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原西安科技學院學報(1999-2004)、西安礦業學院學報(1981-1999)),1981年9月創刊,由西安科技大學主辦,陜西省教育廳主管。西安科技大學期刊中心編輯出版。本刊為季刊,公開發行,大16開,每期144頁。
本刊是以煤炭科技為主的學術性刊物,主要刊載本校師生及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為繁榮煤炭科學技術服務。本刊已在“萬方數據”、“中國期刊網”和“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上網。《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礦業工程類核心期刊。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PЖ)、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收錄期刊。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2009年獲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
國家科委、國家新聞出版署優秀期刊2等獎(92)
國家科委、國家新聞出版署優秀期刊3等獎(95)
陜西省優秀學報2等獎(89,96,99)
國外數據庫收錄
美國化學文摘
【欄目設置】
本刊設有專題研究、研究生論文、綜述、科技動態、簡訊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急斜特厚煤層開采擾動區(MDZ)煤巖體動力學變形失穩過程分析二 曹建濤,來興平,崔峰,單鵬飛,CAO Jian-tao,LAI Xing-ping,CUI Feng,SHAN Peng-fei
含硫天然氣管道連續泄漏規律研究二 陳曉坤,魯昆侖,肖旸,王彩萍,CHEN Xiao-kun,LU Kun-lun,XIAO Uang,WANG Cai-ping
新型巖石相似材料物理力學參數影響因素的試驗研究二 林海飛,翟雨龍,李樹剛,趙鵬翔,李莉,LIN Hai-fei,ZHAI Uu-long,LI Shu-gang,ZHAO Peng-xiang,LI Li
姚橋煤礦東二風井1#主通風機性能鑒定研究二 程根銀,曹健,姚宏章,謝中朋,馮山,程宥,CHENG Gen-yin,CAO Jian,UAO Hong-zhang,XIE Zhong-peng,FENG Shan,CHENG Uou
大佛寺煤礦低煤階煤層氣地面開采選區評價二 王生全,薛龍,馬荷雯,李旭,吳佩,WANG Sheng-quan,XUE Long,MA He-wen,LI Xu,WU Pei
毛烏素沙地西北緣不同類型沙丘土壤水分分布特征二 符超峰,趙景波,卞子浩,左俊,FU Chao-feng,ZHAO Jing-bo,BIAN Zi-hao,ZUO Jun
準噶爾盆地南緣蘆草溝組沉積演化及其對油頁巖分布的控制二 馮爍,田繼軍,孫銘赫,程甘露,劉強,FENG Shuo,TIAN Ji-jun,SUN Ming-he,CHENG Gan-lu,LIU Qiang
塔里木盆地輪南地區油氣成藏期次分析二 姜林,薄冬梅,周波,張春蓮,朱永峰,JIANG Lin,BAO Dong-mei,ZHOU Bo,ZHANG Chun-lian,ZHU Uong-feng
砂土地層頂管施工土體變形規律三維數值分析二 賴金星,王開運,侯丹丹,李鋒寧,LAI Jin-xing,WANG Kai-yun,HOU Dan-dan,LI Feng-ning
電子技術應用論文:基于隨機森林的跌倒檢測算法
摘要:針對現有跌倒檢測算法由于缺乏真實老人跌倒樣本以及使用年輕人仿真跌倒樣本規模較小導致的過擬合和適應性不足等問題,提出了基于隨機森林的跌倒檢測算法。該算法采用滑動窗口機制,對窗口內的加速度數據進行時間域和變換域處理,提取時間域和變換域特征參數后,在所有樣本集中進行有放回的Bootstrap隨機抽樣和屬性隨機選擇,構建多個基于最佳屬性分割的支持向量機(SVM)基本分類器。在線跌倒檢測階段,對多個SVM基本分類器的分類結果采用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給出最終判定結果。實驗表明,隨機森林跌倒檢測算法可獲得95.2%的準確率、90.6%的敏感度和93.5%的特異性,明顯優于基于SVM和反向傳播(BP)神經網絡跌倒檢測算法,反映出隨機森林跌倒檢測算法能更準確地檢測跌倒行為,具有較強的泛化能力和魯棒性。
關鍵詞:跌倒檢測,隨機森林,支持向量機,反向傳播神經網絡,屬性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多尺度聯合表征的低階煤不同宏觀煤巖成分孔隙特征差異————作者:祝浩冉;陳躍;王懷廠;馬東民;李國富;季長江;王馨;石金波;
摘要:為探究低階煤不同宏觀煤巖成分孔隙特征差異,以黃隴侏羅紀煤田園子溝井田延安組低階煤為研究對象,運用高壓壓汞試驗、液氮吸附、二氧化碳吸附、核磁共振及掃描電鏡等方法對比分析低煤階鏡煤和暗煤的孔隙特征差異。結果表明:鏡煤微米級孔隙不發育,但是鏡煤性脆,在內外應力作用下易發生破裂產生微裂隙,而暗煤微米級孔隙則相對發育,主要為原生纖維結構和胞腔孔,偶見原生屑間孔和氣孔;暗煤的有效孔隙度明顯大于鏡煤,煤中部分孔...
