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醫學影像學雜志》
關注()雜志簡介
《醫學影像學雜志》是由國家科技部批準、山東省醫學影像學研究所、山東省醫學影像學研究會主辦的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宗旨為:努力提高與普及醫學影像學知識,為保障人民身體健康而奮斗。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已獲得:①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②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③華東地區優秀期刊;④山東省優秀科技期刊;⑤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獎等稱號。被以下國內知名數據庫收錄:①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②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③萬方數據庫(中國科技核心期刊);④臺灣華藝數據庫。
欄目設置
本刊設有以下欄目:專家筆談、實驗研究、研究生園地、綜述、論著、論著摘要,經驗介紹、病例報告、QA、QC、臨床教學、病例討論、國內外學術動態。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肥胖細胞型星形細胞瘤的影像學表現與病理研究 李建瑞,王朋,張軍,程曉青,黃偉,盧光明,LI JIan-rui,WANG Peng,ZHANG Jun,CHENG Xiao-qing,HUANG Wei,LU Guang-ming
中樞神經細胞瘤影像學與病理特征分析 梁波,徐志鋒,LIANG Bo,XU Zhi-feng
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胸骨后膈疝1例 丁亮,李煥軍
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聯合彌散張量纖維束成像在早期彌漫性軸索損傷中的應用 易亞輝,周海航,陸忠烈,肖躍將,馬春燕,劉虎,蘇剛,湯偉軍,姚振威,YI Ya-hui,ZHOU Hai-hang,LU ZHong-lie,XIAO Yue-jiang,MA CHun-yan,LIU Hu,SU Gang,TANG Wei-jun,YAO ZHen-wei
腫瘤周圍的1 H-M RS 在常見顱腦腫瘤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王國華,石艷艷,宋修峰,劉光震,馮磊,王弘巖,徐志鵬,楊璇,WANG Guo-hua,SHI Yan-yan,SONG Xiu-feng,LIU Guang-zhen,FENG Lei,WANG Hong-yan,XU Zhi-peng,YANG Xuan
頭顱 X 線側位片相關指標快速進行性別判定的研究 李冰,武秀萍,陳曉慶,韓建寧,羅曉晉,王玉瑾,LI Bing,WU Xiu-ping,CHEN Xiao-qing,HAN Jian-ning,LUO Xiao-jin,WANG Yu-jin
MRI、C T聯合診斷顱內蛛網膜囊腫破裂1例 孫振環,王德廣
磁共振斷層動脈成像及3D-VIBE 技術對三叉神經痛的診斷價值 齊先龍,張素,鄭寧,張琳,臧洪川,QI Xian-long,ZHANG Su,ZHENG Ning,ZHANG Lin,ZANG Hong-chuan
醫學職稱論文發表:信息不對稱對醫療改革中價格的影響
摘 要:醫療改革已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社會熱點,而信息不對稱是醫療服務市場的基本特征。醫療改革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依然存在,它所引起的醫療亂收費、高收費問題是導致我國醫療服務費用過快增長的原因之一。因此,通過對現行醫療改革進行分析,尋求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的途徑,以求推進醫療改革的深化。
關鍵字:信息不對稱,醫療改革,價格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逐步演化為商業化、市場化,表現在醫療服務的公開性下降,這不僅違反了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質和發展規律,也促使醫療服務需求逐步演變為私人消費品。醫療相關主體同時作為信息的主導者,現實的醫療改革會產生大量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導致從藥品生產、批發、零售、消費等環節的無效率市場競爭,非但不能降低醫療服務價格,反而會抬升其價格。
醫學影像學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以赫氏回為種子點的全腦功能連接強度變化與老年性聾患者認知損害的關系————作者:劉雨茜;王晶;馬文;任福欣;李寧;高飛;
摘要:目的 探討以赫氏回(heschl's gyrus,HG)為種子點的全腦功能連接(FC)強度變化與老年性聾(PC)患者認知損害的關系。方法 選取PC患者(PC組)109例和正常對照者(HC組)63例,采用基于種子點的rs-f MRI FC算法,以雙側HG為種子點,分析全腦FC情況,找出兩組FC強度差異顯著腦區,并對所有受試者進行認知功能評估。比較兩組認知功能指標(MOCA、AVLT、SDMT、Str...
