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化工學報》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為客戶提供省級以上期刊發表的相關信息以及相關渠道的中介服務。本站并非《化工學報》雜志的 官方網站,與《化工學報》等同類優秀期刊雜志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負責合作期刊的推薦、征稿、信息整理收錄等工作。網站本著用心為客戶服務的原則, 根據客戶的不同需要及稿 件特點,可以在數千家期刊中,推薦最適合您的論文發表的正規期刊,幫助客戶節約時間和成本,提高論文發表的成功率。
期刊簡介:《化工學報》的前身是創刊于 1923 年的中華化學工業會會刊《中華化學工業會會志》和創刊于 1934 年的中國化學工程師學會會刊《化學工程》。前者于 1929 年隨總會由北京遷至上海后更名為《化學工業》。新中國成立后,《化學工業》與《化學工程》于 1950 年合并,定名為《化學工業與工程》,并開始立卷。該刊自 1952 年第 4 期起更名為《化工學報》,《化工學報》編委會以本屆編委為第一屆編委會成員。創刊以來,《化工學報》經歷了由半年刊改為季刊、雙月刊直至月刊的發展過程,至2008年已出版了 59 卷。我國許多著名化工專家在《化工學報》上發表過論文,許多著名化工專家曾擔任《化工學報》的編委會主任、執行主任、副主任或編委。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時鈞 先生在該刊創刊 80 周年發表的紀念文章中說:“《化工學報》在引領中國化學工業與工程的前進上功不可沒,可以說,它是我國現當代化工史的一個見證、一面鏡子,其中濃縮著我國化工界開拓者和后繼者幾代人的希望、追求、奮斗與業績。”
搜論文知識網是一個專業致力于期刊征稿、論文發表、寫作指導、文獻參考等服務項目的綜合服務網站,為客戶提供了權威、專業的服務。用心服務是我們的 運行宗 旨,客戶滿意是我們的工作目標。經過多年的發展,本站與國內上幾百種權威期刊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已擁有大批的固定客戶群,覆蓋全國大部分省市。
化工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儲能電池包的熱特性數值研究————作者:程聞笛;張大全;
摘要:國內外市場對綠色電能有極大的需求,使得大型工商業儲能系統投入廣泛應用,但電池存在熱穩定性差,高溫條件下副反應增加且易突發熱失控的難題。為了更有效將電池組的工作溫度控制在最適宜溫度區間20~35℃,采用實驗標定仿真模型的方法,開展對電池組溫度特性有較大影響的三個關鍵因素的數值模擬研究,分別為不同寬高比孔型、液冷板布局方式和不同進口水流量。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寬高比孔型流道對電池組溫度影響較小,但對液流...
振動葉片耦合柔性板強化流體混沌混合與傳熱研究————作者:胡金琦;閔春華;李小龍;范元鴻;王坤;
摘要:為優化振動葉片(VB)形成的振蕩流場,提升流體混合能力與綜合傳熱性能,提出一種振動葉片與柔性板的耦合結構(VBFP)。通過實驗、數值模擬及混沌分析,揭示流體混合與傳熱強化機制。結果表明,VB誘導周期性旋渦脫落與破碎,形成具有混沌特性的高速振蕩流,使流動演化為混沌混合,但旋渦分布不均導致中心區域傳熱較差。在振蕩流的驅動下,柔性板的被動變形振蕩誘導次級和近壁旋渦,形成二次高速氣流,增強非線性特征和能量...
均勻電場對生物柴油小尺度射流擴散燃燒特性影響研究————作者:劉卓龍;甘云華;屈可揚;陳寧光;潘銘暉;
摘要:研究電場對小尺度射流擴散燃燒特性的影響能夠為高性能微動力裝置設計提供指導。搭建了生物柴油小尺度射流擴散火焰實驗臺,探究了正向和反向均勻電場對火焰穩燃范圍、穩燃火焰高度和寬度以及火焰爆炸頻率的影響。使用可視化方法研究了電場對氣液兩相界面與毛細管口之間距離(以下簡稱界面距離)的影響。結果表明:當施加外部電場時,火焰的燃燒下限和燃燒上限會分別增大和減小,且反向電場的作用效果較正向電場更加顯著。隨著電壓的...
基于優化CNN-BiLSTM神經網絡的間歇精餾過程建模————作者:郭旭;賈繼寧;姚克儉;
摘要:間歇式精餾因其操作靈活性和適應性廣泛應用于精細化工、制藥及食品加工等行業,然而其非穩態特性和顯著變化的操作條件使得傳統靜態模型難以精確描述系統動態行為,最終導致物質在塔內分離效果不佳。為此本研究以乙醇-水二元混合物體系間歇精餾塔餾出液和塔釜乙醇質量分數數據為研究對象,提出了一種基于卷積神經網絡(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和雙向長短期記憶網絡(bidirec...