陜西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評價————作者:鄭學召;張心怡;童鑫;熊艷玲;蘇海蛟;
摘要:為探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提升路徑,基于應急管理全過程理論,遵循“分析-評價-提升”的邏輯,首先,分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特點與發展變化規律,構建包含預防與準備、監測與預警、處置與救援、恢復與重建4項一級指標,以及23項二級指標的評價指標體系;然后結合主成分分析,運用熵權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極端條件下應急通信系統關鍵技術————作者:文虎;劉一丹;鄭學召;蔡國斌;黃淵;嚴瑞錦;
摘要:針對目前斷路、斷電、斷網等極端條件下的應急通信系統存在的問題以及技術盲點,開展應急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系統架構設計。首先通過分析災后斷路、斷電、斷網原因,得出極端條件下應急通信系統三大需求特點;其次對通信系統的可靠性提升、靈活適應、快速部署三大類關鍵技術進行深入探索,分析了空天地網絡切片、網絡協同技術等多個技術的業務類型、適用情景及性能特點;然后建立以“空天地一體化”通信系統為主框架,“公專結合...
基于組態分析與機器學習的煤礦運輸事故致因研究————作者:錢敏;王哲;成連華;
摘要:為應對煤礦運輸事故頻發的嚴峻形勢,防止事故進一步惡化,以68起煤礦運輸事故為研究對象,基于改進的HFACS理論構建煤礦運輸事故致因模型與屬性表,并在此基礎上運用清晰集定性比較分析方法與隨機森林方法對事故致因進行綜合分析,構建了一個結合組態分析和機器學習的煤礦運輸事故綜合分析框架。利用沙普利值(SHAP)揭示了阻斷事故發生的關鍵因素,并驗證了組態分析的穩健性。結果表明:組態分析識別出12種煤礦運輸事...
深埋直角梯形巷道傾斜頂板變形破壞特征及支護技術————作者:于遠祥;趙春朋;楊俊斌;
摘要:針對直角梯形巷道傾斜頂板變形破壞后難以支護的特點,考慮垂直地層壓力和水平側壓力的綜合作用,構建了傾斜頂板等效力學計算模型,確定了傾斜巖梁最大撓度斷面所在位置,討論了傾斜頂板異形拱的形態及其最大矢高,構建了傾斜頂板“拱-梁”錨固承載結構,對羊場灣礦130205工作面風巷傾斜頂板的錨桿(索)支護參數進行了優化設計。結果表明:傾斜頂板巖梁最大撓度截面不在巷道中線上,而是在偏離高幫側的0.5l0...
淺埋煤層復合采空區自燃“三帶”動態演化規律和火災防控————作者:王建國;雒世龍;張超鵬;
摘要:為研究淺埋煤層復合采空區不同推進距離下自燃“三帶”動態演化情況和氧濃度分布特征,通過對采空區氧濃度現場實測和漏風機理的分析,運用Fluent模擬軟件,分別得到了下層采空區和上覆采空區隨著推進距離增加時氧化帶的深度、寬度以及氧濃度的動態演化規律,并提出了綜合治理措施。結果表明:在二次采動階段,隨著推進距離的增加,上覆采空區和下層采空區兩側氧化帶都逐漸向后延伸,最終在采空區100~500 m范圍內形成...
采空區多孔介質中氣化灰渣凝膠滲流特性研究————作者:胡儉;王航;王帥豪;操康波;毛小娃;
摘要:為了探索氣化灰渣凝膠應用到采空區的可行性,采用自主搭建的可視化三維注漿模擬試驗系統開展了注漿試驗,研究氣化灰渣凝膠在多孔介質中的滲流行為,分析不同水灰比氣化灰渣凝膠流變規律,構建漿液流動本構方程,并利用Ansys進行數值模擬,分析漿液滲流特性。結果表明:氣化灰渣凝膠漿液在滲流時呈現出三階段特征,包括自由滲流期、空隙通道滲流期和阻力突變滲流期,其間滲流速度呈現上下波動式降低態勢;隨著注漿量的增加,漿...
