗平;曾利敏;
摘要:目的 探討基于核因子E2相關性因子2(Nrf2)/NOD樣受體熱蛋白結構域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信號通路探討毛蘭素(Eri)對腦缺血再灌注(I/R)損傷大鼠神經元焦亡的影響。方法 通過線栓法建立腦I/R大鼠模型;將造模后的大鼠隨機分為I/R組、Eri 5 mg·kg-1組、Eri 10 mg·kg-1組、Eri 20 ...
《中國臨床神經科學》投稿須知
摘要:<正>1總則和內容 主要刊登與臨床神經病有關的神經科學基礎、應用基礎和臨床研究文章。設“論著”、“疾病的新認識和新治療”、“實驗方法與診斷技術”、“論著報道”和“進展”等欄目。國內外公開發行,以從事臨床神經疾病及相關基礎研究的醫療、科研、教學和醫學生為主要讀者對象。2各類稿件要求細則 2.1論著欄目字數約5 000字(不包括圖表,中文、英文摘要,等),采用中英文雙語形式
累及腦實質的IgG4相關性疾病的臨床特征分析————作者:王立珍;李陽;邱山峰;解尹紅;譚娟;林虹宇;王順先;周睿姣;王培;侯前梅;張軍;楊雙鳳;馬英;
摘要:目的 累及腦實質的IgG4相關性疾病(IgG4-RD)報道罕見,分析累及腦實質的IgG4-RD臨床特征、治療及預后并進行總結,以期提高對IgG4-RD的診療水平。方法 收集神經內科經治的1例顱內病灶疑似腦腫瘤的IgG4-RD患者的臨床表現、輔助檢查及診療經過等資料,結合目前文獻報道的11例累及腦實質的IgG4-RD患者臨床資料進行歸納分析。結果 本例患者為中年男性,頭顱MRI提示右小腦半球及小腦蚓...
腫瘤相關和非腫瘤相關的Lambert-Eaton肌無力綜合征臨床特點及短期預后分析————作者:李明哲;羅葉婷;劉逸奇;閆翀;宋捷;奚劍英;趙重波;羅蘇珊;
摘要:目的 探討腫瘤相關和非腫瘤相關的Lambert-Eaton肌無力綜合征(LEMS)患者在臨床、電生理及生存預后的差異。方法 回顧性收集1997年1月至2023年6月經電生理確診的80例LEMS患者的臨床資料、電生理及血清抗體,以及從肌無力發病至診斷后1年腫瘤篩查結果及生存狀態。根據有無合并腫瘤可分為腫瘤相關LEMS(T-LEMS)組(44例)和非腫瘤相關LEMS(NT-LEMS)組(36例)。結果...
《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25年征訂啟事
摘要:<正>刊號:ISSN 1008/0678/ CN 31-1752/R 國內郵發代號:4-602 國際代號:BM3644 本刊主要刊登與臨床神經病學有關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如生化、解剖、病理、心理、電生理、免疫、神經影像流行病、藥理、動物實驗、分子生物學,WHO及國外醫學信息等內容。設有論著、論著報道、專家建議和共識、進展、講座、實驗方法、疾病的新認識和新治療、教育·思考·分析、罕見病專欄等欄目,內容...
卒中后癲■的研究進展————作者:康慧;劉顏芬;張金浩;高強;
摘要: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預期壽命延長,腦卒中發病率逐年增加,卒中后癲■(PSE)患者的數量也隨之增加。PSE是腦卒中嚴重并發癥之一,是60歲以上老年性癲■患者的最主要病因,據統計60歲以上新發癲■患者中,PSE約占50%[1],PSE會延長腦卒中患者住院時間,增加腦卒中患者的致殘率及長期病死率,對腦卒中預后和神經功能康復影響較大。PSE發病機制復雜,至今尚未完全闡明,越來...
以認知損害與亞臨床癲■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抗γ氨基丁酸A型受體腦炎(附1例報告及文獻復習)————作者:李金垚;楊欣;黃志強;王曉明;劉全生;
摘要:目的 總結抗γ氨基丁酸A型受體(抗GABAAR)腦炎的臨床、影像學、腦電圖特征及其治療,以提高對該疾病的認識。方法 回顧性分析1例抗GABAAR腦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并結合相關文獻復習及報道的9例病例進行討論。結果 患者男性,81歲,以記憶力下降為主要臨床表現,簡易精神狀態檢查(MMSE)量表評分、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量表評分提示重度認知損害。頭顱...
血管源性腦白質高信號消退與認知功能的關聯:一項基于社區人群的縱向研究————作者:曹瑾怡;仲偉逸;夏憶瑋;王瀟瀟;梁宗輝;丁玎;程忻;
摘要:目的 探討社區老年人群中血管源性腦白質高信號(WMH)消退與認知功能的關聯。方法 本研究納入上海老年隊列中基線無癡呆或腦卒中病史且具有基線和隨訪影像資料以及認知功能評估的社區老年人群。采用基于U-Net模型的自動分割技術量化WMH體積,根據縱向體積改變將所有受試者分為WMH消退組、進展組和穩定組。使用廣義線性模型分析WMH消退與隨訪認知功能的關聯。結果 本研究共納入186例社區老年人,中位年齡68...
淀粉樣蛋白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的定量評估及臨床應用專家意見————作者:黃琪;趙倩華;王杰;任樹華;富麗萍;魯佳熒;葛璟潔;楊赟豪;高識;蔣皆恢;張祥松;蘭曉莉;田蓉;丁正同;趙紅光;趙軍;謝芳;左傳濤;郁金泰;管一暉;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核醫學工程專業委員會;
摘要:淀粉樣蛋白正電子發射掃描(PET)顯像可實現淀粉樣蛋白病理的在體可視化和定量,是阿爾茨海默病診斷的有效手段。本專家建議主要就淀粉樣蛋白PET顯像的定量方法予以總結和推薦
評估中國健康受試者在不同進食條件下口服DP-VPA片劑后的藥動學和安全性————作者:詹惠中;李熠;范亞新;陳淵成;郁繼誠;郭蓓寧;劉笑芬;虞培敏;洪震;曹國英;張菁;
摘要:目的 評估中國健康受試者在不同進食條件下口服丙戊酸(VPA)的磷脂前體藥物DP-VPA后的藥動學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隨機、開放、3周期、3交叉、自身對照研究設計方法,選取12例健康受試者分別在空腹狀態、進食普通餐或高脂餐后口服DP-VPA片劑900 mg。采用液質聯用法測定血漿中DP-VPA的兩個主要成分及其活性代謝產物濃度。以非房室模型法計算藥動學參數,以峰濃度(cmax)...
川芎揮發油調控PI3K/Akt信號通路對膠質瘤細胞替莫唑胺耐藥性的影響研究————作者:路旭輝;周玲;郝玉梅;
摘要:目的 分析川芎揮發油(CH)調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號通路對膠質瘤細胞替莫唑胺(TMZ)耐藥性的影響。方法 (1)構建U87 MG/TMZ耐藥細胞株(U87 MG/TMZ細胞組),依據不同CH干預劑量分為:低劑量(L-CH)組(CH 20μmol·L-1)、中劑量(M-CH)組(CH 40μmol·L-1)、高劑量(H-C...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