老年性聾患者聽覺皮層與注意網絡的功能重組————作者:王晶;劉雨茜;馬文;高飛;趙斌;
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性聾患者注意網絡內功能連接的變化、注意網絡與聽覺皮層功能連接的變化,以及這些功能連接變化區域與認知功能的關系。方法 選取57例健康者(HC組)和60例老年性聾患者(PC組),使用MR掃描儀進行3DTI和rsfMRI數據采集,構建注意網絡并選取雙側赫氏回作為聽覺皮層的感興趣區域。最后,評估所有參與者的認知功能。結果 老年性聾患者注意網絡內功能連接存在下降以及注意網絡與聽覺皮層的功能連接...
超聲造影在具有可疑特征的甲狀腺良性結節中的鑒別診斷價值————作者:丁姣姣;莊曉晨;茍政江;王曉榮;高軍喜;宋濤;
摘要:目的 探討超聲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對具有超聲可疑特征的甲狀腺良性結節的鑒別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超聲檢查具有可疑特征并取得病理結果的甲狀腺結節患者784例。根據手術病理結果分為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carcinoma,PTC)組和良性結節組,應用傾向性評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
基于房室平面位移速度曲線評估左心室功能的初步探討————作者:侯居攀;黃歡;竇麗娜;胡春艾;孫衛紅;師毅冰;
摘要:目的 基于CSRT跟蹤算法,計算左房室平面位移速度曲線,分析其與超聲心動圖E/A比值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行心臟磁共振檢查的患者68例,基于CSRT跟蹤算法計算房室平面位移,求導得到房室平面位移速度曲線,房室平面位移速度曲線與組織多普勒E/A比值做相關性分析。結果 基于心臟磁共振成像的房室平面位移速度曲線顯示了與超聲心動圖一致的S波、E波及A波,左房室平面位移速度曲線與超聲心動圖E/A比值呈中度相關...
基于CCTA評估鈣化斑塊和冠周脂肪與CT-FFR的相關性————作者:張冉;李飛;米玉霞;耿云平;尤國慶;
摘要:目的 基于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CCTA)定量獲取鈣化斑塊和冠周脂肪指標,分析其與CT-FFR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88例行CCTA檢查的冠心病患者影像學資料,以CT-FFR是否<0.8為標準,將其分為缺血組(CT-FFR<0.8)和非缺血組(CT-FFR≥0.8),定量獲取鈣化斑塊及冠周脂肪等8個指標。對兩組數據進行正態性檢驗,對符合正態性分布的3組指標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對符合非正態分布的5組...
原發性氣管支氣管涎腺腫瘤的CT表現————作者:王振平;邢寧;
摘要:目的 分析原發性氣管支氣管涎腺腫瘤的影像學特點,以提高對該類疾病的認識與診斷水平。方法 選取36例原發性氣管支氣管涎腺腫瘤的CT檢查與病理診斷資料,分析腫瘤的位置、大小、形態、密度、邊緣、強化程度及氣管腔外侵犯情況,有無縱隔肺門淋巴結增大及氣道阻塞伴隨征象。結果 36例患者中腺樣囊性癌(ACC)21例、黏液表皮樣癌(MEC)13例、上皮-肌上皮癌2例;ACC易發生于氣管(18/21),MEC以支氣...
MRI征象及臨床因素對胎盤植入性疾病風險的預測價值————作者:黃華馳;林劍軍;馬慧;陳晴;李姍珊;
摘要:目的 探討臨床因素及MRI征象對胎盤植入性疾病發生風險的預測價值。方法 選取胎盤植入性疾病患者48例,另選取48例非胎盤植入者進行對照分析。記錄孕產婦年齡、孕周及既往剖宮產、流產次數。對各臨床因素及MRI征象進行單因素分析。計算各因素(臨床因素及MRI量化指標除外)的PPV和OR值。將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納入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胎盤植入性疾病的存在與否和剖宮產次數、前置胎盤...