基于自熱再生的一種低溫甲醇洗工藝建模與優化————作者:田鵬;張忠林;任超;孟國超;郝曉剛;劉葉剛;侯起旺;Abuliti Abudula;官國清;
摘要:低溫甲醇洗工藝存在運行能耗高和CO2捕集不充分的問題,為優化捕集性能、降低能耗,設計了一種“雙級減壓閃蒸耦合半貧液循環”工藝,降低再生能耗的同時提高CO2捕集效率,結果顯示CO2產量增加12.16%。設計兩種“自熱再生”優化方案,并對其進行換熱網絡設計。從能耗、?損、CO2排放量、年度運行費用、單位CO 環保型氟碳化學品一氯一氟乙烯的制備與應用————作者:李玲;周鑫梟;馬超峰;吳建;于萬金;劉武燦;張建君; 摘要:一氯一氟乙烯(HCFO-1131)是一種含氟原子、氯原子及碳碳雙鍵官能團的功能性化合物,其獨特的分子結構賦予其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作為合成鐵電性/壓電性含氟聚合物P(VDF-TrFE-CFE)的核心單體(質量占比達7%-10%),該材料在智能傳感、固態制冷及新能源器件領域展現出巨大應用潛力,預計未來市場需求有望呈指數級增長。本文綜述了HCFO-1131的合成路徑及其在智能材料領域的應用拓展。HCF... 含氧化石墨烯NEPE推進劑在氣相產物環境下的著火特性————作者:楊猛;嵇宣哲;劉暢;余濤;付小龍;黃佐華;湯成龍; 摘要:利用快速壓縮機發展了可燃混合氣引燃固相推進劑的實驗方法,研究了C3H6/O2/Ar混合氣及C3H6/O2/Ar混合氣+NEPE推進劑體系著火特性,使用瞬態壓力傳感器和高速相機同步獲得了C3H6/O2/A... 石油加工分子管理平臺熱力學及分離單元模塊開發————作者:高照;吳熙;夏丹;張霖宙; 摘要:石油復雜分子體系的熱力學及分離過程建模是實現煉化過程分子管理的關鍵步驟之一。本研究基于平臺化的建模思路,設計了熱力學及分離單元模塊的開發架構,建立了熱力學基礎函數庫和分離單元模型庫,實現了煉化過程復雜分子體系的熱力學性質計算及典型分離過程建模。為了驗證模型計算的正確性,首先基于實驗數據和商用流程模擬軟件計算結果進行測試和對比,確認了熱力學基礎函數、平衡計算和閃蒸/蒸餾塔分離單元計算結果的準確性。最... g-C3N4基非金屬異質結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機污染物的研究進展————作者:趙維;邢文樂;韓朝旭;袁興中;蔣龍波; 摘要: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為新型非金屬光催化劑,憑借其可見光響應和環境兼容性,在有機污染物降解領域備受關注。然而,其本征光生載流子復合率高、光譜吸收范圍窄 機器學習驅動液態有機儲氫技術的系統優化————作者:范夏雨;孫建辰;李可瑩;姚馨雅;商輝; 摘要:在全球氣候變化加劇與能源結構轉型的雙重挑戰下,發展高效清潔的氫能儲運技術已成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路徑。液態有機氫載體(Liquid Organic Hydrogen Carriers,LOHCs)儲氫技術因其高安全性、可利用現有基礎設施等優勢成為氫能儲運領域的研究熱點。然而,其產業化受制于脫氫動力學緩慢、催化劑依賴性強等問題。近年來,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在新材料設計... 模板限域原位制備鎂基納米復合材料進展————作者:王佳麗;劉芳;陳偉;張曉英;李生廷;田甜;信翔宇;劉光;宋宇飛; 摘要:MgH2作為一種具有高儲氫容量(7.6 wt%,110 kg H2·m-3)和低成本優勢的固態儲氫材料,因其高熱力學穩定性(脫氫焓值-74.7 kJ·mol-1)及緩慢的吸放氫動力學性能,嚴重制約了實際應用。研究表明,原位合成法通過自下而上的組裝策略,成功實現了Mg/MgH2體系納米化,有... 光伏與電網協同驅動氫基直接還原鐵煉鋼的技術經濟分析————作者:周奕彤;周明熙;劉若晨;葉爽;黃偉光; 摘要:直接還原鐵-電弧爐(direct reduced iron-electric arc furnace,DRI-EAF)是鋼鐵工業減碳的一種短流程煉鋼工藝,其大規模綠氫冶金應用需關注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時序源荷交互、經濟可行性等。本研究建立了光伏與電網協同驅動的氫基DRI-EAF工藝模型,基于典型地理區域的技術經濟參數,評估了該工藝的能耗、碳排放及經濟效益。結果表明,新疆烏魯木齊2500 MW光伏電站... 基于裂尖減壓特性的CO2管道斷裂擴展數值計算————作者:王一飛;李玉星;歐陽欣;趙雪峰;孟嵐;胡其會;殷布澤;郭雅琦; 摘要:CO2管道出現斷裂擴展時,必須考慮管內介質減壓行為對該過程的影響。由于流固耦合方法存在計算成本高、收斂困難等問題,本文創新性地提出分區施加載荷的解耦計算方法,該方法可以大大簡化管道邊界條件計算的復雜性,并降低運算時間。