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農民合作社》
關注()【雜志簡介】
《中國農民合作社》是我國第一份面向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專門期刊。本刊以宣傳合作理念、普及合作知識、推廣合作社經驗、促進合作社發展為辦刊方針。旨在為全國農民合作社建立有效的交流和展示平臺,在宣傳、服務、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镒⒅乩碚撔浴嵱眯�、可讀性,使讀者在閱讀時盡享知識之愉悅,獲取重要之信息。
《中國農民合作社》的辦刊方針是:宣傳合作理念,普及合作知識,推廣合作社經驗,促進合作社發展。本刊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色,注重宣傳合作社的政策法規,普及合作社的基本知識,展示合作社相關領域新的研究成果,交流合作社發展的實踐經驗。
【讀者對象】
合作社成員及管理人員、政府相關部門管理干部、農村發展領域研究人員、大中專院校師生以及對合作社事業感興趣的所有讀者。本刊力爭成為宣傳合作知識的重要媒介、展示理論成果的重要窗口,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陣地、交流發展經驗的重要平臺,為合作社管理者、研究者、宣傳者、實踐者創建溝通信息的渠道,構架加強合作的橋梁。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知網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欄目有:要聞、政策傳真、本期聚焦、熱點關注、地方實踐、基層觀察、理論研究、合作社風采、合作人物、第一現場、案例分析、追蹤報道、合作金融、合作文化、合作學苑、財務管理、示范社建設、農超對接、他山之石、供求之窗、編讀往來。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4 在全國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陳曉華
5 加強庫棚建設 給農機具安“家” 薛建良;趙迪
6 漁業局長建言漁民合作社建設與發展 李二超
7 扶持經營性專業服務組織 推動統防統治有地可防、有機適用、有田能入 劉媛媛
8 求真務實抓合作 開拓創新促發展——襄陽市農民合作社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王兆民;郭忠
9 襄陽市農民合作社建設與發展大事記(2007—2012) 吳先輝
10 切實抓好“四大”創新 積極推進“銀社”合作 李光河
11 開展“農社對接” 實現便民惠民 李宇江
12 服務扎根沃土 創新合作共贏——關于襄州區雙豐收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的調查與思考 王宇華
13 品牌戰略求發展 春風化雨系萬家——老河口市春雨苗木果品專業合作社發展紀實 陳學君
14 “農社對接”領航者的全程規范——襄陽市天順隆達蔬菜專業合作社發展紀實 王勤
15 臥龍灘上種山藥——記襄陽市臥龍山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鄒濤 陳偉
16 走進大山繪人生——記南漳縣五官山生態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胡傳國 劉新章
17 襄陽市正剛農資專業合作社 饒波
18 襄陽市襄江襄麥冬專業合作社 曾紅濤
19 谷城縣魏家山畜禽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 胡霞喜
20 襄陽市襄州區驛寨蔬菜專業合作社 劉勇;張智慧
21 襄陽市襄州區星火惠農食用菌專業合作社 劉勇;卜菊香
22 棗陽市惠農糧食經銷專業合作社 邱保國
23 宜城市流水西瓜專業合作社 王久富
職稱論文發表: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遼河水質污染問題探究
【摘要】為進一步確定遼河水質污染的影響因素之間的相關程度,本文建立了水質污染問題的結構方程模型。結果表明,各污染因子共同影響水質,導致水質污染越來越嚴重,抑制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遼河,水質污染,結構方程模型
本文利用2013年遼河流域的監測數據,包括生活污水,氮磷營養鹽、重金屬污染及船舶油類和工業污染之間的關系建立了影響水質污染的結構方程模型,揭示了這五大污染因子對水質影響的程度。
中國農民合作社最新期刊目錄
互聯網企業開展人才培育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探索——以“耕耘者振興計劃”為例————作者:陳圓圓;
摘要:<正>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人才振興,作為鄉村振興五大振興的“關鍵”,就像一把開啟鄉村振興的鑰匙,有沒有可能借助數字化手段、借鑒企業人才培養機制,探索出一套投入更低、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鄉村人才培養體系和機制呢?這理應成為落實中央一號文件要求的一項前序任務。2021年,由農業農村部主導