β-hCG、hPL mRNA聯合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兇險性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的診斷價值————作者:楊海陽;袁翱龍;夏麗娜;
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游離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漿人胎盤催乳素(hPL)mRNA水平聯合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兇險性前置胎盤(PPP)合并胎盤植入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本院收治的PPP患者96例,分為胎盤植入組51例和無胎盤植入組45例,另選取同期健康孕婦57例作為對照組。利用三維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患者進行診斷;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清β-hCG水平;northern blot檢測患者血漿中h...
產前MRI及超聲診斷胎兒后顱窩囊性畸形的對照分析————作者:尹春紅;宋修峰;朱銘;
摘要:目的 探討總結胎兒后顱窩囊性畸形的產前磁共振(MRI)表現并與超聲檢查(US)結果對照,評價MRI檢查對胎兒小腦蚓部發育異常的產前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產前US檢查提示胎兒后顱窩囊性畸形孕婦30例,3日內行MRI檢查,對出生后的患兒行胎兒MRI檢查,或對引產胎兒行尸檢,并與產前US、MRI結果對照,評價US和MRI檢查的診斷準確率。結果 本組隨訪病例證實的13例胎兒Dandy-Walker畸形(DW...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兒童Tourette綜合征中的應用進展————作者:陸彥婷;劉秀梅;
摘要:Tourette綜合征(TS)是一種慢性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作為一種無創的影像學技術,在研究大腦的自發腦電活動和腦部的功能連接方面存在優勢,在兒童TS診斷、鑒別診斷、發病機制研究方面有較好的應用前景。本綜述總結了近年來fMRI在探索TS兒童大腦區域和功能網絡方面的應用,旨在闡明fMRI為兒童TS提供神經影像學生物學標志物的潛在價值
超聲造影顯示的血供在甲狀腺乳頭狀癌預后預測中的研究進展————作者:李文;羅渝昆;龍梅;
摘要:血管生成在實體腫瘤的發生、發展、浸潤和轉移中有著重要作用,但血供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的預后價值并不明確,血供情況也未被納入任何的甲狀腺癌預后分期系統,這主要是由于缺乏評估血供的有效技術手段。超聲造影是一種對比諧波成像技術,可高分辨率、連續實時評估腫瘤的血流灌注情況。目前關于超聲造影顯示的血供與甲狀腺乳頭狀癌預后關系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總結了近年來的研究成果,探討了超聲造影顯示的腫瘤血供與甲狀腺乳頭狀癌...
乳腺X線攝影聯合MRI鑒別不同階段乳腺癌的臨床價值————作者:趙玉喬;陳永亞;趙亮;
摘要:目的 探討乳腺X線攝影聯合MRI鑒別診斷非腫塊型純導管原位癌(DCIS)、導管原位癌伴微浸潤(DCIS-MI)和浸潤性導管癌(IDC)的價值。方法 選取經手術病理檢查確診的110例乳腺癌患者臨床資料。所有患者于病理檢查前接受乳腺X線攝影和MRI檢查,以病理檢查結果作為依據,分析乳腺X線攝影聯合MRI在DCIS、DCIS-MI和IDC鑒別診斷中的價值,并分析乳腺X線攝影、MRI單獨及聯合診斷DCIS...
自身免疫性腦炎MRI表現與臨床特征的關系及其演變————作者:尹曲華;安冉;凌杰;魏璇;
摘要:目的 提取自身免疫性腦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 AE)的腦MRI表現及臨床特征,分析MRI表現與各個臨床特征的關系,探討MRI在AE初診及隨訪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7例確診為AE(抗NMDA受體腦炎和抗LGI1腦炎)的臨床及腦MRI影像學資料,分析腦MRI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評估影像學表現與臨床特征的相關性。并進行隨訪,以復發情況及改良Rankin量表...