本文借助激波管模型、減壓波模型以及管道襟翼減壓經驗公式作為CO2減壓模型,分別對裂尖及其前后施加不同減壓形式的壓力載荷,以此來模擬斷裂發生... 中間體自由基斷裂對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RAFT聚合的影響————作者:吳宇輝;張家龍;侯遠赫;劉振; 摘要:丙烯酸甲酯(MA)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雖具有相似的單體結構,但在可逆加成-斷裂鏈轉移(RAFT)控制的聚合反應中常表現出顯著的行為差異。本研究通過對比四種不同鏈轉移劑(CTA),重點揭示了MA與MMA在RAFT聚合中關于分子量控制及多分散指數差異的內在機制。結合聚合動力學實驗與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重點分析了中間體自由基的斷裂傾向(φ)及CTA與增長自由基間的相互作用強度(控制指數C)... 聚氧化乙烯/冠醚共混膜及其二氧化碳分離性能————作者:張建民;何美貴;賈萬鑫;趙靜;金萬勤; 摘要:交聯聚氧化乙烯(PEO)是目前用于CO2捕集的熱點膜材料之一。然而,基于環氧開環聚合反應形成交聯PEO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羥基,導致分子鏈間形成豐富的氫鍵作用,從而降低鏈運動性,增大氣體分子的滲透阻力,使膜材料滲透性不理想。為了提升交聯PEO膜的CO2分離性能,將具有18-冠-6(C6)小分子引入PEO交聯網絡中,二者形成均相混合物,利用C6分子的空腔結構及... Ho摻雜誘導NCM622局域電子重構抑制陽離子混排的改性機制研究————作者:李欣然;常龍嬌;羅紹華;李永兵;楊瑞芬;侯增磊;鄒杰; 摘要:現今鋰離子電池已廣泛商用,但對于更高性能的追求仍未止步。LiNi0.6Co0.2Mn0.2O2(NCM622)為鋰離子電池高鎳正極材料,鎳含量為其帶來了更高的比容量,同時具有一定的熱穩定性,但材料充放電過程中中存在的鎳鋰混排現象抑制了其比容量的進一步增加且影響晶格穩定性。因此為了緩解這種現象來得到更高性能的NC... 甲醇和乙酸甲酯一步法制丙酸甲酯催化劑的可控制備與性能調控————作者:巢欣旖;陳文堯;張晶;錢剛;周興貴;段學志; 摘要:丙酸甲酯(MP)作為醫藥、香料合成等領域的關鍵有機中間體,其現有生產工藝面臨分離能耗高、生產效率低等挑戰。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一種以甲醇與乙酸甲酯為原料,在原料高分壓(60 kPa)條件下在固定床反應器內連續合成MP的新路線。通過Ti改性策略構筑了一系列高性能Ti-Cs/SiO2催化劑,并采用XRD、BET、TEM、XPS、CO2/NH3 構建多酶復合體強化異戊二烯生物合成————作者:孫慧;屈虹男;孫甲琛;張根林;賈海洋;李春; 摘要:針對大腸桿菌細胞工廠合成異戊二烯存在前體不足、有毒中間代謝物積累、產物流失等問題,利用合成生物學和代謝工程的方法,在大腸桿菌體內表達銀白楊(Populus alba)來源的異戊二烯合酶,并通過多順反子的形式過表達Dxs、Dxr和IspD的單個基因或多個基因,強化大腸桿菌內源的MEP途徑。為縮短中間代謝產物在酶分子間的運輸距離及時間,增強途徑的底物隧道效應,運用蛋白支架策略將MEP途徑中Dxs、Dx... 一株端羥基聚丁二烯降解菌的篩選及降解機理研究————作者:張曉晨;魯中山;郭騰;桂恒;宋紅兵;肖盟; 摘要:端羥基聚丁二烯(HTPB)是丁羥推進劑的重要組分,隨著武器彈藥的退役升級,廢棄丁羥推進劑的處理帶來了重大的環境挑戰。本研究從煉廠污泥中分離出一株以HTPB為唯一碳源的假單胞菌HM6。采用凝膠滲透色譜法測定了降解前后HTPB的分子量分布,采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氫譜和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對降解產物進行了表征。HTPB降解后產生兩種低分子量化合物,數均分子量由降解前的9523 g/mol分別降... 煤制甲醇耦合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混合系統研究————作者:張彬怡;孫少東;姚謙;蔡文河;張惠宇;李成新; 摘要:針對某大型煤化工廠產生的約15000Nm3/h非滲透氣作為廢氣燃料直接火炬燃燒導致的能源浪費問題,提出在原有煤制甲醇系統中引入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熱電系統,開展煤化工與SOFC和透平發電技術耦合技術研究。使用仿真軟件ASPEN PLUS建立煤制甲醇耦合SOFC系統的工藝流程,模擬SOFC進氣溫度、電流密度、氣體利用率以及制甲醇流程弛放氣循環比例對系統功率、效率的影響...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