數字地名賦能鄉村數字治理的機制與路徑探析————作者:吳彬;董雅妮;
摘要:<正>一、引言地名作為同一地域的人們獲得認同感、歸屬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標識,對于村民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同時,地名作為特定空間實體的文化記憶和符號表達,是社會基本公共信息,也是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地名工作作出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2022年5月,國務院實施的《地名管理條例》指出地名管理的意義。2023年起,民政部開始在全國開展“鄉村著名行動”。2024年12月
浙江省泰順縣:發展新業態 抱團促融合 全力拓寬農民增收致富路————作者:吳小娟;邱自草;吳慶霞;
摘要:<正>浙江省泰順縣堅持“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產業強縣”發展戰略,建設“多業態打造、多主體參與、多機制聯結、多要素發力、多模式推進”的融合發展體系,緊抓建設山區共同富裕示范區戰略機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攻堅克難、砥礪奮進。近兩年來,泰順縣年接待游客超200萬人次,年均旅游總收入超25億元,278個村集體全部實現總收入35萬元以上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
摘要:<正>(二〇二五年一月一日)(新華社北京2月23日電)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當前,農業再獲豐收,農村和諧穩定,同時國際環境復雜嚴峻,我國發展面臨的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越是應對風險挑戰,越要夯實“三農”工作基礎。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
農業農村部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
摘要:<正>(2025年1月20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畜牧獸醫、農墾、漁業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部機關各司局、派出機構、各直屬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精神,扎實做好2025年“三農”工作,現提出以下意見。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最后一年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
摘要:<正>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公開發布。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是又一個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主題的一號文件,充分體現黨中央對“三農”工作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對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一抓到底的堅定決心,為廣大農民群眾送上了政策春風和民生關懷。文件從黨中央關心關注的重大問題、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入手,既著眼當前
促進農民合作經營 賦能農業強國建設————作者:孔祥智;張怡銘;
摘要:<正>農民合作經營是農民為抵御市場風險、實現規模效益和改善自身生計,通過組建合作社的方式,共同進行農業生產經營的生產模式。農民合作經營產生于農民的現實需求,改善了農民的現實狀況,也在農民的實踐中不斷創新和發展。伴隨著制度環境和經營環境的變化,農民合作社作為農民合作經營的重要組織形式,其當前的發展面臨著諸多瓶頸,制約了農民合作經營的深化和提升
錨定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國建設目標 持續和著力抓好做好“三農”工作————作者:朱守銀;
摘要:<正>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2025年一號文件”)公開發布,以“帽段+六個部分+結語”的結構,對2025年及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作出全方位擘畫部署。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連續出臺的第13個也是黨的十九大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的第8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一...