基于多模態磁共振成像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后腦卒中的預測模型研究————作者:葛玉杰;章先鋒;毛曉鏵;閆雪;唐炎良;李志平;
摘要:目的 探討一種基于多模態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建立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后發生腦卒中風險的預測模型,以降低TIA后進展為腦卒中的發生風險。方法 前瞻性收集首次發生TIA的患者103例,隨訪至90天(期間如發生腦卒中終止隨訪)。分析TIA后患者的基線MRI特征及臨床資料。采用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確定TIA后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建立列線圖模型。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ICAS和CSVD程度與眼動脈形態分析————作者:高潔;李靜;易懿;李潔;鄭卓肇;
摘要:目的 基于磁共振成像分析眼動脈形態與顱內動脈粥樣硬化(ICAS)程度、腦小血管病(CSVD)程度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在我院行顱腦MRI檢查的100例患者的臨床和影像資料,按照ICAS程度分為無ICAS組36例,輕度ICAS組37例,中重度ICAS組27例。在矯正年齡和性別等重要危險因素后分析ICAS程度和不同CSVD負荷患者的眼動脈形態的差異。結果 中重度ICAS組患者眼動脈平均直徑小于無ICAS...
多參數PET/CT肺癌淋巴結轉移診斷模型的建立與臨床價值————作者:喬婷婷;高琳;崔曉;趙曉雯;程文悅;李坤;程召平;段艷華;
摘要:目的 探討多參數PET/CT構建肺癌淋巴結轉移預測模型并評估其診斷效能。方法 選取行氟代脫氧葡萄糖(18F-FDG)PET/CT檢查的106例肺癌患者,根據淋巴結轉移與否分為陽性組(68例)與陰性組(38例)。106例共納入FDG攝取升高的可觀察淋巴結500枚,其中陽性組362枚(訓練集/測試集,254/108),陰性組138枚(訓練集/測試集,96/42);利用二元logi...
早期周圍型肺腺癌和肺鱗癌的CT鑒別診斷————作者:王慧瑩;強軍;陳殿森;
摘要:目的 對比分析早期周圍型肺鱗癌與早期周圍型肺腺癌的鑒別診斷要點,提高CT診斷準確率。方法 選取經病理證實的173例早期周圍型非小細胞肺癌的CT及病理學資料。比較早期周圍型實性非小細胞肺癌(49例鱗癌,42例腺癌)的CT特征,包括肺部背景、病灶大小、形態、長軸方向、分葉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血管束增粗、充氣支氣管征、支氣管管壁改變和壞死。采用卡方檢驗對兩組的CT征象進行分析。結果 經統...
增強CT聯合紋理分析對非小細胞肺癌術前縱隔淋巴結轉移的評估價值————作者:劉洋;李新振;夏亮;常瀟月;
摘要:目的 探討增強CT掃描聯合紋理分析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術前縱隔淋巴結轉移的評估價值。方法 選取本院經病理證實的110例NSCLC患者,均行增強CT掃描+紋理分析檢查,CT檢查完成后行肺癌根治術。根據手術病理結果評估縱隔淋巴結轉移情況,以手術采集的病理標本檢查結果為金標準,評估增強CT掃描聯合紋理分析對NSCLC縱隔淋巴結轉移的評估價值。結果 共110例NSCLC患者行肺癌根治術治療,根據術...
STE聯合PDU在前列腺外周帶病變中的診斷價值及與Gleason評分的相關性分析————作者:閆學蓮;楊明霞;于妍妍;馬桂鳳;
摘要:目的 探討聲觸診彈性成像技術(sound touch elastography,STE)聯合能量多普勒(power doppler ultrasound,PDU)在前列腺外周帶病變中的診斷價值及與Gleason評分的關系。方法 選取前列腺外周帶病變87例,根據穿刺病理結果分為前列腺癌(PCa)組50例和前列腺增生(BPH)組37例,比較兩組間Emax、Emean及PDU差異,分析各指標與Gleas...
實時超聲彈性成像在體表復雜動靜脈畸形射頻消融療效評估中的價值————作者:周洪珍;張濤;郭磊;何興振;
摘要:目的 探討實時超聲彈性成像在體表復雜動靜脈畸形(AVMs)射頻消融術后療效評估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42例復雜AVMs患者的臨床資料,在常規超聲和實時彈性成像的引導下進行射頻消融,采用5分法進行病灶硬度評分,并通過Q-analysis曲線得出病變的彈性比率值(E值)。在實時超聲監測下進行射頻消融術,術后即時(1/2小時)及術后3個月對消融效果進行評估,分析病灶的彈性圖譜和E值的變化,結果...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