煤礦工人高血壓患病因素回歸分析————作者:李磊;任召凱;馬夢格;支梅;
摘要:為研究煤礦從業人員高血壓現狀及發病特征,對煤礦從業人員的高血壓情況作出提前控制和預防,收集了鄂爾多斯某煤業集團煤礦從業人員職業健康體檢數據,對該煤業集團煤礦從業人員的發病特點和規律進行分析。首先按人口學特征劃分類別,比較各個組別的人數構成比和高血壓檢出率;然后用Logistic單因素分析初步篩選出該煤礦從業人員高血壓的相關危險因素,并對職業暴露各組基線資料進行比較,分析排除混雜因素之后職業暴露情況...
三軸條件下遞增瓦斯壓力和煤樣孔隙結構對瓦斯解吸-滲流影響研究————作者:蔡雨初;李樹剛;孔祥國;楊送瑞;季鵬飛;和遞;
摘要:煤體孔隙結構是影響礦井瓦斯抽采的根源因素,而瓦斯抽采涉及瓦斯解吸-滲流等運移階段,因此,研究煤體孔隙結構對三軸原位賦存條件下瓦斯解吸-滲流規律的影響十分必要。通過煤層氣流固耦合測試平臺,對5種代表性煤樣進行解吸-滲流試驗,研究了遞增瓦斯壓力下不同煤樣解吸量和滲流速率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分析了解吸量、滲流速率與遞增瓦斯壓力相關性。結果表明:在軸壓4.0 MPa和圍壓3.5 MPa條件下,5種典型煤樣解...
豎向螺栓連接密拼疊合板受彎性能試驗————作者:關虓;程豪杰;秦卿;師紅杰;唐麗云;程亮;任翔;張程華;高志剛;
摘要:為解決傳統后澆帶疊合板工序復雜、模板消耗量大以及底部不出筋密拼疊合板附加鋼筋不易固定、拼縫截面處承載力偏低等問題,設計了3塊豎向螺栓連接密拼疊合板和1塊15G310-1圖集做法密拼疊合板試件,開展受彎性能試驗研究豎向螺栓的排列方式、數量對密拼疊合板的承載力、變形以及破壞機制等的影響規律,并驗證其豎向螺栓密拼連接的有效性,提出豎向螺栓連接密拼疊合板受彎承載力計算模型。結果表明:豎向螺栓連接密拼疊合板...
彩色QR碼下密文域可逆信息隱藏方法————作者:張麗娜;劉苗;楊珺涵;岳恒怡;辛鵬;侯明會;
摘要:為了克服QR(Quick Response)碼在高安全需求場景下的應用限制,如信息容量不足、加密機制缺失以及安全性較低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彩色QR碼下密文域可逆的信息隱藏方法。該方法分為秘密信息預處理、多維秘密信息的嵌入和秘密信息提取3個核心模塊。首先,通過將秘密信息劃分為文本信息和常規圖像2類,利用QR碼的糾錯機制以及人類視覺系統對圖像特征的自然識別能力,分別進行QR碼編碼和二值化處理,并采用L...
CSD-YOLOv8的輸電線路故障目標檢測————作者:馬旭;王銳;鄧軍;常馳;郝帥;李添麒;劉崢岐;李國亮;趙晴;
摘要:針對無人機巡檢輸電線路過程中待檢測目標受復雜背景干擾、故障目標部分遮擋以及目標多尺度造成傳統算法難以準確檢測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CSD-YOLOv8的輸電線路故障目標檢測方法。首先,以YOLOv8網絡作為基礎框架,并在其主干網絡中引入空間金字塔池化將不同尺度特征進行融合;然后,在檢測網絡頭部中引入深度可分離卷積,并將其與交叉卷積連接模塊結合,實現對部分遮擋目標的準確檢測;此外,設計基于通道注意力機...
循環沖擊荷載下爆堆孔隙分布特征————作者:崔哲森;徐振洋;范立鵬;王雪松;李政;
摘要:為研究露天礦爆堆塊度分布對破碎過程中孔隙分布的影響規律,開展爆堆相似試件的循環沖擊試驗,結合核磁共振試驗,分析沖擊前后碎石內部成像結果和分形特征,研究循環沖擊荷載下塊度分布對孔隙結構的影響規律。結果表明:單一分布試件的峰值應力波動范圍基本為0~10 MPa,隨著沖擊次數增加,峰值應力趨于穩定;復雜分布試件初始峰值應力較高,隨著沖擊次數增加,整體峰值應力提高4.47~6.68 MPa;沖擊后試件的T...
傾斜煤層面間煤柱留設及頂底板變化規律————作者:郝業;楊惟博;王鮮;趙璠;李方典;
摘要:為研究傾斜煤層面間煤柱留設不同形式下煤層頂底板位移變化規律,對四川盆地代池壩煤礦傾斜煤層面間煤柱的穩定性及頂底板變形規律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建立傾斜多工作面開采面間煤柱上窄下寬、上下等寬和上寬下窄共3種形式,面間煤柱主應力差峰值分別達到了14.5,13.1 MPa和12.3 MPa;面間煤柱受到煤層傾角的影響,導致主應力呈現非對稱性破壞,呈現不規則的駝峰形;當面間工作面采用上窄下寬的煤柱形式時,最...