完善現代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三項重點任務————作者:苑鵬;
摘要:<正>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是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我國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的組織保障。自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以來,經過10余年的不斷發展,我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取得重要突破,初步構建起以農戶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以主體培育和規范建設為重點 加快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質效————作者:鐘真;戴嬈;
摘要:<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健全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作為破解“大國小農”矛盾的戰略抓手,已成為推動中國式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截至2023年底,全國各類經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達109.4萬個(較“十三五”末的2020年增長約21%),服務面積突破21.4億畝次,服務帶動超9400萬戶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產業鏈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農帶農:路徑、挑戰與對策————作者:于占海;孫超超;
摘要:<正>202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推動鄉村產業提質增效,做好“土特產”文章,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完善聯農帶農機制,促進農民增收。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提出,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引導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與農戶等緊密聯合與合作,通過保底分紅、入股參股、服務帶動等方式,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具有經營規模較大、專業程度較高
加快培育深遠海養殖新業態————作者:李大海;柯可;
摘要:<正>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省湛江市考察時指出,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促進漁業高質量發展,支持發展深遠海養殖,建設海上牧場。深遠海養殖是指在離岸較深海域,依托養殖工船、桁架類網箱、重力式深水網箱等大型裝備開展海水養殖的生產模式
引導培育土地股份合作社 發展壯大特色糧食產業——基于黑龍江省依安縣的調研觀察————作者:尚旭東;
摘要:<正>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明確要求:“鼓勵小農戶以土地經營權等入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秉h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促進農民合作經營,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政策同帶動農戶增收掛鉤�!�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近年來,伴隨城鎮化深入推進
河南周口:扛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任————作者:張華;李沅澤;趙建輝;
摘要:<正>近年來,河南省周口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以科技創新、種業創新、服務體系創新為核心,推動糧食穩產高產。2024年,周口市糧食總產量達183.7億斤,連續7年穩定在180億斤以上,為保障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一、數字賦能,打造智慧農業樣
甘肅省古浪縣: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用 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作者:李龍川;
摘要:<正>2014—2020年,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累計減貧14.23萬人,13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底的39.86%下降為0。2020年2月28日,經甘肅省政府批準,古浪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2021年以來,古浪縣嚴格落實“四個不摘”(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要求,健全易返貧人口動態監測和快速響應機制,推行防貧返貧動態監測“網格化”管理,完善發現響應...
和美鄉村披錦繡——巍山縣小五茂林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扎實推進鄉村建設紀實————作者:楊以貴;李雙仙;
摘要:<正>小五茂林村屬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以下簡稱“巍山縣”)永建鎮小圍埂村委會下轄的自然村,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村莊,目前共有123戶416人,有黨員10名。小五茂林村曾是當地較出名的貧困落后村莊,經濟條件、基礎設施、人居環境都較差,村內道路為土路,日常活動場所簡陋不堪。近年來,小五茂林村堅持黨建引領
構建現代肉羊經營體系——聊城市冠縣煙莊街道后十里鋪村的實踐探索————作者:田威孔;王兆爛;侯云霞;張仰斌;
摘要:<正>山東省聊城市冠縣煙莊街道后十里鋪村位于縣城東郊,是典型的少數民族村,肉羊養殖歷史悠久,肉羊養殖加工在助力村民增收致富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后十里鋪村聚焦強化聯農帶農、實現共同富裕,以冠縣煙莊街道后十里鋪經濟合作社為中心,立足傳統肉羊養殖,構建了集規模化養殖
從“修農機”到“強糧倉”——上海宏燁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現代化突圍實踐————作者:柏民基;何文彬;賈晴晴;陳勇;
摘要:<正>上海宏燁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以“公助民營”模式運營上海市首家區級農機維修服務中心,集農機維修、培訓、作業、銷售服務于一體,覆蓋松江區30家農民合作社和862個家庭農場。合作社擁有2100平方米標準化車間、3000平方米實訓基地及可容納120人的培訓教室;累計維修農機1.08萬臺次,推廣新型農機180余臺(套),帶動家庭農場畝均增產30公斤
“山辣兄弟”田野中破土而出的希望——江西田野風農產品科技有限公司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創新實踐————作者:李喜平;
摘要:<正>農業的現代化轉型,本質是新舊生產力的迭代。當物聯網連接土地,當直播間替代田間吆喝,當一瓶辣椒醬成為全球食客的“心頭好”,農業正被重新定義。這種變革不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一種發展范式的升維。它證明,在田野之上,也能生長出最具生命力的未來。江西田野風農產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創新探索,即提供了鮮活的例證
學用“千萬工程” 禮贊豐收中國——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圖片展(五)
摘要:<正>2024年9月,《中國農民合作社》期刊通過微信公眾號開展“學用‘千萬工程’禮贊豐收中國”農民豐收節圖片征集,得到了廣大讀者、網友的積極回應。2024年10期,《中國農民合作社》刊發第一組照片,廣受讀者好評,紛紛表示通過觀看圖片展示,全面、深入地感受到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成就,感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豐收的喜悅,深感振奮!本期繼續刊發第五組圖片,以饗讀者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