礦工安全拒絕敏感性影響因素研究及水平評價————作者:王莉;朱婉婷;張世浩;
摘要:為進一步研究礦工安全拒絕敏感性,干預不安全心理,在探究礦工安全拒絕敏感性影響因素的基礎上,開展礦工安全拒絕敏感性水平研究。首先,結合文獻調研與訪談,運用扎根理論分析礦工安全拒絕敏感性的影響因素,得到13個主范疇和37個核心范疇;然后,通過問卷進行指標篩選,采用群組G1法和反熵權(AEW)法確定主客觀權重,基于博弈論進行組合賦權,構建礦工安全拒絕敏感性評價指標體系,測量礦工安全拒絕敏感性水平,擬定綜...
體外預應力鋼絞線加固鋼吊車梁受彎性能試驗————作者:高志剛;苗哲;何佳晨;張程華;秦卿;張華;
摘要:為有效解決傳統加固鋼吊車梁施工工藝復雜、難度高、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提出體外預應力鋼絞線加固鋼吊車梁法。共設計制作3根試驗梁,加固組鋼絞線施加預應力130 kN,通過靜力加載試驗,對加固梁和未加固梁的破壞形態、荷載-撓度曲線、梁跨變形規律及上翼緣、腹板、下翼緣的應變分布規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試件梁的破壞形態均為典型彎曲破壞,直線布線加固梁破壞時鋼絞線跨中與梁下翼緣接觸,加載點處屈曲;折線布線加...
基于Mamba的井下皮帶異物無監督檢測模型研究————作者:馬莉;吳偉雪;代新冠;
摘要:為了解決井下皮帶異物無法被精準定位、計算成本過大等問題,提出了一個基于Mamba的無監督運煤皮帶異物檢測模型,該模型由預訓練編碼器和基于Mamba的解碼器組成。在Mamba解碼器中,FHSS混合狀態空間模塊將Hilbert掃描位置編碼、傅里葉變換、Einstein對角矩陣計算引入Mamba網絡來增強通道建模及特征序列建模,并結合了基于重構方法和多類無監督異常檢測的優點,解決井下異常數據集匱乏、難以...
某“日”型UTLT主隧道送風風速對火災煙氣控制的影響————作者:李凱玲;林雪;魏劉陽;屈璐;姚田田;傅文靜;
摘要:為解決異型城市地下交通聯系隧道(簡稱“UTLT”)通風排煙設計難題,探索適用于不同橫向通風下的最佳送風風速。基于Pyrosim軟件探索主隧道在1.54,3.54,5.54,7.54,9.54,11.54 m/s送風速度時煙氣蔓延的規律,以西安市某“日”型隧道為例展開模擬分析,研究不同工況中的通風效果。結果表明:主隧道在采用半橫向通風時,各送風速度下火源下游區域各項火災參數均滿足煙控指標要求,火源上...
梯田型黃土滑坡隱患非飽和土抗剪強度特性————作者:毛正君;王木楠;張瑾鴿;趙煜鑫;仲佳鑫;
摘要:為研究梯田型黃土滑坡隱患非飽和土抗剪強度特性,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掛馬溝梯田型黃土滑坡隱患為研究對象,在發生局部變形破壞區及未發生局部變形破壞梯田的對應部位取土樣,通過常規直剪試驗方法得到不同含水率下4種土樣的剪應力與剪切位移關系,分析脆性指數、峰值強度和抗剪強度指標與含水率的關系,利用濾紙法結合FX模型和VG模型擬合出4種土樣的土水特征曲線,提出總應力條件和廣吸力范圍的非飽和土抗剪強度公...
基于機器學習的煤系地層TBM掘進巷道圍巖強度預測————作者:丁自偉;高成登;景博宇;黃興;劉濱;胡陽;桑昊旻;徐彬;秦立學;
摘要:為研究全斷面掘進機(TBM)掘進參數與煤系地層巖體力學參數之間的互饋關系,準確、實時預測巷道圍巖強度特征,基于TBM掘進過程中的現場監測,通過巖-機互饋關系分析,確定模型的輸入特征參數,并建立了對應的數據庫;將梯度提升決策樹(GBDT)、隨機森林(RF)、支持向量回歸(SVR)3種機器學習算法作為基學習器,線性回歸(LR)算法作為元學習器,提出了一種基于Stacking集成算法的預測模型,并對比分...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